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在比利時開展

2021-01-20 中國日報網

「中國漫畫全景」官方海報法文版

隨著2018 年中國傳統春節的臨近,一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會同相關部委、有關文化團體和駐外機構在海外推出的2018「歡樂春節」系列活動之一《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將於2月13日在比利時漫畫博物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支持,由中國美術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與比利時漫畫博物館聯合主辦,精選併集合了各個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經典漫畫精品150餘部,以漫畫歷史、文化傳承、革命影像、中式幽默與當代漫畫五個版塊,以學術性與文化性並舉的面貌,展示了20世紀中國漫畫百年的輝煌成就,向歐洲觀眾傳遞了中國人特有的人文特質與精神風貌。

本次展覽是中國漫畫首次系統而整體的在歐洲展示,以豐富、幽默的漫畫圖像和珍貴的漫畫文獻以及精典的漫畫電影連袂展示,向歐洲觀眾充分地展示那些中國家喻戶曉的漫畫圖像和那些引領中國和世界漫畫的中國漫畫家。讓歐洲觀眾在歡愉地閱讀東方故事,盡情享受精典幽默的中式漫畫中,獲得貼近中國人情感深處的獨特體驗。

比利時是歐洲漫畫王國,布魯塞爾則被稱之為歐洲漫畫之都。從這裡走出了歐洲漫畫之父埃爾熱,孕育了享譽世界的漫畫名作《丁丁歷險記》以及《藍精靈》、《斯皮魯和方塔西》、《加斯東》等眾多耳熟能詳的藝術作品。尤其是由埃爾熱與中國藝術家張充仁合作的傑出成果《丁丁歷險記之藍蓮花》,更是架起了中比兩國之間的友誼橋梁。2015年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曾向比利時漫畫博物館贈送了漫畫家張樂平的漫畫人物「三毛」的雕像,如今被擺放在比利時漫畫博物館顯要位置,體現出比利時人對於中國漫畫的喜愛之情。

本次展覽由文化部直接指導,策展人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藝委會副主任、廣東美術館原館長羅一平和歐洲著名策展人讓·克羅德·德拉瓦耶爾共同擔任。中方策展人羅一平曾專門前往布魯塞爾實地考察場地,在與合作方進行策展理念的碰撞交流後,形成了展覽最終方案《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經過雙方近一年的籌備,在主辦方中國美術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和比利時漫畫博物館的不懈努力下,這個展覽已做成了對20世紀以來中國漫畫發展最為完整的展示和最為權威的研究項目,成為2018年文化部海外文化輸出的精品項目。提及這次展覽的定位,羅一平說:「本次展覽不僅在內容上折射出20世紀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在美學風格上同樣表現出鮮明的中國文化特徵。相信展覽的成功舉辦,必定會加深中比兩國人民的理解和友誼,必定會更有效、更深入的促進中比兩國的文化交流。」

《大鬧天宮》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

《三打白骨精》 趙宏本

《十五貫》王弘力

《三毛流浪記》張樂平

《小二黑結婚》賀友直

《人到中年》尤勁東

《橘子》班傑明

《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展出作品囊括了張樂平《三毛流浪記》、趙宏本《三打白骨精》、王弘力《十五貫》、沈堯伊《地球上的紅飄帶》、尤勁東《人到中年》等精品佳作。值得一提的是,已故連環畫泰鬥賀友直有數部作品參展,包括由上海中華藝術宮提供的《白光》、《山鄉巨變》、JC動漫博物館提供的《小二黑結婚》,北京天視全景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朝陽溝》、《我自民間來》、《十五貫》等。這些作品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是賀友直藝術成就的全面展示。除了中國漫畫與連環畫經典作品的再現,策展人亦將與漫畫緊密相連的動畫電影結合起來,如同場展出萬籟鳴親手繪製的漫畫《猴子撈月》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猴子撈月》動畫片,把二部相互關聯、相映成趣的作品擺在一起,令觀眾在展覽中看到更為立體的姊妹藝術。此外,隨著近年來中國原創漫畫在歐洲的出版發行,一批為歐洲讀者所熟悉的作品——李昆武《從小李到老李——一個中國人的一生》、聶崇瑞《包拯傳奇》、班傑明《橘子》、聶峻《向日葵男孩》、阿梗《踮腳張望時光》等當代漫畫作品也得以入選,它們代表了中國動漫藝術的新生力量。

