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各派系實力排名:直系軍事第一,皖系政治能力第一

2020-12-27 葉風侃歷史

民國軍閥是二十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他們名義上歸屬於中央政府的管轄,實際上依然是傳統意義上的割據勢力。民國時大大小小的軍閥有數十個,有的在混戰中被消滅,有的長期活躍於歷史舞臺之上,主要的有十五個分支派系。

縱觀這些軍閥,按照派系可分為北洋軍閥、西南軍閥和西北軍閥三股大的勢力。在這三大勢力中,又可繼續分成十多個數得上號的派系。今天按照他們的實力大小,做一下排名。

一、軍政實力最強的北洋軍閥

1、直系軍閥。直系軍閥先後以馮國璋、曹錕和吳佩孚為首,因主要人物基本都是直隸出身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王佔元、陳光遠、李純、蕭耀南、齊燮元等人。

在袁世凱死後,直系軍閥是軍事實力最強的一派,政治勢力上排第二。直系軍閥勢力最大時曾佔據河北、江蘇、江西、湖北等地。直系軍閥後期以孫傳芳為首,其曾任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最終在1927年的北伐中灰飛煙滅。

2、皖系軍閥。皖系軍閥以段祺瑞為首,因為段祺瑞是安徽人,安徽簡稱為皖,所以這派軍閥被稱為皖系。

袁世凱死後,皖系是最先得勢的。皖系自稱北洋正統,主要幹將有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張敬堯、盧永祥、張懷芝等。皖系的政治勢力是所有軍閥中最強的,段祺瑞的「三造共和」,是皖系政治上的絕佳範例。

皖系的勢力範圍:安徽、山東、上海、浙江、福建、陝西(皖、魯、滬、浙、閩、陝)。

3、奉系軍閥。奉系軍閥以張作霖為首,主要幹將張作相、李景林、韓麟春、張景惠、姜登選、楊宇霆、張宗昌、郭松齡等人。張作霖作為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任總統,始終將東三省牢牢掌握在手中,也是各個軍閥中少有的可以獨立製造武器的軍閥。

勢力範圍:東三省,但最強盛時期曾控制了大約半個中國。

4、晉綏系軍閥。晉綏系軍閥以閻錫山為首,有徐永昌、傅作義、楊愛源等人。在北洋出身的軍閥之中,晉綏系勢力並不算強,但卻是存在時間最長的軍閥之一。

5、西北軍閥。由清朝末年西北各路軍演化而來。主要人物有馮玉祥、宋哲元、鹿仲麟、劉鬱芬、李鳴鐘、張之江、孫良誠。

6、其他軍閥。北洋系出身的除了以上主要軍閥之外,還有吉林石友三、河南趙倜、山東的韓復榘、河南孫殿英。不過相對來說較為弱小,且存在時間較短。

二、實力比較強勁的西南軍閥

1、滇系軍閥。滇系軍閥以雲南籍將領命名,活動範圍:雲南及部分貴州、四川地區。主要人物:唐繼堯、龍雲、盧漢、胡若愚。滇系軍閥早期以唐繼堯為首,在西南軍閥中算是比較強勢的。

1927年,滇系內部發生政變,雲南四鎮守使倒唐,龍雲成為滇系軍閥首領。滇軍內部較為統一,沒有明確的派系之分,這也是雲南在民國時期較為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2、桂系軍閥。桂系軍閥早期以陸榮廷為首,有沈鴻英、陳炳琨、莫榮新等人,最為強盛的時期曾控制著兩廣地區。後來內部發生矛盾,以李宗仁和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取代了陸榮廷。

3、黔系軍閥。黔系軍閥以劉顯世為首,有袁祖銘、王家烈、周西成等人,其主要勢力範圍在貴州。

4、湘系軍閥。湘軍以湯薌銘為首,有唐生智、譚延闓、何鍵、程潛等人,勢力主要在湖南。

5、粵系軍閥。主要活動範圍廣東,主要人物:陳炯明、陳濟棠。粵系軍閥存在時間較短,在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前,廣東就已經被統一。

6、四川軍閥。川軍的核心人物:劉存厚、劉湘、熊克武、劉文輝、楊森、鄧錫侯、潘文華、王陵基。值得一提的是,川軍沒有組建共同的戰線,從辛亥革命一直到抗戰時期,派系林立,都是各玩各的。

