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的知名畫家伊藤若衝(1716-1800)逝世220周年,澎湃新聞獲悉,位於京都嵐山地區的福田美術館正在舉行「若衝誕生——難解心結的對面」紀念展,展出包括新發現的若衝初期作品《蘿蔔雙雞圖》在內的眾多佳作,約30幅未曾公開展示的畫作也將一併公開。
伊藤若衝《蘿蔔雙雞圖》
伊藤若衝誕生在日本京都錦小路高倉地區的一家蔬果批發商店「枡屋」中,身為長男應當繼承家業,二十三歲喪父之後他便承襲「源右衛門」之名號而主持經營活動。當時傳言若衝因不善經營而導致家業險些遭人掠奪,而他也於寶曆五年(1755)四十歲時將家主之職傳給其弟,此後專心繪事,過上了優遊自在的隱居生活,最終得享天年。「若衝」之號語出《老子》「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正映照了畫家不受世俗牽絆、隨心所欲的藝術生涯。
二十五歲以後,若衝開始正式學畫,初學以大阪畫家大岡春卜為代表的民間狩野派畫風——不同於在江戶幕府身居高位而畫風漸趨僵化的御用畫師狩野一族,關西的狩野派畫家對流行非常敏感,畫作也講求實用性。其後若衝進一步學習宋元花鳥畫,自中國東南地區傳入日本的明畫和當時客居長崎的清人畫家沈南蘋的筆法都是若衝積極學習模仿的對象。
伊藤若衝《雪中雄雞圖》
他的初期畫作中,《雪中雄雞圖》描繪的是啄食雄雞這一花鳥畫的傳統題材,而注重明暗對比,精細地描繪了動物的特徵,而雄雞周圍凌霜傲雪的竹、菊是象徵高潔人格的花木,作為畫作主角的雄雞也因而帶有「遠離世俗、貫徹己道」的高尚意味。運用土坡的重疊表現縱深感的技巧雖不見於其他雄雞圖,但表現複雜糾纏的枝葉與附著其上的積雪的筆觸都非常精細。《雪梅雄雞圖》中的雄雞雖然姿態相近,但其脖頸與下方羽毛的連結被描繪得更為流暢自然,顯示了畫家高超的觀察能力和表現力,雞冠的鮮紅色與山茶花瓣的顏色相呼應,更為畫面增添了豔麗之感。
傳李公麟筆《虎圖》
模仿明代畫家文正《鳴鶴圖》創作的《白鶴圖》與模仿傳北宋李公麟所作(實際上當系明代職業畫家所作)《虎圖》所作的《猛虎圖》,強調勾勒線條,並用均一的筆觸描繪動物皮毛的細節部分,呈現出與原作有所不同的情趣。
伊藤若衝《芍藥群蝶圖》
「動植彩繪」(現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是若衝進獻給京都相國寺的三十幅動植物畫作的統稱,由畫家親自命名,創作於寶曆七年(1757)前後至明和二年(1765)之間。不同於中國花鳥畫完整地描繪花卉的作風,《芍藥群蝶圖》的芍藥花和蝴蝶仿佛懸浮於空中,環繞成中空的圓形,以胡粉精細勾勒的花瓣邊緣和從莖條到花蕊的柔軟曲線,都令花朵顯得婀娜多姿。
伊藤若衝《梅花皓月圖》
伊藤若衝《梅花小禽圖》
《梅花皓月圖》和《梅花小禽圖》利用胡粉呈現出沸水氣泡一般繁麗的梅花。運用胡粉為畫面增添豐富情致的作品還有《雪中鴛鴦圖》,若衝自中國畫中學習了吹撒胡粉的技法,創造出甘美而又悽切動人的雪景;象徵夫妻恩愛而常被畫成雙鳥並肩的鴛鴦,在若衝筆下變為羽毛華美的雄鳥立於高處、樸素的雌鳥則半身沒入水中又被柳枝遮蓋,顯示出獨具匠心、在人工的世界中力求獨創的一面。
伊藤若衝《向日葵雄雞圖》
雞的形象在「動植彩繪」系列中也有所變化。不同於過去的啄餌雞造型,《向日葵雄雞圖》、《紫陽花雙雞圖》等畫作中的雄雞無不昂首挺胸、定睛注視著某處。雞雖是隨處可見的家禽,但在若衝筆下變得金碧輝煌,造型和色彩之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強調。
