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廣東失聰小夥,北漂愛上表演!失業無數次的他有個心願

2020-12-17 騰訊網

朱君翔,1989年生,廣東韶關人,聾人默劇演員。七歲時發燒因藥物副作用致聾,後接受特殊教育並考進天津理工大學學習計算機。現在廣州一家公司任視頻演員,同時也是「朱爺默劇工作坊」創始人。

人稱「朱爺」的聾人默劇演員朱君翔

窗外車水馬龍,舞蹈室裡夾雜著討論聲和音樂聲。

朱君翔正在舞蹈室裡與朋友討論著。他說完話,看向手機屏幕上的實時語音輸入轉換軟體。

「我們一開始聽他說話,還以為是外國人」,已經認識了他兩年多的朋友王夢笑著說,「我們沒覺得他跟別人有什麼不同,反而是他一直在擔心我們會不會聽不清他說話」。

來自廣東韶關的朱君翔,是一名聾人默劇演員。少年時期自學舞蹈,大學時取得了全國舞蹈比賽《舞動中國》第二季天津站冠軍和總決賽前五名,在學校已小有名氣。2016年,他帶著成為職業舞者的夢想到了北京,之後跨界當了演員,兩年後回到廣州創立了只有他一人的「朱爺默劇工作坊」。

「在想像的節奏裡」起舞

朱君翔7歲時發燒,因藥物副作用失去了聽力。再也聽不到聲音的他,卻漸漸對舞蹈產生了特別的興趣。初中時,他會去公園看別人跳街舞,爸爸知道後,便買來舞蹈光碟放給他看。聽不到聲音,朱君翔把耳朵放在家裡的兩個大音響之間感受節奏的震動,模仿光碟裡的人,慢慢學會了跳舞。

那時的他只是因為好玩而練習,也沒有接受任何專業的專業訓練,但模仿多了自然也在心裡形成了節奏感。直到2011年,朱君翔通過特殊教育開始進入天津理工大學學習計算機。在那裡,朱君翔參加了學校的舞蹈社團,才真正開始在舞蹈上花心思。

作為舞者,聽不到音樂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多不便。因為感知不到音樂的風格,他常常因為跳得跟不上節奏而鬧出笑話。練習舞蹈時,很少會有手語老師來幫他打節奏,他只能手握小音箱,自己感受音樂的節奏。更多的時候,他只能「在自己心裡想像的節奏」裡跳舞。

與少年時自己在家裡跳舞不同,在大學朱君翔常常隨社團裡到學校各個學院去表演,參加了大學生舞蹈比賽並獲得了第一名。他很享受跟社團的朋友一起去做這些事,「我自己在生活上比較孤獨,跳舞和默劇演出成為生活中最享受、最不孤獨的時光」。

朱君翔的日常排練

辭職北漂想當職業舞者

2013年,朱君翔參加《舞動中國》第二季海選,一舉獲得天津站冠軍,還進了總決賽前五名。因為比賽,他獲得去臺灣遊學的機會。在那裡,他接觸了很多明星編舞老師和優秀舞者。或許是一起交流和排練時得到鼓勵,成為職業表演工作者的夢想,在朱君翔心中發了芽。

2015年朱君翔大學畢業,起初留在天津從事電子商務工作,「一個愛跳舞的人,怎麼可能整天坐在辦公室裡?」工作一年左右,他就辭了職。很多聽障者覺得能在辦公室做事就夠了,但他不打算安於現狀,想趁著還有夢想去闖一闖,「正是一無所有,才想去拼一把」。

朱君翔在舞蹈室排練

2016年年末,朱君翔聽說北京有個音樂劇在招募舞蹈演員,就試著去北京面試。雖然他聽不見,但導演看他可以模仿,便讓他進了組。從此,朱君翔開啟了當舞蹈演員的北漂生活。

那時,在北京,回到家,陪伴他的是一個小單間和一盞7瓦燈泡。一開始能接的演出並不多,「因為聽不見,運氣好的話,面試三十個劇組有一個會要你。但是好處就是被罵也不知道」。

雖然他平時排練可以正常進行,但現場表演難免會發生意外。

有一次他隨劇組演出,快到出場的時候,他卻發現別的演員不知為何站在了他應該站的位置上。聽不到聲音的他當時也不知道如何反應,只能在舞臺上亂走一通。演出結束後,不出所料被導演一頓罵。他有苦說不出,「我不知道怎麼去解釋,但是錯了就是錯了」。

