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勞動素養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2020-12-21 河北新聞網

市委、市政府日前研究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涉及勞動教育體系建設、師資隊伍體系建設、實踐活動開展、支撐保障條件四個方面16條具體內容。提出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若干措施》強化了課程實施中的勞動教育。要求學校開齊開足開好勞動教育必修課,並在學科專業和教育活動中滲透勞動教育。依託集團、學區和農村學校獨有資源等,開展城鄉結對、建構學校聯盟等,創建勞動教育共同體,激發區域勞動教育活力,開創石家莊勞動教育特色。堅持學校、家庭、社會共育。學校有計劃地安排學生進行崗位服務性勞動體驗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開闢校內勞動實踐場所,設立一批試驗區或試驗校。注重發揮家長的作用,明確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通過制定家庭勞動教育清單、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等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家務勞動。

《若干措施》要求健全學生勞動素養評價機制。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利用大數據、雲平臺、評價記錄手冊等手段,對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時間、勞動成果、勞動給學生帶來的變化進行全面評價。同時根據學校勞動教育需要,每所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任教師,並逐步配齊勞動教育必修課教師,保證專任教師的相對穩定性。(記者李雲萍)

來源:石家莊日報

相關焦點

  • 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近日,石家莊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建設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機制健全的教育體系,著力促進學生德智美體勞全面發展。
  • 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石家莊出臺措施全面加強勞動...
    近日,石家莊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建設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機制健全的教育體系,著力促進學生德智美體勞全面發展。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主課地位有持平之勢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小三門」,開始逐步與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業內怎麼看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  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透露,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教育部要求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 「勞動教育」表現將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成為中高考重要參考
    「在教育系統內外和各級各類學校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對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已形成一定的共識,學生、教師、家長積極支持勞動教育的氛圍正在形成。」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在14日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說。
  • 中辦國辦印發意見:思政課學習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中辦國辦印發意見:思政課學習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原標題: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以綜合素質評價推動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進程
    此次評價改革確立了方向性原則並將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維度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構成,綜合素質評價的核心功能與首要目的是育人導向,新評價體系的構建相較於以考試成績來評判學生素質高低的「唯分數」評價體系,真正讓教育回歸了育人的本質。
  • 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初中畢業升學依據或參考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一)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熱愛集體、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表現,重點記錄學生的思想素質與品德發展方面的表現,如學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 惠州初中生必看,你的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升學依據或參考了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把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畢業升學的依據或參考。指導意見自 2018 年 4 月 29 日實施,試行期到 2020 年 6 月。那麼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內容有哪些?評價方式是什麼?
  • 綜合素質|綜合素質評價到底是什麼?高中生必看!
    1、簡單來講,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錄取二者評價錄取模式比較接近,都是將考生高考成績、校考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綜評要求為學考分數)三個分數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折算,再根據折算後綜合分數擇優錄取,區別在於強基計劃中高考分數佔比更高,佔比85%以上,而校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佔比不超過15%,這15%中,校考佔比要比綜合素質評價更高一些。
  • 遊園通關顯身手 多元評價促發展|北外鄭附小學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自建校以來,北外鄭州附校小學部始終堅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出發點,把「四個一」的育人目標與「身心健康、學業優秀、氣質高雅、家國情懷、世界視野」的教育理念相結合,建立了切實、全面、多元、有效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 成都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公布!將納入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
    9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印發《成都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涉及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其中,通過「市—區(市)縣—學校」 三級電子化管理平臺,將中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記錄納入「成 都市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管理系統」。
  • 綜合素質評價: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評價對於學生發展來說,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更是如此。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如何實施、結果怎樣使用,對學校及教師來說是一個需要鑽研的課題。2016年,北京市育英學校在《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框架(試行)》基礎上,構建了基於課程內容維度的育英綜合素質評價框架,包括基礎課程評價、修身課程評價、發展力課程評價,整體涵蓋了思想道德、學業水平、個性發展等六個評價內容,採用積分式評價方式,通過「育英學校課程評價管理平臺」與「北京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實時記錄學生成長印記。
  • 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頒布實施
    2020年12月10日《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 頒布實施,本方案頒布日起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開始實施,有效期3年。評價內容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基本指標;二是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
  • 教育部: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分思想品德等五方面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重要配套政策。《意見》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分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明確了每個方面的考察重點。
  • 以綜合素質評價撬動育人方式變革
    第二,將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維度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構成,其目的即是要積極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發現和培育良好個性,充分挖掘學科優勢與優勢智能,以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公益和奉獻精神、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等。  綜合素質評價是破除學校「唯分數」評價癥結的有力抓手。
  • 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從初一年級開始實施
    為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廳關於中考制度改革的相關文件精神,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印發了《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從初一年級開始實施。初中學生將通過「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記錄管理系統」進行客觀寫實記錄。據悉,成都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已從2017年開始實施。
  • 四項舉措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效
    通過「同伴互評」,發揮「同伴影響力」,形成發展共同體,讓學生實現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成長關鍵詞:正向問卷;寫實記錄;育人導師;同伴互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在學校教育評價中處於核心地位,充分反映學生素質發展全過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意義重大。
  • 疫情期間朝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更多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小學生開啟了長達半年的居家學習,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該如何開展?學生居家學習的評價對教育教學又有哪些借鑑意義?記者從北京市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2019-2020年度經驗交流會上獲悉,疫情期間朝陽區教育系統創新方式,讓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更加多元,朝陽區多所學校開啟了小程序在線評價、聯手社區進行評價等新探索。
  •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深圳市發布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
    執行國家和省有關文件要求,明確重點調整評價思路 據了解,深圳市教育局在反覆研讀國家綜合素質評價文件與中考改革指導意見基礎上,明確綜合素質評價的根本宗旨在於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品行、發展個性特長的重要手段,須注重考察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和突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