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二十五分之一,人口數量是中國的十四分之一,而日本卻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曾經的世界第二在上世紀90年代一度成為最接近美國的存在,鄰居日本在哪些方面值得中國去學習呢?
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國土面積只有37.8萬平方公裡,總人口數卻超過一億,日本由大大小小6800個島嶼組成,因此日本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是日本最大的4個島嶼,總面積相加超過36萬平方公裡,佔據了日本總國土面積的97%,日本是如何憑藉這麼小的土地養活了上億的人口呢?
都知道日本的平原地帶極其缺乏,整個島國是一個多山地的地形,山地和丘陵佔據日本國土總面積的70%,其中著名的富士山便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日本農業及漁業
日本的地形導致了耕地非常有限種植產生的糧食也是稀少, 日本養活全國民眾主要就是從國外大齡進口糧食,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是產糧大國,如美國,印度,泰國,巴西等都是糧食出口大國。
日本是發達國家相當富有,因此進口糧食是解決最好的方法,除此之外日本的漁業非常發達,上帝關閉了日本的糧食之門卻打開了漁業之窗,在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匯處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漁場。
因此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漁業國,其中生魚片,金槍魚更是聞名全球,日本除了在本國附近海域捕食海魚,還經常組織大型漁船隊在公海地區捕魚,日本常年保持全球15%的漁獲量佔有率,也保持了日本民眾的主食補給,在水果方面日本是天然的短板,導致在日本水果價格偏高。
雖然說日本的耕地面積不多,那麼日本的農業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呢,當然就是高度的機械化水平,鼓勵小規模耕種,日本作為發達國家在農業機械化水平上是非常高的,最大程度開發了有限的平原地區產糧量。
雖然中國比日本耕地面積要大得多,糧食產量在世界佔據前列,但是日本的小規模耕種也是值得中國學習,中國國土面積雖大但也是以山地和丘陵居多,和日本地形非常的相似,如果能夠學習日本小規模種植可以發揮糧食產量最大化。
日本工業及教育
很多人認為日本的工業發展要歸功於美國在戰後的扶持,美國扶持是一方面但是日本人的優點才是保證工業產品在海外競爭力的原因。
日本在上世紀60年之後就保持貿易順差,日本也非常清楚自己國家的礦產資源匱乏,所以工業結構以技術密集型和節能節材為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電子,汽車,精密機械,化工,醫藥等領域,其中索尼,松下,豐田,佳能,東芝世界級公司聞名全球。
在上個世紀中期美國和德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然而日本卻能夠一舉超越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主要原因就是工業上日本有工匠精神,對產品的精益求精的追求態度難道不值得中國借鑑嗎?
日本深知自己的短板在科學技術發展上重點發展技術型產業,利用人才優勢不斷縮小差距,才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在多個領域趕超美國,當然日本在教育方面的投資對日本的大量人才的培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政府就特別重視國民教育,如今的日本實現了9年義務教育,每年的教育投資佔據國民預算的8%以上,而這一數字是中國的2倍之多,日本擁有東京大學,京都大學,九州大學,名古屋大學等世界級名校,每100萬人中就有125名博士,而中國只有38名日本是中國的3.5倍,也這是因為如此日本才能 在工業領域有著如此出色的成績。
日本在服務業的成就也是非常驚人的,首都東京是國際重要的金融中心,位於東京的證券交易所是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和香港相比東京在世界金融圈的地位要更高。
世界資產最龐大的銀行郵儲銀行就是在東京,日本也是世界重要服務貿易出口國常年佔據世界前五亞洲第一的位置,在服務業的背後是日本服務精神的優異,這種優質的服務精神值得中國為之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