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最近,《三十而已》火了。
熱搜屠榜。
伴侶出軌、伴侶冷暴力、只戀愛但不負責……一片唇槍舌劍。
愛情到底是什麼?
是想得到一個人?
是純粹的精神共鳴?
還是要和你長相思守?
這個答案,千古難解。
佔星學上,我們總將愛情歸屬於這兩顆星:金星,和火星。可是常常,我們總是跑去找金星的浪漫和愛。而讓火星的欲望和性,從屬於金星。
NCGR(國家地心宇宙研究學會,美國四大佔星組織之一)現任主席、整合佔星學老師Armand卻想說:性,對於關係是很重要的!性與愛的區分,正是人類不斷進化的結果,就像我們區分了金星和火星,才能知道如何分別滿足他們,以獲得更好的關係體驗。
人們傾慕金星,卻常常迴避火星。然而,正是火星在解開著我們在關係中的各種欲望和迷網,還揭秘了分手故事背後的能量驅力,以及12星座隱秘心理:分手時,火星落不同星座的人,會怎麼看待性?
火星,是關係中的「王炸」。他可以是粗鄙且莽撞,讓人聞之色變的;卻也可能打開「性」的大門,讓我們在熱烈的體驗中感受生命的火焰。
如果你解鎖了火星的正確打開方式,一個活力十足的火星,會成為「生命的燃料」,點燃我們的熱情,鼓舞我們的行動,幫助我們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維護我們自己的立場和利益。
愛與性的謎題到底如何開解?
你要如何滿足自己的金星和火星?
又如何發揮獨特的火星能量?
Armand這篇關於火星的文章,將從愛與性,金星與火星的最源頭說起,你會在人類進化的意識脈絡裡,解開關於愛與性的另一種視角,收穫你自己對愛情的獨特答案。
這樣的旅程,我們一起走。
01
金星的愛還是火星的欲望?
火星是關於關係的一個行星,但是我感覺這一點經常被人們忘記。佔星師們知道火星是與內驅力,自我確立以及性相關的,這本身就是關係的一部分,但是關於火星的關係性沒有得到人們足夠的強調和重視。
儘管這一點從歷史情景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我看來這是個錯誤。就像我說的,關係是一種新的現象。20世紀70年代,當天王星和冥王星經過天秤座的時候,我們在這個人生領域做了很多功課,同時也進行了很多思索。
在20世紀70年代的研究中,一個重要的洞見就是將愛與性區分開來。儘管今天聽起來這不算什麼,但是在我們真正開始思索關係之前,這兩個事物經常被混為一談。
欲望和驅動力與情感和關係經常使人們想到這樣的臺詞:「如果你渴望得到它,那麼就意味著你愛它。」這樣的思維認知會輕易的導致人們以愛之名行使侵犯和暴力。
區分金星的感情功能與火星的驅動力是我們關於愛與關係的集體意識演化的必要的一步。儘管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人們對於愛的屬性有精闢洞見,但是這個議題的相關記載卻很少。直至12世紀吟遊詩人的出現,以及他們創造的宮廷愛情歌曲。
有趣的是,他們這些作品的典型特徵是無法得到的或者是得不到回應的愛。性的欲望受阻於環境的制約(通常都是一個強有力的丈夫的阻擋),火星的能量被引入更加文雅的金星領域。
換句話說,出於性驅力的挫敗感,出現了一種更加形而上的,概念化的浪漫之愛的幻想。並不是火星的能量消失了或者說完全變質了,而是說活躍的火星能量被放在了金星的領域去發揮作用。
這種浪漫愛情的簡化版本之後又出現在19世紀的文學作品中。
司湯達,福樓拜,歌德以及其他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家(其著作都寫於海王星剛剛被發現的那段時期)使得宮廷之愛又重新流行起來,也就是吟遊詩人唱誦的那些無法滿足也無法長久的愛的痛苦與至樂。
火星又一次的讓位於金星。
然而這些在象徵優美藝術的金星領域的幾個代表作並不能反映愛情這個領域的普遍想法和價值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男女之愛既包括性也包括感情,二者是分不開的。把這兩者分開是項很棘手的工作,只有在許多的變化發生之後才可能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當天王星和冥王星在天秤座的時候,這項工作才真正的開始了。
02
愛與性不同
將愛與性(或者說愛與肉慾)分開的益處是很大的。首先,僅僅因為一個人對於另一個人充滿欲望並不意味著這個人真的愛那個人,這點變得顯而易見了。人們更加明晰這種區別,並且開始理解「我愛你」可能真的只意味著「我想和你發生性關係」。
由於具備了這種認知,感情就不會輕易受到傷害。對於愛與性的區分也使得人們可以在沒有嚴肅的關於愛的承諾的情況下發生性關係,如果雙方在一開始就說清楚的話。因此,我們可以擁有沒有愛情的性,也可以擁有沒有性的愛情。
把愛與性區分開來,我們就可以在各自的領域分別做功課。撇開性,我們可以去做關於關係的功課,就我們在伴侶關係上的角色,我們關係的走向,我們對彼此的感覺進行敞開式的談話。同時,我們也可以撇開關係的層面,而主要談論性和欲望的話題。
我們要承認以下情況的可能性,那就是一個人可能在性上很滿意但是情感上不快樂,或者相反,在性上不滿意,但是在情感上是快樂的。在所有的這些關於性和愛的議題上,我們也變得越來越敢於公開分享我們的感受了。這是非常自由的氛圍。
但不幸的是,儘管在20世紀70年代對於天秤座代表的關係議題的重視,我們仍舊遵循了吟遊詩人和浪漫派的傳統,讓火星服務於金星。
