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峰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近年來,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寶峰街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農村宣傳工作隊伍和文化陣地建設,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農村鄉風文明建設,促進農村文化繁榮。
寶峰秧佬鼓
以穩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隊伍為抓手,為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提供人才保障。寶峰街道對村級崗位職責進行優化整合,精減職數,提高村組幹部待遇,調動基層領導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在13個村單設宣傳專員,負責宣傳思想文化、計生、教育、體育、圖書管理等工作,增加專項補貼經費,有效推動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實。各村共成立群眾業餘文藝隊48支、秧佬鼓隊86支,舉辦健身舞、廣場舞、讀書活動等,活躍農村文化氛圍,淨化社會風氣,促進村民「務實、守信、崇學、向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寶峰山歌調子傳承發展座談會
以加強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為基礎,為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搭建平臺。鄉(鎮)文化活動場所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前沿陣地。寶峰街道始終把抓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作為抓好農村文化建設的大事,投資221萬元建成寶峰街道綜合文化站,面積1217平方米,是晉寧區面積最大的綜合文化站,共有管理人員3名,藏書2100冊;轄區內13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每家面積260-600平方米,藏書1500-3800冊;建成寶峰民族文化廣場,佔地1萬平方米,含廣場舞臺580平方米,運動場、籃球場9900平方米,健身路徑200平方米,能夠滿足廣大群眾開展文體活動實際需求。結合晉寧區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創建及昆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契機,寶峰街道還將加強文化陣地建設,把文化站建成農民群眾求知的學堂、求娛的樂園、精神的家園。
民族舞培訓
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為載體,為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提供創新路子。寶峰鬧春調子會被列為省級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998年至今,已成功舉辦22屆,成為晉寧區對外宣傳的一張亮麗名片。近年來,寶峰街道利用山歌調子深厚的群眾基礎,引導農村文藝人才歌唱新時代,歌唱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形成團結帶領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在此基礎上,以清水河村為試點,積極推動其非遺傳承人牽頭成立文化公司,並與村委會籤訂合作協議,共同開展「文藝宣講」隊伍建設和文化服務活動。圍繞不同時段的宣傳主題、不同部門宣傳需求,走到田間地頭、校園工廠,用山歌調子歌唱主旋律、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用山歌小調、花燈小戲、小品、舞蹈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
挖礦坡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閱覽角
以開辦各類教育培訓輔導班為依託,為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培養人才隊伍。寶峰街道投入資金22萬元,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對農村文藝隊伍、文藝人才的培訓力度,拓展基層開展文藝工作的綜合能力。特別是注重挖掘農村文藝人才、培養基層文化能人,充分發揮各級各項傳承人的主觀能動性,帶動鄉土文化人才孵化,提高基層文藝宣傳隊伍建設的豐富性和專業度。2019年,寶峰街道共舉辦舞龍、秧佬鼓、板凳龍、民族舞、宣傳專員等培訓班8期560人;舉辦知識、技能培訓7期350人;開展生理健康、保健知識等講座3次200人;推薦村民王平、寧先付、李娜參加晉寧區2019年小戲、小品創作培訓(改稿)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寶峰街道認真組織、積極動員傳承人和業餘作者創作疫情防控宣傳文藝作品16件,起到良好宣傳效果。
晉寧區和諧大舞臺表演
以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為橋梁,為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積累「實戰經驗」。寶峰歷史悠久,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2019年,寶峰街道圍繞「迎新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主題,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18次,做到月月有主題、月月有精彩。晉寧區2019年和諧大舞臺寶峰專場演出廣受好評;組織千人秧佬鼓舞展示比賽,榮獲1個傳承銀獎、2個優秀組織獎;從5家村委會選調110餘名演員排演13個具有寶峰傳統文化特色的節目,參加創意雲南2019文化產業博覽會晉寧區文藝專場演出,使富有地方特色的寶峰山歌調子、板凳龍舞、秧佬鼓、彝家樂等亮相雲南省文化產業博覽會;寶峰調子會項目區級傳承人張建翠代表昆明市參加雲南省第11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傳統音樂《大河漲水·沙浪沙》榮獲銀獎。
寶峰調子傳承人表演
寶峰街道還將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思路、總結經驗,堅定信心,堅持不懈建設培養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隊伍,確保農村文化人才安心在基層、踏實幹事業,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生力軍,把文化發展的成果體現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來,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
錄製節目
(文/圖 中共昆明市晉寧區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 蘇宇簫)
2020年第8期《社會主義論壇》「彩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