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兵有將有諸葛亮,為何還是沒一統天下,最後輸給了這四個字

2020-12-05 魯迅家常事

想必大家都很佩服諸葛亮這個人,他的聰明才智為世人所知,諸葛亮這個人不但在軍事上比人略勝一籌,在管理上也十分得力。在世人心中,他一直是猶如智慧的化身,可後來他為何不能幫助劉家統一天下?劉備禮賢下士作為他的副手,也算比較賢明的君主,又有第一個謀士,沒想到最後卻輸給了這四個字。

一位好老師很重要,諸葛亮那麼好,他的老師自然也不會等閒。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諸葛亮的師長是個很有才幹的世外高人,想他能教諸葛亮等人也能猜出他的才幹,還直接算出諸葛亮不會成功的結局,可見諸葛亮師長謀算之高,那諸葛亮師長到底是什麼?

有些人把這個人叫做水鏡先生,其實水鏡先生只是個名號而已,這個人叫司馬徽。司馬這個人不僅很有才學謀略,而且為人處世也很好。而且正因為有這麼多人來向他請教,這位司馬徽也是來者不拒,不管誰對他說好,好先生的頭銜也就這樣傳了下來。

那時天下大亂,有能之人各奔東西,誰都想統一天下,於是四處尋找有才之人。好先生因受人敬重,世外桃源,又愛助人,所以有人來問他,可不可以推薦些能幹的人,司馬徽給人說他自己有兩個學生,二人也是因受人敬重,所以在亂世中才有一定的聲望。

諸葛亮的名聲傳開了,所以劉備就會到諸葛亮居住的地方去,多次請諸葛亮幫忙,諸葛亮也很樂意幫助劉備,禮賢下士也很樂意。那時司馬徽就說,諸葛亮雖與以為英明的君主並駕齊驅,卻不能隨時隨地。