回想北漂的生活,朱君翔說每一天都過得很難,但從不後悔當初辭職的決定。能堅持兩年,他也覺得不可思議,「也許北京有一種魅力,讓我在煎熬中選擇了堅持」。

後來,北京的朋友把朱君翔引薦給了一位戲劇老師。朱君翔在跟老師學習戲劇期間,徹底迷上了默劇和各種表演技巧,「默劇比舞蹈更能自由和直觀地表達自己」。

愛上默劇是他漂在北京最大的收穫。兩年裡,他也認識了很多戲劇界的夥伴,也學會了和自己獨處。

朱君翔在每周六的默劇工作坊表演

失業無數次的喜劇演員

2018年回到廣州後,朱君翔成立了「朱爺默劇工作坊」,吸引了一群默劇同好,他們對手語劇進行創作、編排與表演。普通演員靠默劇為生已不容易,朱君翔於是想著先找份穩定的工作,空餘時間再運營自己的工作坊。

談及最初的夢想,朱君翔覺得現在不是可以不顧一切去追夢的年紀了,「以前只想把夢想做起來,但現在我得在現實裡解決問題,找到夢想和現實的平衡點」。雖然這條路不容易,但他一直堅信辦法比困難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是一種幸福」。

回到廣州的這兩年,他換了很多份工作,經常沒幾個月就要換工作。他甚至嘗試過開淘寶店、做微商。「找工作對我來說確實很困難,大部分時候還是因為溝通的問題」。

朱君翔與聽障朋友交流

受今年疫情影響,朱君翔再次失業,「裁員的話我肯定是第一個」,他有些尷尬地笑著撓頭,「當然我也很理解」。儘管遇到過不少讓人鬱悶的事情,朱君翔卻很少在朋友面前提起。他說他是一個喜劇演員,不應該在大家面前表現得過於消極,同樣地,他似乎總能看見事情美好的一面,「誰都喜歡美好的東西」。

去年,朱君翔在努力開了幾場默劇專場演出後,有好些人來找他合作,原本也有了穩定的演出計劃。眼看著生活在向好,但因為疫情,他的線下演出計劃不得不擱置了大半年,「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這些計劃都變成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泡影。」

日常下班坐地鐵回家的朱君翔

現在,朱君翔的希望就是,先把默劇工作坊做起來,也希望自己在有經濟能力之後,可以做些公益幫助別人。2020年6月起,朱君翔每周六進行一次《周末小劇場-默劇秀》,收取門票,讓更多人近距離地靠近、接受和喜愛默劇。他還堅持寫劇本,準備參加達人秀和戲劇節。

在默劇工作坊朱君翔與觀眾互動

「他是一個很執著的人,一定要把這件事做成」,幫助他一起排練默劇秀的朋友說,「上帝有可能把窗子都給他關上了,但是他自己把空調給打開了」。

如今他也有了一些固定的支持者,會不時來捧場看他的演出,幫他在朋友圈宣傳。他很希望遇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現在常常都還是一個人在準備和排練,演「獨角戲」。

