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鋼企巨虧百億行業整體虧損 凸顯產能過剩病灶

2021-01-09 環球網

50鋼企巨虧百億 行業整體虧損

業內:經濟結構調整凸顯產能過剩病灶,兼併重組加速行業洗牌

□記者 楊燁 北京報導 來源:經濟參考報

持續下滑的鐵礦石價格並沒有給鋼鐵行業帶來更多的利潤。中鋼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納入鋼協統計的大中型鋼廠利潤虧損9.87億元,特別是鋼鐵主業虧損更為嚴重,虧損額達110.53億元,增虧34.3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鋼協統計的會員企業已經接近半數都處於虧損,虧損企業數量50戶,虧損額達103.55億元,同比增長27.31%。

業內人士指出,深層次的問題是,隨著我國經濟結構逐步轉型,以前依賴基礎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朝著創新和科技方向轉變,而像鋼鐵這樣的基礎性行業也必須隨之進行調整。

「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可總結為『需求下降、產量下降、價格下降、環保加壓、整體虧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在2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這樣形容。

情況確實不樂觀。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為1.77億噸,同比下降6.2%,主要用鋼行業增速均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同時用鋼強度減弱,鋼材需求下降。

與此同時,一季度全國生產生鐵、粗鋼也分別以2.3%和1.7%的幅度下降。價格方面,3月末鋼鐵協會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75.43點,比去年同期下降19.4點,4月份以來,鋼材價格指數延續小幅下降走勢,4月第三周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跌至73點,創有指數記錄以來的新低。

專家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正在不斷優化,產能過剩病灶日益凸顯。為了順應產業結構發展的趨勢,亟待更多市場化手段促行業洗牌。目前銀行已經通過信貸結構調整,來促進產業調整和升級,化解過剩產能。

「銀行現階段抽貸現象嚴重,今年還會繼續抽貸,比例或再度增加。」河北一家大型鋼廠的負責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目前無論是民營鋼廠還是國有鋼廠的資金鍊都非常緊張,都不同程度地面臨銀行抽貸,銀行給出的「抽貸」主要原因是鋼鐵產能過剩,認為風險再度加大。一些民營鋼企情況更加嚴重,有的甚至抽貸比例可以達到40%。

作為國民經濟的先行指標,鋼鐵全行業再度出現虧損的背後,與國民經濟增速繼續回落,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不無關係。

不久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我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這是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增速。部分北方省份如山西一季度GDP增速僅2.5%,且工業生產增速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最新公布的4月滙豐製造業PMI預覽值為49.2%,比上個月的50.7%下跌1.5個百分點,出現今年以來的最快下跌速度,再次跌入收縮區間。新訂單指數從上個月的49.8%跌至一年新低49.2%,顯示國內需求繼續疲軟,同時進出口價格指數也有加速下跌的趨勢。

然而,影響鋼鐵行業盈利更重要的因素在於,在經濟加速轉型和結構調整下,鋼鐵行業轉型步履蹣跚。數據顯示,鋼鐵企業庫存高於往年水平。3月末,大中型鋼鐵企業庫存為1664萬噸,比今年初增加約37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4萬噸。據中鋼協調研顯示,多數鋼鐵企業一季度庫存有所增加,企業庫存呈上升趨勢。

一邊是庫存高企,另一邊下遊需求卻很疲弱。「下遊用鋼行業增速回落也是造成鋼材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朱繼民說。在他看來,目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下滑2.3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回落4.1個百分點。從鋼鐵下遊行業來看,一方面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降至個位數,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和新開工面積均連續兩年下降,今年一季度降幅分別高達32.4%和18.4%,後期房地產行業鋼材消費將難以增長。另一方面,機械工業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速進一步下降至6.3%,3月份當月同比增幅已下降至5.3%,是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增幅,凸顯了機械行業景氣度下降。而從用鋼大戶的汽車行業來看,其產量一季度僅增長3.7%,增速明顯放緩,不僅如此,造船行業一季度新承接訂單下降76.8%,手持訂單下降2.5%,家電產品中空調、冰箱、冷櫃產量均有所下降。

我的鋼鐵網諮詢總監徐向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一季度全行業大中型企業又陷入了虧損,主要原因是今年以來鋼價的下跌幅度超過了原料成本的下跌幅度,去年的盈利狀況稍有改觀的狀況在今年一季度又回到了虧損的狀況,但是深層次的問題是,隨著我國經濟結構逐步轉型,以前依賴基礎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朝著創新和科技方向轉變,而像鋼鐵這樣的基礎性行業也必須隨之進行調整,但實際上,目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並未緩解,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也未改觀,這也就造成了鋼鐵行業一直掙扎在虧損邊緣的尷尬現狀。

