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無當聖母有多強?為何多寶道人金靈聖母都隕落,她逃過殺劫?

2020-12-14 葉之秋

通天教主門下有四大弟子、七大上仙,這十一人都算是截教核心人物。在這些核心弟子之外,又有許多尋常弟子,諸如九龍島四聖、截教十天君等等。

正所謂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封神大戰既起,截教的負面已成定局。雙方對決中,不僅茫茫多的截教群仙被誅殺,就連通天教主身邊的四大弟子,七大上仙等,也或者被擒,或者被殺,或者投降,從此作鳥獸散,各奔東西。

在上四代大弟子中,唯有一人逃過封神大劫,那就是排名第四的無當聖母。

無當聖母為何能成為四大弟子唯一逃過劫難之人呢?

一、識時務者為俊傑。

無當聖母是個識時務的人。

封神大戰表面上看來,是商亡周興一場人間王朝更迭戰。實際上,它背後牽扯的是仙界格局大變動。真正在幕後操縱一切的,是高居於九重天外的鴻鈞老祖。

在鴻鈞老祖的授意下,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人在碧遊宮籤訂封神榜,大家約定,只要下山參加封神大戰,就死生不論,所有殞落者,盡數都失去自由之身,從此只能改投在天庭門下,受昊天上帝敕令。

為此,通天教主早早在碧遊宮門前,貼出一副對聯,對聯有云:「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按對聯所說,通天教主早已告誡截教眾仙,只要不涉足紅塵,就不會沾惹是非,就能繼續自由之身;但若是下山參與封神大戰,與闡教一爭長短,那結局大抵只能是死後封神。

碧遊宮前的這幅對聯,流傳甚廣。所有截教仙人都看到了,聽聞了。然而真正聽入耳中,放在心上的,卻沒有幾人。

畢竟,截教號稱萬仙來朝,弟子眾多,並且四大弟子、七大上仙都有大羅金仙修為,闡教玉虛宮則人丁寥落,其中著名者,只有區區十二位金仙,唯一的準聖就是有闡教副教主之稱的燃燈道人。雙方實力差距極大,這就難怪截教眾仙下山之時總是信心滿滿。

他們沒有看到鴻鈞老祖心中想要打壓的,正是截教。他表面上說是三教共立封神榜,實際上卻將封神行動的策劃權完全交給了元始天尊。

大家可以看到,在姜子牙最終冊封諸神時,無論宣布哪一道命令,冊封哪一位神仙,開篇都會加上一句:「奉元始天尊敕命」,也就是說闡教教主元始天尊,既是封神行動的參與者,又是封神行動的裁判員。

在如此情況下,拉偏架,吹黑哨,實在正常不過。

在整場封神大戰中,無當聖母十分低調,低調到沒有說一句特別的話,做一件特別的事。三位師姐衝鋒在前,她卻遙遙落在後頭,無論截教眾仙如何義憤填膺,如何為死難的師兄弟抱不平,無當聖母都很是冷靜,也正是因為無當聖母能審時度勢,始終銘記通天教主教訓,把握時局,最終才能逃過大劫。

 二、不戀紅塵,不沾是非。

截教眾仙之中,有不少人是爭強好勝之徒。比如九龍島四聖,截教十天君,他們就是主動下山參與大戰,一心要在封神大戰中揚名立萬。

不過,截教之中也有一些道德高明之人,比如三仙島三霄娘娘,通天教主門下四大弟子等人,他們修為高深,早在天皇年間就已得道,基本上都已經勘破世情,超然物外。

只是皇帝也有幾門窮親戚,他們本身不願惹事,可是他們的一些親友弟子,若是遇上了災難,受人欺凌,他們卻也不能坐視不理。像三霄娘娘就是如此。趙公明前來借取金蛟剪時,雲霄娘娘還再三勸說兄長,讓他莫要與人鬥氣,好好回山修行。

可是,等到兄長被殺,三霄娘娘再難安坐。為報兄長之仇,三霄娘娘明知闡教勢大,依然選擇了下山,並布下黃河陣,挑戰元始天尊。

通天教主的三大弟子之所以會在封神大戰中遭劫,大體也是如此。在封神大戰前期,通天教主並不想參戰,中間的轉折點是因為廣成子三謁碧遊宮。

廣成子之所以會去碧遊宮,是因為他斬殺了火靈聖母,得到了火靈聖母的金霞冠。廣成子奉元始天尊之命,表面上要去碧遊宮送還金霞冠,實際上是卻要挑撥截教,激怒通天教主。

火靈聖母身份不凡,乃是多寶道人大弟子。心愛的徒弟被殺,一貫淡泊的多寶道人氣憤難平。就此改換立場,再三勸說通天教主出戰。

四大弟子中,金靈聖母排行老二。他的大徒弟也被西岐陣營斬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聞仲聞太師。

