美國電子技術領先卻造不好作戰機械人,俄軍憑藉實戰測試彎道超車

2021-01-10 艦載前沿科技

現代作戰機器人已經成為新興的作戰機器,在這一領域本來美國處於領先的位置,可惜由於理念上的問題,美國電子技術領先卻造不好作戰機械人,俄軍也許單項技術不行,但是整合能力強,更憑藉實戰測試彎道越車。

Uran-9

俄羅斯不是在實驗室內擺弄東西,而是在戰場上以實現來研究自己的裝備。俄羅斯戰鬥機器人在實戰中成長,在2015年起,俄羅斯製造的幾款作戰機器人送到敘利亞,投入了實戰使用當中,而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只不過由於保密的原因沒有對外公開而已。

Uran-9

在眾多俄製作戰機器人當中,天王星/Uran-9也許是最有名的一款,最早公開於2016年,為多用途無人地面戰鬥車輛,戰鬥全重約12噸。採用履帶式底盤,以柴油機為動力,公路最高時速35公裡,最大越野時速25公裡,擁有一個大號炮塔,武器為一門2A72型30毫米機關炮,一挺PKT/PKTM 7.62毫米同軸機槍,炮塔兩側中上部,各配備了三具「大黃蜂」-M火箭筒,兩側各有兩具9M120-1「攻擊」反坦克飛彈發射筒。配備了各種遙控傳感器模塊,如雷射警告系統,電光成像和紅外成像系統。車載火控系統包括自動目標探測,識別和跟蹤裝置,以及彈道計算機。

Uran-9射擊

也不要以為俄羅斯的作戰機器人在發展上一帆風順,相反實際上還遇到了很多問題,在戰場上曝光一堆缺陷,發現了控制,機動性,火力,偵察和觀察功能方面的缺陷。底盤系統可靠性低,30毫米槍枝操作不穩定,發射電路觸發不及時以及光學瞄準求臺的熱成像通道發生故障。還有無法在移動中開火的缺陷。

以上發現的問題自然成了改進的重點,在經過改進後,又重新進行測試,按俄方的說法,Uran-9綜合體的狀態測試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反覆的測試讓天王星-9快速完善。

Uran-9在敘利亞

現在遇到的問題不僅沒有攔住俄羅斯,反而促進了俄羅斯的進步與發展。這可能是許多人想像不到的事情吧。目前,俄羅斯在繼續開發用於地面部隊各單位的各種不同級別的機器人平臺,為了組建作戰機械人部隊進行努力!

Uran-9

其他國家也一樣在積極的發展作戰機器人,與俄羅斯相比缺少實戰測試的環境,似乎成了一個阻礙發展的問題,在試驗場上不能發現所有的問題,故而俄羅斯的領先似乎還無法被超越的。