在默劇工作坊裡的朱君翔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90後廣東小夥鄭前:我在鶴崗這一年,愛上這裡掙到錢
    四萬元來鶴崗買房定居 平均每月幫網友代購十幾套房90後廣東小夥鄭前:我在鶴崗這一年,愛上這裡掙到錢半月前,鄭前剛在鶴崗過完27歲生日資料片生活報記者周際娜「這是我在鶴崗的第二個冬天,我真的太愛東北的冬天了……」11月19日,鶴崗大雪,廣東90後小夥鄭前(化名)在抖音上發了一條視頻,很快達到了幾十萬的播放量。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丨「85後」小夥張培佔:爭做致富帶頭人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丨「85後」小夥張培佔:爭做致富帶頭人 2020-06-05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身邊的感動】廣東聾人默劇演員朱君翔:跨界當演員,創立默劇工作坊
    &nbsp&nbsp&nbsp&nbsp來自廣東韶關的朱君翔,是一名聾人默劇演員。少年時期自學舞蹈,大學時取得了全國舞蹈比賽《舞動中國》第二季天津站冠軍和總決賽前五名,在學校已小有名氣。2016年,他帶著成為職業舞者的夢想到了北京,之後跨界當了演員,兩年後回到廣州創立了只有他一人的「朱爺默劇工作坊」。
  • 85後小夥用四川話唱響蜀風雅韻,央視播了,你來聽聽這川味怎麼樣?
    8月4日,黃天信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講述了《錦繡成都》創作背後的故事,他說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音樂公司和音樂人能夠用四川話講好四川故事,用四川音樂唱響四川文化。
  • 35歲程式設計師北漂十年失業,回小縣城求職碰壁,遊戲搬磚2年買房
    作為北漂的程式設計師,35歲後出路是什麼?是在北京做一輩子程式設計師過著表面光鮮實際困苦的生活,還是回老家謀一份輕鬆自在但收入不高的工作?很多人都很迷茫和糾結。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某80後35歲的北漂程式設計師回到18線家鄉之後,因為收入的天差地別,竟然靠"遊戲搬磚"逆襲人生,如今收入已經是當年做程式設計師的2倍。這樣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嗎?什麼是"遊戲搬磚"?"
  • 電影又起航了,這部北漂傑作,希望我們能在異國他鄉定居
    劉輝陽陽(歐陽娜娜飾演)的女兒發現,隔壁班的男孩(劉昊然飾演)經常自己帶著同一輛車回家,意外相遇後,他們聊起了一切,心裡產生了微妙的感情。男孩的祖母(斯琴高娃飾演)得了絕症,樂觀的她決定為妻子找一個新的伴侶(王慶祥飾演)來幫助他走過餘生,一個海歸老太太(金燕玲飾演)進入了老兩口的生活我推薦另一部北漂《北京晚九朝五》的傑作演員:陳柏霖、房祖名、郭採潔、夏侯雲姍、姜超、魏巡、謝霆鋒、成龍、曾志偉、英達、李宗盛、英壯、周蕙
  • 「90」後潮汕小夥5次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連線這位來自潮州市饒平縣的「90」後小夥,聽他講述這段與雙節棍的故事。「90」後潮汕小夥謝德勝5次創下金氏世界紀錄獨創多項金氏世界紀錄去年6月,謝德勝在向上海朋友臨時借的公司場地上,一分鐘之內利用棍尾氣流將52根蠟燭逐一熄滅,實際耗時53秒39,成為「雙節棍滅蠟燭」項目的首位金氏世界紀錄創造者。為了這一次挑戰的成功,他苦練了兩年。
  • 「85後」小夥的電影情懷:講述「老古董」背後的故事
    「85後」小夥的電影情懷 徐瀟卓 攝中新網嘉興1月26日電(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徐瀟卓)浙江桐鄉洲泉鎮馬鳴電影館裡,近百臺老電影機整齊陳列。「85後」小夥子朱江正為來訪客人講述老電影機的故事。他收藏的第一臺的電影機,便是陪伴了父親多年的「老夥伴」。現在,朱江300平米的電影機展示館裡,已經收藏著近百臺各類經典放映機,比如中國第一代放映機,俗稱老54型有聲電影放映機,浙江產8.75工農兵放映機,南京長江16毫米放映機,天津東風,哈爾濱35毫米放映機等,每一臺都記錄了不同時代的電影情懷。
  • 小夥直播表演人體分離魔術,轉身後大家都傻眼了!
    (註:此文章不屬於新聞,可能之前網上有過類似文章。此文,是小編用新的素材,進行總結與回顧)魔術一直是一個熱議的話題,特別是前幾年春晚有了表演魔術的節目以後,這頓時就讓許許多多的人感覺到魔術的神奇,雖然說魔術不是戲法,不可能真的能無中生有,憑的都是手速和一些套路,但是如今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魔術依然不新鮮了,很多魔術也紛紛別揭穿,如今在很多的直播平臺上有許多的人表演魔術,教學魔術,現在的小魔術真是滿大街呀。
  • 曾經幾近失聰,重生後的中島美嘉用一首歌感動了無數人