他告訴記者,目前鋼鐵行業的冬天還未真正結束。從目前鋼企經營面臨的外部環境看,鋼材需求已經接近飽和,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需求在下降,加上銀行不再續貸的壓力,更多鋼廠在後期恐怕會面臨資金斷裂的風險。這也意味著,行業的洗牌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同時也會給後期鋼鐵行業的兼併重組創造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影視行業的過剩產能或加快出清 龍頭連鎖競爭優勢終將凸顯
    影視行業的過剩產能或加快出清 龍頭連鎖競爭優勢終將凸顯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 2020-05-15 16:16:46
  • 2016年鋼企利潤或超400億 2017年鋼價走勢樂觀
    12月以來,部分鋼廠螺紋鋼價已站上4000元。展望2017年,鋼價還能漲多久?  在近日中國鋼鐵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上,業內專家透露今年全國鋼企利潤總額將超400億。一線鋼鐵企業及協會、機構專家紛紛看好明年鋼鐵市場行情,鋼企盈利或進一步改善。
  • 【鋼鐵聚焦】鋼鐵央企迎來一次世紀大重組 重心將整體南移嗎
    國資委主任的說法是「去產能」,中國鋼鐵產能的確面臨嚴重過剩的困境,引起了中央的密切關注。不過,此次寶武合併,更大的用意在於打造一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鋼企巨無霸。寶武二鋼均屬於國資委直管,重組難度較小,且規模足夠大,強強合併之後,有助於提升中國鋼企的整體競爭力。當前,「中國經濟走出去」是這一輪央企合併潮的大背景。
  • 半年虧120億,全球最大鋼企易主,被中國這家鋼企超越
    16.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0億),而上半年鋼材出貨量與去年相比也減少了23.1%,為3430萬噸。 而作為連續14年鋼鐵產量全球第一鋼企巨頭,如今已被中國這家企業所超越。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安賽樂米塔爾在2006年,一經問世就成為了全球產量第一鋼鐵企業,並在十多年時間裡一直領先,讓其他鋼鐵企業望塵莫及,直到寶武鋼鐵集團出現才有了與之抗衡的實力。
  • 鋼企如何看待2019年行業發展趨勢?
    來源:鋼聯資訊截至4月末,33家上市鋼企2018年年報均已披露,合計實現淨利約為1008.64億元。從利潤情況來看,2018年鋼鐵行業經濟效益創最好水平。那麼2019年,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又該如何?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幾年,環保、兼併重組和產業升級將成為未來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和投資機會。
  • 全球最大的鋼鐵集團:力壓日韓鋼企,它一年入帳超過5500億
    因此,即使有一些企業出現嚴重虧損,也毅然躋身世界500強榜單。例如,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去年虧損了180億美元左右,但它依然排在了該榜單的第133位。在最新的世界500強榜單中,我國共有133家企業上榜,超過美國的121 家,位居全球第一。
  • 全球第一鋼企誕生:年營收超5500億,力壓日韓鋼企巨頭,它來自中國
    據榜單顯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以799.32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約5448億元)的營收位居全球鋼鐵行業第一名,排在世界500強的第111名,比去年上漲了38名。其次,安賽樂米塔爾以700億美元排名第二,韓國浦項制鐵以555億美元排名第三,日本制鐵集團以544億美元排名第四,第五名是來自中國的河鋼集團(513億美元)。
  • 去產能收官之戰:各地鋼鐵集中發力 防範鋼鐵產能過剩任重道遠
    在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看來,進一步化解過剩產能仍是近期的主要任務。多位專家表示,防範鋼鐵產能過剩壓力將長期存在。下一步鋼鐵行業將繼續嚴禁擴大鋼鐵產能、降低產能置換比例,推動戰略性重大兼併重組,開啟從量變到質變的新一輪「去產能」。
  • 產能過剩行業面面觀 | 信用新形勢下,如何修正鋼鐵企業信用分析邏輯?
    同時,隨著暫停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未來鋼鐵領域投資僅需滿足技術改造及環保領域,資本支出增量有限。雙重作用下,行業經營盈餘可助力債務淨償還,行業資產負債表有望持續修復。因此從行業整體信用風險分析可以看出,鋼鐵行業不具備出現大規模信用風險的可能,不必對行業「一刀切」式迴避投資。
  • 「鋼城」唐山去產能樣本:松汀鋼鐵虧4.7億停產 能否等來「中字頭...
    目前,我國在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鋼鐵、船舶等五個方面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其中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位居首位。1月2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確定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的措施,促進企業脫困和產業升級。在此背景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選擇鋼鐵行業作為觀察窗口,通過在佔全國鋼鐵總產能十分之一的唐山的實地調查,探究「過剩」之殤和解困之難,尋求治理之方。
