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前留下6個字,可保蜀漢千秋萬代,卻被阿鬥記反釀成大禍

2020-12-15 三史看鑑

談起三國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這段歷史對於我國來講是有著深刻影響的,是由魏蜀吳三大勢力而組成。在當時許多位英雄橫空出世,他們無一不是為自己的國家英勇奮鬥,其中有「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以及「舌戰群儒」諸葛亮,還有「桃園三結義」的劉備。

不過在這三位當中要說名聲顯赫者,一定會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的軍事家與政治家,他的一生非常傳奇,從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一直到三國鼎立的出現,都有他的身影在其中。

諸葛亮盡職盡責地為劉備付出,甚至在劉備去世後,依然沒有放棄過。等到劉備的兒子劉禪繼位之後,諸葛亮才真正意識到,或許自己真的錯了。

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劉禪的故事

劉禪順利登基後,諸葛亮猜測他作為劉備的子嗣,應該會繼承父親的頭腦以及遠大的志向,可萬萬沒有想到老天竟與他開玩笑,劉禪這個人一輩子都碌碌無為,根本沒有一國之君的氣質與態度,因此世人都稱他為「扶不起的阿鬥」。

有一次諸葛亮曾告誡劉禪一句6字真言,可沒有想到這個一國之君竟然給用反了,導致國家就此破滅。這其中的6字真言,就是諸葛亮所寫的《出師表》裡面的話:「親賢臣,遠小人」。

劉備離世之後,年齡尚小的劉禪也就被諸葛亮所照顧,因為在當時諸葛亮是劉備最信任的一個人,而且還是唯一能幫助劉禪的朝中賢臣。劉備很希望在諸葛亮的輔助之下能夠匡扶漢室,做到一統天下的願望。

因此諸葛亮也是沒有辜負劉備的期望,在他的打點下,不管是朝政上下,還是外交問題都治理的非常完好,甚至多次推薦能人將領給劉禪,讓他能夠成為優秀的一國之君,這其中就有董允與蔣琬兩人。