相關焦點

  • 別看俄軍機械人已實戰,美軍作戰機械人技術更加先進
    如果談及未來的地面作戰情況,許多人開始關注到作戰機器人的發展,也許都知道俄羅斯的作戰機器人已經搶先投入到實戰當中,在敘利亞有成功應用的戰例,只不過對細節俄軍說的不多,也許許多人會認為在相關技術領域俄羅斯走到前面,實則俄軍作戰機械人才不是第一,只能說是實戰經驗最多,美國才是第一!
  • 電子技術落伍的俄式制導炮彈實戰精度堪比美國貨,敘叛軍可以作證
    2015年在拉塔基亞的作戰行動,2016年春天,參與巴爾米拉的解放等等,都少不了俄軍炮兵的參與。 敘叛軍壓根沒有反炮兵作戰能力,讓俄軍炮兵可以放心的採用行動,由於保護得力,在敘利亞作戰的5年中, 炮兵陣地僅有一次受到攻擊。 現在令敘叛軍談之色變的不止俄軍轟炸,炮擊才可怕,發發命中如催命符,大量使用了制導炮彈,即俄羅斯製造的紅土地是製造炮彈,這是一款使用半雷射制導的型號,與特種部隊配合的使用,給敘叛軍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 小鵬汽車(XPEV.US)能否憑藉NGP實現彎道超車?
    過去的2020年是造車新勢力們的「轉運年」,經歷一番大洗牌後逐漸形成「一超四強」的新格局。小鵬汽車(XPEV.US)作為「四強」中一員,似乎意識到2021年將是造車新勢力的「決戰之年」,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曾在微博表示:據我了解今年大概有數家科技企業可能會成為不同模式的造車新勢力,這對智能汽車市場和新的移動生態真正的到來,會產生非常正面的加速影響。
  • 俄羅斯突然發力,第六代無人戰機初試空戰,能否彎道超車中美?
    圖為 su-70「獵人」無人機據多維新聞12月6日報導,俄羅斯又將霍伊S-70「獵人」(Okhotnik)型無人戰機運到飛彈及電子戰試驗場進行測試,而這款無人機也就是俄羅斯第六代無人戰機酷似美國B-2轟炸的外形設計,不同於其他無人機的大小,su-70「獵人」無人機機身長14米,機翼展19米,載荷2.8噸,航程達6000公裡,最大時速達到1400公裡,可爬升的最大高度為18000米。據已公布的圖片中,它伴飛蘇-57時,兩者相差無幾的體型,讓su-70「獵人」看起來更像戰機。
  • 21世紀彎道「超車」兩大領域,5G技術和難度不亞於晶片的「它」
    眾所周知,很多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外國手中。或許是因為歷史的影響吧,比如說那時的閉關鎖國等等,造成技術的落後。落後就要被挨打,這是中國深深記得的歷史教訓。為此,中國以「科技強國」為奮鬥目標,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巨龍開始騰飛,華為5G領域的領先,還有量子領域實現世界上首次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
  • 死對頭迎來最新五代機,性能反超美國F22和F35,成功彎道超車
    俄羅斯五代機成功測試無人駕駛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報導,俄羅斯第五代新型戰鬥機蘇-57演練無人駕駛模式成功,在此之前,蘇-57已經和俄羅斯的「獵人」無人機進行過編隊飛行和訓練測試。據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由於蘇-57和美國的F-22存在一定差距,為了能夠快速實現「彎道超車」,俄羅斯空軍獨闢蹊徑加速實現蘇-57的無人智能化。消息人士稱:蘇-57在進行無人駕駛測試時,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處於駕駛艙之中,不過全過程不做任何人工幹預,只是監控戰機所有功能的運行情況。
  • 中國北鬥獲得137國力挺,美國GPS被彎道超車
    眾所周知,在定位導航方面,美國的GPS定位一直牢牢佔據全球導航霸主的地位。甚至隨著GPS的發展,目前市面上能見到的定位裝置,都被統稱為「GPS」。由此可見美國GPS系統對於全球定位系統的巨大影響。 然而,隨著北鬥衛星的橫空出世,業界分析,美國GPS將被彎道超車。因為我國的北鬥定位系統無論在精準度還是先進程度方面,都大幅度領先GPS定位。
  • 中科院院士突破矽基半導體技術,未來將會彎道超車
    中科院院士突破矽基半導體技術,未來將會彎道超車蘋果12已經成功上線,好多人都覺得綠色的版本十分好看,但是在到貨當天,也有好多顧客發出了差評。這就說明,蘋果手機依舊是存在缺陷的。今年最為激烈的競爭應該就是蘋果12與華為Mate40系列手機。
  • 全球首款六代機即將服役,印度聲稱將秒殺殲-20,要彎道超車?
    01.全球首款六代機出現,彎道超車是否實現?據悉,英國公布的「暴風雨」六代機在整體性能會超越五代機,採用的全新多功能頻射雷達系統靈敏度要超越早期的雷達系統上萬倍,一旦應用於戰場上,便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最大幅度發現敵方目標,再加上更為複雜的電子攻擊任務,可以說,六代機從真正意義上已經實現了海陸空天網一體化,由此,不少相關人士認為,「暴風雨」六代機沒準會讓英國實現彎道超車再次崛起,在技術上一舉領先美國至少十年
  • 俄軍祭出電子戰神器,美國戰斧飛彈成廢鐵?事實證明確實是這樣!
    關注敘利亞局勢的朋友們都知道,前段時間,美國向國際社會聲稱隨時可能直接幹預敘利亞局勢,並且做出了一系列軍事部署,大批美國艦機進駐地中海,戰斧巡航飛彈也準備就緒,俄羅斯方面,蘇-35戰機加強巡邏,S-400防空飛彈系統也進入了防禦陣地。
