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一首七言古詩,淡而有味,不愧為上乘之作

2020-12-24 品詩賞詞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僅是曾鞏的導師,而且也是蘇軾的考官。作為前輩,歐陽修不僅勤奮好學、堪為楷模,而且為人誠懇、積極獎掖後進。

作為文學家,他的很多散文作品深受讀者歡迎,比如《賣油翁》、《醉翁亭記》等等;他的詩詞也是膾炙人口,充滿了積極向上的風氣。下面介紹歐陽修的一首七言古詩,淡而有味,不愧為上乘之作。

晚泊嶽陽

宋代:歐陽修

臥聞嶽陽城裡鍾,繫舟嶽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雲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

宋仁宗景祐三年五月,歐陽修因上疏救範仲淹,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歐陽修攜家人沿水路前往貶所,溯江而上,於九月初四,夜泊嶽陽城外的洞庭湖口,月下難眠,寫下了這首七言短古《晚泊嶽陽》。

歐陽修對嶽陽了解不多,但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卻聞名遐邇,引得詩人對此地也早已久仰。今夜明月高照,正好賞景,首聯採用倒裝句,描寫泊船周圍的環境,「臥聞嶽陽城裡鍾,繫舟嶽陽城下樹。」

作者從「城下樹」寫到「城裡鍾」,不僅空間位置變化,時間也在逐漸推移。歐陽修悠閒地傾聽水上的晚唱、以及城內的晚鐘,似乎毫無貶途中的黯然神傷之情。

接下來具體描寫湖面的景色,「正見空江明月來,雲水蒼茫失江路」。 江面空曠,一輪明月漸漸升起,水天一色,夜氣蕩漾。

「空江明月」,顯示出洞庭湖氣象開闊,與樹下系住的小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雲水蒼茫」,令人感到仕途也是如此迷茫,不可捉摸。好在明月多情,可以安撫詩人的一顆孤寂之心。

歐陽修正有些惆悵,忽然聽到不遠處有歌聲傳來,立即循聲望去。頸聯描寫月下晚唱,「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夜深人靜、江月皎潔,舟子晚唱、格外悅耳。

江月不懂詩人的心事,只顧灑落清輝。舟子的漁歌,聲音嘹亮,歌聲與城裡鐘聲融合在一起,在浩渺的江面上瀰漫無際,更讓詩人思念起遠方的親朋。   

詩人心緒萬千,更陶醉於清輝江月及水上歌聲之中,「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嘹亮的歌聲還在耳畔迴響,舟子卻蕩起船槳,如飛似地駛過停泊的地方。歐陽修只感到目不暇接、眼花繚亂,霎時間已經離他很遠。輕舟短楫,疾去如飛,唯有那歌聲似乎還在悠遠處迴蕩。

一切又歸於平靜,詩人的內心卻更加波濤洶湧。作者巧妙地以寧靜的月夜,襯託出疾行如飛的輕舟,更顯出夜幕下洞庭湖的寧靜和安然。同時初來乍到的詩人本來充滿羈旅愁思,一曲歡歌正好排遣他的憂傷,可惜這飛舟很快就消失在茫茫的煙水之中,詩人又再次在現實中彷徨。

縱觀歐陽修的這首詩,作者描寫旅中思歸,深藏不露。前一半寫夜泊情景,迷迷茫茫;後一半是特寫鏡頭,一葉小舟踏歌而來,又飛速而去,留下了無限悵惘。整首詩空靈悠遠、淡而有味,全詩平易流暢、深婉曲折,歐陽修不愧為北宋大才子。

