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初中生必看,你的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升學依據或參考了

2021-01-20 騰訊網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把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畢業升學的依據或參考。指導意見自 2018 年 4 月 29 日實施,試行期到 2020 年 6 月。

那麼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內容有哪些?

評價方式是什麼?

如何實施?

《意見》的重要信息都在這裡啦 ~

快隨小編一起往下看~

目的意義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初中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是整體反映學生初中階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客觀記錄初中學生成長過程的突出表現,為落實因材施教、促進學生成長提供依據,並作為學生畢業升學的依據或參考。

基本原則

(一)堅持方向性和指導性

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祖國和中國共產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堅持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關注學生健康、多樣發展,既重視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也反映學生個體的主要特點和突出表現。

(三)堅持真實客觀和公正有效

如實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真實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以事實為依據進行評價,確保評價內容客觀真實。

評價內容

根據初中教育的性質、學生年齡特點,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充分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依託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以下簡稱 " 信息平臺 "),建立完善的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

(一)思想品德

主要考察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熱愛集體、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表現,重點記錄學生的思想素質與品德發展方面的表現,如學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接受公民教育、法治教育和國防教育、參與學校班團隊活動、社團活動、公益勞動、社區服務、志願服務等。

(二)學業水平

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學習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等。重點考察初中生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含實驗操作成績)、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學習內容與成績、研究性學習的經歷與成果,以及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表現。

(三)身心健康

主要考察學生的基本身體機能與運動技能、體育鍛鍊習慣與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狀況、安全素養等。重點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情況,體育運動技能掌握情況、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表現及課餘體育訓練情況、健康生活方式養成,以及自我認知、人際關係、情緒特點、認知方式和青春期適應,安全知識、安全意識與相關技能等。

(四)藝術素養

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鑑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是音樂、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美術、書法、播音和主持等方面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包括參觀藝術場館、參加藝術學習、欣賞或參與藝術表演等)的經歷與成果等。

(五)社會實踐

主要考察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動手操作、體驗探究和調查研究,形成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等情況。重點是生活技能、勞動實踐、職業體驗、參觀學習、研學旅行和調查研究等實踐活動的經歷、培養的能力和形成的成果等。

《東江時報》資料圖片

評價方式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採取寫實記錄、評語評價與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一)寫實記錄

主要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成長過程中客觀記錄的、能集中反映自身綜合素質發展過程與結果的關鍵事件,以及相關證據材料等,如典型事實材料、重要活動過程記錄、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活動作品,以及照片、錄音、錄像材料、各種證書等。寫實記錄要描述要點、客觀真實、有據可查。鼓勵各地採取「誰實施誰記錄」的做法,對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組織實施的考試、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直接由實施方將學生參與情況導入信息平臺。

(二)評語評價

指學生自我陳述和教師評語。評價包括學期評價和畢業評價兩類,學期評價在每學期結束時進行,反映學生一學期的綜合素質發展情況;畢業評價在第五或第六學期末進行,反映學生整個初中階段綜合素質發展情況。

1.自我陳述。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用紀實性語言陳述自己綜合素質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並以典型事例支撐;引導學生在回顧和記錄成長事實的過程中,不斷發現自我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主動反思,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和主動發展。

2.教師評語。指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成長情況的基礎上,圍繞學生成長過程的突出表現,分析記錄學生發展的信息,力求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總體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點。要重視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反映學生的變化;要突出正面引導,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三)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

根據學生的學段和年齡特點,在綜合素質評價五方面內容中,分別選取同樣數量的能基本適用於全體學生、較好反映學生成長變化和綜合素質發展情況,並具有較強代表性與典型性、可測量可評價的關鍵事件,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觀測點。重要觀測點按學期進行計分,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之一,反映學生特長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的重要方面。綜合素質評價五方面重要觀測點最高得分值均為20分,實行各自計分且各學期得分可以累加;五方面得分不作匯總。各市也可結合實際增減重要觀測點,但要保證五方面最高得分值相等。

