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一方一穴位:足陽明胃經-頰車

2020-12-18 澎湃新聞

一藥一方一穴位:足陽明胃經-頰車

2020-06-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顧忞琿 石雲 DrShiyun 來自專輯一藥一方一穴位

【一藥】

石韋

《藥性賦·寒性》云:石葦通淋於小腸。

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Pyrrosiasheareri(Bak.)Ching、石韋Pyrrossialingua(Thunb.)Farwell或有柄石韋Pyrrossiapetiolosa(Christ)Ching的乾燥葉。

文獻記載:

《神農本草經·中經》:味苦平。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一名石。生山谷石上。

《藥典(2015版)》

性味:甘、苦,微寒。

歸經:歸肺、膀胱經。

功效: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主治:用於熱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肺熱喘咳,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6~12g。

雲說:此藥《五十二病方》已有記載,專治淋,不限於石淋,稱其為兩千二百年老藥,絕對可以。

【一方】

《醫方考》傷寒門第二

附子瀉心湯

附子(去皮臍,一枚)大黃(酒浸)

黃連(去毛,炒) 黃芩(炒,各一兩)

傷寒心下痞,汗出惡寒者,此方主之。

心下痞,故用三黃以瀉痞;惡寒,汗出,故用附子以回陽。無三黃,則不能以去痞熱;無附子,恐三黃益損其陽。熱有附子,寒有三黃,寒熱並用,斯為有制之兵矣,張機氏謂醫家之善將將者也。俗醫用寒則不用熱,用熱則不用寒,何以異於膠柱而鼓瑟乎?

【一穴位】

足陽明胃經-頰車

定位: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主治:口歪,齒痛,頰腫,口噤不語。

針法: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圖片均來源自網絡)

雲說:地倉透頰車,口喎,有效。

原標題:《一藥一方一穴位037期》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頰車穴——口歪眼斜不用愁!
    頰車穴是中醫調理口歪眼斜,顏面神經麻痺,頸部痙攣等病症的重要穴位。頰,是指這個穴位所在的位置是面頰;車,是指運載的工具。《針灸甲乙經》當中記載:「頰腫,口急,頰車痛,不可以嚼」。《 類經圖翼》當中記載:「頰車,地倉,水溝,承漿,聽會,合谷,主口眼歪斜。」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配合著按摩穴位,長期堅持,能延年益壽。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7足陽明胃經胃經位於膽經前,三指距離到經中;口腔糜亂牙腫痛,口乾口臭腹脹痛;體熱打嗝喜食冷,一病一穴,103個,穴準病癒穴位按摩是我國中醫的傳統療法,穴位按摩不僅可以治癒一些疾病,還能增強人的體質。
  • 如何用口訣來識記人體穴位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中醫理療是一部很高深的學問,而各種隱諱難記的穴位更是讓人頭大,好在自己比較善於分析和組合,終於利用口訣的形式把它們串在了一起,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經驗.手部穴位四律口訣:合谷後溪內外關,支溝曲池加少海。
  • 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
    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十二正經上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叫做特定穴,特定穴中有一類穴位經氣通於奇經八脈,叫做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不僅可以治療本穴所在經脈和所通奇經的病證,而且可以應用於時間醫學,也就是靈龜八法中的取穴,從而加強治療效果。
  • 睡覺前有「5搓」,每天搓一搓,睡眠香噴噴,一覺睡到太陽曬屁股
    人們睡覺前都有一個空閒時間段,這個時候是養生的絕佳時刻,睡眠對於人們的長壽至關重要,好和睡眠可以讓人精神百倍,神清氣爽,睡覺前有"5搓",特別適合40歲以上中老年有睡眠障礙人群,堅持每天搓一搓,睡眠香噴噴,一覺睡到太陽曬屁股。
  • 程凱養生說:頭痛的經絡辯證與穴位保健處方
    第二種類型的頭痛,叫做陽明頭痛,指的是在的前額、額角範圍之內所出現的頭痛,因為足陽明胃經是行於額角,並交會於前額位置。第三種類型的頭痛叫做太陽頭痛,足太陽膀胱經所經過的部位,也就是後枕部的後項部引起的疼痛,向頭後向頭上向頭前這种放射狀的頭痛,叫做太陽頭痛。第四種類型叫做厥陰頭痛,指的是頭頂巔頂的位置出現的疼痛,位置歸足厥陰肝經管理。
  • 艾灸這個穴位,清腦寧神全靠它,消炎退熱是良方
    人體的構造是非常複雜的,身體中有很多的穴位對身體的調理作用都是不同的,通過中醫的方法經常對身體進行艾灸能起到很好的調理的作用,其中大椎穴就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一個穴位之一,但是在艾灸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它的作用之後再進行調理,下面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了解下大椎穴的重要性以及運用好大椎穴的方法。
  • 腳上有處「滅火開關」,經常按一按,或許有助滅「胃火」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腳上有處「滅火開關」,經常按一按,或許有助滅「胃火」胃火旺的調理方式:按摩內庭穴祛胃火內庭穴可說是治療胃部疾病的最好穴位,它是有利於去除胃火上湧的現象的,也是可以起到比較好的療效,被認為是胃火上湧的剋星。
  • 「芙蓉出水」動作的作用(一)
    動作一:隨著吸氣,左腳向左開步,同時兩臂內旋,兩手背相靠上提等連續動作的進行,可抻拉手三陰經絡、手三陽經絡,然後疊腕又對手三陰經、手三陽經的原穴進行了按摩,接著卷指彈甲重要的是又起動了三陰經脈、手三陽經脈的井穴,中醫把井穴比喻水的源頭,它是經脈氣的發源地。所以卷指彈甲又起動了井穴。兩掌再分別向左右分開,與肩同高,掌心朝上。
  • 面部一抽一抽的,如何艾灸調節面部抽動症
    網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我今年47歲了,在面部左側經常出現面部肌肉一抽一抽的情況,剛開始只是在眼睛側下方請問這種抽動問題,艾灸什麼穴位可以有效控制這個情況呢?
  • 辛酉日穴位按摩子午流注逐時開穴
    為了方便親友們自我按摩養生和調理各種不適症狀,本人計劃整理出點穴按摩的時候每日諸時辰應該首先選取的穴位(根據子午流注和靈龜八法等),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點穴方法:每個穴位順時針揉壓30-100下+逆時針揉壓30-100下+垂直點按30-100下;不適合揉按的穴位可以用指甲切壓30-100下。
  • 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經脈圖,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7.足陽明胃經胃經位於膽經前,三指距離到經中;口腔糜亂牙腫痛,口乾口臭腹脹痛;體熱打嗝喜食冷,大便乾燥且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