事後證明也是如此,儘管諸葛亮幫助劉備建立了三國格局,但最終還是未能實現自己的一統天下的夢想。最終還是逃不過他老師說的四個字——「不會時間」。

實際上,諸葛亮與劉備下山的時候已經太晚了,當時的曹操早已獨霸一方,無人能與之抗衡,劉備雖是賢臣,但實力並不強,即使是諸葛亮的謀略再過人,也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落荒而逃」!但諸葛亮的才幹我們不能否認,劉備的領導才能也是無可置疑的,只是一時無功,無過一時之功,諸葛亮失敗也很正常。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料事如神,卻為何沒能幫助劉備一統天下?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素來料事如神,讓敵人聞風喪膽。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從一開始實力薄弱的的隊伍,一點點發展壯大,而且還一次次以少勝多,取得了荊州、益州。漢中等地。可就是這樣一位大人物,卻為何沒能幫助劉備一統天下,光復漢室呢?
  • 劉備手下戰將雲集,又有「匡扶漢室」的招牌,為何不能一統天下
    除去哭哭泣泣這一點以外,劉備在性格上還是與先祖劉邦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這從他的行事風格上可以說是體現得淋漓盡致,說是刻意模仿劉邦也毫不為過。然而最終大家看到的是,致力於匡扶漢室的他,縱使是手下戰將雲集,也沒有能夠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這究竟是為何呢?
  • 劉備臨死前想讓諸葛亮繼位?把劉備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一讀,真相...
    這是一種想當然的說法,封建社會是家天下,即便諸葛亮能力超強,劉備也不可能把皇位讓給他。這點從白帝城託孤,劉備試探諸葛亮這件事上就已經體現出來。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孫權熬死了司馬懿,為何沒能一統天下?諸葛亮的話一針見血
    曹操,孫權,劉備三人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叫三國,互相牽制,維護各自的穩定,可最終司馬家族卻竊取了魏國曹王室的政權,並且先後滅了蜀吳兩國,完成了天下的一統。可是很多人會很困惑,孫權是這三人中最年輕的一位,曹操和劉備先後去世,新皇登基時,孫權正值人生巔峰,後來魏國最關鍵的老臣司馬懿都死了,孫權依然在世,為何他沒能一統天下呢?孫權為啥沒能一統天下?原因很簡單,就是江東的實力不足。
  • 呂布如果有諸葛亮的幫助能不能一統天下?
    可憐三國第一猛將不是正面死在戰場,而是被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害死,這讓大家都惋惜不已,如果呂布此時有諸葛亮的幫助,能不能擊退曹操,一統天下呢?在下認為完全有可能。
  • 諸葛亮通醫發明「諸葛行軍散」,為何卻短壽?劉備等人與其關係偶有...
    由此留下一個千古之謎:諸葛亮三兄弟中,哥哥諸葛瑾活了67歲,弟弟諸葛均雖史無記錄,但他們的父親諸葛珪去世於189年,263年蜀漢滅亡時,諸葛均還活著,則壽命至少在73歲以上。諸葛亮通醫,曾發明「諸葛行軍散」等,為何他卻如此短壽?劉備原本想找個外交人才三國時,諸葛可稱望族。
  • 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卻只說了5個字,讓諸葛亮看清劉備真面目
    曾經刺客看到他的舉動都不忍心殺他了,這不是明君嗎?曹操攻城,百姓拖家帶口跟著劉備走,劉備不好的話,百姓還願意跟他走嗎?這不是明君嗎?其實,這都是被包裝出來的,就像是現在一些食物的包裝廣告一樣,實際情況還是要以食物真品為主。這麼一說,劉備或許是另一種人。
  • 孫尚香與劉備結婚三年,為何最後卻沒有跟著劉備入蜀?
    不過遺憾的是,最終卻嫁給了一個半隻腳踏入黃土的糟老頭子,劉備。但不管怎麼說,劉備也是蜀漢之主,孫尚香的遭遇也不算太悲涼,可為何與劉備結婚三年,最後卻沒有跟著劉備一起入蜀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
  • 當年水鏡先生為何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而不是自己的侄兒司馬懿?
    所以他才將自己得意的學生推薦給劉備。 而水鏡先生對自己的這位徒弟是很了解的。儘管諸葛亮生活在山中,但是對當世局面一直有所關注,而且在諸葛亮在心中也早有人選,此人便是劉備。
  • 劉備臨終之前,為何將兵權交給李嚴,而不交給諸葛亮?有何憂慮?
    劉備從能力上比諸葛亮差,經過多次較量,劉備駕馭不了諸葛亮,故此而擔心,又由擔心而不放心,因此利用李嚴來制衡整局,說白了,劉備就是不自信,也就有了對諸葛亮不放心的小九九。李嚴是典型的益州派的領頭羊,諸葛亮是典型的荊州派代表。諸葛亮能說他不曾當過奸臣,但他實實在在是個權臣。
  • 有意思的題目: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蜀漢或許有一統天下的可能
    彰武二年(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戰敗,退守永安白帝城。永安是益州東線門戶,因此才有了永安都督這個要職。孫權自知短時間拿不下這座東線小城,加上來自曹丕的壓力,不得不向劉備請和,好全力應付曹魏方面。 次年,劉備去世,託孤諸葛亮及李嚴。
