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我已經讀博兩年半了,最近聽得比較多的問題都是:師姐,考博要做什麼準備?要先聯繫導師嗎……之類的問題,關於考研的事情,時過境遷,連回憶都有些模糊了。
回想起來,考研的準備,其實從高考的失利就已經開始著手。高考時的我被寄予厚望,連自己都覺得沒有考上個一本,都對不起高中三年的披星戴月。我出生、生活和學習都在一個江西的小縣城,其實當我考上二本大學時,仍然被視為村裡的驕傲。但我不願意遷就,大學的失利,讓我連省都沒有機會出,換句話說,我仍被囿於狹窄的世界。
當時,幾個好友面對和我一樣失利的局面,選擇了復讀。但是,我選擇了花四年的大學時間準備考研。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道路,但是志向卻是一致的—世界那麼大,我們總歸要見一見。所以說,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年開始,我就已經準備好了做一個考研人。大學四年的時光,都是為了這一目標而努力。
大一和大二期間,除了上課,完成課程作業,還積極參加了記者團的活動,因為自己的理想一直都是做警察、教師或者記者,教師成為了我的專業,記者成為了業餘的活動,只有警察一直未曾嘗試。考研的準備是從大三開始的。深刻記得我在圖書館佔據了一個小角落,每天圖書館開門,我第一個出現,直至圖書館閉館。大學舍友一天幾乎都很難見到我,因為她們還未起床,我就已經出門了,等到她們都躺下休息,我才回宿舍。考研前期,每天看專業課,背專業知識。後期才開始背誦政治,而英語幾乎都是穿插整個階段,從一開始的背單詞,到後面的真題訓練以及範文背誦。每天都如一日。
漸漸地,發現其實圖書館熟悉的面孔多了,他們像我一樣,默默為考研奮鬥著。我們從未言語和打招呼,但是我們都是同路人。考研我準備了一年半,從一個非211學校進入了211學校,實現了我的跳躍。我也喜歡把它叫做信仰之躍。正是從這一步開始,我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很多書本上未曾見過的天空。
實際上,考研是孤獨又寂靜的。那時的我,為了避免日復一日的煩悶,每天晚飯後都會圍著校園走一圈,放空自己。始終都記得,在學校的道路上,周圍喧囂又熱鬧,只有我一個人邁著堅定的步伐,無聲地走著,一步一步地,緩慢走著……
最後,我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我理想中的大學,成為了我理想中導師的學生,這既是我的成績,也是我的勳章。願每一個勇士,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勳章。
祝福你們,每一個考研人,每一個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