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會場 (攝/黃楊)
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於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0餘所高校與涉臺研究機構,逾百位臺灣研究相關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員出席。會議由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一書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發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講座教授孫亞夫與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等合著。
在上午的研討會上,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臺事務研究中心主任謝鬱、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擔任研討會召集人。包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殷存毅、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維一、上海交通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林岡、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鄭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在內的諸多學者紛紛就過去40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兩岸關係的研究進行了回顧與反思,對當前兩岸關係發展做出評估和展望。他們認為兩岸關係當下處於新的歷史高度和歷史起點,涉臺研究學者要把握好發展的機遇期,在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的理論上做出更多探索,在兩岸關係發展的路徑上推進國家統一。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講座教授 孫亞夫
下午兩點,九州出版社社長張黎宏研究員主持召開《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在發布會上,本書作者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講座教授孫亞夫教授回顧了《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的撰寫過程與自己的對臺工作經驗,指出該書表達了學者堅持「一中原則」的政治立場,體現了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的高度,表達了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完成的使命感。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 張彥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致辭表示,在新的歷史時期,廈門大學將繼續強化「國家隊」意識,充分利用學校的綜合學科優勢,緊密結合形勢變化開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努力拿出更有份量、更有質量的成果;將更加主動地建言獻策,針對應對涉臺具體問題和制定對臺工作策略等積極開展研究思考,在中央和地方的對臺工作中提出更多的廈大方案、發出更多的廈大聲音;將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增進兩岸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作出更多努力,為祖國統一奠定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周志懷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教授在發言中指出,《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一書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方針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為引領,以鮮明的問題意識為導向,精闢闡述了大陸的對臺政策,全方位總結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經驗,深刻揭示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要特徵。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 楊毅周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在發言中強調,全國臺聯的實踐工作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廣大臺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尊重臺灣同胞、關愛臺灣同胞、團結臺灣同胞、依靠臺灣同胞,全心全意為臺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上海交通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 林岡
上海交通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林岡教授從學理角度出發,認為臺灣問題作為一個學術研究案例,可以讓學者更好地把握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通過特殊性的深度研究豐富普遍性的內涵,從而對整個學科建設進行共性把握。
孫亞夫教授與張黎宏研究員代表作者和出版社向在場領導致贈圖書
會議最後,李鵬教授對大會進行了總結,感謝各位領導與學者的蒞臨以及對《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一書的建議,肯定了九州出版社在著作出版上的高效務實,相信這本書的成功能夠鼓舞大家更多地進行學科交叉的合作研究。
據了解《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一書通過對40年來兩岸關係演進過程系統化的梳理,深入分析了兩岸交往歷史上的重大問題,對新時期兩岸發展的路徑做出了戰略性的研究,有利於讀者客觀、辯證地看待兩岸關係,全面、深入地洞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要解決的問題,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作為第一本全面系統論述1979年至2019年兩岸關係的作品,此書可謂反映這一時期兩岸關係歷程的「百科全書」。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