伊藤若衝《南天雄雞圖》
《南天雄雞圖》中的鬥雞全身包裹著鎧甲一般的羽毛,置身於南天竹繁茂生長的環境之中,作為畫作主角的動物與背景之間的緊張感達到了幾乎前所未有的高度。
伊藤若衝《薔薇小禽圖》
伊藤若衝《牡丹小禽圖》
與之相對,《薔薇小禽圖》、《牡丹小禽圖》則是富有蓬勃生命力的花朵充滿整個畫面,小鳥在其中悠然自得地嬉戲,體現的不是試圖逃離社會的焦灼不安,而是能夠享受世界的豐饒色彩的閒情逸緻。
伊藤若衝《貝甲圖》
呼應了同時代流行的博物學趣味的《貝甲圖》在種種貝類之間穿插波浪的起伏,並將貝殼畫成妖怪面孔,這類畫作看似遊戲筆墨,卻也與悠然心境有著一脈相承之處。
伊藤若衝《老松白鳳圖》
伊藤若衝《旭日鳳凰圖》
創作時間相對稍後的畫作中,《老松白鳳圖》與此前的《旭日鳳凰圖》同樣描繪鳳凰,但一改後者的獰猛形象,採用了柔和的線條,羽毛潔白、展翅翱翔的鳳凰給人以優美的印象,表情也顯得豔麗生動。
伊藤若衝《菊花流水圖》
《菊花流水圖》則將簡潔的創意與光琳風格的流水紋樣、清澈的色彩相結合,創造出優雅穩重的畫面。「動植彩繪」可謂是日本濃彩花鳥畫中的登峰造極之作。
若衝在水墨畫方面也取得了高度成就,不僅創作單幅畫作,還留下了眾多障壁畫、屏風畫的佳作。寶曆九年(1759)為京都鹿苑寺大書院繪製的障壁畫中,若衝嘗試以水墨描繪著色彩繪的題材,強調筆勢和造型之意趣,《墨竹圖》與障壁畫中的四面「墨竹圖襖」筆致相似,可以推斷為同一時期的作品。畫家以搖晃的曲線連接橢圓形,在畫面上方用筆尖畫上許多墨點,但確實將竹節彎曲、竹葉頂端閃爍著細密光芒的竹叢景色展現在觀眾面前。
伊藤若衝《墨竹圖》
《松竹梅群鶴圖》運用樹木、土坡強化了對角線構圖,而畫面主體的濃墨筆觸奔放灑脫,給人以無拘無束之感。
伊藤若衝《松竹梅群鶴圖》
《梅鶴圖》以一筆畫就的橢圓形狀和修長雙腳構成白鶴,表現手法幽默生動,橢圓形看似隨意揮灑,實則是一邊確認形狀一邊徐緩地運筆勾勒而成,濃墨畫成的鶴羽和梅花樹幹也有淡墨打底,顯示了畫家精心巧思的一面。
伊藤若衝《梅鶴圖》
《蔬果涅槃圖》是將釋迦涅槃這一傳統佛畫題材中的人物變換為各色蔬果的戲仿之作,正中央橫臥在倒置果籃上的人形白蘿蔔即為釋迦,後方的八株玉米代表娑羅雙樹,環繞四周的柿、桃、白蘿蔔、芋頭等種種蔬果代表了諸羅漢與各種動物,運用各種濃淡有別的墨色和滲墨、枯筆等技巧,描繪了近六十種蔬果。長年經營蔬果批發生意的若衝巧妙地把握住各種蔬果的特徵,並以畫筆賦予了它們生命,口不能言的蔬果仿佛含有了悲哀之情一般。此外,若衝還製作有數種版畫,包括描繪京阪地區的澱川兩岸風光的《乘興舟》、描繪花鳥昆蟲的《玄圃瑤華》、《素絢帖》等作品。
伊藤若衝《蔬果涅槃圖》
作為生於京都、長於京都、終老於京都的畫家,若衝尤其受到京都各大美術館的喜愛,除去收藏於宮內廳的全套「動植彩繪」之外,京都國立博物館、京都市美術館、細見美術館都藏有數量豐富的若衝畫作,新近設立的福田美術館也不甘落後。相信今後將陸續有各種若衝畫展奉獻給觀眾。
伊藤若衝《雲中阿彌陀如來像》
伊藤若衝《仔犬圖》
伊藤若衝《寒山拾得圖》
伊藤若衝《小槌寶珠圖》
展覽現場,伊藤若衝45歲作品《四季花鳥押繪貼圖屏風》
本次「若衝誕生」展出期間為3月28日至6月21日(受疫情影響,4月6日起臨時休館,恢復展出的時間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