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雙非逆襲985的人比比皆是?讓學長跟你講講真實的考研……

2020-12-17 騰訊網

「我來自普通二本,想考一流名校,現實嗎?」

留給普通本科生的機會不多了

普通本科學生考研考上985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名校的研究生名額,基本上已經成了「自己人」的專屬。懷揣著名校夢考研的普通學校考生,大部分只是做了分母。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錄取研究生中,本校生源就佔了三成。學生來源數量排名前十的學校中,除了中國民航大學佔據了3%以外,其餘全是985、211高校。

北航的航空學院本科生約25%成為推免研究生,攻讀研究生比例約60%,這樣的比例在名校中並不少見 。

越優秀的學校越是如此。以清華大學為例,2018、2019級碩士新生的生源數前三都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這時候的清華北大倒是非常和諧,一點沒有互黑的跡象。

看來名校都謹遵「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默契,給「自家孩子」留了大量名額。就算是引入新生力量,也是兄弟學校互相交換,根本沒給外校留多少餘地。

隨便選一所普通高校看看考研結果,你就會知道一般學生考上名校有多難。

比如齊齊哈爾大學,把這所學校2018年考上985、211的所有學生全算上,不到同級人數的4%。

連自習室都需要搶,可見這幾年的考研趨勢和競爭有多激烈。

不過有機會就是好事,就算機會在渺茫,也是勝過一點機會都沒有的。

但是,

本來那麼多的機會都去哪兒了?

現在的名校大多都出現了上升的保研比例。

對比過去兩年,985、211高校的研究生招收比例現階段最低也在40%,這些人中大多也是名校推送。

也就是說,你想以一節草寇的名義翻身,難。

而且

考研,是有學歷歧視的

不要聽學長姐說了幾句公平競爭,就真的以為跟高考一樣公平,那是初試。如果你好不容易擠進了複試,複試環節的你,需要提供一堆榮譽證書,考試成績,比賽成績等等。

「你發表過論文嗎?」「你有過省獎市獎嗎?」

別拿你的校級三好學生在人家的省級論文面前比了,結果你知道的。

這種尷尬就像你面試的時候技能那一欄只寫了精通辦公室軟體。

你要考的研究生,是非常重視學術的,這一點在你準備考之前我想讓你明白。沒有證書獎狀成果,你的985之路,很吃虧。

另外,一些老師嘴上說著一視同仁,心裡都是給自己人撈好處。上課時候偷偷告訴學生,「我希望你們多考本校的研,那些外校考來的都沒接觸過學術,就知道做考研題」。

中科大學生曬出考研加油照片,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本科出身不好,已經不是「加油」可以逆天改命的了

「僅接收本科985/211的考生」、「本科985/211的考生優先」,說好的不歧視考生呢?

原來,不光是找工作,考研,也有學歷歧視。

普通本科中的「少數人」

普通本科的學生考研,比努力更需要的,是勇氣。

考研人數是在不斷增多,但普通本科學生選擇考研,依然是一條孤獨的路。

比如重慶師範大學,2017考研人數只佔就業人數的八分之一左右。平均兩個宿舍才有一個考研的,就連去圖書館佔座,都找不到同伴。

考上211、985的自然更少。青島科技大學2016年本科生讀研率接近16%,但其中能考上985的,只有不到4%。

這還意味著,如果就讀於普通大學,決定考研的學生就要面對其他人驚訝的目光,「考研?那不是學霸幹的事?」

和理想中的學校合影,是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在普通高校講出自己的考研志向,可能收穫的不是鼓勵而是嘲笑 。

考研的學生把考上研稱之為「上岸」。如果說985、211的學生考研,是在橫渡長江;那普通院校的學生考研,就是在橫渡太平洋。

考研很孤獨,普通本科學生考研更孤獨

沒有老師指導,沒有家人理解,沒有研友的相互鼓勵和陪伴。只有脫髮、發胖和失眠,不離不棄,常伴左右。

985、211的學生考研,學校設置了專門的通宵自習室,送蘋果送柚子,學弟學妹還自覺在朋友圈呼籲錯峰就餐。

普通本科的學生考研,沒有專門的自習室也沒有學校的關心,還得與異樣的眼光抗爭,憋著一口氣堅持,拼盡全力證明「我可以」。

瀋陽的考研學生在圖書館內看書複習,距離研究生考試不足5天時,考生進入最後「肉搏」衝刺階段

但是,備戰考研的錢,誰來出?考不上,浪費的時間怎麼辦?

「我已經22歲了,沒能補貼家裡,還在向爸媽要錢。如果這次再不上岸,家裡希望我可以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也許父母沒有明說,但話裡話外提到的,誰家的孩子開始拿工資,誰家的孩子結了婚,每談到一次考研的話題,肩上的壓力就多了一份。

苦海無邊,是向前尋覓?還是回頭是岸?