《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畫冊封面

「中國漫畫全景—— 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展覽從2018年2月13日一直持續到9月9日,歷時半年。據悉,在開幕式期間,展覽策展顧問、參展藝術家、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副主任金城將在展場與觀眾和媒體分享中國漫畫中所蘊含的東方智慧,以及賀友直等幾位藝術大家不為人所知的創作歷程,藉此拉近中比兩國民眾之間的距離,讓中國漫畫文化得到更廣泛傳播。(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相關焦點

  • 「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春節...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支持,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CAEG)、中國美術館和比利時漫畫博物館(CBBD)聯合主辦的展覽《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將於2月13日至9月9日在比利時漫畫博物館展出。
  • 中國漫畫亮相漫畫王國比利時
    比利時是漫畫藝術的搖籃,曾經誕生了丁丁和藍精靈等舉世聞名的漫畫形象。為了進一步開發比利時漫畫價值,推廣漫畫文化,比利時有關方面從 2010年開始舉辦漫畫節,今年是第七屆,活動主場就設在比利時皇宮對面的布魯塞爾皇家公園。今年,中國文化部下屬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布魯塞爾中國文化 中心攜手打造了布魯塞爾漫畫節中國館的系列活動,這也是布魯塞爾漫畫節首次設立中國館。
  • 比利時:漫畫迷的朝聖地
    比利時是一個漫畫大國,人均漫畫家數目世界最多,也創作了不少精彩的作品。看看下面這些漫畫作品,有沒有你童年的回憶?丁丁歷險記《丁丁歷險記》是由被譽為「近代歐洲漫畫之父」的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創作的。1925年,埃爾熱開始參與編輯保守派報紙《二十世紀報》,1929年他在這個平臺上為自己的第一個故事創造了一位年輕的記者形象——丁丁。
  • 歐洲漫畫之都巡禮——小眾博物館之比利時漫畫博物館
    19世紀初期,被公認歐洲漫畫之父的Rodolphe Toppffer以他的作品《Histoire de M.Jabot》開啟了「故事漫畫」的先河。Toppffer的作品首次採用了複數圖畫構成一部完整的具備連貫故事性的作品。當然,歐洲漫畫雖然最早出現,但發展落後於美國漫畫的原因在於其缺乏創新性的內容,也導致了早期的歐洲漫畫風格出現效仿美國漫畫的現象。
  • 法國比利時漫畫大戰 阿斯泰裡克斯VS丁丁歷險記
    法國隊報:奔向月球《丁丁歷險記之奔向月球》是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創作的《丁丁歷險記》叢書中的一冊,主要講述了丁丁和朋友們奔向月球探險的故事。這是丁丁人生中最危險的一次探險活動。《隊報》以這幅漫畫為原型進行了小小的創作,圖中大致的背景設置沒變,但有兩處改動,首先在藍色的車上,丁丁換成了德尚,駕駛員換成了法國隊隊長洛裡,副駕駛上的教授變成了法國足協主席勒格拉埃,丁丁的寵物米盧(白雪)變成了一直藍色的貓,這隻藍貓風靡法國名叫「德尚的貓」,因為它的出現總是會給德尚帶領的球隊帶來好運,從而被戲謔為德尚的幸運藍貓。
  • 走進比利時漫畫博物館
