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綜合素質評價到底是什麼?高中生必看!

2020-12-15 99湃釘課堂

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一個新詞,很多考生和家長還是不太明白,它對高考有什麼影響?綜合素質評價在什麼時候填寫?又由誰填寫呢?本文就為各位考生及家長一一揭開迷霧,讓您瞬間搞懂「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角度來看,狹義的高考專指每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而廣義的高考可以指代「高招、升學」,所以下面就分別進行討論。

首先,狹義方面,高考只是一次考試,與同學們從小到大經歷的其它考試相比,區別只在於考試更嚴格、參加人數更多、規模更廣、影響更大,除此之外,和普通考試並沒有很大差別。所以綜合素質評價對於「高考」本身來講,並沒有什麼影響。

廣義的來看,綜合素質評價對於高考升學來講作用就不可忽視了。目前對綜合素質評價使用頻率和重要性較高的集中在幾類高校自主選拔中,具體來說「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錄取」「保送生」這三類選拔方式中,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較為重要。

1、簡單來講,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錄取二者評價錄取模式比較接近,都是將考生高考成績、校考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綜評要求為學考分數)三個分數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折算,再根據折算後綜合分數擇優錄取,區別在於強基計劃中高考分數佔比更高,佔比85%以上,而校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佔比不超過15%,這15%中,校考佔比要比綜合素質評價更高一些。

而綜合評價錄取的綜合分數算法則因「校」而異,目前主流的折算方法為「631」模式,即高考、校考、學考分別佔比60%、30%、10%(也有少部分高校採用其他算法或評價方法),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學考成績也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對於想要參加強基或者綜評的考生來說,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的作用不可忽視。

2、保送生因為相對來說涉及人群較少,所以以往受關注程度不如其它招生方式,不過要注意的是,很多招收保送生的高校會在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考生需將綜合素質評價檔案作為報名材料之一提供給高校,而高校也會在初審、錄取環節中以此作為重要參考。

「綜合素質評價」是新高考改革「兩依據一參考」中的參考,立意把一個學生從平面的分,塑造成立體的人,多方面考察,希望每一個學生都是個性鮮明的、興趣廣泛的,生活學習是豐富多彩的,能夠樹立基本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不是一臺應試機器。

具體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思想品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在高校招生中參考使用,使對學生的一次性、終結性評價轉變為過程性評價。此項改革旨在改變傳統高考中的「唯分數論」傾向,用多把尺子「量」人才。

五大方面詳解

思想品德: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誠實守信、仁愛友善、責任義務、遵紀守法等方面的表現。重點是學生參與黨團活動、有關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願服務等的次數、持續時間。

學業水平: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重點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選修課程內容和學習成績、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等,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情況。

身心健康: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體育鍛鍊習慣、身體機能、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等。重點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主要結果,體育運動特長項目,參加體育運動的效果,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比如學生特別喜歡打籃球,在學校、省市組織的籃球比賽中能積極參與甚至獲獎。或者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都會作為身心健康項目評價記錄。

藝術素養: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鑑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是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如:會演奏樂器,歌唱的好,喜歡繪畫,跳舞,表演,書法等等特長,都是藝術素養的考察方面。

社會實踐: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動手操作、體驗經歷等情況。重點是基於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修習,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次數、持續時間,形成的作品、調查報告等。

綜合素質評價如何評?

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明確提出了綜合素質評價的評價程序包括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公示審核、形成檔案。

寫實記錄:客觀事實,有據可查,一般性活動不必記錄;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公示審核:每學期期末須在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公示;形成檔案:學校為每位學生建立綜合素質檔案。

綜合素質評價在什麼時候填寫?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一般在學期末填寫,對一學期的表現做總結,但學生可以在學期內及時記錄。

綜合素質評價由誰填寫?

寫實記錄由學生自己填寫活動記錄單,教師做指導,不是代替學生記。要及時記錄,突出重點,注重寫實。整理遴選在每學期末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遴選出來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用於招生使用的材料,學校要進行公示,相關教師要籤字確認。

