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

2020-12-19 中國青年網

「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詩瑩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張詩瑩)12月16日,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0餘所高校與逾百位臺灣研究相關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員出席。

發布會上,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指出,《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一書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方針為引領,精闢闡述了大陸的對臺政策,全方位總結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經驗,深刻揭示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要特徵。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孫亞夫、李鵬等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發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講座教授孫亞夫與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等合著。作為新時期對臺研究的重要成果,該書具有開拓創新的理論性、嚴肅專精的學術性、高瞻遠矚的戰略性等特點。作者通過對40年來兩岸關係演進過程系統化的梳理,深入分析了兩岸交往歷史上的重大問題,對新時期兩岸發展的路徑做出了戰略性的研究,有利於讀者客觀、辯證地看待兩岸關係,全面、深入地洞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要解決的問題,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出版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陳鍵興)近日,《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一書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書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講座教授孫亞夫與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領銜編著,分上、下篇,共15章,系統論述、縱深剖析兩岸關係40年風雨歷程,研究探尋兩岸關係發展的規律性特徵。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在京隆重舉行
    「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會場 (攝/黃楊)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於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開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在京出版 2020年12月18日
    本報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任成琦)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
  • 大陸首部全面系統論述1979—2019年兩岸關係的書籍出版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主持編寫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近日出版,並於16日在北京舉辦新書發布會。12月16日,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主持編寫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在北京舉辦新書發布會。這是大陸第一部系統論述1979年至2019年兩岸關係的著作。當天,圍繞新書出版的「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同時舉行。圖為發布會現場。
  • 李鵬:2021年兩岸關係形勢仍會複雜嚴峻
    李鵬(中評社 海涵攝)  12月16日,「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接受記者聯合採訪時表示,2021年兩岸關係形勢依然會複雜嚴峻。兩岸關係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臺灣民進黨當局到底能不能回到「九二共識」這樣一個共同政治立場上來、能不能在臺灣島內停止「臺獨」分裂活動。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深化兩岸的融合發展,如何把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走實。十九屆五中全會所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實就是在落實融合發展。
  • 銘記兩岸共同歷史記憶 顏思齊將被寫入歷史教科書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路梅)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主持編寫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近日出版,並於16日在北京舉辦新書發布會。出版方九州出版社介紹,這是大陸第一部系統論述1979年至2019年兩岸關係的著作,全面分析了40年來兩岸關係的演變,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五章,54萬字,從縱、橫兩個維度展開論述。
  • 孫亞夫:「兩岸人民越走越遠」並非交流合作的錯 政治分歧未決才是...
    來源:華夏經緯網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講座教授孫亞夫(攝/黃楊)「40年來,兩岸交流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間接到直接、從單向到雙向,不斷擴大深化,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局面
  • 兩岸舉辦「習馬會」紀念活動,國臺辦主任:「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7日是「習馬會」五周年紀念日,馬英九基金會舉辦研討會。此前大陸方面也舉辦了相關紀念活動,島內對此進行了解讀。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會晤,舉世矚目。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二):兩岸民間交流凝心聚力,助推和平發展
