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即將步入天命之年又與古詩詞結緣,竟陶醉其中,不亦樂乎……
幼時上學,初遇詩詞,我便被她的枯燥難懂而心生厭倦。那時,令我頭疼的便是上古詩詞課了,課堂上,自己總是思想拋錨,小動作不斷,老師順手拋出的粉筆頭也時不時的光臨我的額頭,自己經常被老師訓斥一番後,便乖乖的走到教室的最後面貼著牆站著聽講,這似乎已成了我上古詩詞課的常態。不過這還不算什麼,最害怕的是背誦古詩詞,因不解其意,只能讀來寫去死記硬背,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每次總能結結巴巴的向同學背誦下來。可是每當老師點名抽查時,我常常緊張的一邊用手摩挲著腿部,一邊在心裡默默祈禱別叫自己背誦,可是每次總不能倖免,結果也可想而知。有一次放學後,我又被老師留在學校繼續背誦,每當自己能默背下來時,就立即向老師背誦,總擔心過一會自己就忘記了,可面對老師背誦時,總是難以過關,這樣反覆數次,最終,老師也失去了耐心,氣衝衝的將課本扔在我腳旁,失望地對我說:「你回去吧,不用再向我背誦了!」我頓時滿臉通紅,淚水奪眶而出,委屈的抽泣起來……
少時讀書,再遇詩詞,我為她別樣的美而暗生歡喜。對古詩詞態度的轉變最初緣於對《出師表》的學習,記得在課堂上,同學們邊聽講邊翻看課外書上的翻譯,老師發現後,嚴厲地說:「把你們的課外資料都收起來,專心聽我講,今後上我的古文課一律不準帶自己購買的課外資料!」只見他逐字直譯給我們,接著再講一句話的意思,然後再講一段話的意思,直至講完整篇課文。讓我驚奇的是,他在課堂上竟然沒有看一眼課本!他一隻手插在褲兜裡,一隻手不時的在黑板上書寫,偶爾用捏著粉筆的手指輕輕拂去額前的那幾絲長發,「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他雙眼含淚,深情的講解,惹得我也心生悲哀……我被老師上課的風採所折服,也首次領略了古文獨特之美!此後,我便慢慢的喜歡上古文課了。自己喜歡古詩詞,那還是在師範讀書時學習柳永的《雨霖鈴》,那時,自己青春年少,恰又經歷了情感上的挫折,情緒非常低落,也無處訴說,「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千古一相接」,這難道不是寫我此時此刻的心境嗎?我常常躲在無人的角落邊流淚邊默寫著這些優美而傷感的詩句,《雨霖鈴》在伴隨我走出了悲傷的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詩詞的語言、韻律、意境之美!由此,我慢慢的開始自覺學習古詩詞了!
待我參加工作之時,重遇詩詞,我與其若即若離。記得那還是20年前的一天,我到書店閒逛,無意間看到了一套唐詩宋詞元曲鑑賞《辭典》,隨即被書裡面的內容所吸引,無奈當時自己工資低微,思量再三後,還是咬咬牙先買了兩三本,時隔兩個月,又將其他的幾冊予以購買。也許是「書非借不能讀也」,也許是那時自己剛參加工作,心浮氣躁,不能靜下心來研讀,有時也常被瑣事打擾而中斷學習,待無聊之際,又想讀詩詞了,便再翻看幾頁……長期以來,就這樣斷斷續續,僅僅讀了自己非常喜歡的幾位詩人的作品!這些年來,這套書跟隨我輾轉多個地方,每到一處總是長期靜靜地躺在書架上,以至於我忘記了它的存在,但在我內心深處還是無法割捨與古詩詞的那份情愫……
在我雙鬢徒生華髮之時,我與古詩詞又不期而遇!歲月洗盡鉛華。我遠離世俗虛名的藩籬,苦苦尋找精神的依託,無意中又拾起了書架上那套久違的《辭典》。文章千古事,風雨十年人。我以虔誠敬畏之心,誦其詩,讀其書,知其人,悉心體察古代先賢的境遇和情懷;查資料,閱典籍,誦佳句,每到「會心處」,常「欣然忘食」;學習研讀,既無功利之心,也不必探究一字一句的釋義,既無背誦查閱之惱,也無顯擺賣弄之心,隨心所欲,徜徉於詩詞歌賦之中,豈不樂哉?不流連於觥籌交錯之宴,不沉溺於棋牌歌舞之樂,不迷亂於燈紅酒綠之惑,我埋頭書海,如臨其中,在眾多聖賢的指引下,走過王維的終南山,居杜甫草堂,喝著李白的酒望月而泣!我也曾踏上杜牧的揚州路,登上崔顥的黃鶴樓,極目遠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故人莊裡把酒話桑麻,橫江館前躊躇徘徊,幽州臺上愴然涕下,望荊吳天涯更令人斷腸……思緒天馬行空,縱橫鉤連,乃情之所至,興之所發!嬉笑怒罵,恣意歡謔,沉醉其中,忘乎所以!我在詩詞歌賦中膜拜文人墨客,漫遊大好河山,陶冶性情,汲取智慧,獨善其身,豈不幸哉?
我終究才疏學淺,始終沒有博聞強記的本領,與詩詞雖分分合合,磕磕絆絆,卻藕斷絲連,不離不棄!如今,我還有幸與其攜手前行,我想這還不算晚吧!
嗨!我與詩詞歌賦,痛並快樂著!
【作者簡介】周鋼明,渭南市臨渭區人,愛好文學,喜歡詩詞。現在渭南市臨渭區直機關工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