老三龜靈聖母本來與闡教沒有讎隙。誰曾想廣成子進了碧遊宮,雙方一言不合。廣成子就祭出番天印,將龜靈聖母打出原形。在龜靈聖母看來,當眾現出本相,實在是一件丟臉的事,經此事後,龜靈聖母也就成為鐵桿主戰派。

四大弟子中唯有無當聖母,既沒有門人弟子,也沒有和闡教發生任何仇怨。正因如此,她才能落得清靜。

三、月滿則虧,盛衰有道。

鴻鈞老祖之所以要發動封神大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截教勢力太大。不單截教教主通天道人修為不凡,實力超過尋常聖人,就連截教門下也有將近二十人修成大羅金仙,擁有準聖修為。

若是再過百千年,截教弟子中大有可能出現一兩位聖人,若是那樣,截教勢力必然不可遏制。鴻基鈞老祖提倡的天庭、闡教、截教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會被徹底打破。

為此,打壓截教乃是大勢所趨。

不過,正所謂月滿則虧,盛衰有道。鴻鈞老祖一方面要打壓截教,扶持闡教,另一方面他絕不會縱容闡教成為第二個截教。

萬仙陣被破後,通天教主倉皇逃遁。正惶急無措間,鴻鈞老祖竟然從天而降,他帶著通天教主找到老子、元始天尊,嚴令三兄弟就此罷手,再不許糾纏。誰若揪住不放,鴻鈞老祖就收拾誰。

這番話很明顯是說給老子、元始天尊聽的。為了讓徒弟們乖乖聽話,鴻鈞老祖不惜放下聖人的身段,逼著三兄弟各自服下一枚毒丹。鴻鈞老祖還惡狠狠道:「誰若是不聽話,毒丹一發,就算是混元大羅金仙也會暴斃。」

表面看來,通天教主戰敗,截教就此風流雲散。實際上,不但通天教主還活著,那些一度被殺的截教眾仙也在死後封神,只是改換門庭,去了天庭上班。

至於無當聖母,未來的前途也絕不會差,作為截教唯一活著的大羅金仙,她勢必成為截教下一任教主。她只需熬過一段寒冬期,等到通天教主復出,就算是進階成為聖人,也是大有希望的。