鼓勵有條件的市積極探索基於寫實記錄、評語評價和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的學生綜合素質等級評價模式,根據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個體水平和相對差異分別賦予不同的等級,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

(《東江時報》記者 周楠攝)

評價程序

(一)寫實記錄

在每學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家長或老師協助下,隨時在信息平臺錄入個人寫實記錄。未經學校審核前學生可修改完善寫實記錄。採取「誰實施誰記錄」方式的市,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在活動結束後應及時將學生參與情況記入信息平臺。

(二)審閱遴選

班主任應定期審閱學生提交的寫實記錄,了解學生成長情況,並可按規定程序在一定範圍內向任課教師、學生公開;學期末班主任及有關教師應指導督促學生整理個人寫實記錄材料並遴選出不超過規定數量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包括計分的重點觀測點達成情況),完善有關佐證材料。學生無某方面記錄或事跡不突出的,可以減少數量或空缺。

(三)公示確認

每學期末,學校對遴選出來的不涉及個人隱私的寫實記錄材料(含重要觀測點計分)在信息平臺或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集中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結束後,學生、班主任及有關教師要對確認無異議的個人寫實記錄進行籤字確認,並統一在信息平臺中及時提交審核。一經審核,相關記錄不可更改。

(四)提交評語

原則上教師評語經一定程序確認後由班主任統一導入信息平臺;學生自我陳述由學生自行導入信息平臺。各地也可結合實際另行規定。

(五)形成檔案

寫實記錄、重要觀測點得分及評語等數據經審核後由信息平臺匯總,形成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材料。

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的使用

(一)作為指導學生成長的依據

學校、教師和家長要充分利用寫實記錄材料,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建立自信,指導學生發揚優點,克服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充分發揮評價過程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健康、多樣發展。

(二)作為學生畢業升學依據或參考

各市要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或參考,並明確具體的要求;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市將其作為招生錄取依據。高中學校在招生時要根據當地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政策和本校辦學特色及人才培養要求,制定科學規範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使用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並報學校主管部門備案。在使用相關評價材料時,高中學校可使用初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也可組織專業人員對檔案材料進行研究分析,採取集體評議等方式做出客觀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可作為高中學校自主招生的主要依據。

(三)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

各級教育部門要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學校和教師要根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改進教育教學行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提高管理和教育教學水平。各地要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數據的分析應用,為區域教育發展和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提供數據支撐。

