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此前,在長青保護區內發現黑鸛為2012年12月,工作人員在區內的楊家溝拍到過1隻亞成體。近年內,有鳥友在附近的洋縣、佛坪縣、西鄉縣、城固縣和漢臺區發現零散的黑鸛個體,多為單只的亞成體或2隻—3隻的小群體。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大熊貓國家公園華陽管護站工作人員周勇說,這2隻黑鸛在華陽停留時間超過一周。白天,它們在山腳下的水稻梯田中活動,同朱䴉、蒼鷺、大白鷺、白鷺等一起覓食。休息時,黑鸛大多數時間在高大的鐵塔上休息。晚上在鐵塔上夜宿。

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於曉平認為,秦嶺地區是黑鸛的越冬地,越冬季節在關中平原的渭河流域可見到30隻至50隻的群體;秦嶺以北的銅川、延安以及榆林黑鸛的繁殖群體數量可達200餘只;陝南黑鸛的記錄較少。黑鸛對棲息地環境有很高的要求,是一個重要的環境指標。時隔八年,長青分局再次監測到黑鸛,對開展鳥類行為學、生態學和遷徙路線等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表明了長青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據了解,黑鸛屬鸛形目鳥類,是一種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屬世界瀕危鳥類之一,在中國僅有1000多隻,有「鳥中大熊貓」之稱。

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管理分局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趙納勳說,今年冬季,長青管理分局華陽管護站頻繁降溫,雨雪天氣較多,這2隻黑鸛可能是遷徙途中突遇降溫,臨時停留在這裡休整和補充能量。多年來,華陽冬水田蘊含豐富的泥鰍、魚類和昆蟲資源,成為眾多溼地鳥類,特別是朱䴉重要的食物來源,是它們安全越冬的重要棲息地。如今,這片冬水田又成為黑鸛遷徙路上適宜的「中轉站」,由此可見溼地環境對遷徙鳥類的重要性。今後,長青管理分局將繼續加強宣傳和引導,切實保護好稻田、淺灘、河流等溼地環境,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完)

