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漁業由內海延伸向遠洋

2020-12-06 北國網

本報訊 記者蔡曉華報導 11月30日,2000噸來自索馬利亞海域的帶魚運抵丹東大東港碼頭。今年以來,東港市12艘遠洋漁船赴索馬利亞海域開展捕撈作業,截至目前,已從索馬利亞回魚5000噸。

東港市擁有海岸線126公裡,海洋資源豐富。近年來,隨著近海捕撈強度日益增強,東港市搶抓共建「一帶一路」機遇,鼓勵漁業捕撈企業從「近海」駛向「深藍」,由內海延伸向遠洋。2018年,東港遠洋漁業專業捕撈船已達30餘艘,常年駐紮在莫三比克、安哥拉等海域進行捕撈作業。2019年,全市遠洋漁業企業總產量近2萬噸,年總產值達1.65億元。今年,預計遠洋回魚1萬噸。

自捕魚回運,促進了東港漁業經濟快速發展,緩解了近海漁業資源壓力,極大地豐富了本地水產品市場,活躍了沿線國家經濟貿易發展。未來,東港將利用好沿海區位優勢,將貝類等特色地標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為海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內涵。

相關焦點

  • 青島:18艘在建遠洋漁船加快建設,遠洋漁業入漁國增至10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7日訊 今天上午,農業農村部2020年「揚帆出海」人才培育工程——漁業「走出去」國際合作能力建設培訓班在青島開班。培訓班已連續舉辦三屆,地點皆選在青島,將進一步提升我市漁業企業發展和對外合作交流水平。
  • 中國海洋發展(08047.HK)擬與MERCOSUR在厄瓜多開展遠洋漁業基地...
    中國海洋發展(08047.HK)擬與MERCOSUR在厄瓜多開展遠洋漁業基地建設
  • 中國海洋集團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
    2020年12月8日,中國海洋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落地厄瓜多共和國。籤約儀式在中國深圳喜來登酒店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此次籤約儀式,中國海洋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確立了新型戰略合作關係。籤約雙方今後將在產品研發、品牌營銷等方面開展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以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海產品為目標。此次籤約標誌著雙方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為中國海洋集團發展有限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綠營稱高雄捷運確定延伸到東港 高雄副市長:可行性在哪裡?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2月3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屏東縣長潘孟安(民進黨籍)日前宣稱高雄捷運確定將延伸到東港,遭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批評是「狼來了!」臺當局「交通部長」林佳龍卻聲稱,高雄捷運往外圍延伸一直有在評估。對此,葉匡時今日(3日)受訪時再度炮轟,「標準的不知所云」,既然屏東縣長潘孟安說,確定興建到東港,「我想很簡單,大家只要問一個問題,究竟這條線是怎麼走法?
  • 家門口的海不再「下網就滿艙」了!傳統漁業如何轉型發展 日照嵐山...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丁兆霞家門口的海,不再「下網就滿艙」了傳統漁業如何轉型發展,這裡正在積極尋路編者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面對近海漁業資源的減少,傳統漁業該如何轉型發展?然而,嵐山頭街道17個村居全部都是漁業村,傳統的近海養殖海域早已被行動快的漁民承包了。各個港區、航道、錨地的建設,又限制了養殖區的繼續擴大,近海的水產養殖空間已經沒有多少可供騰挪了。「慢了一步」的王均濤,錯過了轉型近海養殖的好時機。挺進深遠海,發展遠洋捕撈,是當前各級政府鼓勵的事。但王均濤也不太敢想,「一條遠洋捕撈船少不了五千萬,沒有這個資金實力。」
  • 傳統漁業如何轉型升級?廈門走向全新「藍海」
    海洋周期間舉辦的國際遊艇展 施辰靜 攝 聯成遠洋漁業集團是國內重要的綜合性遠洋漁業公司,是專業從事遠洋捕撈、漁需物資的企業,常年有70餘條遠洋漁船在大洋上作業
  • 揚波逐海向深藍
    無論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的越北海、下南洋,或是隋唐時期興港口、往印度,抑或宋代造大船、駛遠洋,直至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先民們「北風航海南風回」,依海而居、向海而生,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中華民族走向遠洋的偉大夢想和豐富實踐。中國,是海洋大國。「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國。」
  • 東港股份:北京東港瑞宏科技有限公司增資擴股
    上海雲鑫以人民幣10,000萬元分期認購東港瑞宏人民幣6,666,667元新增註冊資本,全部增資後上海雲鑫持有東港瑞宏股權比例為25.00%,本公司之全資子公司北京東港嘉華安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港嘉華」)持有東港瑞宏的股權比例由90%下降至為67.5%,仍為東港瑞宏的控股股東。. 本次交易未構成關聯交易。.
  • 「開創號」中國引進的第一艘大型遠洋拖網加工漁船