相關焦點

  • 看封神:金靈聖母到底有多強?
    在萬仙陣最後的決戰中,闡教將恢復修為的三大士全部用來對陣金靈聖母,金靈聖母到底有多強?至於要闡教將本就不多的高端戰力全部投入嗎?其實答案還真是需要,金靈聖母的強悍超乎咱們的想像。吩咐金靈聖母:「往後邊取那四口寶劍來。」少時,金靈聖母取一包袱,內有四口寶劍,放在案上看看,連截教四大弟子之首的多寶道人都不見得知道「那四口寶劍」,金靈聖母卻很清楚其位置和價值,由此可見,這個衣缽弟子不僅僅是大管家,她還會接受更多更深層次的法術和信息,而這些其實都是軟實力,僅從這一點來看,這三位本就得天獨厚了,實力顯然會較一般弟子更高強。
  • 金靈聖母顯赫封神,龜靈聖母卻魂魄無依,同樣戰死,差距為何恁大
    金靈聖母顯赫封神,龜靈聖母卻魂魄無依,同樣戰死,差距為何恁大看到玉虛弟子——廣成子手拿著火靈聖母的金霞冠前來送還,碧遊宮門人,認為此舉有褻瀆截教之意,馬上視廣成子為「異己」。向通天教主上繳過金霞冠,廣成子沒有想到火靈聖母的同門中人,都在宮外恭候他多時。
  • 金靈聖母道德已全為何還要封神?原來封神榜沒有她不行
    在封神演義中,許多仙人都不願進入封神榜,因為仙的地位要高於神,這一點元始天尊講得最具體全面,在誅仙陣大戰前,元始天尊對通天教主講了這番話:"當時在你碧遊宮共議『封神榜』,當面彌封,立有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隨輪迴之劫。
  • 封神時聞仲不願下跪,其師金靈聖母死得更冤為何卻老老實實聽封?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師必有其徒,我們知道,聞仲的師父是截教通天教主的二弟子金靈聖母,其法力遠勝闡教十二金仙,而且她的性情高傲,輕易不服人,曾代師父主持萬仙陣,以一人之力大戰文殊、普賢、慈航三大士,後來被躲在後面的燃燈道人用定海珠偷襲,結果正中頂門身亡。闡教以三對一已是不公,而且還搞偷襲,那就更加不齒。
  • 金靈聖母和闡教十二金仙比,誰的道行更強?金靈聖母的原型是誰?
    金靈聖母在《封神演義》中,是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一,地位僅次於多寶道人,同時她還是眾女仙之首。大名鼎鼎的聞仲聞太師就是她的徒弟,徒弟就如此了得,做為師父的她就更加厲害了。闡教的十二金仙雖然名氣大,但金靈聖母的修為卻要高過他們。
  • 居北極紫氣之尊,金靈聖母做了啥成鬥姆元君,掌八萬四千群星惡煞
    文學作品《封神演義》裡稱,鬥姆元君,是截教碧遊宮通天教主的得意弟子之一——金靈聖母。金靈聖母在封神大戰中,曾一人大戰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最終被燃燈道人的定海神珠,打中頂門,魂上封神臺。「源易緣」注意到,通天教主門下的五大聖母,分別是:金靈聖母、龜靈聖母、無當聖母、金光聖母和火靈聖母。金靈聖母就是截教門下五大聖母的「大姐大」,是大家尊重的師祖,名列截教門下「女仙之首」。除此之外,在通天教主萬仙門下,金靈聖母的排名,僅次於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
  • 看封神:殺了瑤池金母女兒的金靈聖母為什麼還能被封眾星之主?
    其實在《封神演義》中死後封神某種意義上並不算是真的死亡了,因為神魂還在,記憶技能甚至法寶都還在,只是換了一種存在方式而已,對於昊天上帝和龍吉公主而言,金靈聖母所謂的殺女之仇並不能算是多大的過節,畢竟昊天上帝經歷的歲月太久了,其實肉身存在與否於他眼中並不是特別重要的,只要神魂不滅其實就不算是生死大仇,連姜子牙七死三災都可以被復活多次,昊天上帝真的要復活龍吉公主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
  • 《封神演義》中誰不講武德?破十絕陣送炮灰,萬仙陣偷襲金靈聖母
    封神大戰中,不講武德的仙人不少,截教是反派,是明目張胆的不講武德。闡教卻是名為正面角色,但其實大多不講武德。正所謂真小人總好過假君子,而個人覺得,最不講武德是燃燈道人。在《封神演義》中,因闡教眾仙犯有殺劫臨身,也因商朝氣數將中,同時又因天庭工作人員欠缺,於是就決定通過商周之戰而封神。
  • 金靈聖母披髮大戰三大士,是否意味著其戰力不濟?
    在封神大戰中,金靈聖母的實力很強,通天教主選她主持萬仙陣,原文:群仙隨通天教主離了碧遊宮,親至萬仙陣來。金靈聖母得知,率領眾仙,迎接教主,進了陣門,上了八卦臺坐下。從這裡可以看出,金靈聖母乃萬仙之首,其實力在截教僅次於通天教主。
  • 封神小人物之神秘消失的龜靈聖母
    在《封神演義》中,龜靈聖母是截教上四代大弟子之四,地位是遠高於普通截教弟子的,但是她的原形是一隻千年得道的母烏龜,雖然烏龜的形象不是太好,但是龜靈聖母是個集體榮譽感特別強的修行人,這從她幾次挺身而出對付外敵就可以看出,她自己對截教的歸屬感還是很強的。
  • 封神中,已經是仙的龍吉公主為何還要挑戰金靈聖母,主動上封神榜
