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牟河裡挖出大量宋代古幣 眾村民淘金(圖)

2021-01-07 環球網

11月30日下午,中牟官渡鎮小王村賈魯河地段,河道治理施工隊從河裡挖出古錢幣,消息不脛而走,附近村民紛紛趕來「淘金」。有年長者稱,70多年前,該地段曾有多艘走私貨船在該地域沉陷。

目前,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已抵達現場,帶有古幣的淤泥已被清運走,以待清洗。工作人員稱,河底沉船的可能性很大,只待發掘。

中牟時報 劉客白 謝鵬飛 王利正 文/圖

12月1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幾十米寬的賈魯河兩岸,聚集了近百名村民,坑坑窪窪河灘上都是淤泥。村民們穿著膠鞋把淤泥抓在手裡,尋找著裡面的「寶貝」。

「我找到了一大串。」一村民歡呼。水裡淘了淘,瞬間黑色的淤泥變成了十幾個銅錢。

一村民告訴記者,昨天下午他和村裡人路過河邊時,見到挖掘機司機在河岸上撿東西,走近一看是銅錢。「我回村一說,都知道了。」

「早上正在家裡吃飯,村裡人都喊著去河裡挖寶了」,一王姓村民說,「挖了兩個多小時,挖到了十幾個銅錢。」

現場,有幾位村民不顧嚴寒,脫掉鞋子下到了河裡,在河邊不停地摸著。不一會兒的功夫,一位村民摸到了10多個古幣。

記者看到,村民挖出的銅錢,大小不一,上面的字跡大多已經腐蝕,無法辨認。其中,能明顯辨認出的有鹹平元寶、崇寧重寶。

據了解,鹹平元寶為宋代宋真宗趙恆鹹平年間(公元998年~1003年)鑄的年號錢;崇寧重寶為北宋徽宗崇寧年間鑄(公元1102年~1106年)鑄的年號錢。

今年83歲的賈西順是小王村人,說起河裡打撈出的銅錢,賈西順認為,與多年前附近河域的沉船事件有關。

賈西順說,他9歲時,有天夜裡,自己與幾個夥伴正在河岸捉魚,忽然聽見河裡傳來「救命」的聲音。隱約中,他們看見有艘船沉陷在河裡。第二天,他們又來到河邊,河面上風平浪靜,什麼也沒有。

賈西順說,在小王莊一代的賈魯河流域有兩個渡口,分別為付莊村、劉莊村,而小王莊村並沒有渡口,從這裡過往的船隻,屬於走私船隻。「當時,這裡河道狹窄,河流急,我知道偷渡的船隻在此沉陷的有好幾隻。」

賈西順的說法,得到了村裡許多老人的認同。70多年前的沉陷船隻上,為何會有宋代的貨幣,老人們認為,當時沉陷的船只有可能是走私古代貨幣的。

官渡鎮惠莊一惠姓村民告訴記者,關於小王莊附近沉船的事兒,聽自己的父親講過,確有此事。

當天中午12點,中牟縣警方、文物所抵達現場,拉起了警戒線,對「挖寶」村民進行了疏散。此時,中牟縣文物所組織的10名勘測隊員,帶著洛陽鏟亦抵達了現場。

「由於在河岸,打到3米多深的時候,已經有水,給勘測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不便。」一名勘測隊員說,「現場發現了好多塊宋代磚。」

關於發現大量宋代錢幣的原因,中牟縣文物所所長張培認為附近村民的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不排除是其他的因素,比如說古時的官窯等,目前還不能做結論。」

12月2日上午11點左右,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亦抵達現場。一名郭姓工作人員通過了解現場情況後告訴記者,目前最重要的是清洗已經挖掘上來的泥土。

對於河底是否有發掘價值,該工作人員說,既然發現了古幣,且宋代的較多,就有一定的發掘價值。「不過,要發掘河底,需要向相關部門申報,手續批下來以後文物部門才能有發掘的權利。」該工作人員說。

為何挖到的多數都是宋代年間的古幣?如果說是當時沉陷的走私船,怎麼只會走私一個年代的古幣?河底是不是還有其他東西?對於這一連串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相關焦點