經過諸葛亮的輔助劉禪也是不負所托,一點一點的將王朝治理的國泰民安,雖然沒有達到一統天下的地步,不過也能通過努力保護目前的大好河山。

不過在後來,諸葛亮意外死亡,這國家若沒有主心骨,那麼要想在前行可就很難了。漸漸的劉禪也開始忘記曾經的6字真言,直接重用宦官黃皓,還把那些能人將領全部擠兌出去。

這個時候的國家一片混亂,奸臣掌握著朝中大權,而劉禪也算是徹底玩完。可是他竟然沒有一點悔改之心,依然我行我素,即使在大軍到來之際依然如此。

結局大家也能猜到,連抵擋的心思都沒有的蜀國,瞬間被曹魏擊破,劉禪也被迫投降,自此劉禪統治的國家就此滅亡。

其實劉禪本不應該落得如此的下場,如果當初聽從諸葛亮「親賢臣,遠小人」的真言,也不會這麼慘。可能匡扶漢室的景象早就被實現,不過很可惜歷史不會重來,結局也不會有所改變。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27字遺言,但姜維卻沒記住,否則蜀漢不會滅亡
    諸葛亮為蜀漢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兢兢業業,此時無聲勝有聲,《出師表》最後一句不知感動了多少人。諸葛亮在臨死之前也在為蜀漢擔憂,留下了二十七字遺言,只為保蜀漢有再起之勢,可惜姜維並沒有重視諸葛亮的話,導致蜀漢滅亡。 諸葛亮臨終
  • 諸葛亮臨終留下12字預言有何含義?後字字應驗,是否是巧合?
    諸葛亮之才,估計沒幾個人不知道。可以說只要一提到古代智囊、軍師、奇人等詞彙,必定會有諸葛亮的提名。 但實際上,諸葛亮的種種玄通,不過是後人,或者說是《三國演義》將他給「神」化了。既然諸葛亮的地位被抬到如此之高,那麼關於他的各種傳聞自然不會少,比如說關於他去世後還留下了12字 預言。
  • 劉備駕崩當年蜀漢改元,劉禪說的八個字讓人困惑:諸葛亮姓什麼?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手下有一眾人才輔佐,佔據整個益州,雄踞一方。但是在關羽、張飛兩位兄弟相繼去世,再加上夷陵之敗後,劉備身體漸漸不佳,沒多久就去世了。劉備去世的時候蜀國國號為章武三年,在劉備駕崩之後就改為了建興元年。劉備駕崩當年蜀漢改元,劉禪說的八個字讓人困惑:諸葛亮姓什麼?
  • 蜀漢滅亡後,諸葛亮的後人為何無人敢動?只因孔明留下的家傳秘籍
    諸葛亮在生平有過不少發明,如果是身在現今社會,他的木牛流馬,八陣圖,連弩,再怎麼也能申請個發明專利!不過在1800年前左右的三國時期,諸葛亮還是能夠名聲在外!依靠他驚人的智慧,輔佐草根劉備成為一代帝王,實乃是功在千秋之舉。
  • 蜀漢最長壽之人,活了97歲善終,曾被諸葛亮罷官!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勢力。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在漢末三國時期,因為戰爭比較頻繁,這導致古人的平均壽命一降再降。
  • 弱勢的蜀漢,把諸葛亮逼成了神
    孟獲第七次被擒後,方心服口服,不再與蜀漢為敵,南中遂平。其實,小說中「七擒孟獲」水分極大。且看,《三國志·諸葛亮傳》:三年春,亮率眾南徵,其秋悉平。只此12字,一筆帶過,並無七擒七縱之說。不信,請看《三國志·蜀書·張嶷傳》:越巂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說,諸葛亮攻心戰後,南中又多次造反。蜀漢建興九年(231年),汶山羌族反。蜀漢建興十一年(233年),南夷劉胄反。
  • 奇怪了,為什麼諸葛亮死後蜀漢還能堅持三十年,原來如此
    一般人認為蜀漢之所以能存在,全因有諸葛亮之故,沒有了諸葛亮蜀漢就不會存在了,但是事實是這樣嗎? 歷史記載,諸葛亮死後,蜀漢還能堅持三十年,我認為除了國內民心法治經濟等內因,還有國外曹魏政權和東吳政權的外因。
  • 身為諸葛亮的忠實門生,他為何如此渴盼蜀漢滅亡?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37)主筆:閒樂生《三國志 蜀書》中有一特殊篇章,叫《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寫的是三國時期的益州名士,其記述非常詳盡,字數達到八千八百多字,要知道蜀漢五虎將的合傳也不過三千六百多字,不到名士傳的一半。為什麼會這樣呢?
  • 如果諸葛亮多活30年,蜀漢還會滅亡嗎?
    公元234年,蜀漢一代名相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自此蜀國喪失一大纛,魏國少一勁敵。因為失去諸葛亮的蜀國,就像劉歡的《哭諸葛》中所說的一樣「蜀國將交付於何人,生生痛死蜀人心。」司馬懿見諸葛亮已死,自己無後顧之憂,於是率軍返回長安面君請賞了。
  •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堅持六出祁山?祁山到底對蜀漢有多重要?
    而劉備去世後,實現劉備生前的願望就成為了諸葛亮自身願望的實現。第二個原因,地理因素。諸葛亮在他的《出師表》中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那是什麼意思?換句話說,魏,蜀,吳三分天下,蜀漢的實力相對最弱,所以現在是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當時,主要經濟重點在北部,而多年戰爭使得只有兩京附近的經濟環境還可以。另外,由於曹魏的領土和人口較大,所以它的增長速度也將會越來越快。
