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料事如神,卻為何沒能幫助劉備一統天下?

2021-01-13 騰訊網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素來料事如神,讓敵人聞風喪膽。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從一開始實力薄弱的的隊伍,一點點發展壯大,而且還一次次以少勝多,取得了荊州、益州。漢中等地。可就是這樣一位大人物,卻為何沒能幫助劉備一統天下,光復漢室呢?

1、 外部原因

當時三國已經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雖然戰火不斷,可三國的局勢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但是到了三國後期,魏吳的實力越來越雄厚,手下有本事的參將越來越多,而蜀國的兵力卻在不斷下降。

2、 內部原因

打了幾次大勝仗後,劉關張三人開始膨脹,蜀軍將士也不斷膨脹,居功自傲,不把敵人放在眼裡。劉關張和諸葛亮等人在戰略部署上經常會有一些分歧和摩擦,導致軍中不和。再加上蜀軍中出了很多內奸,經常在諸葛亮背後捅刀子,讓這個本就脆弱的政權更加雪上加霜。

諸葛亮三路並進的策略本來是沒有問題的,可關羽卻大意失荊州,三路並進也以失敗告終。劉備為奪回荊州又率兵攻打荊州,卻也落得慘敗,導致蜀軍元氣大傷,也是蜀國走下坡路的開始。

3、 手中無將

蜀漢前期還是有很多將領跟隨劉備出生入死的,可到了後期,死的死,叛的叛,諸葛亮可用的將領越來越少。「蜀中無大將」便是最形象的比喻了。再加上連年徵戰,蜀軍糧草供應不足,將士們體力不濟等等,都是導致蜀軍失敗的原因。

4、 戰略失誤

諸葛亮雖然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卻也會有一些戰略上的失誤,而且都是重大失誤。例如不該讓驕傲自大的關羽守荊州,不該讓馬謖守街亭等等。這麼多的重要的地方失守,縱使諸葛亮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挽回局面了。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算盡天下事,難道他沒有算到劉備會失敗嗎?當然不是,他一早便算到漢室氣數已盡,劉備不會成功。可他還是出山幫助了劉備,主要是因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打動了他,一個漢室宗親後裔給自己下跪磕頭,如果再不答應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其次諸葛亮認為自己可以逆天改命,想努力嘗試一下自己能否成功,如果真的光復了漢室,也算是救民於水火了。只可惜他還是敗了。

