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年71歲在位24年,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2020-12-02 騰訊網

2000餘年的封建帝制,成就了400多位皇帝,如果加上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人,那是有整整500多位。

這些皇帝中什麼樣的人物都有,有作為的皇帝不少,但荒唐的皇帝也不少,而為了表彰這些皇帝的「功績」,後世之人還習慣為他們冠以諡號。

諡號的文化,博大精深,有作為的皇帝,諡號也很響亮,比如說劉徹,諡號為孝武皇帝,沒有能力的皇帝,諡號也很「低廉」,比如說劉欣,諡號為孝哀皇帝。

而三國時期有一位皇帝的諡號卻非常霸氣。

他的諡號為大皇帝。

這諡號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獨一份,那麼能夠享有如此殊榮的皇帝是誰呢,不是曹操,更不是劉備,而是孫權。

不過縱觀孫權一生的所作所為,其實很難與這個「大」字掛上鉤。

如果非要找出孫權比曹劉兩人更厲害的地方,那麼活得長或許是他最具備優勢的「長處」。

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相互吹捧自己的話,也會出現下面的對話:

曹操:我成名最早,能力最大,還挾天子令諸侯。

孫權:我活得長。

劉備:我左迎臥龍,右接鳳雛,還坐擁五虎上將。

孫權:我活得久。

那麼問題就來了,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南宋抗金將領、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知鎮江府時,曾登臨北固亭,感嘆對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寫下了傳唱千古的名篇《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首詞是什麼意思呢?翻譯成現代漢語,大致意思就是:什麼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佔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其中的「生子當如孫仲謀」,是借用曹操對孫權的一句評價。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領大軍進攻濡須口,與孫權相持一月有餘,孫權用水軍包圍曹軍,抓獲三千餘人,淹死的曹軍也有幾千人。後來孫權幾度挑戰,曹操堅守不出。於是孫權親自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營。諸將都以為是挑戰者來了,準備攻擊,曹操說:「這一定是孫權想要親自見識我的軍隊。」命令嚴整軍隊,弓弩不得妄發。孫權走了五六裡,回去的路上演奏歡快的樂曲。曹操遠遠地看見舟船軍隊仍然嚴明整肅,不禁脫口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裴註:《吳歷》曰:「權行五六裡,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鬥到最後,才形成了魏、蜀、吳的三國鼎立之勢,孫權因而成為與曹操、劉備並列的大伽。「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是的,天下之勢,走到此刻,已是曹、劉、孫的天下了,這就要看到底誰更狠,誰才有機會成為贏家。

在三人的比拼中,曹操的實力最強,佔了個「勢」字,因為他手中有張王牌——漢獻帝劉協,所以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而一統北方之地。劉備佔了一個「情」字,出道以來就以漢室皇叔自居,到處拉同情,混了個好人緣。而孫權則佔了一個「畏」字,因為他比曹操、劉備都年輕,「後生可畏」嘛,熬死了曹、劉,他老孫就是老大了。

在曹操與劉備面前,孫權確實年輕,比曹操年輕27歲,比劉備年輕21歲.並且,曹操與劉備兩還都不經熬,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於洛陽,年66歲(其時,孫權38歲);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年63歲(其時孫權41歲)。都說,不要看誰笑得最張揚,而是要看誰笑到最後,能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曹操與劉備先後崩逝,孫權正值壯年,按說是,天下應該盡歸他這位東吳大帝的之手,而且,上天也給了他施展的時間——孫權一直活到太元元年(252年)才病逝,年70歲,比劉備晚死29年,比曹操晚死32年。但是,笑到最後的孫權,為何仍未能一統天下呢?他這是否是「浪得虛名」?

先說客觀因素。其一是軍事實力上不如曹魏。三國在軍事力量上,魏國最為強大,東吳儘管到孫權已歷三世,卻最弱!如到孫權這輩,東吳士兵善水戰而不善陸地作戰,這與東吳軍事集團盤居江東有關,事實上無論赤壁大戰還是夷陵之戰,東吳的戰略思想都是採取守勢,禦敵於國門之外就算勝利!

孫堅、孫策能建立政權依據長江天險,所以,加強水軍力量,消滅來犯之敵於水面上,是建軍的指導思想!而三國十四州,東吳只佔有二州,要一統天下,必須佔領其它十二州,必須要有精銳的騎兵部隊,水軍到了北方是沒有優勢的!