來源: 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 李雪

相關焦點

  • 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初中畢業升學依據或參考
    深圳新聞網訊 廣東省教育廳4月17日消息,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把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畢業升學的依據或參考。指導意見自2018年4月29日實施,試行期到2020年6月。
  • 綜合素質|綜合素質評價到底是什麼?高中生必看!
    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一個新詞,很多考生和家長還是不太明白,它對高考有什麼影響?綜合素質評價在什麼時候填寫?又由誰填寫呢?本文就為各位考生及家長一一揭開迷霧,讓您瞬間搞懂「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到底是什麼?
  •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畢業依據 學業考難度係數0.85左右
    上海市教委近日公布關於做好2020年本市初中畢業生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根據要求,初中學校要在學生初中各年級《上海市學生成長記錄冊》記錄的基礎上,匯總形成《2020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學生畢業的依據之一,作為高一級學校招生錄取的參考。
  • 「勞動教育」表現將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成為中高考重要參考
    離不開一個手段,就是評價。」 「從政策設計上來看,我們首先是把勞動的情況,或者勞動教育的結果,學生在這方面的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裡面。」申繼亮說。 他介紹,從小學到高中的綜合素質記錄和評價系統,將在中考和高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求必須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 綜合素質評價很重要!
    也就是新時期的一種新型高考錄取方式,即「兩依據一參考」:依據高考成績、學考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年逾六十的老人,記得當時高考只看家庭出身和思想表現,工人農民保送上大學。改革開放以後,高考成績是唯一錄取標準。新時期新高考,考試成績為主,思想政治、勞動實踐、綜合素質等因素也要計入錄取程序之中,佔一定比例分值。
  • 深圳新初中生綜評方案12月10日起實施,不納入升學計分
    記者9日獲悉,日前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印發《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下簡稱《方案》),確定2020年12月10日起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開始實施。  對於家長關注的綜合素質評價(下簡稱「綜評」)與中考升學的關係。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主課地位有持平之勢
    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與之相適應,評價體系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王登峰近日透露,最近一段時間,教育部陸續接到各地報來的情況,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業內怎麼看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與之相適應,評價體系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王登峰近日透露,最近一段時間,教育部陸續接到各地報來的情況,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
  • 詳解上海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來了:每學期記錄一次,探究學習等3項必填
    來源/視覺中國上海市教委今天公布了《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上海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兩個具體配套文件。「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從2018年入學的六年級開始施行,這學生的相關信息將在2019年9月起陸續錄入相關信息系統。根據文件,上海將把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初中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
  • 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從初一年級開始實施
    為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廳關於中考制度改革的相關文件精神,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印發了《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從初一年級開始實施。初中學生將通過「成都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記錄管理系統」進行客觀寫實記錄。據悉,成都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已從2017年開始實施。
  • 湖南綜合素質評價平臺操作建議!新高考綜合素質評價上傳五個維度...
    根據省教育廳要求,從2018年12月起,全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正式上線,在全省普通高中學校投入使用。全省普通高中學校、教師和所有普通高中學校2018級高一學生的EEID(個人電子身份證)註冊工作,確保所有高一新生第一學期綜合素質評價相關信息採集和上傳工作,確保我省新高考綜合改革順利啟動。
  • 家長請注意:《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又雙叒叕來了
    評價方式綜合素質評價運用重要觀測點定量評價、寫實記錄與多元定性評價相結合,具體包括綜合素質基本指標評價、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寫實記錄、評語評價和檔案呈現等方式。個指標達標,則該生在初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達標。
  • 綜合素質評價: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評價對於學生發展來說,具有鮮明的導向作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更是如此。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如何實施、結果怎樣使用,對學校及教師來說是一個需要鑽研的課題。2016年,北京市育英學校在《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框架(試行)》基礎上,構建了基於課程內容維度的育英綜合素質評價框架,包括基礎課程評價、修身課程評價、發展力課程評價,整體涵蓋了思想道德、學業水平、個性發展等六個評價內容,採用積分式評價方式,通過「育英學校課程評價管理平臺」與「北京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實時記錄學生成長印記。
  • 成都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公布!將納入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
    9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印發《成都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涉及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其中,通過「市—區(市)縣—學校」 三級電子化管理平臺,將中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記錄納入「成 都市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管理系統」。
  • 教育部: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分思想品德等五方面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重要配套政策。《意見》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分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明確了每個方面的考察重點。
  • 以綜合素質評價推動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進程
    校常態化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立場和遵循;這也就意味著,學校在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時,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引導廣大師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開展評價工作,而綜合素質課程的質量也就成了評價工作最重要的根基。此次評價改革確立了方向性原則並將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維度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構成,綜合素質評價的核心功能與首要目的是育人導向,新評價體系的構建相較於以考試成績來評判學生素質高低的「唯分數」評價體系,真正讓教育回歸了育人的本質。
  • 以綜合素質評價撬動育人方式變革
    基於立德樹人的內涵和要求,其強調學生作為一個「整體的人」的成長與發展,因而需加強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培養和有機融合,進而實現學校教育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這與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初心——育人,是完全一致的。
  • 深圳市發布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 12月10日,記者從深圳市教育局獲悉,日前,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印發《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以下簡稱《綜評方案》),明確方案將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新生開始實施,「綜評檔案」不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成績相同情況下的錄取比較條件
  • 「身心健康」「社會實踐」都進了綜合評價
    到了高校招生錄取時,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評價結果將作為重要參考。2017級高中新生開始實施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早在2004年,我省就提出建立包含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6個維度的高中學生基礎素養評價體系。
  • 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頒布實施
    2020年12月10日《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 頒布實施,本方案頒布日起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開始實施,有效期3年。評價內容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基本指標;二是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