相關焦點

  • 劉長卿秋日遠眺,這首五律蒼涼深邃,不愧為上乘之作
    下面介紹的是劉長卿秋日遠眺,這首五律蒼涼深邃,不愧為上乘之作。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代:劉長卿古臺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他的詩歌多寫幽寂之境、荒村之鄉,比如「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就是讀者最熟悉的名句。劉長卿隱居後長期居住在洛陽,安史之亂爆發後,洛陽也落入亂軍之手,詩人不得已四處漂泊,後來流亡到揚州一帶。一個秋日的傍晚,詩人登上吳公臺遠眺,他心潮澎湃,於是便寫下了這首弔古之作。
  • 陳子昂一首七言古詩,全篇卻一句七言都沒有,如今的小學生都會背
    唐朝的唐詩之所以興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七言古詩的興盛。作為一種擁有著悠久歷史的詩歌題材,在唐代文人們的努力下,七言古詩逐漸成熟,並且達到了巔峰。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李白的作品,李白正是七言古詩的忠實愛好者,他對這個題材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10首七言律詩,有唐一代,巔峰之作
    10首七言律詩,有唐一代,巔峰之作1.錦瑟唐代: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入選理由:唐詩最美的七律。也是唐詩最奇幻最迷人最不可解的七律。如果只要讀一首唐詩七律,我選這首。一首詩寫出一個夢幻般的審美世界。這首詩引發的註解之多,也是其他任何詩詞無法比擬的。
  • 歐陽修的一首阮郎歸,雍容蘊藉,全詞不著歡愁,而歡愁自見
    歐陽修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他不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算是蘇軾的恩師。讀者朋友都熟悉他的散文《醉翁亭記》,以及著名的說理文章《賣油翁》。歐陽修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常懷青雲之志。不過北宋那些有才華的士大夫,沒有幾個仕途順利,他也曾多次被貶。
  • 【每天一首】之《題破山寺後禪院》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一首題壁詩,曾入選《唐詩三百首》。一作「惟餘」,又作「唯聞」。鐘磬(qìng):佛寺中召集眾僧的打擊樂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屬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佛家說,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維摩經·方便品》),精神上極為純淨怡悅。此刻此景此情,詩人仿佛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像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這悠揚而宏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純淨怡悅的境界。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幽美絕世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自己遁世無門的情懷。
  • 歐陽修被貶湖北夷陵寫詩一首,開篇妙絕,句句都是經典
    貶謫途中寫下的詩文,最能見出一人之心性。劉禹錫在經歷二十三年貶謫生涯後寫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名句;蘇軾經歷貶謫一步步走向我們心中的那個「蘇東坡」,寫下多少樂觀豁達的詩詞;而北宋文壇大咖歐陽修,也是經歷曲折仕途才成就了千古一「醉翁」。1036年,歐陽修因支持範仲淹的政治改革而仗義執言,繼而被貶夷陵(今湖北宜昌),這是他第一次被貶。
  • 歐陽修一首傷春之作,通篇構思新巧推陳出新,開頭就是千古名句!
    宋詞與唐詩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無論是創作手法,還是格式都不一樣,但是歐陽修的詞清新脫俗,一些看似很普遍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譬如這首《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那就是一首不容忽略的名作。《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宋代:歐陽修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綠暗紅嫣渾可事。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這首詩能千古流傳,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當然是因為的確寫得很好。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說,這首詩並不是符合七言律詩的格律,但是詩詞創作以立意為先,詞句其次,格律最末,這首詩的立意高遠,足以讓人忽視格律上的小小缺陷。
  • 古詩文中的家風家教
    古代一些進步開明的文人賢達深諳家教對於子女成長成人的重要性,而家教首當引導子女懂得做人之本,知曉大義,從小培養報國之志和家國情懷。一生坎坷的晚唐詩人韋莊在他的《勉兒子》詩中寫道:養爾逢多難,常憂學已遲。闢疆為上相,何必待從師。這是韋莊鼓勵兒子在戰亂之時投筆從戎、報效國家而作的一首小詩。體現了詩人心繫國事、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
  • 古詩有萬人如海一身藏之句,鄭孝胥取齋名為海藏樓,此名深得我心
    古詩有萬人如海一身藏之句,鄭孝胥取齋名為海藏樓,此名深得我心。萬人如海,無妨保留作為個體之我的私密空間,為此,有時在稠人廣眾之間,在鬧熱場中,我帶一冊小書,袖珍本那種,手掌那麼大,偷閒看上幾頁,其味佳勝。
  • 男寶寶起名:有出處的男孩名字推薦之出自「古詩文」
    有出處的男孩名字推薦之出自「古詩文」朗暢——出自陸機《文賦》:「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知讓——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有出處的男孩名字推薦之出自「古詩文」凱澤——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昆蟲凱澤,回首面內」。碩明——出自《九思·悼亂》,「駐俟兮碩明」。
