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親密接觸」,實驗室勇士們3天通宵達旦忙「偵察」,與時間賽跑

2021-01-20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張欣媛、包涵)1月6日,作為本輪本土疫情爆發的「中心」,擁有1100萬常住人口的石家莊,一夜之間按下了「暫停鍵」,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全力防控疫情。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有一個地方雖不在治療一線,卻離危險很近,時時刻刻與病毒面對面「近身肉搏」,卻鮮為人知,它就是「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

核酸檢測

快速反應,吹響戰鬥「集結號」

核酸檢測結果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黃金標準」之一。疫情突如其來,石家莊市婦產醫院產前診斷實驗室火速集結,全院到位,全副武裝投入「戰場」。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張靜說:「自全市全員核酸檢測開始,我們全科20餘人就一直住在醫院進行核酸檢測工作,平均每人每天僅休息3、4個小時,並且醫院各個科室的志願者還在源源不斷的來協助我們。」

同時,石家莊市婦產醫院先後派出兩批抗疫核酸採集隊赴全市各社區進行核酸採集工作,大量的待檢樣本源源不斷的運回實驗室。檢測量劇增,醫院各行政、臨床科室也紛紛抽調人員增援,編碼、分發、樣本轉送……為完成核酸檢測盡己所能。

不分晝夜,誓揪出病毒「元兇」

時間緊、任務重,產前診斷實驗室對區域進行了重新合理劃分。在標本準備區,檢驗人員必須採取三級防護措施,這是風險最高的區域,要進行核酸樣本的處理、提取和反應體系的構建。而後,在PCR擴增區完成標本的擴增工作,這裡是最終進行擴增產物分析、出具檢驗報告的區域。每一份樣本的檢測都要經過繁雜的操作,不能有絲毫差錯,必須仔細、仔細、再仔細,非常考驗檢驗人員的細心與耐心。

在密閉的實驗室,穿著3層防護服、戴著護目鏡、手套、靴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對檢驗人員體力、耐力的巨大消耗,不一會兒就會感覺缺氧憋悶。而為了加快檢驗速度,檢驗人員不敢喝水、吃飯,不上衛生間。防護服裡的他們早已口乾舌燥、衣衫溼透,手中操作卻不曾停歇。

實驗室24小時不間斷,每4-5小時一輪班,樣本隨到隨做,接力檢測。換班後許多人就在走廊席地而坐靠牆小憩,3天僅能睡幾個小時。穿著厚重防護服連軸轉的工作,大家的面部、手部都出現了浮腫、水皺反應,卻沒有人叫苦喊累,默默咬牙堅持,挑戰生理極限,與病魔搏鬥!

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這些幕後英雄一直在衝鋒的路上!就是這樣一群平凡檢驗人的堅持、精準的「偵察」,為石家莊市阻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巨大貢獻,向所有默默堅守的檢驗英雄們致敬!

