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北鬥最後一顆衛星發射升空,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系統也完成了全球部署,經過測試後便可正式投入使用。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擁有獨立且完善的全球定位系統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科技發展的今天,出門前看天氣預報、出行時使用手機導航,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
人們越來越能感受得到科技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事實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民生領域的應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其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軍事領域。
在我國北鬥系統出現之前,美國的GPS全球定位是全球覆蓋範圍最廣的衛星定位系統。
面對我國北鬥系統的後發優勢,美國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五角大樓曾多次放言稱已發現北鬥系統的漏洞,一旦戰爭爆發,將會對北鬥系統的衛星信號進行幹擾,衛星信號就相當於是「飛彈的眼睛」,如果美軍幹擾北鬥信號,中國的飛彈將會變成一堆廢鐵。
對於美國的威脅,我國專家曾給出明確回應,奉勸美方謹慎行事,因為這種想法太天真,要知道,如果幹擾中國的北鬥衛星信號,美國的GPS系統也將面臨癱瘓的危險。
事實上,在北鬥衛星研發之初,我國研發團隊就考慮到後期安全性的問題,採用了與GPS相似的信號頻段,如果美國對北鬥實施信號幹擾,自己的GPS系統也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麼看來,中國專家對美方作出的回應並非空口無憑,是有現實依據的。
要知道,GPS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製的,直到1994年完成全面部署,幾乎伴隨了美國軍事發展的整個過程。
美軍的作戰指揮系統都對GPS衛星信號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一旦GPS信號受到幹擾,美軍將失去所有的戰略優勢,戰鬥力也將大打折扣。
最重要的是,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採用三頻定位,換句話說,北鬥系統擁有三個信號頻段,無論其中哪一個信號頻段受到幹擾,系統都會自動切換到其他的信號頻段上運行,這種模式使得北鬥系統具有極強的抗幹擾能力,很難被攻破。
不得不說,近年來我國在眾多科研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面對美國的威脅,我們可以更加從容地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