    面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為兩岸交流帶來嚴重衝擊的雙重挑戰,大陸堅定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方針沒變、力度未減,兩岸民間交流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助推力。年末登場的2020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緊密結合大陸「十四五」發展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兩岸企業家共同探討如何幫助臺企把握大陸經濟發展脈動,深化與大陸企業合作,抓住機遇,融入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共謀發展,實現雙贏。與會臺灣企業及工商界人士都希望進一步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科技、醫療、基建、數字經濟等領域交流合作,共享大陸發展商機。
  • 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廈門舉辦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17日廈門消息(記者 陳必揚)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15日在廈門舉辦。   據了解,本次研討會是第十一屆海峽論壇配套活動之一,吸引海峽兩岸有關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美國等國家的專家學者100餘人參加。
  • 兩岸婚姻家庭議題研討會高雄舉行
    你好臺灣網12月8日消息 由臺灣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和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婚姻家庭議題研討會」12月6日在高雄舉行。活動以「兩岸婚姻企業峰會」為主軸,以經濟發展為目標,邀請兩岸婚姻及二代優秀企業家們創業成功的經驗進行分享,同時也邀請臺灣企業分享。
  •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舉辦 聚焦「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舉辦 聚焦「維護和平穩定 深化融合發展」 2020年12月13日 22: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他表示,本屆論壇克服新冠疫情等困難如期舉辦,圍繞兩岸關係重大問題進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兩岸關係雖「跋涉山川,蒙犯霜露」,遭受民進黨當局與外部勢力蓄意幹擾破壞,但兩岸同胞默默付出、克難前行,兩岸關係發展沒有因遇到一些溝坎而止步。
  • 改善兩岸關係需要的是誠意,而這恰恰是蔡英文最缺的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2021年到來之際,蔡英文在元旦這一天發表公開致辭,如果是不了解蔡英文為人和行事風格的人,很可能在聽了蔡英文的這番表態後,會誤以為她態度誠懇,是真心想要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但從近些年來蔡英文對待兩岸發展的態度來看,蔡英文這番看似誠懇的發言,不過就是在作秀而已,因為她打心底裡就沒有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的意願。而且,改善兩岸關係需要的是真正的誠意,可蔡英文缺的恰恰就是誠意。為什麼說蔡英文缺少誠意,那是因為她明知道兩岸關係癥結所在,卻故意假裝看不見。一直以來,發展兩岸關係最基本是要承認和接受「九二共識」,也就是要承認「兩岸一中」的核心內涵。
  • 年度漢字折射兩岸關係變化 「悶」獲評2020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據臺灣《旺報》12月14日報導,由《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漢字節11日揭曉2020年最能代表兩岸民眾年度心聲的漢字:「悶」。報導稱,兩岸漢字節自2008年起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字,由這些字亦可觀察到這十幾年間兩岸關係的變化。報導注意到,今年漢字節活動創下1520萬人次參與網絡票選的歷史紀錄,較去年近千萬人次大增五成。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一):兩岸「和統」無望?
    2016年蔡英文當選領導人開始,漸漸的有了和統無望的說法。最近,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指出,「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更早之前,他在《人民政協報》撰文指出,「中國對臺政策如果只是政治談判、民間交流、一味讓利,而不動用軍事武力的手段,那兩岸統一的目的很難達成」。所以他提出「北平模式」,就是針對兩岸關係應當要「以戰逼和,以武促統」。
  • 中國康復醫學海峽兩岸暨港澳《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
    中國康復醫學海峽兩岸暨港澳《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交流學術會議(第一輪通知) 2020-09-29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2020年12月02日 13:1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12月2日訊 為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規劃部署落入實踐,促進兩岸文化、經濟融合發展,推動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領域的交流與合作,12月1日至4日,由九州文化傳播中心與福建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九州出版社、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與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
  •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雲」論維護臺海和平與融合發展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路梅)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以視頻連線方式在「雲端」舉行。北京、上海、臺北、臺南四地會場的逾60位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圍繞「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展開研討。
  • 如何總結2019年及展望2020年兩岸關係?國臺辦這樣說
    中新網1月15日電 國臺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回顧2019年兩岸關係發展表示,儘管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不斷幹擾阻撓,但兩岸同胞開展交流合作勢頭不減,依然熱絡。他展望2020年兩岸關係稱,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
  • 兩岸關係發展面臨四大變數……
    未來一個時期,兩岸關係面臨更加複雜嚴峻的態勢。涉臺國際因素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增大,美臺勾連將達到十分危險程度。民進黨「一黨獨大」格局持續,大肆操弄「漸進臺獨」「法理臺獨」,島內分裂活動將更加猖獗。島內主要政治勢力將圍繞臺灣地區2022年「九合一」選舉進行激烈博弈。同時,大陸率先從新冠肺炎疫情中走出,經濟發展穩定向好,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影響力不斷增大。兩岸關係發展將面臨四個主要變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