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養生—一清一防一補一灸

2020-12-03 瀟湘名醫

小雪,是24節氣的第20個節氣,是進入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此時雪還未盛。雨遇寒,將霰為雪。雨凝先為霰,霰成微粒,霰為霏,飛揚瀰漫為小雪。「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

這個節氣標誌著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低溫氣候。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由於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黃帝內經》: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意思是冬天來了,人應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天寒地凍,要保護自己的陽氣不受損傷。早睡晚起,隨太陽出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到溫暖的地方去,避開寒冷,不要把皮膚裸露於外,損傷陽氣。

這就是與冬氣相適應的保養藏氣的道理,若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腎氣,到來年春季就要得痿厥一類的疾病,以致供給春天生發之氣的力量就少了。因此,小雪養生重點為補腎,藏精。藏的意義,是讓身體精氣不要過度消耗,趁著這個時候好好養精蓄銳,為的是來年,有一個更好的狀態。中醫的話講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小雪養生常識

1.多食粥湯

冬天多食熱粥有益健康,如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雞湯有很好的補虛功效,冬季多喝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魚湯則有健脾開胃、止咳平喘等功能。

2.多飲熱水

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能清熱利尿,梨水可以潤肺止咳,都是這個時節不錯的選擇。

3.防寒保暖

小雪一到穿衣戴帽

老人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低,應以保暖為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頭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頭部,戴帽子很重要,並且最好能捂住耳朵。另外頭上有很多重要穴位,經常按摩頭皮,加快血液循環,也能保持頭部暖和。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颳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和圍巾,這樣往往容易遭受風寒。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冬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

4.勤於運動

小雪過後,雖然氣溫更低,但積極鍛鍊也不要放鬆。適宜的運動能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但也不可運動過度,大量的出汗會「發洩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小雪養生要點

養生要順應天時,只有順應外在的氣候變化來調適自身的正氣,才能讓人與自然達到和諧統一。根據氣候變化,小雪養生可從「一清一防一補一灸」做起——清內火、防風寒、補腎陽、灸除病邪。

一清:清內火

小雪時節雖然還未到嚴冬,但外面的氣溫已經相當低。冷空氣一到,人們就習慣宅在室內,用暖氣、空調取暖,連帶著添衣進補。這就導致體內的虛火還來不及清瀉,便被包裹在體內,人就容易生「內火」。比如,口腔潰瘍、痘痘叢生、大便燥結,這些就是內火的表現。加上天氣乾燥,容易引起肺火旺盛,從而出現咽喉幹痛、燥熱咳嗽、痰中帶血等不適症狀。

因此,小雪時節,建議大家在飲食上以清火滋陰為原則,少吃麻辣香鍋之類的辛辣食物,多吃白菜、白蘿蔔等當季食物。白蘿蔔能清火、降氣、消食,生吃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熟吃可益脾和胃、消食下氣,跟羊肉一起燉湯喝,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如果肺火旺盛,咳喘厲害,建議大家「生吃蘿蔔熟吃梨」,可以潤肺清熱、養陰生津、止咳平喘。

一防:防風寒

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

在「六邪」(風、寒、暑、溼、燥、熱)中,冬季以風邪、寒邪為最——

風邪:「風為陽邪,其性開洩,易襲陽位」,就是說,風邪侵犯機體可致機體腠理疏洩開張,表現為汗出惡風之症;從病位而言,風邪多侵犯人體的上部、肌表、肺、腰背等陽位。尤其「頭為諸陽之會」,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一旦受風就會影響心腦血管,造成血壓波動等。

寒邪:「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陰盛則陽病」,「寒」是陰氣盛的表現,寒邪傷人後,機體的陽氣會奮起抵抗,但若寒邪過盛,陽氣不僅不足以祛除寒邪,反為寒邪所侵害,即「陰盛則陽病」。一旦陽氣受損,失去正常的溫煦氣化作用,就會出現陽氣衰退的寒證。如寒邪侵襲肌表,就會有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侵襲脾胃,就會出現冷痛、嘔吐、腹瀉等症;寒邪侵襲心腎,就會出現惡寒蜷臥、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等症。

因此,小雪時節,建議大家防風防寒,尤其心腦血管疾病人群,驟然受到寒冷刺激,會引起機體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大大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此外,晚上睡覺前,可用陳艾葉加姜煮水泡腳,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改善睡眠質量等作用。

一補:補腎陽

補腎陽有兩層含義,一是補腎,二是養陽。根據四季養生的原則是:冬季對應五臟中的腎,順應天人合一,當以養腎為主。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裡,皮膚緻密,水溼不易從體表外洩,而經過腎、膀胱的氣化作用,除少部分變為津液散布周身外,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加重了腎臟的負擔。其次,冬季陰盛陽衰,人體要注重養陽,以潛藏陽氣,為來年春天做準備。