相關焦點

  • 黃村鎮流調小分隊與病毒賽跑15天,摸排304名接觸者
    曾經為疫情高風險地區的大興黃村鎮,成立了一個協助疾控系統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小分隊,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鏈,為築牢防止病毒擴散的堤壩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在15天時間裡摸排了304位確診病例接觸者,其中90人之後被定為密切接觸人員,2人為確診病例。這群爭分奪秒切斷病毒傳播鏈的流調隊被稱為「抗疫利刃」小分隊。
  • 與時間賽跑!72小時全部完成10251875人核酸採樣
    ■核酸檢測實驗室,這裡是離病毒最近的地方。■太累了,從實驗室出來,直接坐到了地上。這個速度的實現離不開政府的精心組織、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也離不開市民的全力配合10251875人核酸檢測採樣需要幾天時間?石家莊市的答案是:3天。從6日凌晨開始,石家莊啟動全員核酸檢測,8日晚採樣完成,9日12時全部檢測結束。這是令人驚嘆的「新速度」!
  • 與時間賽跑的「病毒追蹤者」
    與醫生一樣身著白衣的流行病學調查隊員就是一群追尋病毒蹤跡的人。他們既要在前線衝鋒陷陣,又要 「做特工偵破敵情」,還要充當「偵探」逐本溯源。他們就是「流調人員」,「密切接觸信息」的第一手來源。在武都區疾控中心,任貴清、任花萍、譚三成等24名工作人員就組成了這樣一個「先遣隊」。
  • 揭秘P3實驗室:與病毒「零距離」接觸的地方
    (資料圖片)P3實驗室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手撕病毒」的秘密武器之一,每天,有400多份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均在這裡開展。病毒究竟在P3實驗室是怎樣被「揪出來」的?下面就讓經濟日報記者帶您一同揭開該院P3實驗室的神秘面紗。
  • 「我們要做的就是與病毒賽跑!」——河北日報記者零距離探訪邢臺...
    河北三力健康醫學檢驗實驗室。河北日報記者邢雲攝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衝鋒在前,與病毒賽跑!」河北三力健康醫學檢驗實驗室主任關葉紅,連日來一直和同事置於病毒暴露危險的最前沿,「4人一組,三班倒,晝夜不停。」截至目前,已完成十幾萬人份的採集與檢測。  三力健康醫學檢驗實驗室位於邢臺市信都區,是河北省首家地市級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可開展2000餘項臨床檢驗。目前,主要承擔信都區教育系統的核酸採樣和檢測工作。
  • 舟山的「病毒追蹤者」:我們在與時間賽跑!
    接下來的時間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令人敬佩的科技工作者們。 疫情發生以來,他跟同事們一起衝在一線,追蹤病毒的蹤跡,爭分奪秒控制阻斷傳播的途徑。 一份標準「答案」,應該包含患者發病前14天和發病後的日常活動、期間發生接觸的人群,以及可能的感染路徑。
  • 開影勇士們回來了 | 全體開影人的戰「疫」
    時間就是生命,開影醫療供應鏈體系的員工們在1月26日(正月初二)就緊急復工復產,加班加點保證提供7*24小時不間斷服務,全力保障安裝設備的正常運行,希望減輕抗疫前線超負荷運轉的壓力。同時,開影臨床專家們和工程師們也持續奔忙於多地疫情前線,有大型三甲醫院,也有當地唯一或指定的定點醫院。
  • 離病毒最近的「超能戰隊」
    離病毒最近的偵察尖兵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中,核酸檢測是重要診斷依據。這也把醫學檢驗科推向了疫情防控高風險的陣地。他們與病毒直面交鋒,每天面臨著確診、疑似、發熱待查等患者的血液、體液、咽拭子等危險樣本,承擔著新冠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樣本的檢測工作。
  • 病毒將在英國王室擴散?卡米拉前夫確診,當時與安妮公主親密接觸
    英國查爾斯王子的妻子卡米拉的前夫安德魯·帕克-鮑爾斯也感染上了冠狀病毒,近期,他還跟舊愛安妮公主發生過親密接觸,人們開始對英國王室成員的健康狀況產生了新的擔憂。據《每日電訊報》報導,帕克-鮑爾斯在英國切爾滕納姆賽馬節上感染了該病毒,該賽馬節於3月10日至3月13日舉行。在確認了帕克-鮑爾斯的診斷後,人們注意到他可不是一個人參加了賽馬節,在活動期間,他與安妮公主以及她的女兒扎拉·菲利普斯有過非常親密的接觸,不禁開始擔心新冠感染會不會在王室成員中進一步擴散。
  • 打怪獸、抗病毒,做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直面病毒檢測 爸爸去打怪獸了羅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主任楊貴清和他的小夥伴們,就是直面病毒的一群勇士。前接到病毒檢測任務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楊貴清主動24小時值守實驗室,一日三餐盒飯對付,經常半夜接到樣本,隨時需要檢測。他2歲多的小兒子問媽媽:「為什麼幾天都看不到爸爸?」媽媽只能回答:「爸爸出去打怪獸了。」
  • 抗疫英雄 河北驕傲|河北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黨支部:與時間賽跑...
