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以水為媒打造千年古運河高顏值溼地水城

2020-12-22 中國杭州


丁山湖溼地



丁山湖魚苗放養



「湖光山色」音樂會



拆除攔魚設施



工作人員對運河進行保潔



塘栖鎮工業企業「汙水零直排」創建工作推進現場會



廣濟橋畔



五水共治後的塘栖河道兩岸


古鎮塘栖依水而建、因水而興,自古以來都是江南水鄉的典範,文化底蘊深厚。

她傳承千年歷史,又在新舊共生中「求變」。這些年,塘栖充分發揮小城市培育試點和大運河申遺成功的疊加優勢,以大自然懷抱、大城市構成、大產業支撐、大文化積澱為特色,圍繞「運河文化休旅遊勝地」功能定位,積極謀劃全域旅遊綜合體建設,全力打造「名山、名湖、名鎮」旅遊品牌。

步入全面小康決勝之年,塘栖繼續發力。該鎮以做好「水文章」、做活「水文化」為目標,快速推動五水共治、靚城行動、美麗鄉村、美麗河湖創建,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打造塘栖水鄉風韻線等多個項目。

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眼下,塘栖這座水鄉古鎮,正展現出她迷人而又獨特的水鄉韻味。


推進汙水零直排 書寫治水文章

7月,杭州汽輪鑄鍛有限公司一次性投入200餘萬元,將廠區內排汙管道及設施的既有鋪設管線全部推翻,進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成為塘栖鎮率先加入並開展「汙水零直排」整改的企業之一。

自今年4月,塘栖鎮啟動企業「汙水零直排」工作以來,全鎮76家工業企業全部以主動加入,積極整改的態度,共同推進「汙水零直排」工作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驗收54家,待驗收15家,正在施工企業7家,預計至11月底可全部完成施工。

為什麼76家企業都願意「自掏腰包」支持政府工作?一方面,該鎮成立了由分管工業副鎮長為組長,鎮區域發展辦(經發)、塘栖水務公司、環保所等抽調人員組成的工作專班,建立掛圖作戰、定期例會等工作機制,確保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根據創建工作要求,結合「三服務」活動,分批召開創建工作推進會,明確創建整改標準、要求加大排查力量投入。

另一方面,該鎮委託檢測單位,免費為各廠區內的管道進行「體檢」,為企業「內網」找出病症。通過「腸鏡」檢查、成像分析等方式,為每個企業出具了一份詳細的評估報告。

「病因」找到了,那該怎麼「治」?為了開好這份「藥方」,塘栖鎮聯合多部門以及企業代表等進行商討「對症下藥」,用15天時間為76家企業出具並制定了不同的改建方案。改建期間,該鎮協調區級部門現場指導,與環保等下沉部門建立統籌聯動機制,形成合力,有效加快整體改建進度。

「政府開出的這份『藥方』,幫我們企業解決了不少麻煩。」杭州泰昌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國富說,泰昌於2003年入駐塘栖,主要生產變電金具、光纜金具等產品,易產生金屬廢棄物。十多年過去了,老的排汙管道時常出現破損。2018年公司對廠區內的雨汙管道進行了整改,然而治標不治本。今年,公司根據政府開出的「藥方」對症下藥,投入30萬元就實現了「標本兼治」。「改造完成後,不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有很大幫助,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提升塘栖的居住環境。」楊國富說,「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下一步,塘栖鎮將以此次改建為契機,鞏固工業類「汙水零直排」建設成果,落實房東主體責任制,通過定期管理檢查等方式,有效落實運維長效管理,以進一步提升塘栖水鄉環境。


改善城鎮生活品質 做活運河文化

傍晚,沏上一壺茶,三五成群,結伴坐在古運河邊的涼亭內,吹著涼風,喝著剛泡好的香茶,欣賞著夕陽西下的美景,內心頓生幸福之感。

「現在河邊建了好多東西,有亭子,有公園,我每天都要來這裡逛逛的。」家住西小河社區的王雅琴是地地道道的塘栖人,看著運河邊發展得蒸蒸日上,她心裡也是特別的開心:「現在,老幸福了!」