  • 鋼材價格行情最新報價上漲 受益鋼企股票一覽
    多因素致鋼價上漲  就11月份鋼價上漲現象,昨日,有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表示,一方面,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開始顯現,去產能特別是「地條鋼」的有效清除,使市場競爭回歸良性,效果明顯;另一方面,各地環保限產對鋼材供給產生了影響,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雙雙下降。
  • 黑龍江最大鋼企西林鋼鐵破產重整 曾負債超200億
    ,黑龍江最大鋼企西林鋼鐵集團今年倒下。此外,西林鋼鐵仍在發布招工信息,包括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等崗位操作、維修人員,招男工200-300名、女工50-80名。早在2014年,有媒體報導,黑龍江最大鋼鐵企業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爆出一季度負債190億,瀕臨破產的消息。據介紹,伊春市政府專門拆借西林鋼鐵4000萬元,為西林鋼鐵職工的生活提供保障,確保西林鋼鐵渡過難關,並號召企事業單位西林鋼鐵企業捐款。
  • 上半年虧損超60億!美國鋼鋁關稅實施兩年多後,鋼企過得更慘了
    從2018年3月開始,美國政府正式為其國內的鋼鋁生產商撐開關稅保護傘,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25%和10%的關稅;在今年1月,又把加徵關稅的範圍擴大到進口的鋼鋁衍生品。美國此舉是為了逼進口鋼鋁產品提高價格,從而讓本土的鋼鋁企業在競爭中更吃香。
  • 巨虧100億!日本首富遭受重擊,優衣庫也扛不住了!
    近日,優衣庫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發布財報:截至5月底的第三財季,實現營業收入為3364.1億日元,同比下降36%,營業利潤暴跌74%,淨虧損98.2億日元。利潤暴跌74%、虧損近100億日元,這在優衣庫的歷史中是相當罕見的,關於巨虧100億的原因,其在財報中表示,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等影響,2020上半年大部分門店被迫歇業,以致集團各事業分部均錄得營收及利潤大幅下滑。
  • 2017年鋼鐵價格走勢解讀:四大礦山打敗500家鋼企
    數據顯示,四大礦山2016年的淨利潤至少達1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97億元。  其中,必和必拓、FMG只是2016年下半年的盈利數據。這不禁讓我們感嘆,在經歷去產能的痛苦過程中,鋼鐵行業的業績終於有所改善,然而真正賺錢的卻仍是四大礦山。
  • 電力過剩,近半虧損!煤電企業困局如何破解?
    烏魯木齊一家煤電企業負責人表示,作為當地重要的電源和熱源之一,該企業從1958年建設以來,首次連續3年虧損。「大唐在甘肅的煤電廠破產並不意外」,新疆的煤電企業生存同樣堪憂。這並非個例。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煤電行業日子並不好過,今年情況有所好轉,但虧損面依然高達50%左右。專家認為,這是電力市場過剩、新能源競爭衝擊、高煤價低電價「兩頭擠壓」等多種因素疊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
  • 【聚焦】模寶商城劉文勝總監解讀鋼鐵行業發展新趨勢!
    2015年的特鋼市場在上半年情況好於普鋼,沒有出現大面積虧損,但是由於普鋼的虧損逼迫一些鋼企優轉特,特鋼在下半年也進入血拼時代,繼而出現虧損停產(杭鋼,河北的部分企業,馬鋼也即將關停)。杭鋼於12月22日悶爐熄火,以後將會出現更多停產的鋼廠,鋼廠破產會成為常態。
  • 蒸發4000億!這個行業罕見「大撤退」 關門、出售……虧損已成常態...
    7月21日,大白馬、行業龍頭森馬服飾一則擬出售法國童裝虧損子公司以降低經營風險的公告,暴露出服裝行業之艱難。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多方調查了解到,服裝行業正經歷改革開放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撤退」,有專家預計,今年服裝行業整體至少減少4000億元營收,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大多數服裝品牌都面臨風險。
  • 探訪山東鋼鐵:傳統鋼企「蛻變」 集團整體上市臨近
    山東鋼鐵旗下共有兩個基地,分別在濟南鋼城區和日照,隨著日照精品鋼基地一期2019年4月全線投產,山東鋼鐵實現「蛻變」。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在整體行業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公司收入逆勢大幅增長。對於公司目前所處階段,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向東用「從求生存到謀發展」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