  • 宋代古幣不值錢?專家:古錢幣收藏宜從清錢入手
    宋代錢幣不值錢?升值空間不高?專家建議:  古錢幣收藏宜從清錢入手  3月28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發布。穿越千年的絲綢之路在21世紀被詮釋出新的重大意義,成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國家戰略。溯回古代,瓷器和錢幣作為絲路貿易和交換的兩大主要內容,對於今人不僅有著巨大的歷史研究價值,同樣也有著收藏投資意義。
  • 中國最「闊氣」的景區,每月向河裡投放20萬黃金,誰撿到是誰的
    中國最「闊氣」的景區,每月向河裡投放20萬黃金,誰撿到是誰的,現在人們出去旅行必須計劃必要的費用和路線等,但最終誰也不想發現玩到一半預算不夠, 這有多高興? 除了旅行中的衣食住行,很多景點開始收票,裡面的東西也很貴,所以現在出現了很多天價景點,讓遊客不滿,不是景區。
  • 巴河之源第一村——玉泉:從淘金歲月到綠水青山的涅槃
    不時有村民從河裡揀到沙粒大小的黃金顆粒,但大規模的淘金,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土地下放到戶後。「山裡土地雖然多,但是種糧收益太差,哪有直接到河裡挖黃金來得直接。」66歲的村民範思龍說,當時國家對淘金沒有什麼限制,只是淘出的砂金必須賣到人民銀行,否則就算倒賣黃金。生活所迫加上獨特的時代背景,越來越多的村民拿起工具,跳入了門前的小河溝。
  • 中國黃金第一遊——黃金博物館、淘金小鎮景區
    近日,招遠淘金小鎮景區舉辦的「淘金小鎮杯」中央數字國學頻道春節聯歡晚會暨招遠市第五屆網絡春晚海選活動圓滿落下帷幕,共有100多組選手參與本次海選活動,預計在2021年1月1日,晉級的選手將角逐總冠軍,總冠軍將獲得免費參與中央數字國學頻道春節聯歡晚會的權利。
  • 柳州三江一偏僻山村挖出古銀幣,專家:每枚僅值幾十元
    最近這一個月來,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高基瑤族鄉篦梳村篦梳屯的村民們,見面問候語從「吃飯沒有」變成「你得沒有」。他們說的「得」,指的是得到古錢,確切地說,是銀幣。一枚枚小小的銀幣,已經攪和得村裡人心浮動,還引來不少文物販子,更驚動了三江縣文物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那麼,這些神秘的銀幣是如何出現的?到底有多大的價值呢?挖出的古銀幣。
  • 河南中牟鏟車碾死人事件:官方欲「大事化小」
    第三隻眼  河南中牟鏟車碾死人事件,即便死者親屬對賠償方案滿意,公權力機關也不能袖手旁觀。此事不能丟卒保帥,更不能私了。  據報導,4月1日,記者從河南省中牟縣委宣傳科了解到,發生在3月27日的中牟縣姚家鎮西春崗村鏟車碾人事件,雙方已經達成賠償協議。
  • 四川樂山市一河灘驚現大量古錢幣,村民瘋搶,國家依法追繳!
    因大家口口相傳,越來越多村民在此私自挖掘古錢幣,現場發現挖出的古代銅幣以開元通寶和乾隆通寶為主。有人挖,就有人收,如開元通寶普通的賣50元一枚,品相好的賣80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在我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若在河道灘地發現遺存文物,應主動上交文物部門,拒不上繳屬於違法行為,將會受到相應處罰。
  • 村民挖出一堆木炭,考古隊連挖15年,出土一件山西「鎮館之寶」
    特別是在陝西省,因為陝西省是全國最為著名的文物大省,西安更是十三朝古都,在土地下面埋葬了大量的帝陵,當然更多的則是一些王公貴族,為此在幾十年前的時候,西安土地下挖出文物或者墓葬
  • 馬未都:村民挖出國寶級文物,上交國家後,得到5雙線手套的獎勵
    馬未都:村民挖出國寶級文物,上交國家後,得到5雙線手套的獎勵每一件國寶級文物都是我國深厚文化底蘊的展現。馬未都作為收藏界的人,對於一系列文物的發現與傳承,可謂是如數家珍。馬未都就曾透露過一則文物故事,一個普通的村民發現了一件國寶級文物,上交國家後,得到5雙線手套作為獎勵。這件國寶的經歷看起來很是傳奇,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對中國考古界又產生了怎樣深遠的影響?馬未都指出,這件國寶級文物也是遇到了好時候,碰上了改革開放。
  • 「蟋蟀獵人」凌晨田間地頭淘金 「蟲王」身價十萬
    在寧陽縣,每年8月份都有一批「蟋蟀獵人」,凌晨時分走進田間地頭、抓蟋蟀淘金。24日凌晨兩點,寧陽縣泗店鎮羅河村一群村民腳蹬長筒雨靴、頭戴強力探照燈、手持網罩,開始了田間地頭的淘金之路。 郝學娟 攝村民王迎喜仔細聆聽蟋蟀發出叫聲的方向,放慢腳步貓下身子,小心翼翼撥開層層玉米稈,捉住了一隻蟋蟀。
  • 村民建牛圈挖出恐龍蛋化石 兩天挖出30多枚
