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到,天始寒,越冬飲食要講究

2020-12-24 山東頻道

原標題:小雪到,天始寒,越冬飲食要講究

進入小雪節氣後,氣溫越來越低,會逐步降到0℃以下,故民間有「小雪封地」的說法。古人將小雪節氣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意思是說,到了小雪節氣,彩虹不再出現;空中陽氣上升,地面陰氣下降;天地閉塞,開始進入寒冬。

天氣逐漸變冷,越冬食物就變得極其重要,地域不同,飲食習慣也不同,一起看看小雪節氣都有哪些飲食習俗。

醃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乾燥,是醃製臘肉好時節。這時,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風乾後儲藏用以過冬。

醃菜

過去受條件所限,冬天新鮮蔬菜很少,因此人們習慣於在小雪前後醃菜,用作冬天的蔬菜食用。在北方地區,小雪節氣前後,流行醃菜,尤其是東北地區,會一次性醃製一整個冬季的醃菜用以過冬。而在部分南方地區,如南京,也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俗語,人們也會醃漬一些小菜供家庭食用。

吃餈粑

餈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裡用石錘或者蘆竹搗成泥狀製作而成,在中國南方地區較為流行。小雪時節,南方很多地方開始做餈粑,不少人習慣把餈粑做成圓形,象徵團圓喜慶。

曬魚乾

小雪時,部分沿海地區,比如大連、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這時,靠海吃海的海邊人家家都有掛滿的魚乾,曬好足夠的魚乾,天冷時候就可以在家享受美味了。

吃「刨湯」

在土家族習俗中,有小雪節氣「殺年豬,迎新年」的傳統,而「刨湯」就是此時應景的美食。現殺的新鮮豬肉、豬血、豬內臟切成片,下鍋翻炒,再用豬大腸熬製鍋湯,加一些自釀的甜酒,去腥增鮮。待到肉熟湯滾,再加辣椒、蒜苗等,這就是土家族的「刨湯」。在寒冷的冬季,一碗「刨湯」,驅散寒氣,溫暖直抵心窩。

涮羊肉

俗語云:「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民間流傳寒冷季節多食羊肉可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所以在北方一些地區,小雪時節一般流行吃涮羊肉來滋補養生、抵禦寒冷。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相關焦點