相關焦點

  • 孫權熬死了司馬懿,為何沒能一統天下?諸葛亮的話一針見血
    曹操,孫權,劉備三人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叫三國,互相牽制,維護各自的穩定,可最終司馬家族卻竊取了魏國曹王室的政權,並且先後滅了蜀吳兩國,完成了天下的一統。可是很多人會很困惑,孫權是這三人中最年輕的一位,曹操和劉備先後去世,新皇登基時,孫權正值人生巔峰,後來魏國最關鍵的老臣司馬懿都死了,孫權依然在世,為何他沒能一統天下呢?孫權為啥沒能一統天下?原因很簡單,就是江東的實力不足。
  • 劉備有兵有將有諸葛亮,為何還是沒一統天下,最後輸給了這四個字
    想必大家都很佩服諸葛亮這個人,他的聰明才智為世人所知,諸葛亮這個人不但在軍事上比人略勝一籌,在管理上也十分得力。在世人心中,他一直是猶如智慧的化身,可後來他為何不能幫助劉家統一天下?劉備禮賢下士作為他的副手,也算比較賢明的君主,又有第一個謀士,沒想到最後卻輸給了這四個字。
  • 呂布如果有諸葛亮的幫助能不能一統天下?
    可憐三國第一猛將不是正面死在戰場,而是被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害死,這讓大家都惋惜不已,如果呂布此時有諸葛亮的幫助,能不能擊退曹操,一統天下呢?在下認為完全有可能。
  • 劉備手下戰將雲集,又有「匡扶漢室」的招牌,為何不能一統天下
    除去哭哭泣泣這一點以外,劉備在性格上還是與先祖劉邦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這從他的行事風格上可以說是體現得淋漓盡致,說是刻意模仿劉邦也毫不為過。然而最終大家看到的是,致力於匡扶漢室的他,縱使是手下戰將雲集,也沒有能夠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這究竟是為何呢?
  • 水滸梁山一百零八將穿越到三國,能否幫助劉備一統天下完成霸業?
    水滸梁山一百零八將穿越到三國,能否幫助劉備一統天下完成霸業?很遺憾,不能!  大體上有兩個原因:  其一,水滸梁山一百零八將,論單挑有不少能人,像玉麒麟盧俊義、豹子頭林衝、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等等。至於精通謀略,精通將略之人極少。
  • 諸葛亮的師傅水鏡先生,為何沒被重用?
    一生中並沒有立下什麼戰功,但是他卻教出了一個非常有能力的謀士——諸葛亮。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三國演義》第37回即為「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這事還是有試試基礎的,《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載:「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 當年水鏡先生為何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侄兒司馬懿?
    諸葛亮正是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的。 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原因 那麼水鏡先生司馬徽為何會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呢? 因為司馬徽對漢室是有著特殊的感情的,司馬徽家族世代為漢室效力,儘管漢室無望興復就,但是司馬徽心中卻不希望漢室滅絕,而劉備一直以匡扶漢室為目標,便是他看重的。
  • 關羽若成功逃脫,回到蜀漢東山再起,劉備最終能一統天下嗎?
    很多讀者認為《三國演義》中蜀國的滅亡的源頭就是關羽丟失了麥城,然後被人殺害,隨後張飛和劉備也沒有為他成功報仇就死去了,即使蜀國有諸葛亮的坐鎮與管理,有趙雲的拼殺與努力,也是無法扭轉蜀國衰頹的局面了,這其實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從地位來看,除諸葛亮、關羽、張飛外,趙雲也是其中一員,而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劉備的「四弟」幾乎等同,因此很多人戲稱趙雲可以稱得上是完美的「趙四」。然而,趙雲的官職卻異常尷尬,終其一生只得到一位鎮軍將軍。導致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為何劉備如此有眼無珠,非讓趙雲做「護衛」,欺凌老實人,卻不給趙雲立功的機會,趙雲簡直是明珠暗投,在劉備的手下,一生不可重用。
  • 蜀漢王朝霸主劉備,為何作戰不帶諸葛亮?毛主席一語道破
    東漢某年分三國,亂世造英雄,在那個戰亂連天的時代裡面,出現了不少的英雄豪傑,而諸葛亮就是三國中最出名的人物之一,他幫助劉備建立的蜀漢王朝,過人的軍事才能和智慧,也得到了一代軍神的稱號,可以說諸葛亮在三國時代呼風喚雨,風光一時。
  • 劉備為何能得到關羽、張飛、趙雲和諸葛亮加盟?三張圖帶你看懂
    有人說關羽是個賣棗的,張飛是個殺豬的,趙雲是常山土匪,諸葛亮是個村夫,他們為何就能名揚天下呢關羽賣棗是電視裡演的,張飛殺豬是三國演義裡寫的,趙雲是常山土匪不知道誰說的,諸葛亮種菜、劉備販履織席這才是歷史上記載的。
  • 三國志11:為何英雄集結中劉備總能一統天下?無外乎這3個原因
    而對於英雄集結這個劇本我們會發現,如果全勢力託管,玩家全程觀戰會發現,劉備大概率一統天下,曹操和孫堅勢力竟完全不是對手,這裡面是什麼原因呢?以下就是具體的分析:在英雄集結中,曹劉孫這三大勢力最大的特點都是人才濟濟,手下都擁有數量眾多的文臣武將,所以這三大勢力在遊戲開局都優勢非常大,發展起來也相對很快。
  • 三國中,水鏡先生明知漢朝氣數已盡,為何還把諸葛亮舉薦給劉備?
    劉備集團的人才結構基本搭建完成了,來個頂尖謀士,就可以一飛沖天了,正是看到劉備集團這麼好的條件,不忍劉備荒廢於這亂世之中,水鏡先生才將諸葛亮舉薦給了劉備。而他的舉薦方式,也是一波三折。劉備一聽水鏡先生能說出他們集團的最大問題,當即就心服口服了,不過當劉備詢問臥龍鳳雛是誰,家在哪裡時,水鏡先生卻閉口不答,推脫了過去,這是為何?
  • 張郃明明被張飛打得大敗,為何還會被劉備、諸葛亮忌憚?
    張郃曾被張飛大敗是事實,劉備、諸葛亮非常重視他也是事實。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張郃曾給劉備、諸葛亮都製造了足夠多的麻煩。郃識變數,善出營勢,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三國志.張郃傳》看來,劉備、諸葛亮,「忌憚」張郃,絕非空穴來風了。諸葛亮忌憚張郃還好理解,劉備為何也「憚郃」呢?
  • 中國古代智商排名前5,諸葛亮墊底,第2名每晚都會夢到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天才,這些人不管置身哪個領域,都能以掩藏其智慧的光輝。譬如,建築界有魯班,醫學界有華佗,謀士界有諸葛亮,科學界有張衡。而倘若要在古代這些聰明人裡分出個孰高孰低,拋開各自的領域看是有失偏頗的。
  • 劉備過江迎娶孫尚香,為何只帶著趙雲?諸葛亮這一手成就了劉備
    戰後,孫權本來是想拿下荊州,但還是被諸葛亮搶了先。這樣的結果讓孫權很不滿意,於是想出了用嫁妹妹的方式讓劉備過江迎親,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拿住劉備。然而,諸葛亮怎會看不透東吳的招式,直接派了趙雲跟著,最終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
  • 三國演義 為何劉備死後,諸葛亮沒贏過?姜維臨死前道出真相!
    在三國時期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之情。在小編看來劉備是一個心有大志,虛懷若谷,心胸開闊,有城府,有心計,為人處世足夠圓滑,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為君者。
  • 劉備臨終軍政分離,諸葛亮管政李嚴管兵,這是在提防諸葛亮?
    劉備白帝城託孤,臨終之前,命諸葛亮、李嚴二人輔佐劉禪,諸葛亮主管政治,命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劉備臨終之前,把政治與軍事一分為二,交給兩個最信任的人管理,一同輔助劉禪,但劉備為何不把軍事也交給諸葛亮?是在提防諸葛亮一人獨大麼?
  • 郭嘉不死諸葛亮不出山?郭嘉到底多厲害
    郭嘉出道,諸葛亮不出山郭嘉能力極強,不管是曹操還是後人對其都是極富盛譽。郭嘉與曹操可謂一見如故,甚至心胸狹隘的曹操都能不計郭嘉曾侍奉袁紹的前嫌。初次相識二人彼此評價:曹操:「能幫助我成就霸業的,就是這個人了」郭嘉:「曹操就是我想要侍奉一生的主公」郭嘉與曹操之間的惺惺相惜是促成他之後成就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