相關焦點

  • 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又現萌主「大熊貓」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圖像。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成都12月23日電 (安源 俞丹莉 蔡麗君)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在2020年即將收官之際,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萌主「大熊貓」再次現身。
  • 視頻丨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
    曹慶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月11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的活動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資源管理科潘全任介紹,在本次收回的同一批次紅外相機影像資料中,還發現川金絲猴、羚牛、中華斑羚、黑熊、紅腹錦雞等其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有毛冠鹿、小麂等常見食草動物活動的影像。
  • 「萌主」大熊貓雪中漫步,大晚上的它在找啥子呢
    俞丹莉 蔡麗君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踩著2020年的「尾巴」,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的「萌主」大熊貓再次現身。記者12月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在剛剛完成的最後一個季度監測中,工作人員從收回的數據中看到了大熊貓的身影。這已經是唐家河片區摩天嶺區域今年第7次用紅外相機記錄大熊貓身影了。這一次,大熊貓踏著風雪而來。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馬睿 ‖ 對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創產業的...
    對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創產業的思考馬 睿四川是天下聞名的熊貓故裡,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數量和面積、國內外交流合作大熊貓數量、野化培訓和放歸自然大熊貓數量均為全國第一。
  • 冬遊河南|「鳥中大熊貓」黑鸛緣何偏愛孟津黃河溼地?
    寒冬時節,孟津黃河溼地,又迎來了「熟客」——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號稱「鳥中大熊貓」,其稀缺性不言而喻。今年冬天,這裡一次性發現了70多隻黑鸛,記者也有幸見證了這70多隻「一級來客」展翅飛翔的景象。
  • 鳥中大熊貓現身貴陽,全國不超2000隻
    鳥中大熊貓現身貴陽,全國不超2000隻 2021-01-04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河萬物生|「鳥中大熊貓」黑鸛緣何偏愛這一片黃河溼地?
    寒冬時節,孟津黃河溼地,又迎來了「熟客」——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號稱「鳥中大熊貓」,其稀缺性不言而喻。今年冬天,這裡一次性發現了70多隻黑鸛,大河報記者也有幸見證了這70多隻「一級來客」展翅飛翔的景象。發現丨一次性發現76隻全球只有約3000隻霜冷長河,冰凍澤陂。
  • 「鳥中大熊貓」飛抵雲南香格裡拉 數量突破400隻 創下保護區紀錄
    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種群數量達到416隻,創下保護區成立以來最高紀錄。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因其數量稀少,又被稱為「鳥中大熊貓」。1988年納帕海保護區首次記錄到黑鸛,2004年首次系統監測到黑鸛數量有60餘只,在隨後多年裡,納帕海自然保護區黑鸛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 旅居丹麥大熊貓「星二」逃出熊貓館
    大熊貓清爽度夏 4.大熊貓國家公園將在今年年底建成 5.野生大熊貓獨立探測次數達873次 貪玩!有約1631隻野生熊貓的國家公園將建成 大熊貓國家公園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總面積21734平方公裡,是我國首批以單一物種為核心,並在其主要棲息地整合設立的國家公園。
  • 「這是啥鳥?」隴縣農家院飛來一隻野生鳥 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
    2020年1月1日早上10點多,寶雞隴縣公安局固關森林派出所接固關鎮水灘村支書何安財報警,有一隻鳥出現在水灘村一組張林太家院內,是否受傷不清楚。固關森林派出所所長李英接警後,立即聯繫鎮獸醫站工作人員一同前往。
  • 秦嶺大熊貓 國寶中的「美人」
    在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棕色國寶「七仔」正健康成長。在秦嶺特有的棕色大熊貓身上,隱藏著許多科學之謎。解開棕色大熊貓之謎,成為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肩負的一項重要使命。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年代久遠,1975年,在西安漢文帝母后薄姬南陵中,出土了大熊貓完整頭骨。學者認為,2000年前,大熊貓已成為西漢上林苑皇家豢養的珍禽異獸之一。
  •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8月12日訊8月7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在成都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龔繼恩、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總幹事盧思騁出席籤約儀式,並代表雙方籤署協議。  盧思騁介紹,世界自然基金會是全球性環境保護組織,致力於防止地球自然環境退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有「小區」有「法庭」 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我市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入全新階段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供圖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今年8月底,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範圍內4個管護總站相繼掛牌(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並內設了28個管護站,管理觸角不斷向下延伸。以此為基礎,我市初步建立了三級管理機構體系,而這也意味著我市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入全新階段。試點進展如何?近日,記者相繼前往了大邑、彭州等地,實地探訪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的建設情況。
  • 不用出省,在河南境內就可看到鳥中大熊貓,本地人都說稀有物
    很多人說洛陽市一個適合居住與生活的地方,這一切歸結與環境和氣溫,所以在洛陽境內的溼地也不少,其中孟津縣黃河溼地年年都在吸引著一群黑鸛的到來,這被稱之為鳥中的大熊貓,很多洛陽本地人都在寒冬時節去孟津看這"一級來客"展翅飛翔的景象。
  • 科普宣教動畫片《黑鸛小西的一天》在常德首發
    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現場。紅網時刻12月7日訊(記者 廖晨昊 通訊員 餘汝心)12月7日上午,在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常德分會場上,舉行了科普宣教動畫《黑鸛小西的一天》首發儀式。這是一部以黑鸛為主角的科普動畫,講述了黑鸛小西從雛鳥到成鳥,並繁衍生息的故事。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珍惜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所以黑鸛又被稱為「鳥中熊貓」。2005年,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5隻黑鸛,那是黑鸛時隔20年後在西洞庭湖首次現身。2007年11月,又有23隻黑鸛來到西洞庭湖過冬,當時黑鸛在全球的數量約為3000隻,東部種群僅存100餘只。
  • 攝影師照片「鳥中大熊貓」,中國是獨有的
    俗話說,世界很大,自然界中有許多奇特,這使得許多遊客大開眼界。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小夥伴非常喜歡旅遊,因為旅遊不僅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而且可以與自然更親近「接觸」。自然界中有許多種動物,但由於時代的變遷,其中一些動物可能已經被人類捕獲,現在動物的數量非常少,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罕見的。然而有時,他們可能會在不經意間被發現,在中國的河北中,又發現了稀有物種。
  • 與大熊貓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
    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啟動後,雅安成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面積最大、涉及縣數量最多的重點區域。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是連接邛崍山——大相嶺山系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廊道,連接小相嶺——涼山山系的關鍵區域,對於連通相互隔離的大熊貓棲息地,實現隔離大熊貓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 「鳥中大熊貓」落戶北京奧森,拍到了!
    認識圖上這隻鳥嗎?別看它個頭兒小,但卻鼎鼎大名,它就是世界近危物種、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上周日,北京聯合大學學生、攝影愛好者馬盼超,來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拍攝遷徙的候鳥,竟然發現了驚喜——四隻活潑的震旦鴉雀在蘆葦叢中跳躍、嬉戲。馬盼超急忙端起手中的相機記錄下它們難得一見的「倩影」。馬盼超拍到的震旦鴉雀體長20釐米左右,通體顏色多樣,十分漂亮。
  • 漫山遍野找「粑粑」 四川為野生大熊貓建檔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技術員齊敦武介紹,即便是在保護區內,大熊貓在不同地點出沒的頻率也不一樣;不同的時間段,大熊貓的現身可能性也不盡相同。 怎麼辦?「首先要查資料,選定區域。」諶利民說,我國已經開展過4次大熊貓調查。在這些調查過程中,業務主管部門已初步標定了各棲息地內大熊貓出沒熱點區域。
  • 為上百種飛禽建棲息地,造訪北京的珍禽越來越多,不乏「鳥中大熊貓」
    東方白鸛、卷羽鵜鶘、青頭潛鴨,還有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近幾年每逢春夏,多達300餘種、上百萬隻的禽鳥造訪北京,其中不乏世界珍禽,就連在北京絕跡75年的慄斑腹鵐(音同無)也回到了密雲……不僅如此,斑羚、豹貓、「土著」野豬、獼猴等也陸續出現在周邊山區,讓北京有記載分布的陸生脊椎動物種類超過了5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