補腎:可從飲食角度多加調理,黑色入腎經,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血的作用,黑豆、黑米、黑棗、黑木耳等也都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養陽:多曬太陽,起到生發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早睡晚起,晚起不是說睡到八九點,而是在太陽升起的時候起床,此時天地間的陽氣開始慢慢積累,此時適度活動大補陽氣;熱水泡腳,利於陽氣潛藏,陰精積蓄;保護頭部,頭為陽經匯聚的地方,不能受寒,外出要戴帽子、圍圍巾,注意保暖護陽氣。

一灸:艾灸正當時

除了上述常見的飲食起居養生方法,艾灸療法更能起到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一根艾條,即可實現「一清一防一補一灸」的目的,利用艾的藥性及燻灼的火力,刺激經絡腧穴,疏通經脈、調和營衛、調節臟腑,達到清內火、防風寒、補腎陽、灸除病邪的效果,提高免疫系統功能,起到全方位的保養作用,預防疾病發生。

艾灸取穴:

命門、腎俞、心俞、大椎、至陽、羶中、神闕、關元、湧泉

【來源:阜新氣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小雪節氣注意禦寒養生 做好「兩清一補」
    這是說,此時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改為雪,但「地寒未甚」,雪量不足,故稱作「小雪」。古人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意思是說,此時彩虹不會出現了,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注意禦寒養生「小雪」過後,更要注意禦寒養生,提高機體免疫力。專家提醒,初冬養生要外防溼冷,內防燥熱。
  • 必看,小雪節氣養生小常識來了
    小雪到冬至這30天越來越冷,這段時間容易產生溼氣,讓人感到更加寒冷。這個階段宜多食入熱量較高的膳食、新鮮蔬菜。忌食寒性之品,如海鮮等。那麼小雪節氣期間如何養生呢?小雪節氣養生小常識: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小雪節氣是冬季開始的標誌,同時也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要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抵抗抑鬱。全麥麵包、粗麵粉製品、穀物、酵母、動物肝臟及水果等富含有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鬱症也大有裨益。
  • 節氣養生之小雪 小雪養生抓好這幾招
    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節氣就快要到了,它的到來意味著天氣將會變得越來越冷,同時降水天氣也會變多。總之氣溫將會變得更低,若是不做好保暖措施,非常容易生病,或者說導致舊病復發。那麼小雪節氣將至該如何養生呢?不要著急,想要身體好的人們,建議來看看養生小妙招。
  • 迎冬小雪至,小雪節氣宜養生
    小雪扣開了「嚴寒的大門「,寒溼淅瀝,陰盛陽衰,萬物皆以閉藏蓄養生命活力,而我們又該如何禦寒保暖、防病養生呢? 小雪運動不外露 生命在於運動,冬季雖說是養藏的季節,但並不是說完全不能運動。寒冬常伴有風、寒、溼三類外邪,會使人關節僵硬,所以最好進行適量的室內運動。小雪節氣運動宜靜緩,注意 「無洩皮膚」,避免會導致大汗淋漓或皮膚裸露面積大的劇烈運動。
  • 小雪節氣養生食譜 推薦以下幾種
    秋去冬來天氣漸漸轉涼,不知不覺小雪節氣就到了,這個節氣就意味著冬天的寒冷降雪離我們不遠了,在天氣轉冷的小雪時節,記得要補補身子,那麼小雪節氣養生食譜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幾款小雪節氣養生食譜。小雪節氣養生食譜小雪節氣就意味著我們要做好天氣更冷要降雪的準備了,在這樣寒冷的天氣裡,食補是很好的選擇,今天小編為您介紹幾道小雪節氣養生食譜,趕緊來為你的身體補補營養吧,這樣才能更好過冬哦!冬瓜燉羊肉材料:冬瓜250克,羊肉200克,香菜25克。香油1小勺,精鹽12小勺,胡椒粉、味精各13小勺,蔥、姜塊少許。
  • 今日小雪,聊聊24節氣中,關於「小雪」的那些古詩詞和養生知識
    飲食上宜吃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如羊肉、牛肉、腰果慄子、山藥、黑芝麻、黑豆等。要持之以恆進行鍛鍊,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和小雪有關的古詩詞如下:1.在小雪節氣,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小雪做好「兩清一補,來年身體壯如虎。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夏天才容易上火,其實不然。氣候寒冷的冬季也是上火的「旺季」。
  • 今日小雪|你應該知道的節氣養生秘訣
    小雪是冬季第二個節氣,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此時天氣已經漸漸寒冷,但也還未到嚴冬漫天飛雪時,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這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滋補益腎多吃黑小雪節氣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熱,最宜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腰果、山藥、芡實、核桃、花生等。
  • 養生|小雪節氣,中醫開出「大補」良方,排第一的竟是……有點扎心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徐尤佳本文圖片來自於CFP明天,小雪。自小雪節氣開始,在中國廣大地區東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前幾日就有北方下雪而南方依舊高溫的狀況,正是小雪時節的典型風景。中醫理論稱,此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