    大家都知道,在封神中,神和仙,是有區別的,簡而言之一句話,仙高於神。金靈聖母見龍吉公主陡然進陣,心裡直犯嘀咕,這還不到破陣的時候呢怎麼就有人進來了,也太不像話了,老君師伯元始師伯怎麼也不管管呢。金靈聖母心裡雖嘀咕著,手中飛金劍卻毫不猶豫的招呼上了。「未及數合,聖母祭起四象塔打來,公主不知此寶,躲不及,一塔正打中頂上,跌下馬來,被眾仙殺之。」
  • 通天四大親傳弟子死了兩個,為何一個顯赫封神,一個魂魄無依?
    在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的截教勢力很大,手下門徒甚眾,乃三界第一大教,享有"萬仙來朝"之美譽。而截教眾多門人之中,尤以上四代弟子地位最尊,即通天教主四大親傳弟子: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其次才是隨侍仙人如金光仙、烏雲仙、毘盧仙、靈牙仙、虯首仙、金箍仙、長耳定光仙等。
  • 難怪觀音、普賢和文殊聯手都打不過金靈聖母,你看聖母有何來歷?
    難怪觀音、普賢和文殊聯手都打不過金靈聖母,你看聖母有何來歷?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這三位菩薩乃是早已經可以成佛的菩薩,暫且不論小說中如何,這三位菩薩在現實生活中,享受人間香火供奉也是屬於最旺,而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這樣有著無邊法力的三位能人,為何在封神大戰中打不過金靈聖母。
  • 封神番天印有多強?為何多寶道人一見番天印就逃跑?
    封神演義風靡數百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裡面有許多酷炫無比的法寶。在眾多金仙法寶中,毫無疑問,番天印名氣最大。整場封神大戰中,番天印多次亮相,每一次都有不俗戰績。番天印為元始天尊麾下十二金仙第一人廣成子的法寶。他有個弟子叫做殷郊,本來是商紂王的大兒子。
  • 封神演義中火靈聖母地位不高,何以會引發闡截二教戰爭的全面爆發
    火靈聖母,在《封神演義》中是通天教主的徒孫、多寶道人的徒弟,按輩份是和楊戩、哪吒、雷震子等人是一輩的。不過,後來她被廣成子殺後,卻全面引發了闡教和截教之間的戰爭。如此來看的話,火靈聖母可謂是闡、截二教全面戰爭的導火線。為什麼火靈聖母能是闡教、截教全面戰爭的導火線呢?火靈聖母雖然地位不高,是截教第三代弟子,但她是多寶道人的徒弟,多寶道人在截教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作為他的徒弟火靈聖母自然也不一般。
  • 《封神榜》中最大的受益者,蚊道人為何吸乾龜靈聖母和三品蓮臺?
    《封神榜》中最大的受益者莫過於吸乾龜靈聖母的那隻蚊子,它是封神中一個神秘的存在,它吸乾龜靈聖母的法身和西方先天至寶十二品蓮臺中的三品蓮臺,許多人都叫他蚊道人,他最後的實力就算聖人見他都會忌憚三分。首先文明看看小說中是怎麼描述的:且說西方白蓮童子將一小小包兒打開,欲收龜靈聖母,不意走出一件好東西,甚是利害,聲音細細,映日飛來。怎見得,有詩為證:聲若轟雷嘴若針,穿衾度幔更難禁。貪餐血食侵人體,畏避煙燻集茂林。炎熱愈威偏聒噪,寒風才動便無情。龜靈聖母因逢劫,難免群鋒若聚簪。
  • 《封神演義》中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為什麼打不過趙公明?
    在《封神演義》中,燃燈道人雖然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但是因為他代師授徒,所以十二金仙都稱燃燈道人為老師。同時燃燈道人在闡教中的地位也很顯赫,是闡教的副教主。不過雖然如此,燃燈道人的修為在封神世界中卻非聖人之下第一人。
  • 吃了龜靈聖母和三品蓮臺的蚊道人,封神後去哪兒了?
    而蚊道人能安然度過,並優哉遊哉的活到封神時期,可見其有著強大的生存能力。所謂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就在蚊道人混跡於封神大劫的羅網中猶自逍遙時,不幸遇到西方教主接引道人,並打他不過被擒。彼時,萬仙陣已設,到封神大劫中度化有緣人的西方教主,看中了截教主通天的弟子龜靈聖母,遂趁其追殺懼留孫離開萬仙陣時,悄悄跟了出來。
  • 封神榜排名第一的神仙是誰?此人憑啥排位比金靈聖母還高?
    在前篇文章中,我們說了封神榜上最強的神仙當屬金靈聖母,今天我們來談談封神榜上另一位神仙。封神榜共分八部,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參與封神大戰,就算是應劫之仙,大戰中被殺才有資格死後封神。封神榜上除柏鑑外,諸外正神,莫不符合這兩個要求,唯獨柏鑑早就在封神大戰發生之前就已經死去。按理來說,柏鑑雖然地位超然,卻並不符合此次封神條件,那麼柏鑑為何還會被封神?並且還高居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