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表揚孩子,說這15句話最有效!(老師轉給家長)

2021-01-19 教師幫

總有老師或家長說自己在誇獎孩子的時候詞窮:只有「你真棒」「你真聰明」之類的詞語!特別看到孩子喜歡聽這些話,經常無意識無選擇地脫口而出,但是誇獎孩子也是有講究的!


今天這篇文章,小磊哥推薦老師、家長好好看看!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 Carol Dweck 很嚴肅地提到:


讚美孩子的天賦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會慢性地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非常可貴,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復原力也更強。


為了避免自己按捺不住地表揚孩子聰明,美國小學老師根據這個準則制訂了一個專門的「話術清單「,平時遇到孩子們表現優異,忍不住想誇「你真聰明」的時候,就在這 15句話裡挑一句來替換掉!





你很努力啊!——表揚努力


You tried really hard on that.

當孩子給你呈現一幅漂亮的作品時,可不要被喜悅衝昏頭腦,請記得肯定他為此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儘管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 表揚堅毅 


You never gave up, even when it was hard.


當孩子完成一件對他來說很有挑戰的事情時,比如苦思冥想一個圍棋殘局,一次次嘗試操場上高高的攀爬架,無數次失敗後無數次反覆嘗試,請記得肯定他的耐心和堅持。



你做事情的態度非常不錯—— 表揚態度 


You have such a positive attitude.


當孩子對面臨的任務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時,可不要忘了抓住機會美言幾句。





你在 XXX 上進步了很多!—— 表揚細節 


You have really improved on xxx.


當孩子在某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時,表揚細節,越具體越好,比如:寶貝,你現在遊泳時手上姿勢更標準了,而且換氣頻率也更加均勻了,比之前進步了很多,真棒!




這個方法真有新意!—— 表揚創意


What a creative solution to that problem!


這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到孩子的奇思妙想,最容易讓人跟「聰明「掛鈎起來,可是奇思妙想真的是「聰明」嗎?它應該是創意和思考的積累哦,是孩子在嘗試無數次可能性方案之後才收穫的腦洞大開呢!所以,表揚」有創意「就對啦!



你和小夥伴們合作得真棒!—— 表揚合作精神 


You work very well with your classmates.


一個人無論多能幹,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和小夥伴們一起合作完成了某件事,做得還不錯,請一定要抓住機會肯定孩子的合作溝通能力吧!




你一點都不怕困難,太難得了!—— 表揚勇氣


You are not afraid of a challenge! I like that!

你幫 XXX 完成了她的任務,真不錯!—— 表揚熱心


You did a great job of helping xxx with her assignment.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助人是一種美德,一定要表揚孩子的熱心,鼓勵他多多幫助別人。同時也能讓他知道,克服困難的方法有很多種,除了自己的耐心堅持,向別人求助,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也是非常有效的辦法呢。




你把自己的房間/書收拾整理得真好。—— 表揚責任心和條理性


You have taken great care of your room/books.


能把自己的地盤整理好、把物品收拾好、照顧好,是有責任心,做事有條理的體現,這是孩子能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礎,表揚和鼓勵那是必須的。




這件事情你負責得很好!—— 表揚領導力


I love how you took ownership of that!


有些事雖然不完全是孩子一個人做的,但他是負責管理的,做得好是因為他有很強的責任心和領導能力,表揚到這個點上,能讓孩子知道,雖然他並沒有在每個步驟上親歷親為,但能讓事情最終做成,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





我相信你,因為……—— 表揚信用


I know I can trust you because…


良好的信用會讓孩子的人生道路更加順暢,所以要適時幫他建立。比如和孩子約定什麼時,可以說「我相信你,因為前幾次你說話都算數」,「我相信你,你一定會找到好辦法」……




你今天參加活動時表現得很好!—— 表揚參與


You did a great job of participating today.


參與活動,能開拓視野,吸收更多的養分,當孩子積極踴躍地參加活動,並在活動中表現不錯時,一定要鼓勵他的參與感。



你很重視別人的意見,這點做得非常好。—— 表揚開放虛心的態度 


It is so nice that you value other people’s opinions.


從別人身上吸取好的建議和經驗,自己能力也會不斷提高,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一般都有著開放虛心的態度。





真高興你做出這樣的選擇。—— 表揚選擇


I am so proud that you made that choice.


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有時是因為努力,有時卻是因為改變了策略,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表揚策略,是培養成長型思維的關鍵呢。





你記得 XXX!考慮的真周到!—— 表揚細心


You remembered to xxx! Great thinking!