其二是經濟實力也劣於曹魏。在漢末的軍閥混戰中,中國人口也大量下降,歷史記載,曹操在世時,曹魏實際控制的人口才「四百萬」,東吳人口「一百二十萬」,蜀漢只有「八十萬」;曹操死後,上面的數據有所變化,但基本上魏國的人口還佔整個三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有這樣的人口紅利,國家擴軍,農耕繳稅曹魏都有巨大優勢。

再說個人素質。孫權雖然廣受稱讚,那也只是對他前半生的肯定。真實的孫權,人品上是有缺陷的,「他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仿佛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相駕下稱臣,臉皮之厚,仿佛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李宗吾語)」如此看來,孫權的為人,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反覆無常」。

而晚年的孫權,則更昏聵,且血腥。他最大的失誤,就是在選擇後繼者上。在長子孫登病逝後,孫權的三子孫和被立為太子。自赤烏五年(242年)起,孫和及魯王孫霸之間因儲君問題產生了極大矛盾。朝中大臣亦分為兩派,分別支持太子和魯王。其中,陸遜、顧譚、吾粲、朱據、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騭、呂岱、全琮、呂據和孫弘等都支持魯王。赤烏十三年(250年),孫權廢孫和,賜死孫霸,並於同年十一月改立孫亮為太子。

家事受到外臣幹涉,孫權非常不爽。「大帝號稱賢主,而太子和被廢之際,群臣以直諫受誅者,如吾粲、朱據、張休、屈晃、張純等十數人,被流者顧譚、顧承、姚信等又數人,而陳正、陳象至加族誅,籲,何其酷哉!自是宮闈之釁,未有至此者也。」手下重臣,就這樣殺的殺,流的流,幹的儘是親痛仇快的惷事。

陳壽也說孫權:「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而曹操的繼任者是曹丕,儘管因殘酷迫害同室宗族、廢后漢獻帝、又淫亂好色,歷史名聲不佳;但他是文武雙全,政績不凡,繼承和發展了曹操的諸多政策,鞏固了魏國的基業;他君臨東吳期間,曾親統百萬大軍徵伐吳、蜀,連諸葛亮對他都不敢小覷。何況孫權?