  • 霍爾發動機關鍵技術被突破,中國彎道超車歐美,多項技術全球首創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航天科技801所在霍爾發動機上突破新高,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趕超美俄,那我們究竟突破了什麼技術呢?對於工業起步晚的中國來說,很多科研都受到了發達國家的限制,而在航天領域一直以來的霸主都是美國和俄羅斯,直到2000年以來,中國加入了這場太空的鬥爭中去,也改變了當前的局勢。中國後來居上,在航空領域也逐漸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 中科院傳來好消息,晶片或實現彎道超車
    其二,綜上晶片想要自研並非易事,不過正如比亞迪的王傳福所說,「晶片是人造的,而不是神造的」。但是這需要時間,而不少半導體行業的人士紛紛表示,摩爾定律已經「捅破」天花板了,到達了極限。或許我們致力於攻克的晶片工藝,在突破的那一天,已然到達了極限,因此從傳統的矽基晶片入手,實現彎道超車非常的難。中科院傳來好消息在晶片領域,可以說整個半導體行業都想要尋求新的突破口。
  • 敘利亞實戰測試能否改米格35命運?俄軍負責動手,多國在關注中
    俄軍自從出兵敘利亞之後,一直將敘利亞作為一個實測試新型武器裝備的試驗場,俄軍的許多裝備都是在這裡通過測試的,比如蘇57戰機,如今俄軍又有了一個新的計劃,那就是將剛剛服役的米格35戰機部署到敘利亞。
  • 美媒:殲-20靠空空飛彈彎道超車,美國F-22、F-35都比不上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媒《EurasianTimes》網站12月17日報導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閃電」與F-22「猛禽」戰機同為美國「第五代戰機」,被一些人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但這兩款美軍「最強戰機」由於對老舊的中程空對空飛彈( AMRAAM )過度依賴,或讓中國殲-20實現「彎道超車」。
  • 智庫|探究企業彎道超車與翻車的奧秘:技術向心力
    文 | 林雪萍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識自動化」(ID:zhishipai),原文首發於2020年9月1日,原標題為《林雪萍|技術向心力:彎道超車與翻車的奧秘》,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1富士跨界先說日本有一款網紅化妝品艾詩緹,深受年輕人喜歡。
  • 布局6G,歐美日韓想要彎道超車?中國早有準備
    所以未來6G比5G更加重要,5G是新通信時代的一個波峰,6G才是真正的戰場,誰先佔領這片土地誰就更有話語權,這也是美國為什麼要搞個聯盟的原因,美國預計在2030年左右實現6G,面對美國的攻勢我們有所準備嗎?如果繼續埋頭深耕5G ,真的可能會被美國彎道超車,我們如今的6G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 俄積極研發智能作戰武器:將為T-14坦克配人工智慧作戰
    (《俄羅斯報》網站)【延伸閱讀】俄軍在敘實戰測試T-14坦克 將於2021年批量交付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導 據俄媒報導,俄羅斯工貿部長丹尼斯·曼圖羅夫在俄羅斯「第一頻道」的直播節目上說,基於「阿瑪塔」重型履帶平臺建造的T-14主戰坦克在敘利亞接受了(實戰)測試。
  • 蔡晨波:以技術創新實現企業「彎道超車」
    面對疫情,企業如何逆境發展,實現「彎道超車」?作為管理公司八年的九零後老闆,蔡晨波並不滿足於現狀,在他的經營理念中,「技術創新」「轉型升級」這兩個關鍵詞始終佔據著重要位置。前階段,一場以「機器換人」為主題的技術「相親」在三鼎生產車間內開展。站在工人校正曲軸的工作檯前,蔡晨波與台州巴斯圖視覺機器人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劍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
  • 中國海軍彎道超車,有源秒殺無源,中華神盾領先美國宙斯盾
    在軍事領域彎道超車的成功案例,要數中國052D驅逐艦裝備的海之星雷達,有源相控陣秒殺無源相控陣,中華神盾超越美制宙斯盾。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性能更加可靠、掃描更靈活、抗幹擾能力更強的相控陣雷達基本上已經在關鍵位置取代了傳統機械掃描雷達。
  • 6年實現彎道超車,100千瓦級指日可待
    此消息一出,表示我國再創霍爾發動機新高,超越美俄實現彎道超車,不少網友表示,100千瓦級霍爾推動器指日可待!霍爾推力器是一種先進的電推力發動機,作用是為執行長時間任務的太空飛船和在軌衛星的提供推力。由於不需要使用固體和液體燃料,主要依靠氙氣為動力產生推力,在中學物理實驗上我們都學過霍爾效應,它的原理是依靠強磁場和電場,拋出離子流,在閉合的磁場中形成電勢差,射出電子流,以此持續不斷提供推力,安裝霍爾推動器的飛船和衛星可以大大節省化學燃料。俄羅斯著名物理學家沙什科夫曾說,霍爾推力器的普及將會改變太空規則,大大縮短人類探索宇宙奧妙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