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綜合評價初審名單公示後,引起了很多家長、考生及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本文就綜合2019-2020年江蘇綜評報名初審情況分析一下綜評報考趨勢新變化、初審通過後的高三生如何準備以及帶給低年級哪些警示?
2020年最新報考情況速遞
截止6月17日,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江蘇省絕大部分院校2020年綜合評價初審名單均已公布,自主選拔在線青桐老師綜合整理簡章整理2020年的報考數據匯總,供大家一睹為快!
青桐老師在線解讀:
1、通過不完全統計,2020年江蘇省綜合評價報名101894人次,其中40855人次通過初審,平均初審通過率38.79%。
2、南大、東南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3所學校報名人次過萬,越來越多人關注到綜合評價錄取招生。
3、初審通過率各校差別較大,南大通過率最低20.7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大學以及南京工業大學三校則高達到50%以上,居於前列。
4、隨著熱度的增加,部分院校校考競爭會比較激烈,大多數高校預計考試通過率在20%以下。因此,青銅老師建議今年高三考生,一定要重視科學備考。歷年真題是重要的參考工具,可以用來練手。
今年綜合評價趨勢有何變化?
總體來看,今年無論是報名人次還是初審通過人數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報考熱情高漲,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2019-2020年各校有哪些變化趨勢:
1、報名人次大幅度提升
簡評:2020年除了江蘇大學報名人數略有降低,其他院校報考人數對比去年均有所增加,其中以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三所大學報考人數上升的最多。
2、初審通過人數大多數上漲
簡評:今年通過初審的人數對比去年卻增加了5021人,其中通過人數增加最多的要數南京師範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兩所,而東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南京醫科大學4所大學對比去年初審通過人數卻降低了。
3、初審通過率整體穩定
簡評:今年雖然報名人次和初審通過人數都所變動,但除了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初審通過率下降了3.88%,其餘大學通過率均有些許上升,整體通過率基本穩定,對比2019年變化都不大,尤其是南京郵電大學2020年初審通過率與2019完全一致。
趨勢預測與建議
1、報名熱度明顯上漲
2020年江蘇綜評報名人次突破10W+,其中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及南京師範大學四所院校綜評報名人次過萬,青銅老師認為綜合評價未來有更高關注度和報考熱度。
報名熱度上升的原因:
①綜合評價實施區域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高校開放綜合評價試點。目前浙江、江蘇、山東、上海、廣東等地區綜合評價招生已經日漸成熟,預計未來幾年其他地區也會陸續參與其中。
②綜合評價招生適合多數學生。綜合成績優秀、具備一定獎項/個性特長、綜合素質優秀的考生在綜合評價招生中佔有優勢。
③院校層次豐富,部分院校開放了很多優勢專業。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層次覆蓋很廣,既有985、211等高水平大學,也涵蓋了很多普通大學。還有很多院校綜合評價招生度假開放了很多優勢專業,例如北外的小語種專業。
④強基夠不上,綜合評價可保底。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讓中等考生望而卻步,為增加進入名校的概率,很多考生把綜合評價作為備選之路。
⑤自主招生取消帶來更高的關注度。2020年自主招生取消,許多考生轉向高校綜合評價作為升學途徑,綜合評價報名人數上升也是必然的。綜合評價作為高校認可並推廣的選拔方式,未來會獲得更多家長和考生關注。
2、初審通過率整體穩定
雖然今年報名人次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各高校也開放了更多招生名額。高校初審通過率整體穩定,部分高校有小幅度提升。
青銅老師提示:低年級考生要想從初審中脫穎而出,務必提前進行規劃,多方面綜合發展,提升自身綜合實力,增加報名材料亮點。
3、校考成為主賽場
隨著報名熱度的增加,報名人數增加、生源質量提高,最終會導致初審、校考環節競爭越來越激烈,校考將成為優秀考生角逐的主戰場。
青銅老師提示:根據歷年經驗,校考難度一般在高考之上,且題目靈活、涉及知識面廣,非常考察考生綜合素質能力,如果平時積累不夠,很難勝出。除平時足量積累外,必要的科學系統備考也非常必要。
4、重點校高考成績佔比提升
這是今年綜評的一大變化,預計明年很大機率會延續這一政策。高考成績突出的人會有更多機會,但相應的高分段競爭也會更加激烈。這時,成績有優秀又兼具某一方面特長的人將會一定優勢。
5、注意院校鎖檔情況
綜合評價一般在強基計劃後提前批前進行。需要注意的是,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有錄取鎖檔情況,一旦被院校錄取,就無法參加其他院校的錄取。
6、招生流程新變化
今年部分高校綜合評價流程調整,如中山大學綜合評價招生流程與上海的模式類似,在高考出分後確定資格名單。未來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其他學校是否會採用這種還有待觀望。
青銅老師提示:近兩年正值政策調整變化階段,低年級考生家長需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及趨勢,以應對各種可能。
7、低年級應重視多元錄取
隨著高考改革推進,高校招生模式不再單一,而是逐漸形成高考統招、綜合評價、強基計劃、專項計劃等多元錄取方式。作為一個合格的高中生或是高中生家長,一定要關注多方面的升學政策,合理規劃好升學路徑,把握每一個升學機會
來源:由自主選拔在線原創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