希望以上的整理,能對備考的學子及家長有一定幫助。滴水穿石戰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乘風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宮當有時。99湃釘課堂,致力讓優質教育資源無邊界,讓天才不缺席。99湃釘課堂願每位高考生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考取自己最心儀的學校。高考加油!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分思想品德等五方面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近期,《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並要求2014年出臺規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  綜合素質評價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培養個性特長、扭轉唯分數論的重要舉措。
  • 以綜合素質評價推動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進程
    校常態化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立場和遵循;這也就意味著,學校在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時,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引導廣大師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開展評價工作,而綜合素質課程的質量也就成了評價工作最重要的根基。此次評價改革確立了方向性原則並將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維度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構成,綜合素質評價的核心功能與首要目的是育人導向,新評價體系的構建相較於以考試成績來評判學生素質高低的「唯分數」評價體系,真正讓教育回歸了育人的本質。
  • 綜合素質評價: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評價對於學生發展來說,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更是如此。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如何實施、結果怎樣使用,對學校及教師來說是一個需要鑽研的課題。2016年,北京市育英學校在《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框架(試行)》基礎上,構建了基於課程內容維度的育英綜合素質評價框架,包括基礎課程評價、修身課程評價、發展力課程評價,整體涵蓋了思想道德、學業水平、個性發展等六個評價內容,採用積分式評價方式,通過「育英學校課程評價管理平臺」與「北京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實時記錄學生成長印記。
  • 湖南綜合素質評價平臺操作建議!新高考綜合素質評價上傳五個維度...
    根據省教育廳要求,從2018年12月起,全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正式上線,在全省普通高中學校投入使用。全省普通高中學校、教師和所有普通高中學校2018級高一學生的EEID(個人電子身份證)註冊工作,確保所有高一新生第一學期綜合素質評價相關信息採集和上傳工作,確保我省新高考綜合改革順利啟動。
  • 以綜合素質評價撬動育人方式變革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語境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為破除「唯分數」評價痼疾,改善學生評價生態,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進而助推學校「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舉措與關鍵路徑。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價值訴求和教育意蘊。  綜合素質評價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手段。
  • 綜合素質評價很重要!
    什麼叫新高考?也就是新時期的一種新型高考錄取方式,即「兩依據一參考」:依據高考成績、學考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年逾六十的老人,記得當時高考只看家庭出身和思想表現,工人農民保送上大學。改革開放以後,高考成績是唯一錄取標準。
  • 惠州初中生必看,你的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升學依據或參考了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把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畢業升學的依據或參考。指導意見自 2018 年 4 月 29 日實施,試行期到 2020 年 6 月。那麼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內容有哪些?評價方式是什麼?
  • 北京市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經驗交流會成功召開
    劉潔老師作為朝陽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項目的負責人,帶領大家回顧了朝陽區2019—2020年度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分別從調研目的、調研對象和方法、調研內容、結果與分析、結論與建議幾方面和大家進行了交流
  • 疫情期間朝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更多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小學生開啟了長達半年的居家學習,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該如何開展?學生居家學習的評價對教育教學又有哪些借鑑意義?記者從北京市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2019-2020年度經驗交流會上獲悉,疫情期間朝陽區教育系統創新方式,讓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更加多元,朝陽區多所學校開啟了小程序在線評價、聯手社區進行評價等新探索。
  • 四項舉措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效
    通過「同伴互評」,發揮「同伴影響力」,形成發展共同體,讓學生實現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成長關鍵詞:正向問卷;寫實記錄;育人導師;同伴互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在學校教育評價中處於核心地位,充分反映學生素質發展全過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意義重大。
  • 長治市初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管理人員培訓開班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評價質量,11月25日,長治市初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管理人員培訓會在市委黨校振興分校(太行鄉村振興人才學院)開班。圖為:長治市初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管理人員培訓開班儀式現場本次培訓分為三期,每期130人左右,採用課堂講授與交流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課程內容包括中考改革政策解讀、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操作流程、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經驗介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展示。
  • 中國美術學院關於2020 年「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 綜合素質測試...
    原創 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實際情況,為切實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學校研究決定,現將2020 年「三位一體」綜合評價綜合素質測試現場考試方案作如下調整
  • 教育部:探索和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綜合素質評價
    據介紹,為落實國務院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2014年,教育部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提出各地要建立健全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制度,並且統一格式,特別強調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作為重點評價內容如實記錄,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25個省份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了省級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其他省份選擇了部分高中學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工作。
  • 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初中畢業升學依據或參考
    (二)評語評價指學生自我陳述和教師評語。評價包括學期評價和畢業評價兩類,學期評價在每學期結束時進行,反映學生一學期的綜合素質發展情況;畢業評價在第五或第六學期末進行,反映學生整個初中階段綜合素質發展情況。1.自我陳述。
  • 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頒布實施
    2020年12月10日《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 頒布實施,本方案頒布日起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開始實施,有效期3年。評價內容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基本指標;二是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
  • 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從初一年級開始實施
    為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廳關於中考制度改革的相關文件精神,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印發了《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從初一年級開始實施。初中學生將通過「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記錄管理系統」進行客觀寫實記錄。據悉,成都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已從2017年開始實施。
  • 家長請注意:《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又雙叒叕來了
    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1、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指標。主要包括學生良好品行以及日常行為規範,具體包含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的評價內容。2、學生的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評價方式綜合素質評價運用重要觀測點定量評價、寫實記錄與多元定性評價相結合,具體包括綜合素質基本指標評價、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寫實記錄、評語評價和檔案呈現等方式。
  • 深圳市發布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
    新《綜評方案》主要就市民關注的綜合素質評價指標要求偏高、操作相對複雜、增加家長負擔等問題進行修訂,簡化考核指標,優化作業系統。 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文件要求,明確重點調整評價思路 據了解,深圳市教育局在反覆研讀國家綜合素質評價文件與中考改革指導意見基礎上,明確綜合素質評價的根本宗旨在於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品行、發展個性特長的重要手段,須注重考察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和突出表現
  • 石家莊市勞動素養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提出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若干措施》強化了課程實施中的勞動教育。要求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勞動教育必修課,並在學科專業和教育活動中滲透勞動教育。依託集團、學區和農村學校獨有資源等,開展城鄉結對、建構學校聯盟等,創建勞動教育共同體,激發區域勞動教育活力,開創石家莊勞動教育特色。堅持學校、家庭、社會共育。
  • 教育部發文:2021年秋季開學前,所有省份建立省級統一綜合素質評價...
    2014年,《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規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為適應高考綜合改革,在第一批上海、浙江,新高考試點地區,普遍探索建立了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截至目前,全國有14個省進入了高考綜合改革,這些省份普遍將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全面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