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

2020-12-25 澎湃新聞

【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2020-12-22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一)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加強理論武裝,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強網際網路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堅持全民行動、幹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抵制腐朽落後文化侵蝕。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

(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提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藝創新。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創作人才。

(五)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並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同志們!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原標題:《【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把思想政治公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把思想政治公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2021-01-09 1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
    【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張新奎 焦珂  2020-12-18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
  •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滋養。
  • 認真學習「四史」 堅定文化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歷史的學習,多次強調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並對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歷史作出深刻闡述、對改革開放的歷史進行了系統總結。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改革開放史」作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學習內容,和黨史、新中國史並列起來。
  • 弘揚湖湘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理念新觀點新要求,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深刻闡明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文化使命,把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將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將文化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
  • 守正創新又一年——2020年崆峒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2020年,崆峒區切實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不斷提升宣傳思想工作質效,堅持守正創新,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探索宣傳思想新的工作路徑,從中心組學習到理論宣講面對面,理論宣傳氣象一新;從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到媒體融合全面發展,對外宣傳有聲有色;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到志願服務廣泛開展,「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行動落地生根,精神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 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並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規劃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更是把文化自信寫入了黨章,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因此,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理論來源及其現實意義具有重要意義。
  • 「學思平治」秦宣:文化自信實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
    我們的道路、理論體系、制度,都同我們的文化密切相關,統一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文化自信,歸根到底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題中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文化軟實力地位愈加凸顯的國際形勢,在強調堅定道路、理論和制度「三個自信」的同時,特別強調文化自信。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
  •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十一專題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分別以「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堅定文化自信」為專題,編選了總書記圍繞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重要著述。他強調,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關鍵處、要害處下功夫,在工作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強起來,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為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更大貢獻
  • ...紮實的宣傳思想工作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新華社太原12月6日電 12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山西調研時強調,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扣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新目標,聚焦人民群眾新期待,強化使命擔當、銳意創新創造,以紮實的宣傳思想工作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學好用好光輝著作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
    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深入闡明了宣傳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方向目標、使命任務、工作重點、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既講是什麼為什麼、又講怎麼辦怎麼幹,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和船」的問題,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是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光輝典範,是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原著原典,是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的權威教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文化在守正創新中堅定自信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一歷史上,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成就,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
  • 陶明倫:學好用好光輝著作 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
    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深入闡明了宣傳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方向目標、使命任務、工作重點、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既講是什麼為什麼、又講怎麼辦怎麼幹,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和船」的問題,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是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光輝典範,是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原著原典,是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的權威教材,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 為建設新青海凝心聚力加油鼓勁——2019年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翻開2019年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絢麗長卷,亮點閃耀,催人奮進。過去的一年,全省宣傳思想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自覺承擔使命任務、維繫維護「兩個鞏固」、做優做強「兩論」、厚植厚培「兩文」、拓展輿論陣地、深化文化改革、傳播青海聲音、建強人才隊伍,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注入了強大精神文化力量。
  • 弘揚核心價值,堅定文化自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突出強調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根本制度,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牢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  (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
  • 革命文化:新時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動能
    我們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紐帶與生生不息的思想基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恆的是愛國主義。革命文化與愛國主義精神緊密相連。可以說,中國社會變革的進程是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推進的,這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追求與精神特質,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革命文化的共同思想基礎。
  •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精神文化——社會主義高校職責所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全黨、全社會和各行各業全面展開宣傳、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應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等教育全過程。引導師生形成積極的精神面貌、正確的價值取向、良好的道德規範,進而推動高校精神文化建設健康和諧發展是社會主義高校的職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精神文化建設。在凝練高校精神與辦學理念中融入。
  • 【龍安微講堂】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牢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