我們這樣做不是因為愛情的對象求而不得,而是因為我們認為金星代表的關係比火星代表的性驅力更加重要。這就是使我們陷入麻煩的地方。
我們也許注意到了吟遊詩人和浪漫學者在大多時候都看起來相當不快樂。是的,他們的不快樂能夠驅使他們到達一種精神上的至樂境界,但是他們似乎更加喜歡那少有的與他們伴侶在一起的世俗的快樂時光。
愛和性是不同的,對某個人的肉慾不等同於愛這個人,理解這一點對於人們是很有幫助的。儘管如此,對於性的低估和把愛抽象化和概念化也會產生一些問題。
要注意到出生於海王星在天秤座的一代人在天王星和冥王星來到天秤座的時期對於關係的理念頗具改革精神,非常活躍。強調關係中金星的面向對於這代人來講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海王天秤)。
03
性的不滿意,是分手的普遍原因之一
在實際生活中,性對於關係是很重要的。性並非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這一洞見不應該被過分強調以至於認為性是不重要的。我們知道,性的不滿意是造成很多人分手的普遍原因,同時在分手的過程中,理解火星能量的運作是掌握事情進展的關鍵所在。
舉例來說,如果火星能量從性驅力轉移到進攻性,那麼分手就會格外難看。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果長期壓抑的性能量找到了新的宣洩點,那麼火星的能量轉變成進攻性的可能性就會變小。
在分手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羞於談論性的議題,可能因為我們認為感情和其他實際的因素才是更加重要的。我們心照不宣的認為在分手的敏感期,其他的需求和生活中其他的領域是更重要的。
許多人認為在面臨分手的時刻提及性的因素是粗俗的舉動。但是如果與性有關的事情是導致分手的原因,並且這股能量仍然在分手期間發揮著作用,那麼忽略這顆強大的火星就是個錯誤。
04
火星落不同元素,分手時,怎麼看待性?
不同元素的火星在分手期間是如何處理性的議題的呢?以下是個簡短的總結。和其他佔星的因素一樣,帶著覺知和同情心面對分手可以很大程度上緩和火星能量的表現方式,畢竟,所有的經歷都包含著成長的機會。
火星在白羊,獅子,射手
火星在火象元素星座(白羊,獅子,射手),有加快分手過程的趨勢。火星在火元素的配置不宜在一個固有的模式中拉扯太久。
火星白羊是最有可能想要立即投入下一段感情的,因為新的開始往往非常有力量。火星獅子最有可能等待,因為採取行動會影響他們良好的自我形象。火星射手享受探索新戀情的可能性,當然對於火星來說,性只是所有探索領域的一個方面。
火星在雙子,天秤,水瓶
如果火星在風元素(雙子,天秤,水瓶),那麼分手時,這類人會更加聚焦在性的社會性方面。
火星雙子最容易發現他們重新獲得的自由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並且會尋求新的性體驗。火星天秤在性方面比較傳統,可能會一直等待那個合適的境遇和人的出現。火星水瓶對於性比較開放,在這方面也很少有困擾。
火星在巨蟹,天蠍,雙魚
火星落在水象元素(巨蟹,天蠍,雙魚),是最模糊和曖昧的,因為性通常和感情交織在一起。
火星巨蟹是最有可能在分手期間禁慾的,因為他們需要向內看清自己的情感。火星天蠍可能會充分的展現自我保護的特質,如果他們過度聚焦在一個即將結束的關係上,會削弱其繼續前行,展開新戀情的動力。
火星雙魚在分手期間會經歷很多性和感情的糾纏混雜,因此對於他們來講,應該給出一段時間,看看這些能量如何逐步的顯現出來。一個火星雙魚的人在分手期間有可能會變成一個禁慾的和尚或尼姑,或者是與之截然相反的,變成一個耽於肉慾的人。
火星在金牛,處女,摩羯
談到土象元素,你可能會預期這些代表感官的土象元素(金牛,處女,摩羯)有很強的欲望,但是在分手期間,性卻不太會給他們帶來壓力和困擾。
典型的火星金牛是及時行樂,活在當下的代表,同時也有可能去尋求生活中其他可以帶來愉悅的領域來彌補性的不足。火星處女能充分的證明為什麼處女是處女座的象徵,火星處女的人會和未來潛在的伴侶保持一定的距離。
摩羯座經常被人們認為是火星的一個好的配置,因為火星的原始驅動力能夠被放置在追求社會成就和目標上。在分手期間,這一點當然也不例外,因為一個火摩羯會一頭扎進工作中,或是埋首於保持良好的經濟狀況。
05
不一樣的火星,不一樣的分手
從火星的配置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個體在分手時的表現方式。
火星在火象元素是最有可能打架和爭論的,而火星在風像元素則傾向於談判和協商(火水瓶會在談判中相當堅持自己的原則)。
火星在水象元素則有可能拖延分手的過程,或者也可能就錢的問題起糾紛,當然這也是他們消化和處理感情傷痛的一種方式。
火星在土象元素的人們在分手過程中非常現實,只要能達到他們想得到的東西,他們都會儘量低調處理,而不去搞那些分手的狗血劇情。
以上這個簡短的總結並不是去描述不同火星配置的人在分手時會如何行動和反應,而是列舉了各種人們在分手時可能採取的方式方法。理解火星的最基本的能量模式可以幫助我們在具體的情境下理解以上的行為模式。
當然我們要記得火星只是描述了關係全貌的一部分,因為火星可能想很快結束一段關係,但是月亮並不想。究其根本,人是很複雜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