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顧忞琿 石雲 DrShiyun 來自專輯一藥一方一穴位
【一藥】
石韋
《藥性賦·寒性》云:石葦通淋於小腸。
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Pyrrosiasheareri(Bak.)Ching、石韋Pyrrossialingua(Thunb.)Farwell或有柄石韋Pyrrossiapetiolosa(Christ)Ching的乾燥葉。
文獻記載:
《神農本草經·中經》:味苦平。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一名石。生山谷石上。
《藥典(2015版)》
性味:甘、苦,微寒。
歸經:歸肺、膀胱經。
功效: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主治:用於熱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肺熱喘咳,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6~12g。
雲說:此藥《五十二病方》已有記載,專治淋,不限於石淋,稱其為兩千二百年老藥,絕對可以。
【一方】
《醫方考》傷寒門第二
附子瀉心湯
附子(去皮臍,一枚)大黃(酒浸)
黃連(去毛,炒) 黃芩(炒,各一兩)
傷寒心下痞,汗出惡寒者,此方主之。
心下痞,故用三黃以瀉痞;惡寒,汗出,故用附子以回陽。無三黃,則不能以去痞熱;無附子,恐三黃益損其陽。熱有附子,寒有三黃,寒熱並用,斯為有制之兵矣,張機氏謂醫家之善將將者也。俗醫用寒則不用熱,用熱則不用寒,何以異於膠柱而鼓瑟乎?
【一穴位】
足陽明胃經-頰車
定位: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主治:口歪,齒痛,頰腫,口噤不語。
針法: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圖片均來源自網絡)
雲說:地倉透頰車,口喎,有效。
原標題:《一藥一方一穴位037期》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