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湖溼地
丁山湖魚苗放養
「湖光山色」音樂會
拆除攔魚設施
工作人員對運河進行保潔
塘栖鎮工業企業「汙水零直排」創建工作推進現場會
廣濟橋畔
五水共治後的塘栖河道兩岸
古鎮塘栖依水而建、因水而興,自古以來都是江南水鄉的典範,文化底蘊深厚。
她傳承千年歷史,又在新舊共生中「求變」。這些年,塘栖充分發揮小城市培育試點和大運河申遺成功的疊加優勢,以大自然懷抱、大城市構成、大產業支撐、大文化積澱為特色,圍繞「運河文化休旅遊勝地」功能定位,積極謀劃全域旅遊綜合體建設,全力打造「名山、名湖、名鎮」旅遊品牌。
步入全面小康決勝之年,塘栖繼續發力。該鎮以做好「水文章」、做活「水文化」為目標,快速推動五水共治、靚城行動、美麗鄉村、美麗河湖創建,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打造塘栖水鄉風韻線等多個項目。
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眼下,塘栖這座水鄉古鎮,正展現出她迷人而又獨特的水鄉韻味。
推進汙水零直排 書寫治水文章
7月,杭州汽輪鑄鍛有限公司一次性投入200餘萬元,將廠區內排汙管道及設施的既有鋪設管線全部推翻,進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成為塘栖鎮率先加入並開展「汙水零直排」整改的企業之一。
自今年4月,塘栖鎮啟動企業「汙水零直排」工作以來,全鎮76家工業企業全部以主動加入,積極整改的態度,共同推進「汙水零直排」工作落地。截至目前,已完成驗收54家,待驗收15家,正在施工企業7家,預計至11月底可全部完成施工。
為什麼76家企業都願意「自掏腰包」支持政府工作?一方面,該鎮成立了由分管工業副鎮長為組長,鎮區域發展辦(經發)、塘栖水務公司、環保所等抽調人員組成的工作專班,建立掛圖作戰、定期例會等工作機制,確保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根據創建工作要求,結合「三服務」活動,分批召開創建工作推進會,明確創建整改標準、要求加大排查力量投入。
另一方面,該鎮委託檢測單位,免費為各廠區內的管道進行「體檢」,為企業「內網」找出病症。通過「腸鏡」檢查、成像分析等方式,為每個企業出具了一份詳細的評估報告。
「病因」找到了,那該怎麼「治」?為了開好這份「藥方」,塘栖鎮聯合多部門以及企業代表等進行商討「對症下藥」,用15天時間為76家企業出具並制定了不同的改建方案。改建期間,該鎮協調區級部門現場指導,與環保等下沉部門建立統籌聯動機制,形成合力,有效加快整體改建進度。
「政府開出的這份『藥方』,幫我們企業解決了不少麻煩。」杭州泰昌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國富說,泰昌於2003年入駐塘栖,主要生產變電金具、光纜金具等產品,易產生金屬廢棄物。十多年過去了,老的排汙管道時常出現破損。2018年公司對廠區內的雨汙管道進行了整改,然而治標不治本。今年,公司根據政府開出的「藥方」對症下藥,投入30萬元就實現了「標本兼治」。「改造完成後,不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有很大幫助,更重要的是能有效提升塘栖的居住環境。」楊國富說,「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下一步,塘栖鎮將以此次改建為契機,鞏固工業類「汙水零直排」建設成果,落實房東主體責任制,通過定期管理檢查等方式,有效落實運維長效管理,以進一步提升塘栖水鄉環境。
改善城鎮生活品質 做活運河文化
傍晚,沏上一壺茶,三五成群,結伴坐在古運河邊的涼亭內,吹著涼風,喝著剛泡好的香茶,欣賞著夕陽西下的美景,內心頓生幸福之感。
「現在河邊建了好多東西,有亭子,有公園,我每天都要來這裡逛逛的。」家住西小河社區的王雅琴是地地道道的塘栖人,看著運河邊發展得蒸蒸日上,她心裡也是特別的開心:「現在,老幸福了!」
塘栖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文物遺產眾多,廣濟長橋、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棲溪講舍碑、太史第弄、水南廟……默默向人們細述當年風採。
京杭大運河塘栖古鎮段位於塘栖鎮中部,周邊商賈雲集。近年來,在塘栖鎮和運河綜保的共同開發下,集鎮區域面貌大幅改善,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都已完善。同時,該鎮還以全域美麗建設為契機,在五水共治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做足做好塘栖水鄉古鎮特色文章,並以努力打造餘杭區水上精品線路為目標,大力提升運河塘栖古鎮段的各項功能,真正做到成果與民共享。
