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劊子手」鄧海山:鬼頭刀下三百人,被疑行刑譚嗣同

2020-12-24 飯小面兒

舊社會市井之間有一句老話,形容專門撈陰門錢的職業:劊子手的刀,扎紙人的手藝,二皮匠的針線,仵作的眼睛。這頭一句,說的就是劊子手砍頭用的鬼頭刀。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寫過一本書叫《 檀香刑)》,其中的一個主角叫趙甲,是晚清最著名的劊子手「狀元」。慈禧太后賞賜他一串檀香佛珠,光緒皇帝賞賜他一把龍椅,袁世凱專門把他請到天津行刑。趙甲把劊子手這個職業做到了極致,他曾經說:殺豬下三濫,殺人上九流。

趙甲是莫言筆下人物,真假無從考證。而1925年,上海《大公報》卻真實地報導了中國的最後一個劊子手。他就是,當時已經60歲,砍下過300顆人頭的鄧海山。

劊子手這種職業殘忍肢體,害人性命,太過損陰喪德,不招人待見,沒人願意吃砍頭這碗飯。所以,最早的劊子都是官府點名,讓你幹,你就得幹,不幹就得死。

後來,窮苦人家吃不上飯了,為了生計,才主動地幹起了這個行當。鄧海山就是因為食不果腹,為了有一個安身立命的本事,自小就跟著一個師傅學習如何成為劊子手。

劊子手也是一個等級森嚴,注重師承的職業。清朝的時候,京城的劊子手歸刑部獄押司管理,登記在冊也就是吃公家飯的屈指可數。年紀最大、資歷最長、手藝最好的就是姥姥,其餘的依照資歷和手藝,分別稱為大姨、二姨……。活多的時候忙不過來,可請臨時幫工,幫工都統稱為外甥。

師父非常嚴格,讓鄧海山白天砍冬瓜,先在冬瓜上劃條橫線,隨手一砍、下刀處要與劃線處不差分毫才算練到家;晚上砍香頭,看準香的發光處,隨手一刀,要不偏不倚剛好把火炭頭子砍下來。經過苦練,鄧海山逐漸由地位低下的外甥,成長為一名刀法精湛凌厲的劊子手。

劊子手非常迷信,為了躲避人死後的鬼魂找自己索命,一般行刑前要自己在屋裡搞個儀式。取出檀香三支,插在祖師爺皋陶神像的香爐裡,咚咚九個響頭。選白毛黑冠子的公雞,這種公雞血脈最旺,將血獻在供桌上,再磕頭三個。

有的劊子手還伸出左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了雞血,一道道地,戲子化妝一樣往臉上抹。這是為了跟祖師爺保持一致,也是讓冤魂厲鬼們知道,他們是皋陶爺爺的徒子徒孫,根本就不是人,是神,是國家的法。

鄧海山刀法是很高的,他砍頭從不讓血濺到身上,以免招來晦氣。有時他會反手握刀,在犯人不經意間刀已從犯人頸間划過,人頭落地雙目未瞑,嘴巴還不停地咬土……

在古代,有這麼一種說法,說刀殺過百,便是大兇。鄧海山出師時,他師傅特地交代,砍頭人數到了99個就要收手,一定不能到100,否則會遭報應。

然而,晚清時期的劊子手是個高收入職業,鄧海山每斬一名犯人,衙門賞洋四元,這是當時一個長工半年的工錢。除了「砍頭賞」之外,鄧海山還能撈「外塊」,死者家屬如果不想讓死者身首異處,讓他在脖子上斷筋留皮,就得先給他好處。所以,一心掙錢的鄧海山把師傅的話拋在了腦後,他一生斬了近300人。

1914年,北京政府頒布《懲治盜匪法》,規定「死刑需用槍斃」。從此,斬首死刑退出歷史舞臺,專門以砍頭為生的劊子手宣布失業。

失業後的鄧海山沒有了收入,昔日的酒肉朋友也個個離他遠去,一般人更是認為他殺人太多、十分晦氣,唯恐避之不及。無路可走的他想要加入民國慈善機構——善堂來混口飯吃,但被斷然拒絕,理由是手上有太多太多條人命。就這樣,沒有一兒半女的鄧海山,孤獨地走完了悽涼的晚年。

有人說鄧海山殺人如麻,罪孽深重,得到了應得的報應。更有人從鄧海山的經歷推算,可能他在1898年參與了「戊戌六君子」的行刑。而且,當時譚嗣同是被鈍刀折磨而死,這更增加了人們對鄧海山的仇恨和憎惡。

其實,細細想來,他何嘗不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但凡有個活法,誰又願意去幹砍人家頭的行當?

