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歷時3年1000個日夜的記錄,120TB素材的積累。
近日,南京90後小夥李子韜和團隊製作的震撼攝影短片《南京圖鑑》一經發布便刷爆網絡,美哭一眾網友。
視覺震撼、創意新穎的作品背後,他經歷了怎麼樣的創作歷程?記者輾轉聯繫上了李子韜,來聽聽他的創作故事。
短片時長11分鐘,總計175個場景,321個鏡頭,全方位記錄了南京地標自然人文風光。
攝影師通過航拍、延時等方式,將南京變成了一幅巨大的"會動"的畫卷。
李子韜告訴記者,現在他人在上海,電話已經快被全國各地的媒體打爆了。
2016年,李子韜和團隊拍攝的短片《The best of NanJing》推出後,也曾經引爆全網。為什麼又做《南京圖鑑》呢?
「想刷新一下自己,從2018年1月份開始,我就著手去做這個東西了。想拍一個最全面的南京的地標,城市景點的風光片。」
「南京不是只有市區,像溧水、高淳、六合就是屬於南京,我們把眼光放得長遠了一些,包括去年成立的江北新區,好多高樓都已經建起來了,好多城市新地標都已經建好了,我們把南京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點都拍到了。」
李子韜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一直從事與導演相關的工作,在他看來,作為城市影像記錄者,城市中的每一點變化,都應該用鏡頭語言呈現出來。但是,拍攝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付出的體力辛苦更多一點,大量的好看的鏡頭,好看的天氣的鏡頭,這些東西要花時間去等。我們往往為了拍到這些,凌晨一兩點就會出發,有過兩三天連續睡不了覺的情況。」
「比如說像長江大橋這樣的鏡頭,我作為南京人認為,它是能代表南京開篇的鏡頭,我坐著火車來到這個城市,看到這個城市的感覺。我們總共拍了11次,現在你開頭看到的長江大橋,全部都是不同的天氣的鏡頭,拼接在一起的,並不是同一天拍到的。」
「石象路的四季變換的場景,2019年就下了一場雪,凌晨一點鐘打著傘站在雪裡面,因為當時在下雨夾雪。我們站了五個小時給機器打傘,就是為了拍到那樣的畫面,拍到以後就覺得非常非常值得。」
在朝霞漫天和夜幕降臨時,感受這座城市的變化;
在繁華與古典交錯間,體會南京歷史與現代的相容。攝影師將1000個日日夜夜的記錄濃縮成這12分鐘,日新月異的南京城,豁達樂觀的南京人,感動著身為記錄者的李子韜。動人的紀錄片,又讓熱愛南京這座城市的你我,感觸良多。
攝影短片《南京圖鑑》導演李子韜:「我想表達的概念是,南京不只是有河西、新街口、紫金山,它有太多太多,好看的值得拍的東西,自然的、城市的、人文的……讓我覺得南京很值得大家去關注,讓大家去知道。」
來源:荔枝新聞
編輯:h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