    8月12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遊客參觀比利時漫畫博物館。 比利時是丁丁和藍精靈等著名漫畫形象的誕生地。比利時漫畫博物館位於布魯塞爾市中心,展示著漫畫藝術的發展歷程、漫畫家作品以及各類漫畫展覽,被稱為「漫畫愛好者的天堂」。
  • 參觀比利時漫畫博物館,帶你走進漫畫的世界
    如同電影一樣,漫畫所展現出的魅力也無法用語言一一悉數。漫畫家把人生的喜怒哀樂用圖畫和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讓讀者們與其中的人物一起同歡喜,共悲傷。深受東西方男女老少喜愛的漫畫,完全有理由被稱為文化品、藝術品。
  • 比利時經典漫畫《布爾和比利》主筆來武漢啦
    風靡歐洲的漫畫《布爾和比利》是由比利時著名漫畫家羅巴以他的兒子菲利普和他們的小獵犬為原型精心創作的少兒漫畫。主角是一個小男孩布爾(Boule),一條名叫比利(Bill)的小狗,和一隻會溜冰的烏龜——卡洛琳娜。這個奇妙的「三人組合」和他們的家人、朋友間,發生了一連串令人捧腹的趣味故事。
  •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從比利時漫畫配角到世界知名
    雖然很早就被拍成了動畫電影,但是,這群可愛的藍精靈最初只是一部漫畫中的配角,它們是怎樣從漫畫配角變成世界知名的明星的呢?這還要從藍精靈的創造者、比利時漫畫家貝約的故事說起。比利時北靠荷蘭,南貼法國,北邊是荷蘭語區的弗拉芒語社群、南方則是法語區的瓦隆大區,這也是貝約創作的藍精靈後來曾經被誤認為是法國漫畫的原因,因為從在《晚報》連載漫畫開始,貝約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以法語作品為主。《卓漢和皮威》的漫畫故事很像《唐·吉坷德》的加強版,卓漢身為國王的騎士在四處展開冒險,而皮威作為侍從卻又有著頭腦發昏和炫耀成性的缺點,為整部漫畫增加了很多喜劇元素。
  •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從比利時漫畫配角到世界知名
    雖然很早就被拍成了動畫電影,但是,這群可愛的藍精靈最初只是一部漫畫中的配角,它們是怎樣從漫畫配角變成世界知名的明星的呢?這還要從藍精靈的創造者、比利時漫畫家貝約的故事說起。藍精靈之父比利時漫畫家貝約貝約1928年出生於比利時,他的少年時代正是歐洲最動蕩的時候,德國發動了二戰在歐洲掀起戰爭,1940年,貝約12歲的時候,比利時被德國佔領。
  • 《20世紀少年》摘得漫畫「奧斯卡」
    近日,美國埃斯納漫畫產業獎評委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牙哥市舉行了今年大獎的頒獎典禮,日本漫畫家浦澤直樹的作品《20世紀少年》獲得了亞洲區部門的大獎。埃斯納漫畫產業獎(The Will Eisner Comic Industry Award)是美國最著名的漫畫獎,始辦於1987年,有「漫畫界的奧斯卡」之稱。在今年的埃斯納獎評選中,5部獲得亞洲區獎提名的漫畫作品全部來自日本。最終獲得本屆亞洲區大獎的《20世紀少年》是浦澤直樹的代表作。
  • 比利時兩景點爭《丁丁歷險記》物品原型
    【新華社微特稿】比利時一家博物館和一家動物園就《丁丁歷險記》系列漫畫起爭執,各自聲稱這套漫畫書「七個水晶球」故事中的木乃伊原型為自家藏品。比利時作家埃爾熱創作的《丁丁歷險記》「七個水晶球」故事中出現一具印加王的木乃伊。
  • 第六屆「三毛杯」——中國漫畫大展開展
    第六屆「三毛杯」——中國漫畫大展開展 發布日期:2020-11-11 10:59 信息來源:海鹽新聞瀏覽次數:   ■見習記者 董仕淵 朱敏露  本報訊 昨天下午,2020中國長三角·海鹽南北湖文化旅遊節之一的第六屆「三毛杯」(2020)——中國漫畫大展在張樂平紀念館開展。