細心不僅體現在謹小慎微,更體現在孩子考慮問題的全面性和多角度。出門玩的時候,孩子不忘帶傘,後來下雨了還真用得著,原來出門前細心的孩子特意查看了當日天氣預報,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該表揚一下他的細心和考慮周全啦。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



相關焦點

  • 老師說孩子學習挺努力,你以為是表揚,聰明家長卻參透了老師的話
    臨近考試,家長們都想和老師多溝通兩句,可是老師卻把家長群禁言了。是不是老師都不想和家長多說一句話呢?家長該如何跟老師溝通,才能套出孩子在學習上的不足?家校溝通本是一件簡單點的事,卻被互相不信任的家長和老師相互揣摩,變得很複雜。而作為溝通的主體,我們的學生,遇到的學習問題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家長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都是怎麼問的呢?老師,最近王小明學習如何?上課搗亂嗎?
  • 親子對話常被孩子懟?班主任提醒,家長不妨常說這10句話丨關注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591 篇文章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如果此時家長和老師的引導方式不當,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抗,他們想要挑戰權威,最初是家長,然後是老師。以下這10個句子,建議老師和家長聯合去做,與孩子的想法構成一個完整的話輪,產生有效對話:切入情緒(共情)——回顧事件(歸因)——提供建議(行動)——表達期待(信任)。01「你有什麼感受?」
  • 高中生的這封情書,老師表揚了,家長卻哭了!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孩子比較早熟,在初高中階段,難免情竇初開,會對異性產生好感,或者說想要談戀愛。這是人的天性,青春期的必經之路,誰也逃不過,很自然也很正常。然而,孩子們的自制力差,如果一旦戀愛,必然會影響學習,因此,在初高中階段,老師和家長是一律反對他們談戀愛的。
  • 孩子考了100分,被老師說成「考試機器」,家長不要過分解讀
    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因為大家都知道老師是在開玩笑,是在誇你家孩子,你和你家孩子都想多了。 既然孩子沒有細究問題,家長也沒有必要把老師的話過分解讀。老師這麼說沒有惡意的,反而是很喜歡這個學生,或許表達有不當之處,不用過分解讀。 籃球圈也有句話叫做得分機器,也是褒義詞,不知道這位老師是不是一位籃球迷。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你懂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嗎?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有老師會對家長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有多少人真正懂了呢?聽話聽音,鑼鼓聽聲,簡單的一句話有時候並非是那麼多簡單的,其中之意很多人未必真懂。當家長向老師詢問自家孩子情況的時候,老師說出這句話,就是只是實話實說,孩子確實很聰明,但是聰明勁沒有用到該用的地方,在學習上面不夠認真,如果再認真一些,學習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學習上不管是聰明還是不聰明,還是踏實認真一點學習上會更有效果,老師只是把孩子的客觀實際情況如實的反饋給了家長。
  • 兒子說作文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告訴你如何正確引導低年級孩子寫作
    星期五中午接兒子放學的時候,他神秘兮兮得跟我說:「爸爸,語文老師批改作文了,你猜猜,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但凡孩子這樣問,家長們應該都可以猜得出來,他肯定是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低年級作文對很多孩子來說很難,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也是不知道如何正確地進行引導。
  • 孩子考試進步很興奮,家長害怕驕傲,學會正確表揚讓他們謙虛
    成績出來了以後,兒子拿了一堆獎品回家,挨個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打電話顯擺,老人又獎勵了一大堆紅包,可把他美壞了,看著他得意洋洋的樣子,我還怕他會驕傲,想打擊打擊他,看著孩子興奮的樣子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因為我的確也不知道該怎麼表揚他才不會導致孩子過度驕傲。
  • 想表揚孩子卻沒話說?來學學表揚孩子的三個維度,不肉麻效果還好
    家長可以說:「哇寶寶真棒,做這件事一定費了不少力氣吧,寶寶努力的樣子真好看!」家長要主動肯定孩子的付出,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是了解自己的,是認可自己的努力的,自己的辛苦家長都看在眼裡。這一句話就在孩子和家長間建立起了溝通的橋梁。孩子可能會跟家長說,自己是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後才做成這件事的,而家長則抓住機會,引導和教育孩子以後可以怎麼做。
  • 老師反映孩子上課不專心,我卻表揚孩子專心,你明白為什麼嗎?
    本章是《肯定式教養》專欄的第23章,肯定式教養,一種顛覆你原有教養理念的教育方式。昨天去接孩子時,跟孩子班主任聊了下,問了下孩子在學校表現怎麼樣。然後老師就跟我反饋,說孩子有些不專心,容易走神。當然,說這些的時候,沒有守著孩子。