  • 歐陽修:一個因為才華而為所欲為的「醜男人」
    故宮博物院藏牡丹題材文物特展曾用古詩寫過情書的人,肯定都知道這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主要是想用古詩來暗示"雖然沒中狀元,但是他的才華眾人皆知,所以,他不僅做了官,胥偃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可謂是年輕有為。這是什麼實力?按今天來說,相當於莫言,考試不行,但是人家卻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許多大學看他有才華,紛紛請他去做教授。總的來說,歐陽修來到首都後便連著走好運,迎娶嬌妻,步入仕途,真是三喜臨門,妥妥的人生贏家。
  • 遠不止武亦姝 滬古詩文教育傳承"大珠小珠落玉盤"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出彩選手的背後,必然有紮實「育種」的學校——武亦姝所在的復旦附中,姜聞頁所在的上海中學,在上海乃至全國都頗有名氣;侯尤雯所在的文來中學也已蟬聯了11屆上海古詩文閱讀大賽團體冠軍。  幾名選手,幾所學校,折射了上海這座城市對古詩文及傳統文化的尊重。  「上海對傳統文化以及古詩文的教育,是『大珠小珠落玉盤』。」
  • 春風惱人,夜色撩人,此人值班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暗藏三種心思
    宋代文學家王安石也不例外,夜色撩人,他在皇宮值班期間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居然暗藏了三種情懷。這首詩初看是春風惱人,細細揣摩是思念好友,然而再結合作者的處境,這首詩居然表達了作者抑制不住的春風得意。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曾經在皇宮的絲綸閣值夜班,他因無事閒坐而感到寂寞難耐,揮毫寫下了一首七言絕句詩《紫薇花》,含蓄表達了對所從事工作感到失望。幾乎是在同一個場景下,王安石也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詩《春夜》,表達了不同的感受。這首小詩在王安石詩集中名為《夜直》,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值夜班。
  • 《陳情令》之藍湛:淡中有至味
    藍湛,很淡。他亙古清冷的性子。幾乎不與任何一人熱絡。「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是他的入骨的原則。無幹他的聒噪擾攘,他更是眉眼都不抬一下。認識他許多年了,就如昨日才認識他一般。他從不隨塵世俯仰,不輕易濃,也絕不隨意稀釋。他就是他,一如既往,淡。
  • 詞作僅存一首,蘇軾稱他「以雄文直道獨立當世」,歐陽修也仰慕他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者作為一個詩人、散文家,王元之在詩、文創作中均有突出的貢獻,且成就頗高。他的散文《黃岡竹樓記》被選入《古文觀止》,成就千古名篇。王元之詩法白居易,對杜甫和白居易的現實主義文風很是推崇,他曾有「本與樂天為後進,敢期子美是前身」的言論,可見他對杜甫、白居易的尊崇。他提倡平易、樸實的文風,是北宋初期最先反對唐末以來浮靡之風的先驅者,對宋初的詩風、文風變革奠定了基礎,也為後期歐陽修、梅堯臣等人的詩文革新運動開闢了道路。
  • 歐陽修寫下一首詞,開頭就是千古名句,短短7字耐人尋味!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蝶戀花》,便是一首開頭就很耐人尋味的詞作。它出自北宋詞人歐陽修之手,也是歐陽修的代表詞作之一。 而說到歐陽修的《蝶戀花》,就不得不提詞中的千古名句:「庭院深深深幾許」。這個短短7字的開頭,歷來就深受詩論家的好評。如明人李廷機《草堂詩餘評林》:「首句疊用三個深字最新奇;清人陳廷焯《雲韶集》:「連用三深字,妙甚」。
  • 歐陽修的一首五絕,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一字不可更改
    歐陽修38歲那年,因為受到範仲淹慶曆革新的牽連,被貶安徽潁州(今阜陽)。潁州有美麗的西湖,詩人閒暇時經常來此處遊玩,有時與良朋並遊,有時也會乘興獨往,西湖的景物給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潁州西湖上有三座橋,分別是宜遠橋、飛蓋橋、望佳橋,都是由歐陽修在穎州時主持修建。詩人也寫過三首詠橋詩,抒發自己對多彩多姿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下面介紹歐陽修的一首五絕,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一字不可更改。
  • 歐陽修一首感人的愛情詞,一直被認為是偽作,直到近年才打破質疑
    那麼韓愈是屬於開宗立派的大師,發起了古文運動,講究文章要有實質性的東西,不能只有華麗的辭藻,他排在第一位是無可爭議,那麼歐陽修是繼承者,也是他最終把古文發揚光大,所以他絕對是有資格排在第二。歐陽修的作品風格多樣,無論是詩歌,還是散文,以及詞作,那都是自成一派,尤其是他的一首《生查子.元夕》,深受大家的喜愛,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性之一;這首詞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深情,通篇寥寥數語,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愛意,同時又有著無限的憂愁,一位女子在元宵佳節,原本是是與心上人約好了在某個地方見面,但是她等了一整晚心上人始終是沒有出現,這也使得他悲痛不已;而歐陽修正是抓住了女子心理變化
  •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一首經典古詩《山村詠懷》出自北宋
    Hello,大家好,歡迎瀏覽百家號原創作者「語文輕鬆學」的一篇古詩系列的文章。相信有一首古詩一定令你記憶猶新,甚至勾起你許多的童年回憶。好的,閒話就不多說了,這首古詩是我們幾乎所有人在剛讀一年級的時候的一首必學古詩,它就是北宋大詩人邵雍所作的《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翻譯:一眼望去有二三裡遠,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大大小小的亭臺樓閣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鮮花正在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