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一首七言古詩,全篇卻一句七言都沒有,如今的小學生都會背

2020-12-14 秋月秋明風清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中,詩詞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載體,尤其是唐宋時期,眾多的文人才子更是將這種藝術形式推向了頂峰。

唐朝的唐詩之所以興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七言古詩的興盛。作為一種擁有著悠久歷史的詩歌題材,在唐代文人們的努力下,七言古詩逐漸成熟,並且達到了巔峰。

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李白的作品,李白正是七言古詩的忠實愛好者,他對這個題材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七言古詩在創作時非常自由,在形式、體裁、句法、韻律等方面都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初唐時期有一位詩人叫陳子昂,他曾經就寫過一首七言詩,但是他的這首詩卻非常的特別,因為全篇一句七言都沒有,這首詩就是《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很多人可能好奇,既然一句七言都沒有,為什麼還會把它稱作七言詩呢?

這就要從七言詩的定義說起了,古人眼中的七言詩,是指詩體全篇每一句都是七個字或者以七個字為主,並不嚴格限制每句必須都是七字,只要大多數的句子是就可以了。

就比如李白的《蜀道難》,雖然其中包含了「噫籲嚱,危乎高哉」、「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等詩句,但依然是七言詩。

看到這可能又會有人問了,七言詩要求大多數句子是七言,但是《登幽州臺歌》還是不符合七言詩的定義,因為它連一句七言都沒有啊?

首先,這首詩前兩句為五言,而後兩句都是六字,在古代,七言創作雖然自由,但是五言的格式卻是非常嚴格的,每一句必須都是五言,所以這首詩不能算是五言詩。

其次,《登幽州臺歌》意境高遠、蒼勁有力,顯然也不屬於古樂府的歌行,所以它是一首地地道道的七言古詩。

陳子昂所做的《登幽州臺歌》,是一首憑古傷今的生命悲歌,正如陳子昂在詩中所說的,前後皆不見,唯有自己面對天地愴泣,這是極盡孤獨的一種境界,藝術感染力非常強,讀來酣暢淋漓,十分過癮。

陳子昂之所以被後世譽為「詩骨」,其實與這首詩是分不開的,如今這首詩早已被編入教科書中,小學生們都可以倒背如流,它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詩歌本身優秀的藝術功底。

一首詩的感染力主要來自於朗誦時的感受,正因為如此,陳子昂才會在後兩句分別加上一個虛字,這樣我們在朗讀時多了一處停頓,從而使音節變得舒緩而流暢,更表現了他的無奈與悽涼。

第二,特殊的創作背景。

當時正值武則天稱帝八年,陳子昂曾經多次上書進諫,陳述武周朝政弊病,但均不予採納,甚至一度入獄。後來在對抗契丹時,自己的建議同樣不被採納,而且自己還被降級。

接連受挫的陳子昂心灰意冷,才會跑到幽州臺,寫下這麼一首悲愴的詩歌。陳子昂孤獨了千年,但他不知道,自己的這首作品,會被後世奉為美談,成為了人人會被的千古名篇。

眾所周知,在詩詞領域中國古代從不缺乏人才,除了陳子昂,還有像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辛棄疾、蘇軾等大文豪,都給我們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經典。

有人問我究竟怎樣才能寫出好的詩詞或者文章?

我的回答是多讀詩詞,「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與詩詞有關,詩詞讓你溫文爾雅、謙遜有加,詩詞更能提升你的文化與素養。

詩詞能讓你在各種場合大放光彩,在同齡人中你會更早寫出錦繡文章,在演講時更能夠出口成章。

詩詞對於人們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在詩詞裡面,人們還可以找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找到人生的標杆。

學習詩詞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還可以給自己帶來物質財富。

從古至今,但凡那些集大成者,流芳千古之人,無不精通詩詞,即使是今時今日的文學大師們,也對詩詞研究頗深。

學習詩詞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修養,還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的人可能會說:人家都是從小就學詩詞,我現在都一把年紀了,學了還有用嗎?

那麼我告訴你,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我認為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不怕你學的晚,就怕你從來都沒有開始過。相信很多為人父母的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每次在教孩子學詩詞的同時,自己也學會了,而且沒讀懂一首都會覺得非常的開心,其實,這就是詩詞的魅力所在。

喜歡詩詞的人,不分男女。古時候有「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現在,也有北大才女琬如。琬如是一個非常痴迷於詩詞的人,她說,詩詞可以給人一種穿越千年的感覺,在字裡行間,我們總能感受到古人的悲喜和大徹大悟。

為此,她專門編著了這套《飛花令》,說到這套書,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這本書在《詩詞大會》節目中廣受好評,算得上是一本難得的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著作。

