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很佩服諸葛亮這個人,他的聰明才智為世人所知,諸葛亮這個人不但在軍事上比人略勝一籌,在管理上也十分得力。在世人心中,他一直是猶如智慧的化身,可後來他為何不能幫助劉家統一天下?劉備禮賢下士作為他的副手,也算比較賢明的君主,又有第一個謀士,沒想到最後卻輸給了這四個字。
一位好老師很重要,諸葛亮那麼好,他的老師自然也不會等閒。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諸葛亮的師長是個很有才幹的世外高人,想他能教諸葛亮等人也能猜出他的才幹,還直接算出諸葛亮不會成功的結局,可見諸葛亮師長謀算之高,那諸葛亮師長到底是什麼?
有些人把這個人叫做水鏡先生,其實水鏡先生只是個名號而已,這個人叫司馬徽。司馬這個人不僅很有才學謀略,而且為人處世也很好。而且正因為有這麼多人來向他請教,這位司馬徽也是來者不拒,不管誰對他說好,好先生的頭銜也就這樣傳了下來。
那時天下大亂,有能之人各奔東西,誰都想統一天下,於是四處尋找有才之人。好先生因受人敬重,世外桃源,又愛助人,所以有人來問他,可不可以推薦些能幹的人,司馬徽給人說他自己有兩個學生,二人也是因受人敬重,所以在亂世中才有一定的聲望。
諸葛亮的名聲傳開了,所以劉備就會到諸葛亮居住的地方去,多次請諸葛亮幫忙,諸葛亮也很樂意幫助劉備,禮賢下士也很樂意。那時司馬徽就說,諸葛亮雖與以為英明的君主並駕齊驅,卻不能隨時隨地。
事後證明也是如此,儘管諸葛亮幫助劉備建立了三國格局,但最終還是未能實現自己的一統天下的夢想。最終還是逃不過他老師說的四個字——「不會時間」。
實際上,諸葛亮與劉備下山的時候已經太晚了,當時的曹操早已獨霸一方,無人能與之抗衡,劉備雖是賢臣,但實力並不強,即使是諸葛亮的謀略再過人,也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落荒而逃」!但諸葛亮的才幹我們不能否認,劉備的領導才能也是無可置疑的,只是一時無功,無過一時之功,諸葛亮失敗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