    1984年,上海海洋漁業公司成立遠洋漁業籌備組。公司經理錢錦昌任組長,組員周汝偁、馮思學等,都是先後畢業於上海水產學院(現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漁業專業的老大學生。
  • 就漁業問題抹黑中國,美國哪來的底氣?丨北京觀察
    文/辛澤銘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向國會提交的一份聯合報告中稱,中國漁船在世界各地進行大量非法、未通報和不受管制的捕魚作業,漁業部門強迫勞動的問題嚴重。汪文斌在今天(25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對此說法駁斥道:「我們堅決反對,毫無事實根據,混淆是非的惡意抹黑和攻擊。」
  • 平潭海洋宣布由農業農村部批准建造的最大漁業輔助運輸船及6艘魷魚...
    中國最大的漁業輔助船於2020年12月12日駛離石島港  平潭海洋的6艘魷魚釣船於2020年12月17日駛離馬尾港  冷藏運輸船福遠漁運992於2020年10月建造完工,船長132.06米,總噸位8374,是迄今中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建造的最大漁業輔助運輸船
  • 逗留東港的海獅「小偉」不走了!狀況令人擔憂,專家進行觀察……
    在亞洲海岸大約有16000隻海獅,對它們主要的威脅是動物食物儲備的枯竭和與漁業活動的競爭。由於海獅是食肉動物,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它們數量的任何變化都是生態系統失靈的明確信號。 據丹東東港海事處相關人員介紹,目前,「小偉」依舊停留在丹東港30萬噸泊位附近,遲遲不肯離去,現場由東港市港航分局工作人員設立警戒區看護。
  • 我國自主建造大型拖網遠洋漁船臨港新片區檢閱,年捕撈數萬噸
    5月20日,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創新成果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蘆潮港南港碼頭完成檢閱。該船填補了我國大型拖網遠洋漁船自主建造的空白,年捕撈量數萬噸,未來將奔赴南大洋進行捕撈作業。
  • 「中海·東港」奠基儀式圓滿歷程 大連中海啟耕東港
    2020年9 月19 日,【中海·東港】項目工程奠基儀式圓滿禮成!大連主流媒體、各界人士與中海相聚東港商務區,見證中海地產大連公司巔峰力作奠基開工的歷史時刻。盛舉共鑑 東港再迎全新時代上午10點18分,【中海·東港】項目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 漁業綠色發展讓我省由養殖大省向水產強省轉變
    漁業綠色發展讓我省由養殖大省向水產強省轉變.mp32:28昨天(14日),為期兩天的湖北省漁業綠色發展培訓班在武漢順利開班,標誌著我省由養殖大省走向水產強省,邁出了重要一步。但是面對著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環保責任追究力度越來越大,綠色發展觀的要求越來越強的新形勢,漁業綠色發展勢在必行。其中對於龍蝦養殖來說,也要從大養蝦轉變為養大蝦。
  • 美國務院妄批中國遠洋捕魚,外交部:散布謠言,挑撥離間
    有記者提問,近日,美國國務院通過設在菲律賓馬尼拉的亞太媒體中心舉行電話專題吹風會,稱中國捕魚隊是造成太平洋嚴重IUU問題(所謂「非法、未報告、無管制遠洋捕魚」問題)的「罪魁禍首」,掠奪地區國家基本民生資源,威脅有關國家穩定、糧食和經濟發展以及國際基本秩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日本瀨戶內海「過於乾淨」影響漁業 政府:將組織「排汙」
    來源:海外網日本瀨戶內海(資料圖)海外網10月25日電據日本時事通信社25日報導,為了改變瀨戶內海部分海域因「過於乾淨」而導致漁獲量減少的現狀,日本環境省計劃向海中排放富含營養物質的日本環境省的一名官員表示「海水過於乾淨」,將採取措施改善現狀,保護漁業和養殖業。具體措施包括在每年秋天至次年春天的海苔養殖季節,調整瀨戶內海周邊汙水處理廠的運行方式,增加營養物質的排放;水庫和蓄水池開閘放水,將其底部的汙泥排入海中。目前,周邊部分地區已經採取了「排汙」措施。
  • 2020年漁業漁政工作要點有哪些?
    三、大力推進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貫徹落實《關於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各地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規劃編制,貫徹普及《大水面生態增養殖容量計算方法》,科學、有序恢復大水面漁業生產。培育壯大大水面生態漁業經營主體。(二)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加強休閒漁業發展模式總結和推介,加快產業融合發展管理人才培養。
  • 我國自主建造的「深藍」號遠洋捕撈船來了!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宋寧華)我國自主建造、最大最先進的遠洋漁業捕撈加工船來了!昨天,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創新成果檢閱活動,在臨港新片區蘆潮港南港碼頭舉行。圖說:「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創新成果檢閱活動舉行 主辦方供圖(下同)活動現場,與會來賓參觀了「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觀看了「南極磷蝦獲取-冷凍-脫殼全套智能加工設備關鍵技術轉化及產業化開發」項目成果展示,並聽取了「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有關介紹。
  • 以「海」為媒做活「海遊」文章|黃驊市南排河鎮打造濱海休閒漁業...
    以「海」為媒做活「海遊」文章|黃驊市南排河鎮打造濱海休閒漁業旅遊名鎮 2020-09-04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