飛花令」本是古代人喝酒時用來罰酒助興的酒令,誕生於西周,在盛唐時期非常流行。而這套書正是以「飛花令」的模式為大家解讀古典詩詞。

書中選取了古典詩詞中的常用字,如: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等作為主題,選擇古人的經典詩詞,詳細的進行注釋和解讀。

本書以1年365天為基準,將120餘位詩人的365首作品奉獻給讀者,為大家帶來一種吟誦古詩詞的全新方式。不僅如此,書中還穿插了精美的國風插畫,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讓詩情畫意在閱讀中得到升華。

如果你也喜歡詩詞,那麼不妨在閒暇時讀一讀這本《飛花令》

這裡有柳永痛飲狂歌灑下的寂寞清愁;有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月光劍影;更有陸遊的夢鄉迴蕩著鐵骨錚錚。

精裝版全3冊的《飛花令》,原價89元,現在只需要65元,一本才20多,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在唯美的詩詞中體會人生百態。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唐詩中的「七古」和「五古」都是什麼?
    七言古詩簡稱七古,是古代詩歌體裁。在古代詩歌中,是形式最活潑、體裁最多樣、句法和韻腳的處理最自由,而且抒情敘事最富有表現力的一種詩歌形式,詩體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簡而言之就是篇幅較長,容量較大,用韻靈活。. 七古,是對七古和歌行的統稱。
  • 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品讀杜甫對仗最工整的七言絕句
    又到了學習古詩的時間了,本課的兩首古詩都描寫了美麗的自然景物,一首描寫夏天的別樣西湖,一首描寫春天的「萬」物。古詩與學生日常生活用語大有不同,因此學習時稍有困難。大家在學習古詩乃至以後要學習的古文時,都要先學會斷句,理解詞語的詞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
  • 一首精美的送別唐詩,一句「青山萬裡一孤舟」,情意悠悠韻味十足
    試想一下,一首古詩只用20個字、28個字就能構成一篇構思奇妙的短文章,就要求每一個漢字背後都有無窮無盡的意味。所以這些詩人為了儘可能展現出詩詞語言的表現力,就會自覺地在遣詞造句方面用心雕琢。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出現了七絕聖手王昌齡,也才有了五言長城劉長卿。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 中華經典資源庫: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從「沈宋」的律詩,到劉希夷的七言歌行,這就讓我想起元好問學習杜甫以「以詩論詩」的論詩絕句,其中有一首說:「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後來,唐宋八大家的領袖韓愈也有一首詩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那麼,我們就來講講陳子昂那首最有名的名作《登幽州臺歌》。 詩云:「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針對現在小孩背古詩,一天一首你怎麼看待?
    寶媽提問:針對現在小孩背古詩,一天一首你怎麼看待?魚媽回覆:你好,我是魚媽。針對現在小孩背古詩,一天一首你怎麼看待?一天一首也不算多吧,我小時候,一天背一篇課文,初中時老師只要求背某幾段了,但是也要背英文課文,單獨從數量上來看也並不算多。像我自己小時候,就很喜歡背課文,每天早上喜歡趕第一個去背,因為老師有時會獎勵一個小本子,那個小本子封面的一個「獎」字對我來說有莫大的吸引力。
  • 【每天一首】之《赤壁》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古詩介紹 《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詩人即物感興,託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係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 數學老師給古詩畫山水畫板書,學生不捨得擦,網友:請寄給我黑板
    古詩配上山水畫,應該是非常令人賞心悅目的,因為很多古詩就出自山水之間。 比如說李白這首《望廬山瀑布》,就是一首出自山水間的古詩。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於唐開元十三年行至廬山遊玩,創作了《望廬山瀑布》二首。
  • 英語和數學當道的時代, 背古詩有什麼意義呢?
    昨天剛背過啊!」「綠長條……」 「%*&*!!!」好吧,不知道該說是這個小學二年級的娃更可憐,還是她那個聽聲音就不怎麼淡定的媽更可憐。總之,背古詩和監督背古詩,可能與「背單詞和監督背單詞」「做數學題和檢查數學題」並列的壓在小學生家長頭上的三座大山。為啥神獸們背不下來這麼好背的古詩呢?
  • 陪孩子玩飛花令遊戲,輕鬆記憶《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
    沒有詩詞基礎的人根本玩不好它,所以飛花令便成了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文字遊戲之一。一. 古代玩法行「飛花令」時只能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例如: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開堪折直須折」乙要接續第二字帶"花"的詩句,如"落花人獨立"。丙可接"感時花濺淚","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紅","花"在第四字位置上。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前幾天小仙給大家分享了唐朝最好的十首七言絕句:>>>前面說過,李白和王昌齡是最擅長寫七言絕句的,而杜甫就是最擅長寫七言律詩的,其他詩人的七律雖然也有不少佳作,但是從整體上都無法和杜甫相提並論。而這首《登高》,又是杜甫最精到的作品。此詩是杜甫晚年所作,從技巧上看,已經爐火純青,從感情上看,也最能體現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