三、實力較弱,但相對較為獨立的西北軍閥

1、馬家軍。馬家軍是西北軍閥中勢力最強的,其勢力主要在寧夏、青海、新疆一帶,主要人物包括主馬步芳、馬鴻逵和馬鴻賓,合稱為「西北三馬」。

2、陝西軍閥。盤踞在陝西的各路軍閥並沒有統一的政權,先後出現過劉鎮華、楊虎城、郭堅、黨玉琨等勢力。

3、新疆軍閥。新疆軍閥主要有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等勢力。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七大軍閥排行榜,誰強誰弱,你知道嗎?
    袁世凱去世以後,群龍無首,他手下的將領們便各霸一方,形成割據,由此開始了軍閥混戰時期,一時間,各路軍閥接管了地方的統治,掌管地方軍,政,財,大權,儼然已是獨立的小朝廷。那麼,民國時期湧現的七大著名軍閥(或者稱派系),他們的實力到底孰強孰弱呢?
  • 民國初年的軍閥,為什麼叫北洋軍閥?得從李鴻章說起
    裁撤後,所有洋務,海防各事宜,均歸直隸總督經管,頒發欽差大臣關防,稱"北洋通商大臣"或"北洋大臣"。這是「南洋」和「北洋」名稱的開始。從某種意義上講,北洋大臣是為當時直隸總督李鴻章專設的。袁世凱自不必說,做過民國大總統、總理的,如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等,基本都是小站人傑。各省的督軍或者巡閱使,如李純、吳佩孚、王佔元、陳光遠、段芝貴、陸建章、張懷芝、張敬堯、盧永祥等等,無一不是小站舊人。
  • 民國時期,有哪些軍閥勢力可位列前五?
    不過通常來說,軍閥一般是中央集權或中央政府衰落的產物,這些各據一地、把持了當地的政治、軍事、稅務等部門和官員任命的土皇帝們,不但不聽從中央的命令,甚至敢與中央分庭抗禮。那麼,除了袁世凱和常凱申之外,民國曾經崛起的難以數計的軍閥之中,究竟誰的勢力可名列前茅呢?民國時期,中國的軍閥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清朝滅亡到1928年這一段,這一階段也可大致稱為北洋軍閥時期。另一階段是北伐勝利後,國民黨所代表的新軍閥取代舊軍閥,成為中華大地新一任的統治者,這段時期可稱為國民黨軍閥時期。
  • 民國十大軍閥:桂系第三,川軍第六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各大軍閥為了自己的地盤大打出手,給老百姓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從袁世凱皇帝夢碎,直到蔣家王朝滅亡,民國歷史上共產生了無數大大小小的軍閥,筆者整理出其中實力最強的十支,以供大家討論。第十名:黔系軍閥。
  • 段祺瑞是皖系首領,為什麼直皖戰敗後,便失去了對皖系的控制?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把持著北京政權,權勢燻天。但好景不長,1920年7月直皖戰爭,皖系一敗塗地。可就此一仗,竟然令段祺瑞失去了對皖系的控制,而強盛一時的皖系軍閥也從此一蹶不振,這是為什麼呢?皖系軍閥,顧名思義就是安徽一帶的軍閥。皖系軍閥的首領是段祺瑞,他的老家就在安徽,而皖系的絕大多數將領也都來自於安徽。
  • 說歷史:民國十大軍閥的最終結局
    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統一國家,並當選為第一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選擇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1916年建立年號為洪憲的中華帝國,未能成功;3月22日宣布撤銷帝制,恢復民國年號。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死,享年57歲。
  • 民國時期,東北海軍實力如何,為何能夠成為當時中國海軍第一?
    民國時期,由於中國始終處於軍閥混戰局面,軍閥們對於海軍這個既十分依賴工業能力,又無法對軍閥混戰勝負產生決定性作用,更十分昂貴的兵種,十分輕視,海軍也因此變得邊緣化。整個民國期間,海軍的存在感一直比較薄弱。但即便如此,毋庸置疑的是,民國期間,中國的海軍是始終存在的。
  • 民國一奇人,是蔣介石的第一軍師,只用一計,就幫蔣贏了4位軍閥
    民國一奇人,是蔣介石的第一軍師,只用一計,就幫蔣贏了4位軍閥 1929年5月,馮玉祥通電反蔣。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發奎等各地軍閥率領軍隊與蔣介石的政府軍針尖對麥芒,發生了一場惡鬥。
  • 5本精彩絕倫的民國軍閥類小說,人物形象生動,戰爭激情澎湃!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精彩絕倫的民國軍閥類小說,人物形象生動,戰爭激情澎湃!第一本:《國士無雙》 作者:驍騎校書評:《國士無雙》,又一個光輝燦爛的大時代,一個英雄與梟雄,狗賊與奸賊的瘋狂世界。那是一段遺忘的歷史,也是一段凝結的追憶。
