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觀音、普賢和文殊聯手都打不過金靈聖母,你看聖母有何來歷?

2020-12-17 螞蟻侃名著

難怪觀音、普賢和文殊聯手都打不過金靈聖母,你看聖母有何來歷?

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這三位菩薩乃是早已經可以成佛的菩薩,暫且不論小說中如何,這三位菩薩在現實生活中,享受人間香火供奉也是屬於最旺,而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這樣有著無邊法力的三位能人,為何在封神大戰中打不過金靈聖母。

首先第一點,大家知道金靈聖母是通天教主的得意弟子,通天本人也是封神中僅有的幾大聖人之一,可是觀音、普賢和文殊也都是元始天尊的弟子,這位天尊的實力和手段,比通天教主來說只高不低,那為什麼觀音三人打不過金靈聖母?

原著中這一段寫得非常精彩「金靈聖母被三大士圍在當中,或現三首六臂,或現八首六臂,或現三首八臂,金靈聖母用玉如意招架三大士多時,不覺把頂上金冠落在塵埃,這聖母披髮大戰。」三位大師確實不能拿金靈聖母怎麼樣。

最後還是闡教的副教主出手「不料被燃燈道人用定海珠偷襲,當場命喪」,原來闡教的副教主居於靈鷲山元覺洞,之所以能成為副教主,那就是因為連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仙都得恭恭敬敬的尊一聲燃燈為老師。因此在闡教燃燈地位僅次於元始天尊和老君。

所以,雖然觀音、普賢和文殊打不過金靈聖母,但是聖母最終死於同樣是闡教燃燈道人的手上也不算太冤,畢竟燃燈的實力和地位就在那擺著,那金靈聖母有何來歷?要知道,金靈聖母死後被封為坎宮鬥姆,為星宿之首。

坎宮鬥姆有何能耐?「執掌金闕,坐鎮鬥府,居周天烈宿之首,為北極紫薇之尊。八萬四千群星惡煞,鹹聽驅使;永坐坎宮鬥姆正神之職」這裡的紫薇之尊,並不是說金靈聖母是北極紫薇大帝,相反來頭更大。全稱叫做「中天梵炁鬥姆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後金真聖德天尊」

據說金靈聖母成為鬥姆元君之後,膝下有九個兒子,分別是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和破軍,要知道勾陳和紫微大帝,都是屬於天庭的四御之一,而觀音等人只是菩薩位。

就算是觀音菩薩也只是五方五老之一,這五方五老也和紫薇大帝相差一個檔次,更何況是紫薇大帝的母親金靈聖母,難怪三位大士聯手都打不過聖母,而且大家還有沒有發現,金靈聖母的尊號叫做聖德天尊,在封神大戰後期有幾位能夠稱為天尊的?