  • 歐陽修的一首七言古詩,淡而有味,不愧為上乘之作
    下面介紹歐陽修的一首七言古詩,淡而有味,不愧為上乘之作。晚泊嶽陽宋代:歐陽修臥聞嶽陽城裡鍾,繫舟嶽陽城下樹。正見空江明月來,雲水蒼茫失江路。宋仁宗景祐三年五月,歐陽修因上疏救範仲淹,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歐陽修攜家人沿水路前往貶所,溯江而上,於九月初四,夜泊嶽陽城外的洞庭湖口,月下難眠,寫下了這首七言短古《晚泊嶽陽》。歐陽修對嶽陽了解不多,但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卻聞名遐邇,引得詩人對此地也早已久仰。
  • 讀古詩系列《贈劉景文》小學生必背古詩
    古詩介紹 《贈劉景文 / 冬景》 作者:蘇軾(北宋)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 小男孩背古詩急哭,為啥要「謝謝櫻桃」?爺爺東北話解釋笑噴了
    還記得你小時候搖頭晃腦背古詩的樣子嗎?是不是背不好要打手心哦?80後小時候還在吟誦「鵝鵝鵝」,如今的小娃娃卻早已登上了《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如果說我們小時候還都是「複讀機」,現在的孩子則堪稱「詩詞庫」了。背詩,是從學齡前到高中都逃不脫的命運,所以,你準備好了嗎?
  • 杜甫52歲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流傳千年,小學生必背
    說起杜甫,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憂國憂民,杜甫的詩歌中總是充滿著憂愁和坎坷。當然,也有為數不多的比較輕快的詩句,比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但是今天安久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小詩,是杜甫心情非常好的時候寫下的。這首詩很短,但是非常經典,小學生都會背。
  •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對於古詩的理解,可以說是「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尤其是一些爭議比較大的古詩,理解出來的含義更是難以確定下來。每個人對古詩的理解都不盡相同,但不代表可以隨便理解。比如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背過,大人也都耳熟能詳的《山行》,一首七言絕句中就有三個字存在巨大的爭議。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七言律詩的格式是什麼,有哪些講究
    七言律詩的格式是什麼,有哪些講究文/@成長新視點七言律詩,是律詩中的一種風格,遵從了律詩的統一要求,即篇幅固定、押韻嚴格、講究平仄和要求對仗。七言律詩的具體要求,篇幅上,是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押韻上,全篇為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二、四、六、八句最後的一個字要同韻;平仄上,要符合平仄律,指在一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一個音步,平仄交替安排;在對仗上,是要求三四句、五六句為對仗。
  • 春風惱人,夜色撩人,此人值班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暗藏三種心思
    宋代文學家王安石也不例外,夜色撩人,他在皇宮值班期間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居然暗藏了三種情懷。這首詩初看是春風惱人,細細揣摩是思念好友,然而再結合作者的處境,這首詩居然表達了作者抑制不住的春風得意。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曾經在皇宮的絲綸閣值夜班,他因無事閒坐而感到寂寞難耐,揮毫寫下了一首七言絕句詩《紫薇花》,含蓄表達了對所從事工作感到失望。幾乎是在同一個場景下,王安石也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春夜》,表達了不同的感受。這首小詩在王安石詩集中名為《夜直》,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值夜班。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五律,一句一景,卻用兩個字貫穿全篇
    比如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典範之作。一首詩特別要注意詩眼,用得好可以生動傳神,猶如畫龍點睛。詩眼是指一首詩或一句詩中最精煉的一個字,例如陳與義的「暖日薰楊柳,濃春醉海棠」,其中的「薰和醉」就是詩眼,一字之妙,卻讓全詩頓時出彩。
  • 原創七言抒情詩一首《春雨寒》-木煜子
    清明前後桂南地區春雨淅淅瀝瀝連續下了半個多月,氣溫下降了十幾度,溫度每天都在十幾度左右徘徊,一個人獨自生活,夜晚無事時遙望蒼穹,想念朋友彈奏的美妙琴音;陰雲密布遮蔽了本該明媚的月光,滿園的花朵被雨水打落,也好像在嘆息春雨太冷,早早的凋零……
  • 10首七言律詩,有唐一代,巔峰之作
    10首七言律詩,有唐一代,巔峰之作1.錦瑟唐代: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然而,這不是一首格律詩詞。雖然是整齊的七言,也押平韻一韻到底,不曾換韻,但此詩一不講平仄,二又失粘,三頷聯不講對仗,乃至於連「空悠悠」的三連平都出現了,這是古風的格式啊。儘管如此,但鑑於詩人作於盛唐,七律也還在成熟的摸索之中,故放寬條件,還是算作律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