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一首經典古詩,三分豪邁七分悲涼,最後一句常被郭德綱所用

2020-12-19 張赫赫的小宇宙

在古代歷史上,才子可以說並不稀有,尤其是對於盛產才子的唐宋兩朝而言,各領風騷的才子更是數不勝數。到了明代,一位聞名遐邇的重量級才子的出現瞬間超越了之前的所有人。他就是我國歷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著名人物——唐伯虎。唐伯虎在現如今的影視作品以及文學作品中經常被提起,比如星爺那部著名的《唐伯虎點秋香》。

心比天高唐解元,酒後失言鑄大錯

讀過《明朝那些事兒》的朋友們都知道,唐伯虎有狀元之才卻沒有狀元之命。他在16歲就考中了秀才,而且還是第一名。幾年後自己的至親——父母、剛過門不久的妻子徐氏以及妹妹的相繼去世,給唐伯虎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從那以後,他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讀書當中,於是在29歲時就一舉奪得當年的鄉試第一名(解元)。第二年,而立之年的他就赴京趕考,本來他是狀元的最有力爭奪者,可惜因為他在酒後的一句話:

今年的狀元必然是我唐伯虎的。

讓自己深陷考場舞弊案,不僅使他失去了狀元資格更要緊的是鋃鐺入獄,吃盡了苦頭。入獄一年後被釋放,此時的他已經被革去了功名,最終被發配到浙江一個偏遠山區當了一名小吏。

才高八鬥,命比紙薄的唐伯虎自然不甘於現狀,但是他內心的極度自負感又使他無顏面對家鄉父老。於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為排遣苦悶,開始了自己遍訪名山大川的千裡壯遊,可以說有些「賭氣」的出走為其後來的創作,不僅是詩詞更是山水畫等都增添了寶貴的素材。也正是因為性格上恃才傲物、放蕩不羈的唐伯虎在自己的這將近一年時間的遊玩後,他將自己的生活重心全部轉移到了繪畫與詩詞創作中,這也成就了他千古第一風流才子的美名。

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唐伯虎在自己遊覽完畢,回到家中所做的一首詩。此時的唐伯虎還被另一件事所折磨,續弦的妻子背叛了他,一件件一樁樁壞事讓本已對生活無望的唐伯虎更加想要逃離,而這首詩就是他最好的內心寫照——《言志》

從題目中,我們就能明顯地感覺到這首詩中唐伯虎必然會將自己的生活態度與今後的志向表達了出來。

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這首詩在七言律詩中不算是經典之作,但正是由於詩中所蘊含著的詩人內心淡於名利的志向,以及最後一句「不使人間造孽錢」更使得我們體會到了唐伯虎那自命清高的處世態度,反映出他那不羈的性格。這句話被郭德綱經常拿來作為他的定場詩,形成一句: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首句四個不字,為詩情留足了懸念

前兩句「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中四個「不」字將自己內心的追求之物進行了充分全面地排除:我不會像歷史上一些想要長生不老的皇帝那樣去「煉丹藥」;當然也不會像那些看破紅塵的人一樣,墮入空門、從此不問世事;因為我本身並不是一個做生意的材料,所以也不會成為一位商界大亨或者街邊小販;我更不想起當農民,整日只顧埋頭耕田。

唐伯虎在前兩句中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統統說了一遍,似乎沒有他想做的事情,士農工商這些世俗之事全不想幹,也不想追求那種終日在虛無縹緲中度過的所謂「長生」與「禪意」的生活,他究竟想要幹什麼,其實在唐伯虎的內心已經有了個明確的答案。

尾句註定經典,自食其力終是正路

開頭的兩句為我們心中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他究竟想要做什麼呢?

結尾的後兩句就給出了他的答案「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我如此喜愛作畫,如此的喜歡暢遊在自然山水之間,何不就這樣一畫青山綠水為樂,閒來就把這些畫給賣掉,如此悠然自得而又自食其力的生活不正是我想要的嗎?自己養活自己,不去攫取世間一些我不該得到的財物,豈不是最安心的嗎?

尾句將唐伯虎心中的「理想」生活描繪了出來,他也藉此諷刺了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投機取巧的人,他們掙著一些帶有灰色色調的「造孽錢」,終有一日會得到報應的。要是內心得到永久的安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雖然這樣的生活可能會比較簡樸,但是內心總是安定的,有空到山林中對月獨酌,慨當以慷是多麼愜意舒適啊!