相關焦點

  • 譚嗣同到菜市口時,劊子手為何以鈍刀砍人?慈禧的情緒可見一斑
    「無論哪種鐵器,就連劊子手的鋼刀,都趕不上你這顆惡毒的心腸一半的鋒利」——《威尼斯商人》中主人公們譴責黑心商人夏洛克的這段話,其實也是在側面說明至少在他們眼中,劊子手行刑所用的鋼刀,應該算是最鋒利的鐵器之一。
  • 清朝最後一位劊子手,一生行刑三百多次,晚年悽涼淪為乞丐
    1925年民國成立後,湖南大公報曾報導過清朝最後一個劊子手,他就是長沙縣公署的鄧海山,當時的報導稱他「歷年以來,所經手斬殺之盜犯,不下二三百名」,按照劊子手砍頭不過99顆的行規,鄧海山真可謂歷史上行刑斬首最多的劊子手了。
  • 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劊子手,行刑300場,想做道士卻遭拒,晚年悽涼
    這還只是獎金,算上固定的俸祿,劊子手在古代可以說是中產階級了。雖然沒有什麼權力,但有錢在哪裡都吃香。況且,劊子手只是看起來沒什麼權力。要知道,就算是死,迷信靈魂鬼神的古人也講究死得體面。為了能減輕行刑時的痛苦,死囚家屬也會賄賂劊子手,讓他下刀時快狠準。利用這點權力,劊子手還有不少灰色收入。
  • 歷史上最後一位劊子手,執刑300場,想要做道士卻遭拒,結局悽涼
    劊子手手起刀落,犯人便身首異處了。在古時候很多朝代劊子手都是一個很「吃香」的職業,為什麼這麼多呢?就離我們比較近的晚清來說,劊子手每次揮一刀,衙門都會賞四塊大洋,除此之外每個年還有俸祿拿。所以在當時相比較與其他的公職來說,這已經算是收入比較豐厚的一個職業了。不僅如此,其中的灰色收錄也是多的下人。
  • 大清最後一個劊子手獨白:一生殺了300多人,只能通過打屁股闢邪
    而自古以來,有了斬首刑,就有劊子手的職業。可以說劊子手這個職業,就是為了殺人而生的職業。那麼,有人了解過劊子手的內心獨白嗎? 技藝高超的「最後的劊子手」,一生斬首300多人 有人會覺得,當劊子手可以說是最不費力的職業了,畢竟只要手起刀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完成,而且有的時候還會被好酒好菜伺候著,業餘時間也不愁錢花。
  • 清末劊子手,斬首技藝精湛,不聽師父衷心勸告,晚年預言一一應驗
    他是大清一個有名的劊子手,也是我國最後一位劊子手,他的一生中斬首了三百多人,生活在那個歷史交匯的時代,也因為他的技藝精湛,他的故事得以流傳至今,他就是鄧海山。中國最後的劊子手在古代,有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說法,是對常見的行業的一個分類,而劊子手就是下九流之中的,很少有人願意去從事這份工作,古代的鬼神生死理念中,殺人砍頭是十分造孽的,不僅僅沾染了血腥不詳,而且砍頭是讓犯人死無完屍,身首異處,是很不被人們接受的一種刑罰,劊子手身為執行者也會受盡白眼
  • 他是清朝最後一位劊子手,一生砍掉300多顆頭顱,晚年報應來了
    所以劊子手一定要膽大,首先他得不怕這些東西。 要練就合格的技術,什麼程度才算合格的技術呢?初級水準是在冬瓜上畫一條線,然後在某個位置畫一個點,劊子手一刀下去正好要沿著線切刀那個點才算合格,之後再聯繫切木樁,能把握力道便算出師了。
  • 劊子手可能是最損陰德的職業了,帶你了解劊子手的yi'sheng
    1925年,60歲的鄧海山站在寺院外面,人們禁止他進入善堂,禁止他進行祈禱,因為他的手上沾滿了太多的鮮血,不明所以的人以為他是殺人犯,紛紛敬而遠之,老人對小孩說,他確實是殺人犯,但卻是位「合法」的殺人犯,他就是歷史上最後一位劊子手——鄧海山。
  • 歷史上最後一位劊子手,不聽師傅告誡砍頭過百,結局竟如此的悽涼
    還記得小時候看《還珠格格》時,兩位主人公即將被斬首時的那句「刀下留人」,那個手拿砍刀的就是「劊子手」,在古代,劊子手可以說是一份正規的工作,因為古代對於犯人的懲罰,是有砍頭這一項的,所以劊子手們聽從命令,手起刀落,一條人命就結束了,場面極其血腥。因此在我們的印象中,劊子手的形象總是健壯的甚至是兇惡的。
  • 古代劊子手的收入很高?他們一生無法娶妻生子
    要的心理素質還不止這些,行刑場的畫面血腥,甚至在砍殺頭顱後,身體還不正常地抖動,或者被濺一身血,想想,你做了劊子手,刀下的可能都是什麼人,犯了罪的窮兇極惡之人,對你面露兇相,臨行刑前再給你來這麼一嗓子,你怕不怕?
  • 古代劊子手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如果有人打破,一定會遭報應!