所以,孫權之輸,是輸於自身的不完美;而東吳之敗,也是始於孫權晚年的一連串昏招。

相關焦點

  • 孫權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為何依然沒能一統天下?孫權:都怪這兩人
    說孫權計劃耗死了所有勁敵,大概率是把孫權的敵人想像成了劉備、曹操、曹丕等人,這些人也確實沒有活過孫權。不過三國時期英才輩出,孫權的這些勁敵去世後,仍然存在著兩人,一直阻礙著孫權的統一步伐。這兩人便是滿寵和司馬懿!
  • 孫權熬死了司馬懿,為何沒能一統天下?諸葛亮的話一針見血
    曹操,孫權,劉備三人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叫三國,互相牽制,維護各自的穩定,可最終司馬家族卻竊取了魏國曹王室的政權,並且先後滅了蜀吳兩國,完成了天下的一統。可是很多人會很困惑,孫權是這三人中最年輕的一位,曹操和劉備先後去世,新皇登基時,孫權正值人生巔峰,後來魏國最關鍵的老臣司馬懿都死了,孫權依然在世,為何他沒能一統天下呢?孫權為啥沒能一統天下?原因很簡單,就是江東的實力不足。
  • 歷史上孫權是怎麼死的,為何說他的墓差點被朱元璋掘了?
    歷史上孫權是怎麼死的,為何說他的墓差點被朱元璋掘了?孫權是三國時代吳國的開國皇帝,也是歷史上少有的長壽皇帝。年少便掌握東吳大權的他,足智多謀,為吳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民國總統孫中山居然也是他的後人!在他死後,他的墓為何差點被挖掘?下面,快和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 孫權熬死幾乎所有勁敵,又因休養國富民強,為何最後沒一統天下?
    魏王朝的朝中重臣中,司馬懿活得最長,他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熬死了曹叡。小皇帝曹芳掌權之後,才開始動手,奪取魏國政權。接著再熬下去,不急著稱帝。最後,當他的孫子司馬炎出生時,他的家族終於統一了。儘管如此,三國時期還有一個人也是很能熬的,活得也很長。而這人也不像司馬懿那樣只是個大臣,而是個皇帝。但這位皇帝卻得不到天下。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應該說,大家都猜到了,這位皇帝就是吳大帝孫權。孫權的確是個能幹的人。實際上,他的壽命也比這長。原來他與曹操、劉備同屬一族。
  • 三國後期再劉備和曹操去世後,孫權為什麼沒有一統天下?
    三國之所以叫三國是因為,漢末的亂世最後是以為曹操劉備和孫權的勝利作為了結的,最終因為他們三人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他們三人的實力相當。那麼為何孫權在劉備曹操去世後沒有依靠自己的實力而統一全國呢?
  • 三國人物性格窺探之五-孫權
    孫權古代畫像孫權是三國時的吳國君主,也是在位時間最長,最長壽的君主之一。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 《機動戰士高達》編劇山本優去世 享年71歲
    山本優網易娛樂11月29日報導 據日本媒體報導,漫畫劇本家山本優在11月25日去世,享年71歲。他生前經手過包含《機動戰士高達》、《時間飛船24》、《福星小子》、《銀河旋風無賴我》在內的多部動漫作品。
  • 孫權死的比司馬懿還晚,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
    現下說到三國歸晉,大家都調侃是司馬懿這個老不死的,熬死了同期所有對手,笑到最後。其實不然,還有個孫權,他竟然比司馬懿還晚死一年。那為什麼,統一三國的不是孫權呢?孫權也算是個牛人,曹操曾帶著歧義讚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 直到臨死陸遜才想明白,為何孫權一定要逼死他
    孫權和陸遜,早年的關係非常好。兩人相知相得數十年,同心協力打贏夷陵大戰,留下了許多君臣配合默契的佳話逸事。然而到了孫權的晚年,陸遜卻最終以悲劇收場。由於孫權不同意陸遜的意見,二人之間出現了許多爭議,陸遜被孫權多次指責,氣鬱而死。可以說,是孫權親自逼死了陸遜。孫權一直都特別的看重陸遜,為何要這麼做?
  • 孫權9歲父親就死了,那麼小他11歲的孫尚香是怎麼來的?
    孫權9歲父親就死了,小他11歲的孫尚香才出生。不是說「懷胎十月」,孫尚香卻在娘胎裡待了2年,她又不是哪吒,不合邏輯呀!那麼,孫權9歲父親就死了,那麼小他11歲的孫尚香怎麼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 【吳-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武將詳解
    一、簡介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
  • 玩《三國志11》戰報89,東吳吳大帝孫權,碧眼紫髯兒孫仲謀駕崩了
    各位讀者好,我是慕橙歷史,讓我們一起去還原回顧那一段熱血的三國劇情,此劇情劇本是開始於公元225年7月的南蠻徵伐,諸葛亮南徵孟獲,上一篇戰報的遊戲暫停時間點停留在公元252年3月11日,如今再度開啟遊戲時間。在上一篇第88戰報呈送上,談及了一代冢虎,魏國丞相司馬懿去世!
  • 齊國實力強大,還曾多次擊敗秦國,為何沒能一統天下呢?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公元前316年秦並巴國和蜀國。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韓國、魏國、趙國、楚國、燕國、齊國這六國,從而建立了秦朝。雖然在戰國七雄中,是秦國笑到了最後,但是,在此之前,齊國完全有機會,也有實力和秦國爭奪天下。比如在戰國中期,秦、齊成為東西二強。
  • 諸葛亮料事如神,卻為何沒能幫助劉備一統天下?
    可就是這樣一位大人物,卻為何沒能幫助劉備一統天下,光復漢室呢? 3、 手中無將 蜀漢前期還是有很多將領跟隨劉備出生入死的,可到了後期,死的死,叛的叛,諸葛亮可用的將領越來越少。
  • 孫策早逝留下24歲大喬,繼任者孫權是如何對待美豔大嫂
    大喬是公元199年12月和孫策成婚的,結果孫策在公元200年的時候,也就是第二年就被人刺殺了。當時江東孫氏是江東之主,儘管當時已經是孫權執掌家主之位,但是孫策作為曾經的家主,孫策的孩子仍然是屬於江東孫氏的宗族子弟,那麼有了孩子的孫策遺孀們自然不可能再改嫁了,而是要在家族中負責撫養孩子長大,同時侍奉孫策和孫權的老母。
  • 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是孫權賜死的嗎?
    其實就是因為孫權對他的的教導和培養。據《三國志·江表傳》記載,孫權曾對呂蒙和蔣欽說:你們現在的身份已經不是衝鋒陷陣的小卒,而是獨當一面的大將了,出了在軍隊的工作,還應該在平時多讀點書學習點政治。剛開始呂蒙對此並不感冒,以軍隊中事情多,沒時間為由敷衍孫權。孫權說:我難道是要你們當博士嗎?也就是多少懂一點歷史罷了。你們事多,難道比我還忙嗎?光武帝南徵北戰,曹孟德逐鹿中原,都是手不釋卷。
  • 關羽若成功逃脫,回到蜀漢東山再起,劉備最終能一統天下嗎?
    關羽的死其實只能說是加快了蜀國走向滅亡道路的速度,並不能說是其根本原因。即使關羽成功逃脫,劉備也難以統一天下的原因一共有兩條。其一當時的曹操和孫權兩個人已經發展的很是穩定,根本不像是從前那樣,三個政權之間的實力相差甚遠,換句話來說,現在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了。
  • 孫權晚年為什麼性情大變,這是為何呢?其中又有何隱情呢?
    可讓人頗感疑惑的是,孫權年輕時明明很有能力,完全有機會開拓疆土,可晚年反而性情大,變成了昏君,這是為何呢?其中又有何隱情呢?想必很多朋友都不了解孫登吧,作為孫權的愛子,孫登一直備受孫權寵愛,孫登本人也非常爭氣,不但自己研讀了不少兵書,而且還時常與孫權一起探討戰事,父子倆的感情那是相當不錯。20歲那年,孫登被孫權派到會稽郡作戰,生活在那裡的山越人雖然沒有文化,但驍勇善戰,一點都不怕死這是。
  • 三國志戰略版孫權攻略 孫權戰法陣容搭配指南
    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三國志・戰略版》孫權武將詳解,一起了解一下吧!一、簡介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 孫權得到了哥哥創造的基業,為何只給孫策王的封號?
    《三國演義》幾乎涵蓋了三國時期所有的猛將,然而有一人因為「出場時間」過短而沒有得到大篇幅的描寫,很多讀者也對此人沒有太為深刻的印象,然而此人實為三國一必不可少的「絕世猛將」,史料贊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