塘栖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文物遺產眾多,廣濟長橋、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棲溪講舍碑、太史第弄、水南廟……默默向人們細述當年風採。

京杭大運河塘栖古鎮段位於塘栖鎮中部,周邊商賈雲集。近年來,在塘栖鎮和運河綜保的共同開發下,集鎮區域面貌大幅改善,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都已完善。同時,該鎮還以全域美麗建設為契機,在五水共治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做足做好塘栖水鄉古鎮特色文章,並以努力打造餘杭區水上精品線路為目標,大力提升運河塘栖古鎮段的各項功能,真正做到成果與民共享。

眼下,運河河道兩岸建起了親水平臺、避風亭和美人靠等便民設施,濱水小公園不僅可以休閒遊玩,還綜合了河湖文化展示、河湖管護等功能,成為古鎮居民們飯後散步的好去處。

人水和諧只是塘栖鎮推動大運河塘栖古鎮段創建省級美麗河湖的建設內容之一。塘栖鎮還從安全流暢、生態健康、文化融入、管護高效等多方面對古運河進行了全方位地提升。

如:生態方面,在運河塘栖古鎮段全線實施生態治理,水下形成水森林,水面種植挺水植物,設置生物棲息場所;在人文方面,將水鄉古鎮歷史文化予以挖掘,復原了沿河古建築群的原始建築風貌;在治理方面,對運河塘栖古鎮段沿線開展生活汙水治理、汙水零直排改建等措施;在管護方面,對水面、岸坡全面實施循環保潔機制,完成河長制管理信息平臺搭載等。

「把古鎮建設得漂亮一點,遊客和市民在遊玩時也能更加舒心!」塘栖鎮黨委委員陳黎強表示,目前,塘栖鎮已經規劃並正在落實2020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等項目,完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古鎮風貌,讓古鎮繼續充滿生機和活力。


打造水鄉風韻線 展現溼地風情

盛夏時節,在塘栖鎮丁山湖畔,多場搖滾音樂會火熱開唱,來自杭城的傑出青年樂隊現場演繹了多首經典老歌,為村民和遊客們帶來一場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遊客們來到塘栖,站在丁山湖棧道上,一邊聆聽動人美妙的歌聲,一邊享受丁山湖絕美的夜景。而在湖邊,定期舉行的音樂會則為周邊的農家樂和民宿吸引了不少客流。

丁山湖位於塘栖鎮南部,水域面積683畝,境內水網密布、風光旖旎。作為塘栖水鄉風韻線的核心區塊之一,域內塘超小徑環湖而建,秋石路延伸路段從中穿過,水陸網絡發達,將煙雨江南的意境和現代完善的基礎設施完美結合。

「老底子,丁山湖沿岸的村民基本是靠打漁為生的,現在丁山湖變漂亮了,塘超小徑沿河而建,村裡發展鄉村旅遊,讓老百姓受益匪淺。」丁河村村民黃松泉說。

近年來,塘栖鎮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結合「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四好公路」等重點工作,對丁山湖溼地進行水體生態修復治理,大力推動農文旅產業發展。

如今,走進丁山湖區塊,放眼望去,粉牆黛瓦的民宅,蓮藕依依的池塘,依池而建的棧道,繞村蜿蜒的塘超小徑,勾勒出一幅恬靜秀美、別具特色的江南水鄉風景畫。

回望過去五年,塘栖早已布局好這盤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大棋」。

2015年,塘栖率先啟動丁山湖區域整治工作,並於同年啟動塘超小徑綠色慢行系統建設,整合塘栖豐富的旅遊資源,將塘栖古鎮-丁山湖溼地-超山風景區有機串聯,推動了周邊村莊生態環境、基礎配套的提升,改善了沿線居民生活環境。