  • 2019年小雪節氣養生吃什麼好?小雪節氣養生食譜及養生注意事項
    2019年小雪節氣養生吃什麼好?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表示降雪開始。小雪節氣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注意多喝水,緩解口乾咽燥。早睡早起多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小雪至,你那裡開始下雪了嗎? ​》》》推薦閱讀:2019小雪節氣的說說怎麼發?
  • 小雪怎麼養生
    1.夜晚泡腳能禦寒 到了小雪節氣的時候,大家應該要養成每晚用熱水泡腳的習慣,不過因為一些疾病患者不適合泡腳就不要用這個方法了。在中醫角度來看「寒從腳起」,適當的用熱水泡腳,能夠通過刺激足底穴位,這樣就可以做到溫腎、補腎的作用,還能夠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 我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11月22日發布)今日小雪,養生...
    這時,在節氣起源的地區(黃河中下遊)氣溫降到0℃以下,於是降水就變成了雪,但量較小,地面沒有積雪,所以稱「小雪」。在小雪這一節氣的這天裡,是不會下雪的。它只是一個氣候的標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越來越寒冷。小雪三候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每個節氣都等分為三,每五日為一候,從而以三候來描述每個節氣的氣候變化特點。
  • 小雪過後如何養生?中醫:3款食療養生方為您添健康!
    現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已經算得上是冬天了。天氣逐漸變得寒冷,大家要注意保暖,避免陽氣的消耗和損傷。小雪時節是養生的好時候,可以適當吃一些補氣補血的食膳。烹飪一些營養豐富的食材,選用健康的烹飪處理方式,在寒冷的冬日裡喝上熱乎乎的一碗暖湯,補益身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記憶力。小雪過後如何養生?
  • 二十四節氣微動畫|小雪:天漸寒,雪漸盛,又是一年將盡時
    今日4時40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悄然來到我們身邊。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小雪階段氣溫比入冬階段低,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而南方地區北部也開始進入冬季,呈現初冬景象。
  • 小雪節氣養生小常識
    11月22日我們已經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小雪節氣,進入「小雪」也就意味著寒冷天氣開始了,小雪時節天氣寒冷,人容易感冒,日常應注意養成生活起居的好習慣,吃一些禦寒、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今天就請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在起居飲食上,小雪節氣應該注意哪些呢?
  • 小雪只需做好「保暖、清火、養精蓄銳」這三件事,就能健康過冬
    小雪」的意思就是冬天已經開始了。所以在這數九隆冬來臨的時候,在飲食上該如何保持健康呢?只需做好「保暖、清火、養精蓄銳」這三件事,就能健康過冬。養精蓄銳可以看我們今天的第一篇文章,這裡就不多說了。一、暖氣:冷腳,頭部暖氣。小雪天養生,保暖特別重要。而且在中醫養生觀念中,在小雪保暖的時候頭和腳要區別對待。達到「頭冷,腳熱」的效果。頭部為何寒冷?頭部是諸陽之會,即使在寒冷的季節也能自然保暖。
  • 今日小雪〡小雪到,冬始俏
    22日4時39分迎來「小雪」節氣這是個聖潔而靈動的節氣「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小雪節氣不是一定要下雪小雪分三候:一候虹藏不見水霧折射出的虹霓藏於積雪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地間,陽氣上升,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萬物藏起,一片沉靜景象《小雪》
  • 小雪冬寒日甚 謹防舊疾復燃
    11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節氣,此時,由於天氣日趨寒冷,降水形式也由雨變成雪,但「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第二是要注意情志養生,保持心情愉悅。我們可以通過聽音樂、繪畫、書法、樂器、瑜伽鍛鍊等文體活動以及曬太陽、參加戶外活動等方式緩解緊張情緒,增強體質,緩解陰鬱天氣帶來的情緒低落狀態,最終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平和的良好心態。避免抑鬱症被誘發。第三膳食調養上注重溫和平補。
  • 小雪勿忘養生,永和豆漿伴你過暖冬
    小雪到,冬始俏。北方已經開始飄起雪花,各地氣溫也持續走低。寒風與雪花共舞,纖指也和手套作伴,髮絲向圍巾發出呢喃低語,但冬天再難熬,也熬不過一顆會吃的心。喚醒清晨,安然過冬《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萬物失去生機,轉入嚴寒的冬天,我們的身體也開啟了「入冬」模式。
  • 北京初雪後又迎小雪節氣,天寒養生吃什麼?專家建議這麼吃
    「小雪」節氣前喜迎中雪。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郭金蘭表示,本次降雪量大的成因,一是因為低層氣溫低;二是因為動力輻合條件好;三是水汽充沛,有利於水汽輸送,導致溼層深厚。「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 今日小雪|迎冬小雪至,應節晚虹藏
    今日小雪|迎冬小雪至,應節晚虹藏 2020-11-22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