    10月12日,鄖陽區譚山鎮西王村一村民修建牛圈時,挖出3枚恐龍蛋。地質專家聞訊趕到該村,於27日又挖出一窩30枚恐龍蛋化石。據專家初步鑑定,該地恐龍蛋屬扁圓蛋類,賦存地層為距今約1億年的白堊系上統時期。昨日,記者來到西王村,採訪了恐龍蛋化石發現的經過和幕後故事。開山建牛圈 驚現恐龍蛋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地方叫寨溝。
  • 黑龍江慶安村民挖出一箱銀元寶,專家想出一辦法,村民乖乖上交
    眾所周知,我國擁有數千年的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誕生了許多帝王、將相和貴族,他們生前享受著榮華富貴,死後還將大量的稀世珍寶帶到了地下。從現代的考古挖掘中發現,帝王陵墓和貴族墓中的陪葬品異常豐富,擁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 河南開封宋都御,街旅遊景點,與河南開封樊樓旅遊景點遊記
    多家專賣店各有特色,經營開封特產、傳統商品、古畫書畫,店員模仿宋代服裝,熱情招待四面八方的來訪者,走在御街上,仿佛跨越了千年悠久的歷史,讓人們對前宋繁榮的景象有了無限的思念。河南開封宋都御街景區實拍圖2御街是東京市南北軸線的入口,從皇宮的宣德門向南經過歷城的朱雀門,到外城以南的燻煙門長達10裡以上, 皇帝祭祀祖先、在南郊舉行盛大儀式、往返皇宮的主要道路, 叫御街,也叫御路、天街、宋端禮街, 根據蒙元的《東京夢華錄》,御街寬約200米,分為三個部分,中間是御道,是王室專用道路,行人不得進入, 兩邊有河,河裡種著荷花,河兩岸種著桃子、李子、梨、杏、椰子等, 區內街道上有商店
  • 古幣,能避邪嗎?
    一枚古幣,失而復得;一段故事,情牽數載。你說古幣能避邪嗎?我的大學是在跌跌撞撞中度過的,每月的月底都是那麼難熬。只是一想到那枚古幣,我的心情會忽然黯然下來。那枚古幣從十歲我就帶在身上,跟老朋友似的,「丟」了真可惜,我在心裡安慰著自己。艱苦奮鬥了一年後,我終於熬到了畢業。古幣孽緣那枚古幣帶著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消失了很多年,我根本沒想過還會再次見到它。
  • 【黃河頌歌—中原迴響】鄭州站·中牟篇:風光兩岸畫「中」收
    村民住的環境好起來了,如何致富成為一個新問題。「『面子』煥新只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通過產業支撐,讓萬灘鎮的『裡子』更加飽滿。」萬灘鎮黨委書記馬素萍說,「近年來,當地不僅注重外部環境整治,還立足鎮情實際,以生態旅遊業為產業轉型發展方向,注重吸引多方投資,帶動村民致富。」
  • 名門地產退出中牟3家公司,南陽興達地產接盤
    【大河財立方消息】9月23日,記者查詢企查查發現,名門地產(河南)有限公司退出中牟名望房地產有限公司、中牟名興房地產有限公司以及鄭州瑞嘉恆一置業有限公司,南陽市興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接盤三家公司全部股權。
  • 四川一河灘現古銅錢,有村民挖出開元通寶,官方:國家所有需上交
    16日,四川樂山市五通橋區岷江邊,驚現大量的古銅錢,附近村民得知這一消息後,不少村民前往河灘趕去「挖寶」!村民們散布在江邊淺淺的河道上,有的彎腰,有的蹲著,他們仔細地搜尋著,生怕錯過一個銅錢。村民們挖出的銅幣多以唐代的開元通寶和清朝乾隆通寶為主價值不菲。
  • 蔬菜之鄉的「蒜中貴族」,河南中牟紫皮大蒜,鮮嫩飽滿香辣十足
    當然大蒜的品種有很多,口感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我們吃到的大蒜基本都是白皮,這種大蒜吃起來的時候要麼是味道寡淡要麼就是辣的難受 ,也因此呢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吃到一種屬於大蒜該有的呢種鮮香辛辣,今天就帶大家來看這樣一種蒜,那就是河南紫皮大蒜!
  • 淘金、品酒、泡溫泉,「鮮美煙臺」釋放冬遊活力
    在招遠淘金小鎮,景區由黃金主題體驗區、財神廣場、休閒娛樂區和綜合服務區組成,融黃金文化、財神文化、市井文化和民俗文化於一體,以場景再現和遊客參與的方式,集中展示宋代黃金採選冶煉技術身臨淘金小鎮,頗有穿越回宋朝之感。在這裡,不僅能在淘金河裡親身體驗「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收穫和樂趣。    招遠皮革城是引領當地冬季商業消費的重要力量。
  • 村民挖自家田地,竟挖出無價之寶
    村民偶然開墾,揭開塵封的神秘面紗 …事情要從去年 6 月的一天說起。趁著這幾年鄉村旅遊發展的勢頭正盛,今年 50 歲的周王廟鎮荊山村朱家園村民談建烈也把自己的民房打造成了民宿,而那天他正在開墾自家靠近錢塘江的一塊莊稼地,本計劃打造一個供旅客們進行水果採摘、燒野飯等活動的休閒娛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