    最初因為生活的壓力,鄧海山為了能夠混口飯吃,便跑去拜師學習如何做劊子手。這劊子手也沒那麼容易煉成,沒有師傅的帶領,沒有日積月累的訓練,怎麼也煉不成。而且訓練的手段就是不停地拿冬瓜練手。一則是為了劊子手在行刑時避免出錯,二則是為了讓犯人在臨死之前不那麼痛苦,這就是所謂的快刀斬亂麻。
  • 處決戊戌六君子時,用鈍刀行刑慘不忍睹,譚嗣同被砍30刀後才斷氣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封建統治下,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女性在社會中處於相對劣勢的地位,階級分化嚴重。有一群人,他們為了社會的進步和祖國的發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 譚嗣同斬首整整被砍了30刀,圍觀群眾:這不是砍頭,這是鋸頭
    最近由趙文卓主演的《大俠霍元甲》正在熱映,小編從小到大都非常喜歡大俠,因此每天都在追這部電視劇,其中有一個情節令人感觸頗深,那就是譚嗣同被砍頭的時候,非常的壯烈,當時大刀王五和霍元甲都想救譚嗣同,但是他執意要留下用自己的獻血來喚醒沉睡的中國人。
  • 清朝劊子手鄧海山:一生揮刀300次,晚年走投無路皈依佛門卻被拒
    就像古代犯法的人會被處以極刑,這在我們看來就有點過於殘忍和血腥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很多可取的我們可以繼續沿用,而對於一些落後的方法和習慣就會逐漸取締。今天我們在文中講述的就是曾經的清朝劊子手鄧海山晚年無處留用結局。古代是非常的等級分明的,從職業種類就可以分出個高低貴賤來。而劊子手更是為人們所不齒。
  • 譚嗣同究有多悲壯呢?在最後斬首時,還被慈禧叮囑多「照顧」幾下!
    1904年,清朝舉行了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殿試之後,一張字跡工整的試卷交到了慈禧太后手上。考官認為這是寫的最好的試卷。如果慈禧看完後沒有任何意見,就定為這一年的金科狀元。 然而,慈禧怎麼會了解文章寫的好不好呢?只是看試卷上優美的字跡,便點了點頭。
  • 他是清朝最後的劊子手,一生砍頭300多顆,無妻無子,孤獨終老
    鄧海山便是如此,他的人生像是一個惡作劇,一生都在行惡事,但都並非他的本意,但是卻食了惡果。鄧海山其人清朝是王朝的終端,劊子手這一職業,也伴隨著王朝的衰落而逐漸消失。鄧海山其人,便是清朝最後的劊子手,也可以說,他是劊子手這一職業的終結人物。因為其在劊子手這一行業的獨特地位,他受到了較多的關注。
  • 戊戌六君子被斬首,劊子手精疲力盡,只因慈禧動用了此刀
    自公車上書開始,他們就緊跟康有為,一開始就有皇帝支持他們的一些主張,而當時實際的掌權人慈禧默認了這些主張,或許慈禧也是打算讓這群書生來折騰,萬一真能把垂死的大清王朝折騰得死去活來?但當袁世凱悄悄告訴她,康有為領導的維新派真正想要革慈禧的命時,慈禧決定馬上動手。
  • 全球最恐怖砍刀:美國血骷髏很恐怖,但不及中國,出刀便有人頭落
    砍刀在刀類兵器中是比較兇猛的一類,而在世界各種砍刀中,還有一些相當恐怖的。下面就幾種5種,德國索林根、美國血骷髏、馬來喪屍、巴西噬血,都沒中國這種恐怖,出刀便有人頭落。索林根砍刀。出自德國著名刀具製造中心——索林根。這裡自中世紀以來以製做刀劍著稱,後來發展為馳名世界的「刀城」。
  • 劊子手為何要用鈍刀?是為了多砍幾下折磨犯人?
    幹這行的人認為「砍頭的是刀不是人」,所以死去的人的亡靈甚至冤魂會聚集在刀上「以前冤案比較多」,拿著這把砍人的刀就是晦氣之刀,沒有人願去碰,磨刀就是要幫助砍更多的人,被看為助惡積邪,所以花再高的價錢也是很難請到磨刀匠去磨砍人的刀,而劊子手自己也不願意去趟這趟渾水。
  • 慈禧下令用鈍刀斬他,連砍幾十刀,他一聲不吭,慘狀女人都不敢看
    中國歷史上手握大權,掌控著實際權力的女人並不多,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武則天和慈禧了。不過武則天明顯要比慈禧好一點,兩個人一個是女皇,另一個人則是靠著太后的名號使用權力,還跟清朝的滅亡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兩人在歷史上的評價也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