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英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四個部分組成,主體是英格蘭,但最特殊的是北愛爾蘭,位於愛爾蘭島上,但是愛爾蘭島上除了北愛爾蘭,還有愛爾蘭這個國家,這種一個島嶼(不是半島)分屬兩個國家的領土的情況,在世界上不多,東南亞的馬來群島比較多(比如紐幾內亞島,分屬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兩個國家)。
愛爾蘭島之所以分屬愛爾蘭和英國兩個國家,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而這裡面也牽涉到英國歷史統一問題。事實上,愛爾蘭納入英國版圖,正是英國歷史唯一一次大一統,可惜只持續了120年。
英國歷史唯一一次大一統
歷史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源自中歐的凱爾特人率先來到愛爾蘭島,成為這個無人島的第一批定居者,此後逐漸形成一些奴隸制王國,但沒有留下多少供後人研究的記載和文獻,而同時期的英格蘭和蘇格蘭,社會發展快得多,留下的記載和文獻詳細得多,史料記載的英格蘭和蘇格蘭第一個朝代分別是威塞克斯王朝、亞爾賓王朝。
英國的主體是英格蘭,那麼英格蘭歷史很自然就是英國歷史的主體。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成為英格蘭國王,建立金雀花王朝,隨後到處開疆拓土。鑑於英國是個島國,在當時不發達的航海技術,可開拓的疆土自然就是相鄰的蘇格蘭、威爾斯和對岸的愛爾蘭了。
在國力對比上,英格蘭和蘇格蘭差不多,這也是兩國互掐了幾百年都沒分出勝負的原因。亨利二世很有才幹,他於公元1169年率兵登陸愛爾蘭,並且在公元1171年打敗了島上所有王國,自封愛爾蘭領主,他沒有採用直接統治的方式,也不用殖民方式,而是給予愛爾蘭自治方式,得到了愛爾蘭人的支持和擁護。
第一位愛爾蘭領主亨利二世
從此愛爾蘭沒有了君主,但有名義上的領主,由英格蘭歷代國王擔任,愛爾蘭有自治權,名義上是英格蘭領地,一直持續了數百年。直到公元1541年,英格蘭都鐸王朝的亨利八世廢除領主制度,把自己升級為愛爾蘭國王,但其它沒變,這是共主邦聯模式,這種方式是英國邁向統一的一大步。
與此同時,英格蘭早在公元1284年徵服威爾斯,成立威爾斯公國,由英格蘭歷代王儲擔任威爾斯大公,成為隨後英國歷史的慣例。另外,英格蘭與蘇格蘭相愛相殺了幾百年,直到公元1603年,都鐸王朝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駕崩,指定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繼承王位,這樣一來,英格蘭和蘇格蘭也形成共主邦聯,為英國實現大一統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公元1707年,斯圖亞特王朝女王安妮一世廢除共主邦聯模式,統一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以這三個部分所在的大不列顛島,確立國號大不列顛王國,此後歷代英國國王仍然兼任愛爾蘭國王,英國繼續在大一統的路上前進。
第一位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
到了公元1801年,漢諾瓦王朝的喬治三世廢除愛爾蘭國王,正式把愛爾蘭島納入英國版圖,確立國號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定在倫敦,至此英國本土實現了歷史上唯一一次大一統。
原本英國可以一直維持統一直到現在,也就不會有愛爾蘭這個國家,但是不知為何,愛爾蘭人卻在英國實現大一統後,發出了獨立的聲音,原因也許了愛爾蘭人被英國人統治了數百年之久,出現了民族獨立思想。
公元1916年一戰期間,愛爾蘭人趁著英國深陷一戰,發動爭取獨立的復活節起義,儘管起義失敗了,但是英國被迫給予愛爾蘭人更多自治權利,表明愛爾蘭獨立已經是歷史趨勢。
英國首都倫敦
公元1921年12月6日,英國和愛爾蘭籤訂《英愛條約》,愛爾蘭南部26郡獨立,建立愛爾蘭自由邦,這是形成國家實體的基礎,北部6郡仍歸英國統治,至此英國大一統時期結束,持續了120年,英國國號改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直到今天。
直到公元1937年12月29日,愛爾蘭人改變國家政治模式,愛爾蘭自由邦結束,愛爾蘭共和國成立,首都定在都柏林,直到今天。
今天的愛爾蘭,雖然綜合國力比不上英國,也沒多少國際影響力,但是經濟相當發達,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歐洲小虎的美譽,而且愛爾蘭還有國際公認的永久中立國,國民生活水平非常富裕和幸福,是一個非常棒的國家。
愛爾蘭首都都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