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張欣媛、包涵)1月6日,作為本輪本土疫情爆發的「中心」,擁有1100萬常住人口的石家莊,一夜之間按下了「暫停鍵」,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全力防控疫情。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有一個地方雖不在治療一線,卻離危險很近,時時刻刻與病毒面對面「近身肉搏」,卻鮮為人知,它就是「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
核酸檢測
快速反應,吹響戰鬥「集結號」
核酸檢測結果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黃金標準」之一。疫情突如其來,石家莊市婦產醫院產前診斷實驗室火速集結,全院到位,全副武裝投入「戰場」。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張靜說:「自全市全員核酸檢測開始,我們全科20餘人就一直住在醫院進行核酸檢測工作,平均每人每天僅休息3、4個小時,並且醫院各個科室的志願者還在源源不斷的來協助我們。」
同時,石家莊市婦產醫院先後派出兩批抗疫核酸採集隊赴全市各社區進行核酸採集工作,大量的待檢樣本源源不斷的運回實驗室。檢測量劇增,醫院各行政、臨床科室也紛紛抽調人員增援,編碼、分發、樣本轉送……為完成核酸檢測盡己所能。
不分晝夜,誓揪出病毒「元兇」
時間緊、任務重,產前診斷實驗室對區域進行了重新合理劃分。在標本準備區,檢驗人員必須採取三級防護措施,這是風險最高的區域,要進行核酸樣本的處理、提取和反應體系的構建。而後,在PCR擴增區完成標本的擴增工作,這裡是最終進行擴增產物分析、出具檢驗報告的區域。每一份樣本的檢測都要經過繁雜的操作,不能有絲毫差錯,必須仔細、仔細、再仔細,非常考驗檢驗人員的細心與耐心。
在密閉的實驗室,穿著3層防護服、戴著護目鏡、手套、靴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對檢驗人員體力、耐力的巨大消耗,不一會兒就會感覺缺氧憋悶。而為了加快檢驗速度,檢驗人員不敢喝水、吃飯,不上衛生間。防護服裡的他們早已口乾舌燥、衣衫溼透,手中操作卻不曾停歇。
實驗室24小時不間斷,每4-5小時一輪班,樣本隨到隨做,接力檢測。換班後許多人就在走廊席地而坐靠牆小憩,3天僅能睡幾個小時。穿著厚重防護服連軸轉的工作,大家的面部、手部都出現了浮腫、水皺反應,卻沒有人叫苦喊累,默默咬牙堅持,挑戰生理極限,與病魔搏鬥!
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這些幕後英雄一直在衝鋒的路上!就是這樣一群平凡檢驗人的堅持、精準的「偵察」,為石家莊市阻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巨大貢獻,向所有默默堅守的檢驗英雄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