  • 小雪時節!飲食起居這樣安排……
    傳統的習俗冬臘風醃,蓄之御冬這是因為馬上就要進入食物匱乏的冬季,所以必須做好越冬的物質準備,同時也為迎接新年準備豐盛的年味。 民間自古就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老南京、老蕪湖等江南地區亦有諺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小雪節氣的養生保健小雪節氣天寒乾燥,要想健康度過小雪,科學的養生非常重要。
  • 小雪天將寒,願你三冬暖
    22日4時39分迎來「小雪」節氣這是個聖潔而靈動的節氣「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小雪節氣不是一定要下雪但溫度已到可下雪的程度大部地區逐漸降到零度以下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清寒小雪前。最簡易的方式成就最質樸的風味一些地方此時有吃餈粑的習俗圓形的餈粑象徵著豐收和團圓佐以紅糖、蜂蜜則風味更佳也有講究「小雪醃菜,大雪醃肉」舊時,每家醃製風乾蔬菜這也為歲暮平添一抹暖色《夜泊荊溪》陳羽小雪已晴蘆葉暗,
  • 小雪天將寒,願你三冬暖,天冷心不寒
    > 小雪節氣不是一定要下雪 但溫度已到可下雪的程度 大部地區逐漸降到零度以下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孟冬魅力大抵如此,今年依然 部分地區將迎來明顯的雨雪天氣
  • 小雪|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
    農閒副業 小雪時節,冰雪封地天氣寒。要打破以往的貓冬壞習慣,農事仍不能懈怠,利用冬閒時間大搞農副業生產,因地制宜進行冬季積肥、造肥、柳編和草編,從多種渠道開展致富門路。為迅速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要安排好充分的時間,搞好農業技術的宣講和培訓,把科技興農工作落到實處。
  • 今日小雪〡小雪到,冬始俏
    22日4時39分迎來「小雪」節氣這是個聖潔而靈動的節氣「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小雪節氣不是一定要下雪但溫度已到可下雪的程度大部地區逐漸降到零度以下「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孟冬魅力大抵如此,今年依然部分地區將迎來明顯的雨雪天氣《小雪日戲題絕句
  •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小雪到來寒意濃,健康保暖御嚴冬
    小雪節氣小雪是入冬後的第二個節氣,反映了天氣轉冷的變化。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初下,北風蕭瑟,我們終於等來了真正的冬天。小雪節氣養生小雪節氣正值冬季寒冷,人體陽氣閉藏後,根據四季養生的原則, 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
  • 小雪丨冬將至,雪滿天!願有人陪你度寒霜
    「花雪隨風不厭看,一片飛來一片寒。」《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1月22日04時40分迎來「小雪」節氣。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此時節,早晚空氣中寒意漸重,南方還是色彩斑駁的深秋,而北方的初雪卻已開始飄落。「小雪」節氣過後氣溫將更低,天氣會更寒,公眾要注意防寒保暖,謹防感冒。
  • 小雪節氣後養生飲食應忌生冷燥熱,可用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中醫理論認為,此後陽氣潛藏,陰氣漸盛,天地閉塞,轉入嚴寒的冬天。因此,飲食上要忌生冷燥熱,減鹹增苦,葷素搭配的比例最好是1∶5。此外,經常用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可促進血液循環。
  • 小雪怎麼養生
    1.夜晚泡腳能禦寒 到了小雪節氣的時候,大家應該要養成每晚用熱水泡腳的習慣,不過因為一些疾病患者不適合泡腳就不要用這個方法了。在中醫角度來看「寒從腳起」,適當的用熱水泡腳,能夠通過刺激足底穴位,這樣就可以做到溫腎、補腎的作用,還能夠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 迎冬小雪至,小雪節氣宜養生
    需要注意的是,早上出門時要記得戴上帽子,避免頭部受寒,誘發腦梗。 雙腳重「保暖」 中醫認為,足部受寒,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腹瀉、月經不調、陽痿、腰腿痛等病症。大家可在睡前用溫水泡腳,並搓揉腳心,以補腎健腦。
  • 散文《莫怪虹無影 如今小雪時》
    劉百靈說,小雪後天氣開始變得寒冷,水開始結冰,雨開始變成雪,但遠未到最為寒冷的時候。小雪節氣體現了降水狀況,標誌著氣象的變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道:「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古籍《群芳譜》中則稱「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意思是說,到了農曆十月中旬,由於天氣寒冷,降水由雨變為雪。
  • 小雪到,南方的冬天卻好像失約了
    一晃眼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馬上就要到了,不知道北方有沒有大雪紛飛,反正在南方的我還頂著豔陽。不知道是不是閏月的緣故,今年的冬天來得格外的慢,昨天剛降一點溫,今天又出太陽了,好像生怕我們挨了凍似的。這裡竹上貓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唯美詩意的小雪海報和文案,一起迎接冬天吧。玲瓏小雪閒中過,寒松枝頭翠凝香。雨下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虹藏不見,天氣上騰,閉塞而成冬。
  • 小麥越冬水越晚澆越好嗎,越冬前正常小麥是什麼樣的,看完明白了
    那麼,通過這個規律,咱們可以判斷,正常澆小麥越冬水的時間,一般不晚於小雪節氣。二、什麼時候澆小麥越冬水最合適呢?咱們已經說過了,正常澆灌小麥越冬水一般不晚於小雪節氣。但是,還是那句話,就算在小雪以前,還是要看小麥的具體生長狀況的,這才是決定合不合適澆小麥越冬水的關鍵。
  • 莫怪虹無影 如今小雪時(二十四節氣與洛陽)
    古籍《群芳譜》中則稱「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意思是到了農曆十月中旬,由於天氣寒冷,雨變為雪,但由於此時氣溫還不是十分低,故雪下的次數少,雪量也不大,所以稱為小雪。  值得關注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與天氣預報中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
  • 小雪後日常飲食起居應如何順應時節?
    過冬食物推薦 羊肉 小雪節氣的最佳飲食少不了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鈣,鐵等礦物質,且膽固醇含量低,能增強人體的體質和免疫力。另外,羊肉所含的能量比豬肉高,吃羊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是冬季禦寒、滋補身體的絕佳食品。
  • 小雪節氣後,日常飲食起居應如何順應時節?
    過冬食物推薦羊肉小雪節氣的最佳飲食少不了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鈣,鐵等礦物質,且膽固醇含量低,能增強人體的體質和免疫力。另外,羊肉所含的能量比豬肉高,吃羊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是冬季禦寒、滋補身體的絕佳食品。
  • 【1058-小雪】飛雪如花落 歲歲又年年
    「小雪氣寒而將雪矣,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有三候 一候虹藏不見 霜前冷,雪後寒 天氣寒冷 飲食上要注意禦寒調養 適當進食肉類食物 黃豆、芝麻、腐竹、
  • 小雪養生—一清一防一補一灸
    小雪,是24節氣的第20個節氣,是進入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此時雪還未盛。雨遇寒,將霰為雪。雨凝先為霰,霰成微粒,霰為霏,飛揚瀰漫為小雪。「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個節氣標誌著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低溫氣候。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 羅漢松越冬,不了解這4點,可要枯枝掉葉子
    其實羅漢松與黑松差別太大,科屬種都不同,習性不同,越冬方式當然不同。在北方,我們想讓羅漢松安全過冬,還是要上點心,否則容易凍根凍葉發生凍害。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羅漢松越冬需要哪些防護措施。越冬澆水過多青幹葉,導致爛根,圖11、越冬適應性。
  • 覓小雪詩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新雪初降 煮酒、出遊兩相宜小雪是寒冷天氣的開始,但初冬的雪下得還不太大。唐代詩人戴叔倫的《小雪》云:「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全詩平淡、自然卻不失輕盈。隨風飛舞的雪花讓人百看不厭,消失在山林之中。也有詩人喜歡在雪天與友人圍爐煮茶、詩酒共飲,以打發時間、排遣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