2018年,依託丁山湖溼地良好的自然環境,實施丁山湖沿湖區域和塘超小徑水陸沿線景觀風貌綜合整治,以此升級打造塘栖溼地精品線路。

2019年,投資約6500萬元,完成了沿丁山湖3個村莊的全面環境提升和各類汙染源的治理,建成了環湖的健康遊步道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實施水生態修復,落實水面長效管護機制,河道水質得到了較大的提升,近三年檢測水質均在三類水及以上,穩定達到水功能區要求。

與此同時,新增3000米環湖動態燈光,夜晚璀璨的燈光秀成為塘栖打造「名山、名湖、名鎮」的新亮點,每天吸引大批遊客慕名來此休閒遊玩。2019年底,丁山湖成功創建成為省級「美麗河湖」,成為了杭州北郊的一顆「水上明珠」。

今年6月,塘栖水鄉風韻線(一期)開工建設,預計將於年底完成;二期工程將於近期進場施工,預計明年完成。河湖面貌的提升,將促進河湖周邊旅遊觀光、遊憩休閒、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產業發展,有效加快塘栖農文旅融合發展,提高城鄉融合發展水平。

接下來,塘栖鎮將繼續紮實推進餘杭區美麗鄉村提升1510示範創建行動,依託名鎮名山名湖和平原水鄉溼地資源,以塘超小徑濱水休閒景觀帶為主,在充分調研基礎上,以規劃設計引領,謀劃好景觀節點、建設內容和標準等,打造好塘栖水鄉風韻線,展現江南水鄉主題特色,為塘栖鎮美麗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添磚加瓦」。(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相關焦點

