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翔每周六在默劇工作坊表演。(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默劇工作坊朱君翔與觀眾互動。(來源:受訪者供圖)
    窗外車水馬龍,舞蹈室裡夾雜著討論聲和音樂聲。
    朱君翔正在舞蹈室裡與朋友討論著。他說完話,看向手機屏幕上的實時語音輸入轉換軟體。
    「我們一開始聽他說話,還以為是外國人。」已經認識了他兩年多的朋友王夢笑著說。「我們沒覺得他跟別人有什麼不同,反而是他一直在擔心我們會不會聽不清他說話。」
    來自廣東韶關的朱君翔,是一名聾人默劇演員。少年時期自學舞蹈,大學時取得了全國舞蹈比賽《舞動中國》第二季天津站冠軍和總決賽前五名,在學校已小有名氣。2016年,他帶著成為職業舞者的夢想到了北京,之後跨界當了演員,兩年後回到廣州創立了只有他一人的「朱爺默劇工作坊」。
    「在想像的節奏裡」起舞
    朱君翔7歲時發燒,因藥物副作用失去了聽力。再也聽不到聲音的他,卻漸漸對舞蹈產生了特別的興趣。初中時,他會去公園看別人跳街舞,爸爸知道後,便買來舞蹈光碟放給他看。聽不到聲音,朱君翔把耳朵放在家裡的兩個大音箱之間感受節奏的振動,模仿光碟裡的人,慢慢學會了跳舞。
    那時的他只是因為好玩而練習,也沒有接受任何專業的專業訓練,但模仿多了自然也在心裡形成了節奏感。直到2011年,朱君翔通過特殊教育進入天津理工大學學習計算機。在那裡,朱君翔參加了學校的舞蹈社團,才真正開始在舞蹈上花心思。
    作為舞者,聽不到音樂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多不便。因為感知不到音樂的風格,他常常因為跳得跟不上節奏而鬧出笑話。練習舞蹈時,很少會有手語老師來幫他打節奏,他只能手握小音箱,自己感受音樂的節奏。更多的時候,他只能「在自己心裡想像的節奏」裡跳舞。
    與少年時自己在家裡跳舞不同,在大學朱君翔常常隨社團到學校各個學院去表演,參加了大學生舞蹈比賽並獲得了第一名。他很享受跟社團的朋友一起去做這些事,「我自己在生活上比較孤獨,跳舞和默劇演出成為生活中最享受、最不孤獨的時光」。
    辭職北漂想當職業舞者
    2013年,朱君翔參加《舞動中國》第二季海選,一舉獲得天津站冠軍,還進了總決賽前五名。因為比賽,他獲得去臺灣遊學的機會。在那裡,他接觸了很多明星編舞老師和優秀舞者。或許是一起交流和排練時得到鼓勵,成為職業表演工作者的夢想,在朱君翔心中發了芽。
    2015年朱君翔大學畢業,起初留在天津從事電子商務工作,「一個愛跳舞的人,怎麼可能整天坐在辦公室裡?」工作一年左右,他就辭了職。很多聽障者覺得能在辦公室做事就夠了,但他不打算安於現狀,想趁著還有夢想去闖一闖,「正是一無所有,才想去拼一把」。
    2016年年末,朱君翔聽說北京有個音樂劇在招募舞蹈演員,就試著去北京面試。雖然他聽不見,但導演看他可以模仿,便讓他進了組。從此,朱君翔開啟了當舞蹈演員的北漂生活。
    那時,在北京,回到家,陪伴他的是一個小單間和一盞7瓦燈泡。一開始能接的演出並不多,「因為聽不見,運氣好的話,面試30個劇組有一個會要你。但是好處就是被罵也不知道」。
    雖然他平時排練可以正常進行,但現場表演難免會發生意外。
    有一次他隨劇組演出,快到出場的時候,他卻發現別的演員不知為何站在了他應該站的位置上。聽不到聲音的他當時也不知道如何反應,只能在舞臺上亂走一通。演出結束後,不出所料被導演一頓罵。他有苦說不出,「我不知道怎麼去解釋,但是錯了就是錯了」。
    回想北漂的生活,朱君翔說每一天都過得很難,但從不後悔當初辭職的決定。能堅持兩年,他也覺得不可思議,「也許北京有一種魅力,讓我在煎熬中選擇了堅持」。
    後來,北京的朋友把朱君翔引薦給了一位戲劇老師。朱君翔在跟老師學習戲劇期間,徹底迷上了默劇和各種表演技巧,「默劇比舞蹈更能自由和直觀地表達自己」。
    愛上默劇是他漂在北京最大的收穫。兩年裡,他也認識了很多戲劇界的夥伴,也學會了和自己獨處。
    失業無數次的喜劇演員
    2018年回到廣州後,朱君翔成立了「朱爺默劇工作坊」,吸引了一群默劇同好,他們對手語劇進行創作、編排與表演。普通演員靠默劇為生已不容易,朱君翔於是想著先找份穩定的工作,空餘時間再運營自己的工作坊。
    談及最初的夢想,朱君翔覺得現在不是可以不顧一切去追夢的年紀了,「以前只想把夢想做起來,但現在我得在現實裡解決問題,找到夢想和現實的平衡點」。雖然這條路不容易,但他一直堅信辦法比困難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是一種幸福」。
    回到廣州的這兩年,他換了很多份工作,經常沒幾個月就要換工作。他甚至嘗試過開淘寶店、做微商。「找工作對我來說確實很困難,大部分時候還是因為溝通的問題。」
    2020年受疫情影響,朱君翔再次失業,「裁員的話我肯定是第一個」,他有些尷尬地笑著撓頭,「當然我也很理解」。儘管遇到過不少讓人鬱悶的事情,朱君翔卻很少在朋友面前提起。他說他是一個喜劇演員,不應該在大家面前表現得過於消極,同樣地,他似乎總能看見事情美好的一面,「誰都喜歡美好的東西」。
    2019年,朱君翔在努力開了幾場默劇專場演出後,有好些人來找他合作,原本也有了穩定的演出計劃。眼看著生活在向好,但因為疫情,他的線下演出計劃不得不擱置了大半年,「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這些計劃都變成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泡影。」
    現在,朱君翔的希望就是,先把默劇工作坊做起來,也希望自己在有經濟能力之後,可以做些公益幫助別人。2020年6月起,朱君翔每周六進行一次《周末小劇場——默劇秀》,收取門票,讓更多人近距離地靠近、接受和喜愛默劇。他還堅持寫劇本準備參加達人秀和戲劇節。
    「他是一個很執著的人,一定要把這件事做成。」幫助他一起排練默劇秀的朋友說。「上帝有可能把窗子都給他關上了,但是他自己把空調給打開了。」
    如今他也有了一些固定的支持者,會不時來捧場看他的演出,幫他在朋友圈宣傳。他很希望遇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現在常常都還是一個人在準備和排練,演「獨角戲」。
    (作者單位: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