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振興鄉村」帶來鄉村可喜變化——訪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

2020-12-10 新華網

  新華社杭州9月27日電(記者馬向菲、夏亮)以「綠水青山、運動浙江」為主題的浙江省首屆生態運動會在郊野火熱進行;眾多鄉村文化禮堂、體育場所內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表示,運動振興鄉村系列舉措的有力推進,給浙江鄉村帶來了可喜變化。

諸暨市草塔鎮楊家樓村老年籃球隊

  鄭瑤說,浙江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彰顯了體育價值。在發現廣大農村基層體育場地設施不足、賽事不夠豐富,難以滿足群眾需求後,浙江把補齊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打造「15分鐘健身圈」。政府層面堅持以項目引領和帶動,推出體育小鎮培育計劃,鼓勵各地積極申報,打造具有集聚帶動效應的體育小鎮,積極推進體育產業項目庫建設,引導和鼓勵各地開發運動休閒項目,培育地域品牌,激發鄉村發展活力。與此同時,政府看到社會力量參與體育的熱情很高,便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體育產業,激發鄉村體育活力。

浙江體育局局長鄭瑤

  據浙江省體育局統計,「十三五」以來,全省累計建成877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14個省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156個鄉鎮(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體育休閒公園),471個遊泳池,471個足球場,4943個小康體育村升級工程。並從今年起在全省推廣建設1000家百姓健身房,其中農村677家。鄭瑤特別提到,浙江目前在積極樹立「戶外天堂」形象,今年將陸續推出航空、水上、馬拉松等專項運動規劃以及推進步道建設。今年年底前計劃建設「環浙江國家步道」1000公裡。

  鄭瑤認為,運動振興鄉村系列舉措給浙江的鄉村帶來了可喜變化,取得了積極成效。

  他說,體育讓鄉村更具活力、更有魅力。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引進人流,讓原本空心化的村子熱鬧起來。如浦江縣杭坪鎮、天台縣後岸村,把好山好水打造成天然運動場,把遊客培育成了「運動員」,鄉村也因此旺了人氣、聚了財氣。不僅是遊客,村裡的全民健身場所,往往是一個村、一個社區最熱鬧的地方,是廣大村民每天必到的「打卡地」,百姓在參與體育的過程中,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了持續提升。

天台縣街頭鎮後岸村村民在打氣排球

  他表示,體育讓村風更加和諧。通過體育運動,有效化解了矛盾,有力改善了農村鄰裡關係。如紹興諸暨市楓橋鎮杜黃新村,由新建村、杜黃橋村合併而成,一個是上遊,一個是下遊。每年汛期到來,兩村就會因為洩洪發生矛盾,經常引發衝突。兩村合併以來,村裡建設幾片球場,通過經常性開展籃球賽等賽事活動,村民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積怨得以化解。