  • 打造中原生態水城 漯河又一溼地公園「亮相」
    漯河西城區水韻花溪溼地公園一景最近,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漯河市西城區水韻花溪溼地公園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為漯河市增添了一處獨具特色的旅遊網紅打卡地。水韻花溪溼地公園是漯河西城區18公裡環城水系中的重要節點之一,也是漯河市打造中原生態水城的重點工程,溼地公園內被設計成桂花段、桃花段、櫻花段、紫薇段、海棠段5個主題植物帶。東北側高崗區域為古城遺址公園,與月灣湖公園、小南湖溼地公園融為一體、互為補充,共同構築一個500餘畝的溼地水景公園,是漯河市目前最大的水生態公園。
  • 「溼地水城」——新時代美麗杭州的鮮明標識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市委、市政府召開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推進大會,新時代美麗杭州的鮮明標識——「溼地水城」呼之欲出。會議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按照「山水相融、湖城合璧、擁江枕河、人水相親」的理念,紮實推進溼地保護和修復,精心呵護水生態、弘揚傳承水文化、創新發展水產業,著力打造聞名世界、引領時代、最憶江南的「溼地水城」,以此作為建設新時代美麗杭州的主抓手,把杭州最美的基因傳承好、把杭州最靚的元素展示好。天下之美,各美其美。很多城市,正是因為美得獨特而令人難忘。
  • 無錫千年古運河畔夜景如畫 「夜經濟」為老城廂賦新能
    無錫千年古運河畔夜景如畫 「夜經濟」為老城廂賦新能 2020-08-09 13:22:04當晚,千年古運河畔的無錫南長街三段同步亮相,連綿起伏的開放屋架、花徑連廊、動感舞臺、特色花燈、垂直景觀牆、移動花車、傘狀休憩亭等景觀,構成了一幅夜市繽紛的「生活長卷」。如畫美景,吸引了不少無錫市民到場見證河畔「夜經濟」的燃起。美輪美奐的舞臺,讓千年古運河畔更具活力。 孫權 攝  「夜經濟」是現代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間消費增長的核心。
  • 餘杭塘栖鎮:召開美麗城鎮塘栖水鄉風韻線項目建設推進會
    最後,鎮黨委書記郎一舟提出:相關分管領導、科辦及村要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區委十四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幹」字當頭,全力打造「溼地水城」典範的要求高質量建設水鄉風韻線,並分別對(一)期和(二)期項目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水鄉風韻(一)期:1、密切甲乙關係,加快工程進度;2、加強現場管理,確保工程質量;3、開展動態檢查,確保工程安全;4落實工作責任
  • 水城水韻,詩畫泰州,邀你共赴水鄉夢
    水城水韻,詩畫泰州,邀你共赴水鄉夢 流淌千年的護城河 和雄偉的江淮第一樓 交相輝映 一剛一柔,相互映襯 勾勒出一幅壯觀的風光畫卷
  • 「333」忠誠護衛綠水青山|機關第三黨支部:加強溼地保護 打造...
    溼地是地球之腎,保護溼地就是保護地球之腎。今後6月5日杭州市召開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推進會,周江勇書記在會上提出打造聞名世界、引領時代、最憶江南的「溼地水城」,為杭州市的溼地保護建設提出了目標定位。機關三支部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黨建引領,努力拼搏,積極投身「溼地水城」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一、 深入研討,明確「溼地水城」建設思路「溼地水城」是周江勇書記首次提出的, 如何建設「溼地水城」是擺在從事溼地保護工作黨員幹部面前的新課題。
  • 行走遂寧觀音湖生態溼地公園
    在這片承載千年文明的神奇熱土上,奔流不息的涪江水不僅滋潤著這片豐腴的土地,也孕育了她穿越千古不朽的璀璨文明。位於遂寧城區南郊的過軍渡水利樞紐工程的修建,催生出14.8平方公裡的觀音湖。湖面浩瀚之狀懾人心魄,水城魅力無可比擬。一幅生態綠色、人水和諧的溼地景區絕美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 餘杭塘栖打造紅色研學精品民宿群
    餘杭塘栖打造紅色研學精品民宿群從2017年到2019年,短短三年時間,塘栖村開展了羅塘等自然村共235戶的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了水鄉風情核心區塊。美麗的環境,帶火了「美麗鄉村遊」。村內蘆塘鮮等7家農家樂,淡季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光顧,旺季時平均每天要接待2500多人。每到周末,塘超小徑聚集不少散步休閒、戶外燒烤的市民,還有企業組織員工來村裡團建。
  • 水城共融光影流動 廣漢打造靚麗夜景
    初冬的夜晚,雖然有些涼意,但在廣漢獅子堰溼地公園,觀賞城市夜景的市民卻不少。近年來,廣漢市堅持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依託公園、廣場、沿河兩岸等,打造美輪美奐的燈光亮化項目,構建起藍綠交織、水城共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花園城市。
  • 一城一水,最憶是揚州
    形成以洛陽為中心,   揚州為重要交通樞紐的龐大內陸運河體系。位於古運河段的三灣地區,   歷經企業搬遷、碼頭拆除、違建清理,   溼地整治修復,水系疏浚,   開通了遊覽觀光「水上巴士」,   設立了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及非遺文化街區......   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   這方3800畝之地,已是揚州城市新名片。