僅僅只有三位,那就是早已經成聖的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和靈寶天尊,由此可見,金靈聖母哪怕沒有元始天尊等人的實力,但是從他的尊號來看,打觀音等人還是輕輕鬆鬆的,大家覺得呢?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西遊記》圖片來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金靈聖母披髮大戰三大士,是否意味著其戰力不濟?
    在封神大戰中,金靈聖母的實力很強,通天教主選她主持萬仙陣,原文:群仙隨通天教主離了碧遊宮,親至萬仙陣來。金靈聖母得知,率領眾仙,迎接教主,進了陣門,上了八卦臺坐下。從這裡可以看出,金靈聖母乃萬仙之首,其實力在截教僅次於通天教主。
  • 金靈聖母和闡教十二金仙比,誰的道行更強?金靈聖母的原型是誰?
    金靈聖母在《封神演義》中,是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一,地位僅次於多寶道人,同時她還是眾女仙之首。大名鼎鼎的聞仲聞太師就是她的徒弟,徒弟就如此了得,做為師父的她就更加厲害了。闡教的十二金仙雖然名氣大,但金靈聖母的修為卻要高過他們。
  • 居北極紫氣之尊,金靈聖母做了啥成鬥姆元君,掌八萬四千群星惡煞
    網絡中,有讀者提出一個疑問,鬥姆元君是何來歷,又做了哪些事,能夠掌管八萬四千群星惡煞,身居周天星宿之首?結合中國的道教文化和《封神演義》等文學作品,今天,「源易緣」就來淺談下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討探。一、鬥姆元君是何來歷?
  • 金靈聖母顯赫封神,龜靈聖母卻魂魄無依,同樣戰死,差距為何恁大
    金靈聖母顯赫封神,龜靈聖母卻魂魄無依,同樣戰死,差距為何恁大看到玉虛弟子——廣成子手拿著火靈聖母的金霞冠前來送還,碧遊宮門人,認為此舉有褻瀆截教之意,馬上視廣成子為「異己」。向通天教主上繳過金霞冠,廣成子沒有想到火靈聖母的同門中人,都在宮外恭候他多時。
  • 看封神:金靈聖母到底有多強?
    吩咐金靈聖母:「往後邊取那四口寶劍來。」少時,金靈聖母取一包袱,內有四口寶劍,放在案上看看,連截教四大弟子之首的多寶道人都不見得知道「那四口寶劍」,金靈聖母卻很清楚其位置和價值,由此可見,這個衣缽弟子不僅僅是大管家,她還會接受更多更深層次的法術和信息,而這些其實都是軟實力,僅從這一點來看,這三位本就得天獨厚了,實力顯然會較一般弟子更高強。
  • 金靈聖母道德已全為何還要封神?原來封神榜沒有她不行
    在封神演義中,許多仙人都不願進入封神榜,因為仙的地位要高於神,這一點元始天尊講得最具體全面,在誅仙陣大戰前,元始天尊對通天教主講了這番話:"當時在你碧遊宮共議『封神榜』,當面彌封,立有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隨輪迴之劫。
  • 封神時聞仲不願下跪,其師金靈聖母死得更冤為何卻老老實實聽封?
    其實原著的這個解釋比較牽強,聯繫前文,這個聞仲一直都不願意上封神榜,在絕龍嶺被雲中子燒死之後,聞仲的魂魄不願飛往封神臺,而是去了朝歌託夢給紂王,久久不願離去,後來是柏鑑用百靈旙再三催促下才回。可見,聞仲不願下跪,表面上看是他"英風銳氣",而實際上是他對封神榜的憎恨。
  • 破十絕陣送炮灰,萬仙陣偷襲金靈聖母
    封神之戰其實就是闡教和截教之爭,既然闡教輔周,那截教就自然保商了,然而截教此舉卻是違背天數。縱然截教有「萬仙來朝」之譽,勢力在三教中最大,但最終還是敵不過天數而落得元氣大傷。在封神之戰時,闡教弟子為了消殺劫,就屢次下山以殺止劫。截教弟子則為報仇,卻都應劫而入封神榜。
  • 看封神:金靈聖母的弟子聞仲為什麼和師叔趙公明互稱道兄
    在《封神演義》小說中,聞仲作為殷商的太師,地位比較特殊,但作為截教門人來說,聞仲的輩分實際上並不高,他是金靈聖母的弟子,算起來是截教的第三代弟子,而趙公明、三霄實際上是他的師叔一輩的,但是奇怪的是聞仲卻在人前稱呼趙公明和三霄為道兄、道友,這算是不把師叔放在眼裡嗎?
  • 看封神:殺了瑤池金母女兒的金靈聖母為什麼還能被封眾星之主?
    其實在《封神演義》中死後封神某種意義上並不算是真的死亡了,因為神魂還在,記憶技能甚至法寶都還在,只是換了一種存在方式而已,對於昊天上帝和龍吉公主而言,金靈聖母所謂的殺女之仇並不能算是多大的過節,畢竟昊天上帝經歷的歲月太久了,其實肉身存在與否於他眼中並不是特別重要的,只要神魂不滅其實就不算是生死大仇,連姜子牙七死三災都可以被復活多次,昊天上帝真的要復活龍吉公主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
  • 封神演義: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什麼要轉投西方呢?
    而佛教的大神們也一通改,兩個教祖都給人家加上「道人」當尾綴,你問問佛教人士同意嗎,小心收律師函。接引道人就是阿彌陀佛或無量壽佛,準提道人是菩提老祖(孫悟空的擺知師父),孔宣是孔雀大明王,羽翼仙是護法大鵬金翅鳥,然後就是三大菩薩,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是觀音,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是文殊菩薩,九宮山山白鶴洞普賢真人是普賢菩薩,夾龍山飛龍洞懼留孫是過去佛懼留孫佛,副教主燃燈也是過去佛,而截教的二五仔多寶道人,也跳槽到了西方教,成為多寶如來(不是如來佛祖)。