  • 老師說「孩子在學校叛逆、不聽話」,家長怎麼辦?試試這四種做法
    如果,你自己心裡的好孩子被學校老師說是「叛逆」、「不聽話」,你會怎麼辦?暑假到了,很多家長都在計劃著帶孩子出去旅行或者探親。總之,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儘可能的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放鬆一下,給自己和孩子放個假。但是,鄰居李先生一家卻是放鬆不下來。用李先生妻子的話是「我們家最近的氣氛比較緊張。」
  • 校長發現,孩子最反感這5類家長!3招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
    日前,杭州九蓮小學校長蔣曉通過調研發現,孩子最苦惱家裡有個「五會家長」。 這結果是怎麼來的?什麼是「五會家長」?你是不是「五會家長」之一? 小調研:「你最想對爸媽說的話」 蔣校長怎麼會做這麼個調研呢?原來,在九蓮小學有一個常規舉措,每學期期中、期末,學校會下發《爸爸媽媽成績單》,其中有一欄是「你最想對爸媽說的話」。
  • @用力過度的家長,你敢對孩子說這句話嗎?
    後來兒子照這樣解釋給老師聽,老師聽了哈哈大笑說,這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現象,是熱氣遇到冷氣的結果。那天她兒子回來興師問罪,她立馬裝糊塗:「那你說說看為什麼?」兒子將老師講的複述了一遍,她立馬說:「兒子,你這麼一說,我一下就記住了。」諸如此類的事情,她做了不少。她兒子逐漸明白,學習上的事靠媽媽是不行的,遇到問題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 還在指責老師批評孩子?有多少家長想為自己孩子找一個嚴師
    本以為只是平常的一些小事情,批評完就沒啥事了,沒想到這個家長聽說老師把自己孩子叫到辦公室批評後,居然直接給這個新班主任打電話,罵了一頓,還懷疑老師是不是偷偷在辦公室打她孩子了。後來校長出面解決了這件事情,而這個新轉來的班主任素來嚴厲,但是自從發生這件事情後,班主任對這個學生遲到的事情就不那麼關心了,只是怕孩子有什麼問題,每次遲到還是順便問一問為啥遲到,也不去罵他了。
  • 上海數學老師讓孩子給家長出卷子,學霸媽媽分數最低,卻被表揚
    嚴厲的"監考員"沒收了電子設備,家長和考生們開始認真打草稿、解難題。掙扎了一晚的成績不盡人意,想想自己平時對孩子的嚴格要求,老父老母們愧疚得臉紅。這一次,孩子們終於找到了反擊的機會:"我是基礎題出來的,你80分鐘做不完這道題,給你90分鐘你也沒時間檢查計算,好好反思一下吧。"
  • 孩子帶回家第一張獎狀,媽媽正想表揚,看清獎狀的字後開心變鬧心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很高興,手裡捧著獎狀,興衝衝地跑到林女士身邊,大聲對林女士說:「媽媽,我得了獎狀了,老師說我是好孩子哦。」這是孩子的第一張獎狀,林女士也欣慰不已,接過兒子的獎狀打開,正要表揚兒子,卻發現不對了。等她看清獎狀上的字後卻很鬧心。原來,老師錯把獎狀上的「好孩子」印成了「好該子」。
  • 多鼓勵能讓孩子成長?這句家長常用的誇獎方式,最易毀了孩子
    田島沙耶香繼續回答說:「最好了」事到如今,田島沙耶香還是感覺不到自己的誇獎,一直依賴著孩子吃了很多苦,終於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晚上去學校接他的時候,斌眼含淚水知道了,老師沒有紅色的花給我的「老師都是好事,我說,『我是最高』說著,小紅色花,沒希望了兒子說滿了眼淚兒子所說的氣田沙沙嚇了,看來她的過獎,已經從孩子自己是最高的心是無法接受自己更棒的事實
  • 白巖松:孩子的情商,比智商重要,家長要常對孩子說這4句話
    另一個孩子沒有因為輸掉比賽而流淚,反而是看到對手痛苦的時候,他也默默流淚,為他原因,他回答說:「我很擔心他。」看到這裡,我們不僅會想,這場比真正的贏家是誰呢?我相信很多父母也會與我有同樣的感觸,對孩子來說,如何處理負面情緒是一個巨大的難題,而這個問題,對於情商高的孩子來說,卻顯得那麼的輕而易舉。
  • 《哈佛家訓》:經常用這7句話鼓勵孩子,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他換了一個班主任,一個全國優秀教師,一天撒貝寧又闖禍,被叫到辦公室,這位班主任沒有像其他老師一樣,劈頭蓋臉的批評他,而是摸著他的頭說:「你這孩子,聰明啊。」他抬頭看著班主任,從班主任眼神裡,看不出任何的敷衍和假仁假義,而是滿眼的真誠。那天,老師還說了其他什麼,他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老師對他的鼓勵和信任。從此他像換了一個人,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上。
  • 孩子,媽媽想對你說
    孩子,我想對你說,你很聰明! 作為老師,我早已經意識到表揚孩子,要多誇用心,多誇努力,聰明字句少說。但媽媽還是忍不住想誇誇你,至少你比媽媽要聰明百倍,媽媽驚嘆於你所用的解題思路之簡潔,思維運轉之迅速。
  • 家有叛逆期的孩子,家長「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這樣管教更有效
    我認為,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最不容忽視的就是學校和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而父母本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生永久的老師,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會變壞,父母使用錯誤的方式去管教,孩子會變得更壞。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對於孩子人格的塑造有著直接的聯繫,「好媽媽」遠勝於「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