普通本科考上985、211很難,但希望那個考上的人,是你。

相關焦點

  • 「我雙非出身,考研會不會被歧視?」
    「我三本出身,考研會不會被歧視?」   「專升本,我還有機會上985/211嗎?」   「雙非院校能不能打贏名校背景?」   這些問題年年都在談論,但是到了新的一屆還是會有人問,說明大部分同學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那考研是否真有歧視?
  • 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名校,這樣的雙非大學研究生值得讀嗎?
    不是211,也不是985,這樣的雙非大學研究生值得讀嗎?從最近幾年就業的形勢看,本科學歷已經很普遍,就算是研究生畢業時都不見得一定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這就使得很多同學在考研的時候只把目標鎖定在211和985名校,以期望借用名校的光環,為未來的自己增磚加瓦。
  • 這些雙非院校已成報考重災區!2020年這些985、211院校考研人數少!
    今年考研熱度持續走高,很多同學都想為了避開激烈的競爭。有的選擇放棄985、211院校選擇「求穩」報考雙非院校,殊不知已有很多雙非院校的報考人數破萬!其實雙非院校的報考人數持續走高除了受總體考研報考人數增長的影響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雙非院校自身實力的增長!
  • 985/211重壓之下,被嫌棄的雙非碩士-虎嗅網
    正在廣西民族大學讀研的張窗,高考結束的那天就承受到雙非的壓力。他的成績剛剛踩一本線,僅可以選擇一個好一點的二本校。做醫生的父親、做生意的母親都不滿意,「你這個二本學歷不行,考個研晉升一下,得是985、211」,「向你哥學習,去好學校深造一下。」
  • 為什麼一些本科學生管自己叫「雙非」?到底什麼是「雙非」
    不僅僅是一些二本三本的學生管自己叫雙非,其實許多的一本院校也是雙非。所謂雙非院校是指既非985也非211的普通高等院校。我們知道,我國的985和211院校加起來也不過是100多所。剩下其餘的一本二本和三本院校無一例外全都是雙非院校,即使有一些地方的普通高等院校比某些211院校的實力要強勁不少。雙非的意思就是考生所就讀的院校在我國的高等院校中綜合實力不太強大,沒有顯著的競爭力和學科優勢,既不是985工程大學,也不是211工程大學,因此,叫雙非大學。
  • 東北這三所985不歧視雙非!特別保護第一志願!堪稱寶藏大學!
    我們知道,考研院校的選擇很重要,選擇一所看重本科院校的考研院校,如果本科出身不好,受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並不是所有的985院校都歧視本科出身,東北這幾所學校就做得很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複試情況:據廣大考生反饋,哈工大完全不歧視雙非!
  • 「雙非」畢業生該如何逆襲?
    他不是世界一流大學畢業,也不是985、211大學畢業,屬於典型的「雙非」畢業生,甚至他都不是法學本科背景。畢業後做了一年銷售,裸辭待業,後決定跨專業考研,等他讀完研究生來律師事務所面試,已經快30歲了。四位面試官律師聽完他的自我介紹,集體陷入了沉默;史欣悅律師甚至坦言:我們不是太常收到這樣的簡歷。
  • 令人心動的offer丁輝出局,雙非沒前途?
    節目組為了製造話題,多多少少誇張了雙非人在職場裡的不公待遇。知乎的「行勝於悟」就是典型的雙非逆襲例子:我就是通過讀雙非一本的法律研究生實現的逆襲,從一個月薪三千的中學老師變成收入翻了幾倍的國企職工。雖然211或者985學校的研究生含金量要高一些,但這些學校也難考不是嗎?如果有信心就優先報考211、985。但如果想穩一些,可以選一個雙非一本的研究生就讀,尤其是想讀研究生以後考公務員,因為公務員考試是不限制學校層次的。
  • 上海師範大學丨綜合材料第一名的我給想美術考研的你,一些建議!
    既然選擇了考研,就要調整好心態,要做到別人看劇你看書,別人逛街你逛圖書館,宿舍、圖書館、餐廳三點一線,要有決心和毅力,才能收穫最好的結果。一、擇校在選學校這一點上很重要,有很多時候是選擇大過努力,首先你要知道你考研的目的是什麼,你將來想去哪座城市發展,還有就是你自己的學習能力,這都直接關係到你要選擇哪所學校。
  • 三本畢業生考研,是否能勝過「985」的學生,看看鄭強教授怎麼說
    你是否有這樣的疑問?即然高考決定著每個高考的人生命運,難道考得差的考生就不能有好的未來麼?難道普通二本和三本的學生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逆襲?都知道我國大學也是分等級的,有985、211重點一流的重點本科大學,還有二本和三本以及專科。大部分人是事不關己,往往愛貼標籤,比如在很多人眼裡,考入985、211就是好學生,考入二本你就資質平平,考入三本和專科學習能力差。
  • 考研院校白名單!考研必看,這些學校不歧視本科!保護一志願