  • 劉備過江迎娶孫尚香,為何只帶著趙雲?諸葛亮這一手成就了劉備
    因為聯盟,這才有了後來的赤壁之戰。戰後,孫權本來是想拿下荊州,但還是被諸葛亮搶了先。這樣的結果讓孫權很不滿意,於是想出了用嫁妹妹的方式讓劉備過江迎親,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拿住劉備。然而,諸葛亮怎會看不透東吳的招式,直接派了趙雲跟著,最終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從地位來看,除諸葛亮、關羽、張飛外,趙雲也是其中一員,而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劉備的「四弟」幾乎等同,因此很多人戲稱趙雲可以稱得上是完美的「趙四」。然而,趙雲的官職卻異常尷尬,終其一生只得到一位鎮軍將軍。導致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為何劉備如此有眼無珠,非讓趙雲做「護衛」,欺凌老實人,卻不給趙雲立功的機會,趙雲簡直是明珠暗投,在劉備的手下,一生不可重用。
  • 魏延真的「腦有反骨」嗎,諸葛亮為何要殺他?忠心還是暗藏禍心?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除掉他,有何私心?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確實有此描述,稱其在諸葛亮死後便興兵反叛想要奪權,最終被長史楊儀運用諸葛亮遺留的間諜馬岱所斬殺,三族也被滅。而我們通過史料也能窺見這一事件的起因並不簡單,之所以不簡單,就在於以諸葛亮之大才,絕不會僅憑「腦有反骨」這一面相就殺魏延這一大將,如此片面而武斷的人是做不到丞相高位的,那麼,諸葛亮為何要殺魏延?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 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千年後竟然驗證預言,是早有預知還是巧合?
    據說,諸葛亮在即將離世時曾經留下了12字的遺言,令人驚訝的是,千年後他留下的遺言皆實現了,這件事究竟是諸葛亮的預知還是巧合呢? 一、諸葛亮的十二字遺言重見天日 據說這12字的遺言是在為諸葛亮修建武侯祠時發現的。康熙11年,四川的按察使名叫宋可鋒,他看見曾經修建的武侯祠早已破舊不堪,就想重新修繕一下武侯祠。
  • 《三國演義》有哪些不容易被人發現的笑點?劉備和諸葛亮唱雙簧
    三國演義中最為搞笑的,我認為是劉備和諸葛亮唱雙簧,對老將黃忠進行激將。而且,激將激到最後,使得黃忠被馬忠射殺於沙場。 可以說,黃忠前半生都在蹉跎,難有建樹。直到了公元209年,劉備搶佔荊南四郡之後,黃忠才投降於劉備。
  • 諸葛亮兄弟三人,為何分居三國?原來是諸葛家下的一盤棋
    劉備剛開始碌碌無為,雖然有一些兵勇,但卻屢戰屢敗,而劉備也明白,自己手下的戰將雖然驍勇善戰,但在謀略方面還是略有不足,如果自己能夠得到一位才華超群的軍師,那自己就這樣的亂世中無異於如虎添翼,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也印證了自己的這個猜想,諸葛亮也很快幫助劉備在亂世中立足,並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 都說諸葛亮只會搞後勤,可看了劉備的發展,才知道他有多厲害
    談到這位大才的貢獻,不少人竟然嗤之以鼻,認為諸葛亮只是個搞後勤的,即便他後來主導了北伐戰爭,也是寸功未立,根本不配有這麼高的評價。 顯然,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既然世人常常將劉備和諸葛亮放在一起,那麼不妨從劉備發展的角度,來看看諸葛亮對他起到的巨大作用。 兩人第一次見面,其實醞釀了一段時間,屬於互相考察階段。
  • 張飛死後,劉備輕聲說了4字,此時諸葛亮徹底看清劉備真面目
    這麼大過錯的情況下兩兄弟依舊原諒他,重新開始打拼;羽在劉備生死未卜的情況下依舊拒絕曹操拋來的高官厚祿和美女金錢,在得知劉備的消息後立馬動身,不遠千裡過關斬將的去見劉備;他們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誼在後世傳為佳話。但晚年的劉備得知張飛身死後說了四個字,諸葛亮聽到後才看清劉備的真面目,是什麼呢?
  • 諸葛亮生前留下6個字,可保蜀漢千秋萬代,卻被阿鬥記反釀成大禍
    在當時許多位英雄橫空出世,他們無一不是為自己的國家英勇奮鬥,其中有「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以及「舌戰群儒」諸葛亮,還有「桃園三結義」的劉備。不過在這三位當中要說名聲顯赫者,一定會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的軍事家與政治家,他的一生非常傳奇,從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一直到三國鼎立的出現,都有他的身影在其中。諸葛亮盡職盡責地為劉備付出,甚至在劉備去世後,依然沒有放棄過。等到劉備的兒子劉禪繼位之後,諸葛亮才真正意識到,或許自己真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