  鄭瑤說,體育還幫助農村公共服務得到有力提升。通過體育小鎮建設、體育現代化創建等,帶動了農村公共服務的整體提升,極大地改變了農村面貌。

紹興上虞區嶺南鄉梯田,常有遊客來這裡徒步休閒旅遊

編輯:戴益節 一審:馬    江

二審:吳佳蔚 三審:徐樂靜

相關焦點

  • 運動場地、國際賽事、體育小鎮,浙江鄉村發展,以體育之名
    但通過發展登山、露營等戶外運動,舉辦賽事,吸引了許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前來,體育旅遊業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東澄村的經濟發展。作為百年古村,體育運動的到來煥發出其運動活力與鄉村新的生機。據了解,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讓村民們真正參與進來。
  • 直播電商新模式 鄉村振興新動能 | 浙江省「村播計劃」啟動儀式暨...
    5月8日下午,浙江省「村播計劃」啟動儀式暨「美好生活 浙播季」衢州專場在我區萬田鄉弈園村鄉村振興綜合體正式舉行。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徐高春,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林曉峰共同為浙江省鄉村振興村播學院揭牌,副市長、區委書記徐利水,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少華致辭,區委副書記、區長蔣國強作經驗分享,區領導李純浩、餘洪富和省級有關部門、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代表及村播達人代表等參加。
  • 浙江省淳安縣左口鄉「鄉村好聲音」唱響鄉村振興主旋律
    浙江省淳安縣左口鄉顯後村的文化禮堂裡,正在上演一場「慶豐收、迎小康」農村文化禮堂村歌大賽,用村民最熟悉的方言鄉音和最顯真實、具特色的村歌,展現一幅幅鄉村振興奔小康的美好畫卷。據了解,近年來,為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打造農村群眾精神家園,浙江省淳安縣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目前,全縣337個行政村累計建成農村文化禮堂284個。
  • 比拼「金點子」 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落幕
    比拼「金點子」 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落幕 2020-11-12 05:26:56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林曉瑩   浙江在線11月12日訊(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林曉瑩) 11月11日,由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共同主辦的「農信杯」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在浙江工商大學落幕。
  •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2020-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市出臺鄉村振興新方案 聚焦鄉村「五個振興」攻堅克難、協同作戰
    魯網11月20日訊(記者 祁琳)11月20日,青島市新聞辦公室舉行了解讀青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動」方案專題發布會,由市農委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由翠玉,市農委辦副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杜紹波,市教育局副局長姜林出席並回答記者問題。
  • 提出鄉村振興工作新載體 「鄉村公園」謀劃更為立體化
    提出鄉村振興工作新載體 「鄉村公園」謀劃更為立體化 2020/12/17 07:53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遊歷 瀏覽:942
  • 新時代鄉村產業振興的蕭山解法
    鄉村振興,意味著蕭山針對「大區小農」問題的深刻反思與切實行動,意味著無數蕭山人與精神家園的再度相連,更意味著蕭山全區上下的每一個角落都進入到「深度融杭」的軌道中。  在重新認識和定位鄉村的基礎上,蕭山牢牢抓住鄉村振興中產業振興這一關鍵點,找準難點和痛點,精心擘畫鄉村產業發展新藍圖、全力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引擎。
  • 藝術振興鄉村 文化賦能村民
    編者按: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0年,我們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啃下了最難啃的「硬骨頭」。2021年,我們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中心的歷史性轉移。
  • 激發發展活力 推動鄉村振興
    嵊州有著2100多年的歷史,地處浙江省紹興地區東部,越劇的發源地,屬長三角經濟區,約百萬人口,素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的美譽。嵊州屬浙江省「1小時經濟圈」,位於杭州、寧波、溫州、金義四大都市圈的十字交叉點上,是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的中心節點城市,上虞-三門高速公路、寧波-金華高速公路在此交匯。
  • 留住鄉愁振興鄉村
    顯然,前後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我們黃窩村分兩塊兒,一邊靠著山,另一部分在海邊上。」與我們同行的村幹部張立揚說,而如果不是經他們介紹,沒人會將這裡與一個村子聯想在一起。的確,有停車場、有入口牌坊還有百年古樹站立村口迎接著四方來客……這分明就是個景區呀。然而走進黃窩村就被這裡的田園鄉村生活所吸引,茂林修竹之中,高低錯落的古民居躲在其中,古民居的紅瓦石牆,與周邊自然環境完美地融合起來。
  • 惠民縣科技局局長霍先成:推動「科技下鄉」,服務鄉村振興
    為群眾服務,為百姓站臺,按照「同戰疫情,振興惠民」萬人直播挑戰賽進程,4月15日晚上8點,惠民縣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霍先成攜本土優質產品、特色農副產品走進淘寶直播間,助力脫貧攻堅,助推農村電商發展。「寶寶們,晚上好!
  • 日本鄉村振興戰略概況介紹
    日本自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實施「鄉村振興運動」,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轉型、解決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等問題有顯著的成效。中國與日本同處亞洲地區,同樣經歷了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對於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構建具有一定的現實參考價值。
  • 鄉村博物館美術館大有可為(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作者提供 下圖: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臺嶼鄉村博物館。 王光華攝 繁榮發展鄉村文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鄉村博物館、美術館從無到有的發展,顯現出其在助推鄉村振興上大有可為,未來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2020-12-2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華東區體育局長交流會在我市召開
    2020年華東區體育局長交流會在我市召開 2020-12-20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
    半月談記者 葉俊東 王俊祿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徵程上的重要任務。 作為《富春山居圖》原創地和實景地的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近年來致力於「味道山鄉」創建,這裡的鄉村有「媽媽」的味道、鄉愁的味道、綠色的味道,也有現代化的味道、復興的味道。
  • 建設南粵精美鄉村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12月19日晚,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西江公園舉行。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等10個村落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佛山市三水區「百裡芳華之西江十裡畫廊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等20條鄉村旅遊線路被評為「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 石柱 鄉村振興踏出「三新」路
    近年來,石柱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轉型康養、綠色崛起」發展主題,按「1+5+N」工作體系,以脫貧攻堅為統攬,以「五個振興」為引領,積極探索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對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已於去年4月以零漏評、零錯退、群眾認可度近98%、貧困發生率低於1%的良好成效,一舉摘掉貧困帽子,農民生活更殷實,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