  • 看看國民黨軍閥四個派系大佬,都是什麼樣的結局?真是令人唏噓!
    國民黨曾經形式上統一了中國,其實當時國民黨內部還有四個著名的軍閥派系,分別是西北軍馮玉祥,東北軍張學良,晉綏軍閻錫山以及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這四個派系的大佬,總共五個人,他們最後的人生結局是什麼?
  • 民國小諸葛,霸氣阻止外蒙自治,被譽當代班超卻被軍閥殺死
    徐樹錚是民國時期的一個政治、軍事人物,人稱「小諸葛」,北洋軍閥皖系名將,段祺瑞的忠實謀士。徐樹錚是安徽蕭縣人,出生在書香門第,從小很聰明,13歲時中秀才,在鄉鄰眼中有神童之稱。然而接下來小徐的科舉路很坎坷,屢試不中,備受挫折的小徐一氣之下投筆從戎參軍了。
  • 民國時期有三位大軍閥,都曾經擁兵自重,下野後卻窮困潦倒
    在人們的印象中,民國軍閥都是那種肥頭大耳、頤指氣使的人。這群人不僅妻妾成群,而且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享樂。誠然,民國軍閥中有這樣的人,但是也有清流,比如民國時期有三位大軍閥,他們都曾經擁兵自重,但卻都是品格高尚的人,也未搜刮過民脂民膏,下野後更是過得窮困潦倒。
  • 民國時期,「好人政府」消亡史,理想主義難以戰勝現實政治
    導語:蔡元培、胡適提出的「好人政府」為何迅速消亡,民國時期「好人政府」消亡史,理想主義難以戰勝現實政治在早期的民國史中,一個略顯奇葩、頗具趣味的名詞曾一度引領了政治、文化乃至學術風潮,那便是——「好人政府」;好人政府存在時間極為短暫,這個名字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卻成為了大名鼎鼎的先進知識分子如胡適
  • 舊史新說:民國八大奇案之槍斃劉漢臣
    首屆總統袁世凱 說起軍閥多,民國時期,軍閥迭起,先後出現過的大小軍閥足有數十個,按照派系可分為北洋軍閥、西南軍閥和西北軍閥,勢力較大的有直系、皖系、奉系、晉綏系、
  • 民國最牛軍閥:不知自己有多少老婆,有多少錢,手下有多少兵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了清朝,而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民國大總統,可惜的是在1915年12月的時候,袁世凱宣布自稱皇帝,並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史稱「洪憲帝制」,由於此舉倒行逆施,遭到了各界的一致反對並且引發了護國運動,袁世凱在做了短暫的83天「皇帝」後只能宣布取消了帝制
  • 民國時期中國有海軍嗎?它有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民國當然是有海軍的。雖然忙於軍閥混戰的各路軍閥既沒有興趣、也沒有足夠的財力經營建設海軍,但是,承襲清末殘存海軍的民國海軍,依然活躍在民國的歷史舞臺。不過,如同割據分裂的民國一樣,民國的弱小的海軍也分成了幾部分,如東北海軍、廣東海軍、渤海艦隊等等。
  • 國家軍事實力排名,美俄第一第二,日本印度爭先恐後!
    其實在之前的歷史中美國並不是世界第一,在一戰中英國才是那時候最強大的國家,所以也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可想而知英國的軍事實力多麼強大,在世界各地遍布了英國人的殖民地,就連現在的美國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在二戰時德國算得上是最強大的國家,然後大家都知道,二戰後期德國衰敗,一日不如一日了。
  • 中國登上《時代》封面第一人,他是民國大軍閥,拒絕叛國卻遭毒殺
    封建王朝滅亡之後,國家雖然進入了新的時代,但是並沒有讓老百姓過上平安穩定的生活,那時候國家還有很多大軍閥他們掌握大量權力,卻沒有為老百姓服務,甚至還做出了很多坑害同胞的事情,這些軍閥各自為政,完全沒有齊心協力的意思。
  • 他是民國第一軍事家,娶了個日本妻子,後生五女,三女婿世人皆知
    他是民國第一軍事家,娶了個日本妻子,後生五女,三女婿世人皆知 蔣百裡,毫無爭議的民國第一軍事家,他唯一的不足便是沒有真正的指揮過戰鬥,但是從他之後的表現來看,他確實無愧於這一稱號,蔣百裡本人對於軍事上最大貢獻並不是指揮某場戰鬥,而是在理論上建立一套國防體系,1937年,蔣百裡出版的巨著《國防論
  • 軍閥混戰時代內政與外國的幹涉形成了一個怎樣的體系?
    因而,中國20世紀前30年間政治生活的基本機制是:外國雖未直接幹預這個財源枯竭並且深陷混亂的國家的內部事務,卻徹底阻斷了它對未來問題的任何解決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使那些將這個古老帝國瓜分的列強們,彼此之間的對立重現並導致了政治分裂,從而又導致了英國新聞界稱之為 Warlords(軍閥)們的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