    最後出名單前會給你打電話通知,出名單後我對比了一下初試複試成績,有好幾個擦線逆襲的,也有大佬刷到擦線的。可以說,在面試的時候,老師們雖然跟你開著玩笑,但他們對分數的拿捏還是很精準的,不會有偏袒也沒有不公平。
  • 考研黨看過來!這兩所985院校今年沒有考研擴招計劃
    作為考研小白來講都知道我國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教育資源是比較不對等的,很多考研熱門地區教育資源都十分豐富,所以才引起了大量考研人的扎堆報考。教育部明確並表示將重點傾斜擴招比例的兩個地區中,東北地區教育資源還是比較不錯的,985、211高校也比較多,雖然整體學校偏向於理工科但是在全國的地位還是有的,向東北地區擴招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 中等生如何做到高三逆襲?聽聽985的學長怎麼說
    短短200多天還有機會逆襲翻盤嗎?來聽聽成功上岸985的學哥學姐們是怎麼說的。現在高考越來越注重能力考察,你要摸清楚規律、內涵,把知識真正弄懂。另外,考試時千萬不要留空白,千萬不要留空白,千萬不要留空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論什麼題型都大膽去寫你認為可能的答案,會多少寫多少,就有機會得分,高考中哪怕1、2分,都可能導致你和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
  • 考研:年輕人普遍存在「學歷焦慮」?研究生收入和學歷成正比嗎?
    豆瓣裡建立的「雙非碩士討論人生組」,現在已有6000餘人,這個小組成了許多雙非碩士生們尋找鼓勵的角落。無論表達焦慮、吐槽、學術交流,都會有人在底下留言「加油」。海歸的看不起國內讀大學的、985、211的看不起二三本的、本科畢業的看不起大專學歷的……中國人的學歷究竟高到了什麼程度,才能讓這樣的鄙視鏈成為了輿論場上的主旋律?進入21世紀的第三個10年,學歷跟你的收入到底能有多掛鈎?研究生就業是否具備明顯優勢?問題一:學歷跟你的收入到底能有多掛鈎?
  • 考研擇校:有哪些學校不歧視雙非考生?考生應注意哪些複試環節?
    但是,5月6日以來,院校開始陸續進行2020年考研複試(網絡複試)。從各大院校的複試通告上,牛哥品出了不一樣的味道!學校是否保護一志願考生:如果學校保護一志願考生,那麼對雙非報名校且初試過線的考生來說,就很友好。有的學校為了招收優質生源,會故意壓分、讓一志願考生調劑考生一起複試,搞一個整體排名;6. 複試線對比國家線是否過高?
  • 考研院校白名單!保護一志願,不歧視第一學歷!
    21的同學注意了,這些院校都是比較保護一志願的,都是學長學姐的親身經歷!考研院校白名單,保護一志願!複試表現的不太好,結果沒能逆襲成功,當天晚上哭了一晚上,這種已經一腳進入985的大門,就差一步,被推出門外的感覺賊難受。一邊哭著一邊聯繫自己雙非的母校。哭著哭著累了就做了個夢夢到擴招了,正好把我加進去了,早晨起來苦笑著,覺得謝謝在夢裡讓我開心一次。
  • 本科是「雙非」,就算是清北碩士也難找工作,上進之路如此難走
    「雙非」被社會廣泛認同的概念是指畢業院校既不是國家985工程也不是211工程。而985工程其實是指我國政府為了建設具有先進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工程,而211工程則是指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相比之下,985工程下涵蓋的學校會更加具有含金量。
  • 高考進985大學和考研進985大學,哪個含金量高,現實太殘酷
    其實在近年來,報考研究生的大學生畢業生越來越多了,很多大學新生進入大學後就開始準備考研事宜,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就業形式的嚴峻,國家也在大力提倡研究生教育,這必然會導致考研人數的急劇上升,而報考的人多了,普通高校的學生想考入到985大學,來一次逆襲,985大學生也不願意降低層次選擇211或者普通高校,勢必就會造成985大學的研究生考試競爭力度過大,甚至很多考生會認為考研考入
  • 985/211學生讀名校研究生不用考!雙非學子考不上,差距在哪?
    確實目前的考研現狀也是那些「雙非」學校的學生很少選擇名校,選擇名校的多數是985和211的同學,就連導師也會說:換做是我也不選!為什麼有產生這樣的現狀呢?二、「雙非」學生考研名校的難度大考研名校是很多人都嚮往的,而想考的人越多,競爭就越大!
  • 招生計劃7388人,推免生就有3982人,上海交通大學有多難考?
    這是很多準備考研的學生問我時候首先拋出來的一個問題。(圖片來自網絡)對於來自於很多不具備推免資格的雙非院校的同學而言,想考上985或者211的高校,現在變得越來越難。這個學長不用做過多解釋。我相信,有很多雙非的學生都渴望著進入這樣的大學進行學習。然而,現實情況可能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