眼下,運河河道兩岸建起了親水平臺、避風亭和美人靠等便民設施,濱水小公園不僅可以休閒遊玩,還綜合了河湖文化展示、河湖管護等功能,成為古鎮居民們飯後散步的好去處。
人水和諧只是塘栖鎮推動大運河塘栖古鎮段創建省級美麗河湖的建設內容之一。塘栖鎮還從安全流暢、生態健康、文化融入、管護高效等多方面對古運河進行了全方位地提升。
如:生態方面,在運河塘栖古鎮段全線實施生態治理,水下形成水森林,水面種植挺水植物,設置生物棲息場所;在人文方面,將水鄉古鎮歷史文化予以挖掘,復原了沿河古建築群的原始建築風貌;在治理方面,對運河塘栖古鎮段沿線開展生活汙水治理、汙水零直排改建等措施;在管護方面,對水面、岸坡全面實施循環保潔機制,完成河長制管理信息平臺搭載等。
「把古鎮建設得漂亮一點,遊客和市民在遊玩時也能更加舒心!」塘栖鎮黨委委員陳黎強表示,目前,塘栖鎮已經規劃並正在落實2020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等項目,完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古鎮風貌,讓古鎮繼續充滿生機和活力。
打造水鄉風韻線 展現溼地風情
盛夏時節,在塘栖鎮丁山湖畔,多場搖滾音樂會火熱開唱,來自杭城的傑出青年樂隊現場演繹了多首經典老歌,為村民和遊客們帶來一場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遊客們來到塘栖,站在丁山湖棧道上,一邊聆聽動人美妙的歌聲,一邊享受丁山湖絕美的夜景。而在湖邊,定期舉行的音樂會則為周邊的農家樂和民宿吸引了不少客流。
丁山湖位於塘栖鎮南部,水域面積683畝,境內水網密布、風光旖旎。作為塘栖水鄉風韻線的核心區塊之一,域內塘超小徑環湖而建,秋石路延伸路段從中穿過,水陸網絡發達,將煙雨江南的意境和現代完善的基礎設施完美結合。
「老底子,丁山湖沿岸的村民基本是靠打漁為生的,現在丁山湖變漂亮了,塘超小徑沿河而建,村裡發展鄉村旅遊,讓老百姓受益匪淺。」丁河村村民黃松泉說。
近年來,塘栖鎮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結合「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四好公路」等重點工作,對丁山湖溼地進行水體生態修復治理,大力推動農文旅產業發展。
如今,走進丁山湖區塊,放眼望去,粉牆黛瓦的民宅,蓮藕依依的池塘,依池而建的棧道,繞村蜿蜒的塘超小徑,勾勒出一幅恬靜秀美、別具特色的江南水鄉風景畫。
回望過去五年,塘栖早已布局好這盤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大棋」。
2015年,塘栖率先啟動丁山湖區域整治工作,並於同年啟動塘超小徑綠色慢行系統建設,整合塘栖豐富的旅遊資源,將塘栖古鎮-丁山湖溼地-超山風景區有機串聯,推動了周邊村莊生態環境、基礎配套的提升,改善了沿線居民生活環境。
2018年,依託丁山湖溼地良好的自然環境,實施丁山湖沿湖區域和塘超小徑水陸沿線景觀風貌綜合整治,以此升級打造塘栖溼地精品線路。
2019年,投資約6500萬元,完成了沿丁山湖3個村莊的全面環境提升和各類汙染源的治理,建成了環湖的健康遊步道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實施水生態修復,落實水面長效管護機制,河道水質得到了較大的提升,近三年檢測水質均在三類水及以上,穩定達到水功能區要求。
與此同時,新增3000米環湖動態燈光,夜晚璀璨的燈光秀成為塘栖打造「名山、名湖、名鎮」的新亮點,每天吸引大批遊客慕名來此休閒遊玩。2019年底,丁山湖成功創建成為省級「美麗河湖」,成為了杭州北郊的一顆「水上明珠」。
今年6月,塘栖水鄉風韻線(一期)開工建設,預計將於年底完成;二期工程將於近期進場施工,預計明年完成。河湖面貌的提升,將促進河湖周邊旅遊觀光、遊憩休閒、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產業發展,有效加快塘栖農文旅融合發展,提高城鄉融合發展水平。
接下來,塘栖鎮將繼續紮實推進餘杭區美麗鄉村提升1510示範創建行動,依託名鎮名山名湖和平原水鄉溼地資源,以塘超小徑濱水休閒景觀帶為主,在充分調研基礎上,以規劃設計引領,謀劃好景觀節點、建設內容和標準等,打造好塘栖水鄉風韻線,展現江南水鄉主題特色,為塘栖鎮美麗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添磚加瓦」。(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