唐伯虎這首詩雖然讀上去有些自命清高的意味,但是細細想來。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最簡單的生活就是最安心的生活,浮躁的社會已經將我們純粹的內心畫滿了亂七八糟的圖畫,要想清洗掉談何容易。唐伯虎的這首詩與那句傳世經典之句: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似有同樣的灑脫之感。雖然脫離現實不是我們所能追求的,但是我們能做的是在這紛擾的世界中學會去尋找片刻的寧靜,尋求內心已經越來越小的那片乾淨無汙染的:桃花源。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晚年的一首冷門詞,結尾一句驚豔世人,說盡了人間的悲涼!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春詞,短短15字成為經典,委婉含蓄卻很有感染力>今天小赫赫再為大家分享一首李清照晚年時期的一首冷門的作品——《憶秦娥·詠桐》。上闕:一個秋天的黃昏時分,我獨自登上高閣憑欄遠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悲涼的景象:遼闊紛亂的群山、一望無際的原野都籠罩在一片慘澹的薄霧中,煙霧之中夾雜著聒噪的烏鴉鳴叫之聲和隱隱傳來軍營中的陣陣號角聲,也滲透著落日的最後一縷餘暉。
  • 唐伯虎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
    提起唐伯虎,人們總會想起影視劇中那個風流倜儻,超凡灑脫的江南才子,卻很少會將他與現實中那個落魄潦倒,窮困半生的書生聯繫到一起。今天介紹唐伯虎的這首《把酒對月歌》,於落魄潦倒中見超凡灑脫,通過歌詠李白的詩才,藉助詩仙的狂傲不羈,來表達自己不拘禮法,蔑視權貴,視功名如糞土的豪邁情懷和灑脫胸襟。本詩是唐伯虎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讀之令人動容。
  • 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下一句是什麼?怎麼理解?
    「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這是一句過去農村老人常說的話,我記憶中老人們講得最多的是在鄰裡爭吵的時候,一方不想和人爭了,就丟下這樣一樣句來,進屋去了。另一方也好像有所觸動,也不再堅持,若有所思地走了。一場爭吵也就散了。
  • 古詩難懂?給你一把閱讀古詩的鑰匙
    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閱讀古詩,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提升審美能力、提高文學素養。近年來,語文學科更加重視對詩歌閱讀能力的考查。如何讀懂一首古詩?這個方法管用!一、首先析題目。
  • 作者名不經傳,一首古詩意境優美,最後6句更深蘊理趣
    這些古詩善於塑造優美動人的意境,作者把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鮮明、生動的藝術畫面,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通過這種密切無間的結合,讓情與景水乳交融,從而達到一種浸透心靈的藝術效果。下面介紹的作者名不經傳,一首古詩意境優美,最後6句更深蘊理趣。
  • 陳子昂一首七言古詩,全篇卻一句七言都沒有,如今的小學生都會背
    唐朝的唐詩之所以興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七言古詩的興盛。作為一種擁有著悠久歷史的詩歌題材,在唐代文人們的努力下,七言古詩逐漸成熟,並且達到了巔峰。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李白的作品,李白正是七言古詩的忠實愛好者,他對這個題材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話俗話叫「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很多人冷不丁看到這句話時,常常會產生誤解。因為大多數人會向玄奇迷信上理解走。比如說我們村以前有個人叫「王學道」,他會一些東西,就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一輩子為別人看病,看邪氣啥的。
  • 「我想你」用古詩怎麼說?唐伯虎讓人無法自拔,司馬相如震撼心靈
    ,其所言「吾欲汝」??Top1.唐伯虎: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亦思君朝夕視垂天之雲,行計君,坐欲汝,你看,放誰身上皆骨酥。此句古由唐伯虎作之「吾欲汝」精猶不止「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亦思君」,上闕「勝概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亦道盡矣吾欲汝欲得不能自拔者愁,非汝莫能撫其孤,寫痴戀女之怨心,惟妙惟肖地展出「殊戀」之灼痛感。
  • 唐伯虎很深情的一首詞,連用4個重複,清麗婉轉,最後8字寫盡相思
    因為唐伯虎本身對於女性心理的熟悉,這些作品往往也都細緻入微,生動形象,對於後世的影響很大。今天要展示給大家的,就是其中一首。詞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最後兩句,刻畫心理細緻綿密,堪稱千古絕唱。
  • 觀宋填詞163|七分是恨,三分是淚,黃孝邁這首詞模仿蘇東坡