  • 諸葛亮去世,姜維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卻沒想到劉禪早已投降
    三國歷史來到後期,很多鮮活的人物都相繼去世了,留在世上的也就蜀國還有一位諸葛亮,魏國還有一位司馬懿了。那麼三國歷史的主線就成為了他們兩人的對抗,似乎這兩人是命中注定的對手,雖然諸葛亮總是勝出一籌,可司馬懿也不甘示弱,與他旗鼓相當。後來隨著諸葛亮的去世,三國歷史真正進入了末期。
  • 為什麼諸葛亮非要殺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漢會發展的怎麼樣?
    諸葛亮給出了三個理由: 1: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 2: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 3:我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最終把魏延斬殺了,這就是魏延反,馬岱斬的由來,《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殺魏延,是因為看出魏延久後必反,最終魏延也真得反了,死於諸葛亮臨死設下的圈套。
  • 諸葛亮的傳人姜維,為什麼就是阻止不了蜀漢滅亡?廖化的評價一針見血!
    建興六年(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軍出祁山。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雖然最終因為馬謖失守街亭而失敗,但是,能夠獲得姜維的歸降,自然也是蜀漢的一個重要收貨。對於出自魏國的姜維,諸葛亮給出了高度評價,比如「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 諸葛亮臨死為什麼決意殺魏延,別被演義騙了,真相只有4個字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死前便已料到魏延會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馬岱準備殺他,在魏延大喊三聲:「誰敢殺我?」之後,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頭,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神奇特點再次顯現。諸葛亮命苦啊!生前事必躬親。死後還要嚇退司馬,斬殺魏延,定軍山約談鍾會。
  • 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千年後竟然驗證預言,是早有預知還是巧合?
    ,成為了蜀漢的丞相。據說,諸葛亮在即將離世時曾經留下了12字的遺言,令人驚訝的是,千年後他留下的遺言皆實現了,這件事究竟是諸葛亮的預知還是巧合呢? 一、諸葛亮的十二字遺言重見天日 據說這12字的遺言是在為諸葛亮修建武侯祠時發現的。康熙11年,四川的按察使名叫宋可鋒,他看見曾經修建的武侯祠早已破舊不堪,就想重新修繕一下武侯祠。
  • 蜀漢滅亡之際,曾被諸葛亮收服的孟獲為何沒來救援?
    好在蜀漢還有諸葛亮,他迅速調整戰略,先跟東吳通好,假裝盡釋前嫌,緩和了東線的危機。然後,諸葛亮便全心平定南中叛亂。諸葛亮僅用半年時間就平定了南中叛亂,在統治策略上,他重用地方勢力,保障他們的利益,一反兩漢以來委官統治,遣兵屯守的政策。
  • 三國法律之蜀漢篇:諸葛亮是如何維持蜀漢內部穩定的?
    劉備成立了一個由諸葛亮、法正、劉巴、伊籍、李嚴五人組成的法制小組,制定了成為蜀漢最高法律的《蜀科》。《蜀科》的具體內容今已失傳,但從諸葛亮嚴峻刑法治蜀,招致益州豪強強烈抵制的情況來看,《蜀科》的刑法比較嚴厲,量刑也比較重。劉備、諸葛亮的法制思想總體來說,是傾向於法家的,以嚴治國。
  • 諸葛亮遺留的十二字,準確的預料千年後的事,這難道僅僅是巧合?
    諸葛亮死前,留下了12字預言,準確的預言了千年之後的事情,並且千年後都應驗,這難道真的僅僅只是巧合嗎?在諸葛亮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為他蓋了一間祠堂,名為武侯祠。但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武侯祠年久失修,早已經是殘破不堪。
  • 三國時期諸葛亮有三個徒弟,能力如何?結局怎樣?
    諸葛亮,那簡直就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在這段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有關他的傳說故事。數不勝數,而且他勤勉為政,鞠躬盡瘁,堪為後世官員的楷模。後世的皇帝也是對他頂禮膜拜。為能得到諸葛孔明這樣的賢相而感到滿足。話說諸葛亮有三位弟子,這三個人分別是馬謖、姜維、諸葛瞻。其中姜維是三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正史真的沒有這樣的記載。
  • 男子野外撿到「寶貝蛋」,不料孵化出變異神獸,險些釀成了大禍!
    男子野外撿到「寶貝蛋」,不料孵化出變異神獸,險些釀成了大禍!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男子野外撿到「寶貝蛋」,不料孵化出變異神獸,險些釀成了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