    河北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黨支部與時間賽跑的「病毒捕手」在河北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的實驗室裡,檢驗人員檢測覆核疑難樣本。戰疫打響,來自四面八方的樣本不分晝夜運送過來,承擔病毒檢測工作的人員從5人,增加到9人、12人。病毒病防治所的實驗室成了省疾控中心最繁忙的地方。這是一個時間被極限「壓縮」的戰場。樣本檢測時長壓縮到4至6個小時,出報告時間嚴格控制在12個小時以內。
  • 全世界少數能接觸新型冠狀病毒的實驗室長這樣
    BSL-3實驗室的研究對象就更危險了,它們的致死率和傳染性都更強,炭疽桿菌、結核桿菌、SARS冠狀病毒就屬於這一類,因此這個級別的實驗室的安全措施也更多。而危險性最高的生物實驗室 —— BSL-4實驗室裡研究的病原體通常是最危險的,人類對它們了解不多,也往往也沒有治療的方法。
  • 如何與病毒賽跑?上海疾控披露11月9日確診病例的流調破案始末
    病例溯源難度很大11月9日,上海確診1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共排查並管理密切接觸者28人、密接的密接190人、一般接觸者51名,篩查病例相關人員9617人,上述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採集到的工作地、居住地等環境樣本1428份,經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荒謬的「武漢實驗室洩露病毒」言論,蓬佩奧們是如何捏造出來的?
    其實,近段時間美國一直鼓吹的武漢實驗室製造病毒這種言論,在2月份時就已經在美國出現,不過當時,這種陰謀論還很邊緣化,那些支持陰謀論的人,大多是反華的政治人物,這其中就包括湯姆科頓和蓬佩奧。而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刻意將我國武漢實驗室與這場病毒聯繫到一起,還質疑我國發展生化武器。而在他提出質疑的同一時間內,美國政治圈卻仍舊認為,中國在抗擊疫情中,做出了很多風險。可是當病毒發展的越發嚴重時,美國聯邦政府在面對醫療物資稀缺,檢測能力不足等困難時,他們本國的各個州,也開始自找出路。
  • 奮戰在疫情最前線的疾控「天團」
    與病毒賽跑的「緝兇者」 如果把新冠病毒比作一起懸疑案裡的「疑犯」,那麼韶關市疾控中心現場流行病學調查隊員們就是這起案件裡的「緝兇者」,他們用專業、認真、負責的態度,仔細詢問患者發病前後的每一個活動細節,第一時間搞清楚患者的活動軌跡、查找一切可能的線索,精準鎖定每一位密切接觸者,確保沒有絲毫的遺漏
  • 與病毒面對面較量
    從1月22日檢測承德首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咽拭子樣本開始,承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防控新冠肺炎檢測組組長李彩雲便帶領11名隊員,一直與病毒進行著「零距離」較量。 「時間就是生命」是對新冠肺炎檢測工作最形象的比喻。檢測結果能早出一秒鐘,就能為患者治療爭取更多希望,為流調人員追蹤、調查、隔離、管控密切接觸者爭取更多時間,對防止疫情更大範圍擴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記者零距離探訪邢臺核酸檢測實驗室
    河北三力健康醫學檢驗實驗室。河北日報記者邢雲攝「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衝鋒在前,與病毒賽跑!」河北三力健康醫學檢驗實驗室主任關葉紅,連日來一直和同事置於病毒暴露危險的最前沿,「4人一組,三班倒,晝夜不停。」截至目前,已完成十幾萬人份的採集與檢測。三力健康醫學檢驗實驗室位於邢臺市信都區,是河北省首家地市級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可開展2000餘項臨床檢驗。
  • 慢新聞·人物|最美科技工作者黃愛龍:與病毒賽跑40天 他帶隊成功...
    電話裡,兩人一拍即合,最終確定利用磁微粒化學發光方法,共同開發新冠病毒IgM/IgG的免疫診斷試劑。其中,重慶醫科大學負責抗原抗體設計與製備和臨床實驗。從抗原設計與製備,到試劑盒組裝及實驗室驗證,再到臨床驗證,這是研製免疫診斷試劑的3個重要環節。「一環扣一環。一步錯,不會步步錯,是錯下一步的機會都沒有。
  • 松溪:「病毒」捕手 仁心醫者
    他們雖然不在一線,卻也天天與病毒「近身搏鬥」,他們就是檢驗科、放射科的醫務人員。近日,筆者來到松谿縣醫院,探尋這些「病毒捕手」們的抗「疫」日常。3月12日,在松谿縣醫院檢驗科內,一早收集到的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樣本正在等待檢測,整個科室變得忙碌起來。
  • 黃岡日記|第一次「親密」接觸
    1月30日,僅僅十幾個小時,山東醫療隊隊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嶽茂奎在公眾號「重症老嶽」上發表題為《黃岡日記之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文章,以一位醫者親歷的視角,真實記錄1月28日夜,醫護人員的辛勞與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