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素來料事如神,讓敵人聞風喪膽。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從一開始實力薄弱的的隊伍,一點點發展壯大,而且還一次次以少勝多,取得了荊州、益州。漢中等地。可就是這樣一位大人物,卻為何沒能幫助劉備一統天下,光復漢室呢?
1、 外部原因
當時三國已經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雖然戰火不斷,可三國的局勢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但是到了三國後期,魏吳的實力越來越雄厚,手下有本事的參將越來越多,而蜀國的兵力卻在不斷下降。
2、 內部原因
打了幾次大勝仗後,劉關張三人開始膨脹,蜀軍將士也不斷膨脹,居功自傲,不把敵人放在眼裡。劉關張和諸葛亮等人在戰略部署上經常會有一些分歧和摩擦,導致軍中不和。再加上蜀軍中出了很多內奸,經常在諸葛亮背後捅刀子,讓這個本就脆弱的政權更加雪上加霜。
諸葛亮三路並進的策略本來是沒有問題的,可關羽卻大意失荊州,三路並進也以失敗告終。劉備為奪回荊州又率兵攻打荊州,卻也落得慘敗,導致蜀軍元氣大傷,也是蜀國走下坡路的開始。
3、 手中無將
蜀漢前期還是有很多將領跟隨劉備出生入死的,可到了後期,死的死,叛的叛,諸葛亮可用的將領越來越少。「蜀中無大將」便是最形象的比喻了。再加上連年徵戰,蜀軍糧草供應不足,將士們體力不濟等等,都是導致蜀軍失敗的原因。
4、 戰略失誤
諸葛亮雖然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卻也會有一些戰略上的失誤,而且都是重大失誤。例如不該讓驕傲自大的關羽守荊州,不該讓馬謖守街亭等等。這麼多的重要的地方失守,縱使諸葛亮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挽回局面了。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算盡天下事,難道他沒有算到劉備會失敗嗎?當然不是,他一早便算到漢室氣數已盡,劉備不會成功。可他還是出山幫助了劉備,主要是因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打動了他,一個漢室宗親後裔給自己下跪磕頭,如果再不答應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其次諸葛亮認為自己可以逆天改命,想努力嘗試一下自己能否成功,如果真的光復了漢室,也算是救民於水火了。只可惜他還是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