  •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求智慧找這位菩薩
    有趣的是,印度佛教從頭到尾都沒系統準確指出到底有多少菩薩,即便常說的八大菩薩也有很多版本,其原因在於印度文化內部的分歧差異,導致印度佛教也具有多元性和雜亂性,不同的典籍中對菩薩的名字也都存在重大的分歧。其中最常見的版本分別是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臧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妙吉祥菩薩、除益障菩薩、地藏菩薩。
  • 難怪如來佛祖金身被破,連觀音也不敢惹,你看蠍子精有何來歷?
    難怪如來佛祖金身被破,連觀音也不敢惹,你看蠍子精有何來歷?在靈山同樣有三十五尊佛,以四大菩薩為主的眾多菩薩,還有金剛、羅漢等等,可就算是西遊世界最有權勢之一的靈山,也被妖怪入侵過,而且就算是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都吃過虧,這個妖怪就是琵琶洞的蠍子精,那他到底有何來歷呢?
  • 封神無當聖母有多強?為何多寶道人金靈聖母都隕落,她逃過殺劫?
    通天教主門下有四大弟子、七大上仙,這十一人都算是截教核心人物。在這些核心弟子之外,又有許多尋常弟子,諸如九龍島四聖、截教十天君等等。正所謂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封神大戰既起,截教的負面已成定局。所有截教仙人都看到了,聽聞了。然而真正聽入耳中,放在心上的,卻沒有幾人。畢竟,截教號稱萬仙來朝,弟子眾多,並且四大弟子、七大上仙都有大羅金仙修為,闡教玉虛宮則人丁寥落,其中著名者,只有區區十二位金仙,唯一的準聖就是有闡教副教主之稱的燃燈道人。雙方實力差距極大,這就難怪截教眾仙下山之時總是信心滿滿。
  •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
    槍打出頭鳥,其中損失最大的要數鴻鈞老祖三弟子通天教主的截教及其門人弟子。受益最多的卻不是東方任何勢力,而是當時還勢單力孤的西方教。封神大戰中,西方二聖以一句「你與我西方有緣」,度走無數闡截二教的實力派仙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有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他們分別是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
  •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封神之戰就是這樣。天地分陰陽,凡事分兩面。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大金仙之所以加入西方教,其實是他們在封神大戰中受了西方二聖的大恩。萬仙陣中,懼留孫不敵龜靈聖母,被其追殺,危機關頭,接引道人出現,解救了懼留孫。龜靈聖母本為通天教主四大親傳弟子之一,為大羅金仙修為,法力修為遠超闡教十二金仙。
  • 封神小人物之神秘消失的龜靈聖母
    所以截教弟子都不太友好,其中上四代弟子中的多寶道人不好直說什麼,但是金靈聖母和無當聖母都在為此事打抱不平,但注意,她們只是嘴上說說,可是憨厚的龜靈聖母卻當真了,挺身而出,為難已經被師傅放回的廣成子旁邊有不忿的是金靈聖母、無當聖母,對眾言曰:「火靈聖母是多寶道人門下,廣成子打死了他,就是打我等一樣。他還來繳金霞冠,明明是欺蔑吾教!
  • 截教中幾位被封神和失蹤的大仙
    小說有句描述多寶道人的詩句:多寶西方拜釋迦,暗示了多寶道人後來皈依佛門。長耳定光仙,截教叛徒,通天教主命他掌六魂幡,可見對其信任,不過定光仙看勢頭不對,立刻投靠了西方教。 原著描寫 通天教主見萬仙受此屠戮,心中大怒,急呼曰:「長耳定光仙快取六魂旛來!」
  • 封神榜中的崑崙十二仙都有誰,帶你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厲害?
    大破誅仙陣,摘得通天教主四劍之一的「陷仙劍」,要知,元始分派摘取四劍之人,定有其過人之處的。2、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徒弟金吒,鎮山之寶為遁龍樁。 文殊廣法天尊,他是虛構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一個道教的角色。他的道場是在五龍山的雲霄洞內。他的愛徒是金吒,金吒是託塔李天王的大公子。文殊廣法天尊的法寶是神器遁龍柱和七寶金蓮等等。
  • 封神中,已經是仙的龍吉公主為何還要挑戰金靈聖母,主動上封神榜
    龍吉公主是昊天天主和瑤池金母的女兒,出生即是天仙。大家都知道,在封神中,神和仙,是有區別的,簡而言之一句話,仙高於神。龍吉公主是死於萬仙陣之中的,彼時,萬仙陣初顯,通天教主出陣,和老君、元始天尊、以及西方教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四聖剛打了個照面。我們都知道,封神中,不管是布陣還是破陣,都要等對方完全準備停當,甚至還給對方看陣的機會,之後雙方相互撂幾句狠話,再來打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