    二、水龍吟黃孝邁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水龍吟》。宋朝無名氏《珠花簃詞話》說:黃雪舟詞清麗芊綿,頗似北宋名作。唯傳作無多,殊為恨事。其〈水龍吟〉云:「柔腸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淚。」蓋仿東坡「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 蘇軾最悲涼的一首詩,道盡兄弟情深
    當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的新法而身陷獄中,他以為自己會死去,於是給弟弟寫下了《獄中寄子由》這樣一首悲涼的詩來,既託付後事,又表達對弟弟的懷念。宋朝對知識分子向來寬厚,蘇軾因為用文字批評朝政而下到大獄中,可以說是開國以來第一人。他心中即使覺得委屈,也不能說,所以在詩中,只是把一切罪過歸結到自己身上。詩中寫道,聖主的光輝潤澤萬物,而我因為愚昧不明事理而犯下過錯。言下之意,聖上是寬大的,我是咎由自取的2.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 霸氣帝王詩,一首慷慨悲涼,自刎烏江;一首豪情壯志,稱霸天下
    古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耀眼明珠,千百年來名家輩出,佳作頻傳。這些文化瑰寶距今,從幾百年到幾千年,時光流逝,但它們的魅力卻依舊褶褶生輝,並深深的融入到,每個華夏兒女的血液中。 古代文人墨客,抒發情感、寫景喻人、以古諷今或詠史,常常以詩的形態,來表達他們的理想、抱負或見解。
  • 偉人一首經典詞作,其中一句堪為絕唱,短短7字,盡顯大丈夫氣概
    出自一代偉人毛主席的經典詞作《清平樂 六盤山》。整首詞最是豪邁自信,僅用這短短7字,盡顯大丈夫氣概。全詞如下:青平樂 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 「我想你了」用古詩怎麼說?不得不佩服:其實古人才是撩妹高手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古人卻非常懂得「撩妹」,他們會用一些古詩來表達情感,特別是在告白方面有自己的一套, 甚至是變著花樣的表白。張九齡有一句「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出自《賦得自君之出矣》,也跟王昌齡這首有異曲同工之妙,潛臺詞就是「我很想你」2、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千古女詞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是把相思那種煎熬、惆悵描寫得最傳神、最深刻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想你的心快要用湧出來了,但想到離不開只能愁容滿面
  • 曾國藩:做人,三分精明,七分厚道
    作者:國文 做人,三分精明,是做人修心的最高境界。 做人,七分厚道,是為人待人的真誠之本。【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算計不如讓利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時期的名臣,兩個人卻有一個很大的區別:讓利。
  • 一句古詩,跨越時空道盡人生不易,卻又勵志到極致
    可謂飛越時空的真諦,傳承千年的經典。有這麼一首古詩,我們不見得全篇熟稔,但其中一句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作者更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每次讀之、用之、思之,都令我感觸頗深,熱血沸騰,壯志滿懷。這一句就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唐伯虎寫遊玩時寫爛頭詩,滿是大白話,卻能與杜甫相媲美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時代,我們的生活都被短視頻、遊戲這些快餐式的娛樂方式所充斥著,很少有人靜下心來認認真真讀讀書,寫寫字,學點東西。繼而即使有人如你我一樣,喜歡讀詩,大多也都是取其精華,讀讀其中的千古名句用來消遣。
  • 真實的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和電影中「唐伯虎點秋香」的三個版本
    前幾日李力持導演公開了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劇本手稿分鏡,李導還說:「再拿在手上,前塵往事湧上心頭,自己都激動不已。感謝當時優秀臺前幕後做就經典,感恩多謝。」這個劇本手稿分鏡真是非常非常的珍貴,是寶貝一樣的存在,畢竟93版的《唐伯虎點秋香》太過經典,周星馳的後現代和無釐頭演繹至今都刻在了幾代人的腦海中。
  • 落魄後遭家人白眼,唐伯虎用五個「不」字寫一首詩,彰顯文人風骨
    於是,唐寅在憤怒之餘,提筆寫下了下面要講的這一首《言志》,其中連用了五個「不」字,彰顯出了文人風骨。一、《言志》賞析《言志》——明·唐伯虎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 古詩十九首:九首相思詩,所思在遠道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猶記得一句歌詞這樣唱道:東漢末年分三國。在東漢末年的動蕩歲月中,社會混亂,政治黑暗。在這種情況下,一首又一首離別思念詩湧現,道出被迫分離的無奈以及兩地相思之苦。《古詩十九首》便由此誕生。《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古詩十九首》為「五言之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