  • 古運河是夜揚州的眼睛
    ■吳周文多年前的那個夜晚暢遊古運河,至今記憶猶新。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爭霸中原而開鑿邗溝,挖下中國大運河的「第一鍬」。古運河是夜揚州的眼睛,這句話是我夜遊後凝成的一個詩句。當天來到便益門附近的碼頭上,因為遊船不多,比肩而立的遊客在靜靜等候;我見他們翹首等待的情狀,才知道古運河水上遊,在揚州人和外地遊客中已經非常熱門。我們登上了一條小型的遊覽船。船一開動,清風徐來,我頓時感到進入了一個撲朔迷離的童話境界。伴隨著輕柔的馬達聲,機槳劃出滿河的漣漪,瀰漫的是流動著的陸離的光影。
  • 大泉村:以水為媒 華麗轉型
    大泉村:以水為媒 華麗轉型 2016-11-17 17:20:00   來源:自治區「訪惠聚」活動辦公室   編輯:楊濤   字號:T | T
  • 「老水城河」實現清 汙分流 水鋼排汙排洪大溝改造工程主體完工
    項目竣工後,將從源頭治理黑臭水體,實現「老水城河」清水、汙水分流,有效改善我市水生態環境。 ,有望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小型溼地公園。 水鋼排汙排洪大溝工程起點位於官廳北側滬昆鐵路橋下水鋼落水洞出口,終點在與「新水城河」交匯處,全長3公裡。以市十二中西南角為界點,分暗涵、明渠兩部分,各長1.5公裡。
  • 潤物細無聲 餘杭塘栖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國文明鎮,塘栖鎮著眼大運河文化文明傳承,以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為核心載體,融合志願服務活動,引導全鎮各村社積極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打造多維文化共享陣地、多元志願服務隊伍和多彩文明實踐活動。這是塘栖書苑新引入的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目前有相聲小品、戲曲評書、健康養生、中醫養生、繪本故事和少兒科普六個分類的有聲書。「進入全面小康,百姓對高品質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需要為老百姓提供更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和共享文化空間。」該鎮宣傳幹事孫曉雲說。
  • 長治旅遊|水城之夜,沁州水韻賽江南
    八河環繞,九湖圍城,盡顯北方水城的綽約風姿。沁州城臨水而立,山環水繞,西湖、南湖、瘦西湖、北海和二郎山共同構成「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清澈如鏡的西湖掩映著湖畔的楊柳和紅牆碧瓦,古樸的南涅水石刻館、永慶禪院和波光瀲灩的湖水動靜相宜。
  • 大運河「一眼千年」:看古往風韻煥新生的杭州故事
    家住上城區紫陽街道的民間護水隊隊員樊建華便是這一改變的親歷者之一。紫陽街道是杭州現存唯一的水城門——鳳山水城門的所在區域,由於城市變遷和航運發展,杭州其餘四座水城門均已消亡,唯有鳳山水城門和其下近二十米的河道仍保留著元明時期的原狀,這也讓周邊居民更加珍視。
  • 2020塘栖枇杷上市,甜!
    塘栖枇杷品種有白砂、紅種、草種三大類計有18個品種,主栽品種5個:「軟條白沙」、「大紅袍」、「夾腳」、「楊墩」、「寶珠」,尤以「軟條白沙」為最,屬國寶級優質品種,堪稱枇杷中的珍品。
  • 水城四季 大美遷安
    近年來,遷安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理水興城,以水聚產,以水促轉,繪就水清岸綠新畫卷,實現了從鋼鐵大市到「北方水城,美麗遷安」的綠色蝶變。精準治霾、全域治水、礦山修復,遷安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列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第17位。
  • 成武:伯樂故裡 水韻新城
    成武,伯樂故裡,千年古縣,素有萬畝城湖之稱。「萬畝文亭湖」的自然稟賦,是一種得天獨厚的資源。近年來,成武注重文化與生態保護相結合,圍繞「伯樂故裡、水韻新城」總體規劃,以文亭湖、郜城河、樂成河、東魚河為骨架,重點打造文亭湖溼地公園、周自齊溼地公園、樂成河溼地公園、郜城水街、東魚河國家級溼地公園,構建生態水系,實現活水進城、活水秀城,目前城區水系面積近5000畝,並實現通航。
  • 餘杭塘栖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高質量發展 潤物細無聲 文明心中留
    作為全國文明鎮,塘栖鎮著眼大運河文化文明傳承,以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為核心載體,融合志願服務活動,引導全鎮各村社積極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打造多維文化共享陣地、多元志願服務隊伍和多彩文明實踐活動。  這是塘栖書苑新引入的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目前有相聲小品、戲曲評書、健康養生、中醫養生、繪本故事和少兒科普六個分類的有聲書。「進入全面小康,百姓對高品質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需要為老百姓提供更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和共享文化空間。」該鎮宣傳幹事孫曉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