    相信很多人在難過的時候都聽過這首《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中島美嘉的這首歌當時感動了無數人,它也讓當時的日本自殺率降到了最低點。日本是一個很壓抑的社會,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人從小就要學習更多繁瑣的禮儀規矩。當你走在日本的電車上或者繁華區域,你會發現,就算是高峰期,也聽不到多少聲音,而如果你不小心鬧出什麼動靜,就會迎來其他人怨恨的眼神。
  • 肖戰登上《演員2》熒幕,完成默劇表演,粉絲懷疑自己失聰
    12月5日,演員2的終極就位盛典,肖戰作為特邀演員被邀請,然而才採訪環節,話筒說話竟然沒有聲音,張大大接話後聲音竟然又回來了。肖戰《用盡我的一切奔向你》表演後,發言時候,剛說不幾個字,竟然沒了聲音,粉絲們都認為自己的手機揚聲器出現了問題,於是放大了聲音,一直升到最大聲音,我滴個老天爺,仍然沒聲呀,等待了一個晚上,關鍵時刻「破」手機怎麼還壞了。
  • 廣東小夥創史,成首位登上美國國球賽場的華人
    不知各位對美國橄欖球了解多少,但前些天被朋友圈刷屏後,小編對美國橄欖球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中國的桌球一樣,橄欖球無疑是美國的國球。而那條被刷爆的朋友圈則是關於被認為不適合打橄欖球的中國廣東小夥的:「來自中國廣東球員何佩璋代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參加NCAA橄欖球比賽,在首秀對陣亞利桑那大學的比賽中創造歷史並達陣得分,成為首位在FBS級別大學橄欖球比賽中得分的中國球員。來,先普及下橄欖球在美國體育項目中的地位。
  • 85小夥辭職做雷射切割木質古戰車,遠銷世界各地,太牛了
    2020-06-19 17:28:59 來源: 廣東大族粵銘雷射集團 舉報
  • 郭德綱辛酸成名史:窮小子3次北漂終逆襲,成相聲大師億萬富豪
    等了一年的郭德綱終於看明白了,他完全沒有上臺表演的機會,在此之後,他便回到了老家天津。他的第一次北漂經歷以失敗而告終。(二漂)天津四年平淡的生活並沒有消耗掉郭德綱的野心,他覺得還是要再去試一試,再次踏上了北漂歷程的他只帶了100塊錢,決定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次的北漂生涯,用慘都不足以來形容,這一次的他沒有單位,沒有認識的人,只能四處求人,希望有一個可以收留自己的地方。
  • 天生失聰,卻有絕對音高。平凡媽媽是如何幫她留住聲音的?
    最近在央視《越戰越勇》舞臺上,有位叫伍思諾的小朋友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一開始主持人楊帆說:請一位獲獎無數的歌者上臺。隨聲走出了一位漂亮、可愛的、七歲左右的小姑娘。小姑娘用清晰、準確的普通話大方地告訴主持人,大屏幕上展示的獎狀都是自己彈鋼琴,或唱歌獲得的。幾位評委都為這個小姑娘能獲得這麼多的獎狀喋喋稱讚,稱小姑娘是個天才的小鋼琴家。
  • 我有一個心願...
    近日,中山大學招生辦發起了【2021中大新年心願盒活動】,受到了不少童鞋的追捧。目前已經收到了來自31個省市自治區,近500位高中生及其親友的問卷。當被問到「你為什麼要上中大」,我們本來以為,大家的理由可能是這樣的:「喜歡。」
  • 他是日本人卻北漂17年,讓女兒入華籍,疫情捐款不計回報
    浩二聽說情況後,二話不說就捐了13萬隻口罩,並親自打包。由於日本規定不能把很多東西一起寄到國外,所以浩二一次只能打包幾百個口罩。共打包了500多箱,花費了一周才完成。他還溫馨提示大家不要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
  • 盤點七位年過八十歲的廣東30後演員,都是廣東觀眾熟識的老面孔
    對於較為年輕的廣東觀眾來說也許只認識《外來媳婦本地郎》中的李彩嬌-嬌姐,然而,對於80後之前的廣東人來說陳碧姬在《萬花筒》中飾演的嬌媽同樣深入民心。她與三年前去世的蝦叔吳元標是康伯康嬸之前最出名的熒幕老夫妻。現在的嬌媽一直在佛山話劇團工作,她經常到佛山的中小學去與愛好演藝表演的學生互動。
  • 失聰的日本第一歌姬,願意生子卻不願再結婚,傷透了也看淡了
    濱崎步素有「日本第一歌姬」之稱,日本樂壇天后級人物,曾是很多人的日本流行樂啟蒙偶像,80後的網友應該會比較熟悉她。她半工半讀,還要擠出業餘時間去低成本劇中跑龍套,發布了第一張專輯但是銷量慘澹,她獨在異鄉,承受著生活和事業的壓力,但她不肯服輸,就像個工作狂,最忙的時候一天只睡上兩三個小時。
  • 廣東繼深圳後,又一城市被老外深深「愛上」,不是廣州、佛山
    說到廣東,大家都會想到深圳,畢竟這座城市和深圳似乎是互補互利的,而且,如果很多外國人來廣東居住,他們會先選擇深圳,雖然這座城市不如北京,但他們能在這座城市真正實現夢想,甚至有很多想法,如果有夢想的年輕人不選擇北京這座城市,他們一定會選擇深圳這座城市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