  • 中國·嘉興國際漫畫雙年展在京展出
    中國·嘉興國際漫畫雙年展在京展出 發布日期:2020-11-10 09:20 信息來源: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瀏覽次數: 11月8日,「中國·嘉興國際漫畫雙年展(北京)巡展」在北京798藝術中心美侖美術館·聖之空間開幕,第九屆中國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楊承志,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名譽主任徐鵬飛等領導和嘉賓應邀出席開幕式。
  • 去比利時除了看漫畫,還不能錯過歐洲國民水杯kambukka凱布卡
    原標題:去比利時除了看漫畫,還不能錯過歐洲國民水杯kambukka凱布卡提及比利時,大家的腦海裡都會浮現哪些畫面呢?是滿嘴浸著夾心的滑潤、朱古力的馥鬱、盡情享受比利時巧克力的畫面?還是布魯塞爾一座豪華宅邸裡,戴著鑽石降落人世的天使奧黛麗·赫本回眸一笑的畫面?亦或是酣暢淋漓、舉瓶飲下比利時啤酒的畫面?如果只是這些,那麼你了解的比利時是沒有靈魂的!
  • 日本人瘋狂推廣一部中國漫畫,可惜中國人卻無人知曉
    有一位在中國工作的日本漫畫家——慄原一二老師,他是有四十年編輯經驗的超級老司機,經手過《蠟筆小新》等等日本國民級作品。但是他卻一直發微博求大家推廣一部中國人畫的漫畫。他所安利的,正是中國漫畫家許先哲漫畫——《鏢人》。
  • 香港將舉行比利時經典漫畫人物「丁丁的世界」主題展覽
    新華社記者 劉昀 攝  新華社香港11月16日電(記者丁梓懿)以世界經典漫畫人物丁丁為主題的大型展覽「丁丁的世界」將於11月17日至12月26日在香港舉行,展覽將展出系列漫畫《丁丁歷險記》中8個故事的相關作品,呈現「丁丁之父」——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天馬行空的異想世界。
  • 賣了快100年的漫畫書,還是這麼驚豔
    02集結了探險、歷史、政治、地理綜合知識的大製作91年前,漫畫家埃爾熱在比利時《20世紀報》的副刊上,開始連載一部叫這些歷險除了《丁丁在蘇聯》未在中國發表,《丁丁和字母藝術》僅完成創作草圖,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全集,就是22本,22個故事。因為埃爾熱把他的所見所聞,真實細緻地描繪在書裡,這書也成了幾代人看世界的「窗口」,見證了全球半個世紀的歷史。
  • 1972年的《凡爾賽玫瑰》,20世紀70年代日本影響力最大的少女漫畫
    同時,它也是我接觸到的第一部「少女漫畫」!《凡爾賽玫瑰》在日本少女漫畫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這說起來可就有些長了!它是由池田理代子在1972年時創作出來的,當時的漫畫是以在周刊上連載的形式。《凡爾賽玫瑰》以歷史為背景,故事以法國大革命展開,圍繞著真實歷史上的法國瑪莉皇后、瑞典貴族漢斯,以及虛構人物——從小被將軍父親以男性培養長大的禁衛隊長奧斯卡展開。
  • 從「子愷」而來 百年中國漫畫大展
    展出作品《猴子撈月》20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與國際上的交流愈加頻繁,中國讀者開始接觸西方與日本漫畫,許多國內的漫畫藝術家也受到了啟發與影響,當代中國本土漫畫開始興起。創刊於1993年8月的《畫王》是中國最早連載外國漫畫的雜誌之一。漫畫家顏開1994年在《畫王》上連載長篇科幻漫畫作品《雪椰》,是20世紀90年代本土最具影響的漫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