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迴檢察組》(原名《人民的正義》)作為《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在零宣傳的情況下於12月13日晚於湖南衛視首播。在熱播電視劇排行榜上,這部僅上線兩天的空降劇一開播就拿下了榜首之位。
原班戲骨傾情加盟,豪華陣容大咖雲集
該劇作為年度最受期待的電視劇,自開機以來,便備受矚目與期待。殺青之後,該劇不但經歷了三改劇名,坊間更是多次傳出各個版本的播出時間,近日終於以爆款之姿閃亮登場。
為什麼說這部劇是2020年的收視爆款?當年《人民的名義》不但刷新了近年來省級衛視收視的最高紀錄,還紅出國門,成為國際媒體爭相報導的現象級影視劇。且第一部完全沒有任何流量出演,全員都是教科書級別的演技派。《巡迴檢察組》不僅延續了《人民的名義》裡幾乎全員老戲骨,還加入了于和偉、韓雪這些新鮮血液,可謂大咖雲集。據悉,就連在裡面跑龍套的演員都是熟面孔。從播出時間上來看,2020年進入尾聲,各大平臺紛紛亮出王牌爭奪年度劇王,湖南衛視也終於把這部萬眾期待的良心巨製送上屏幕,以目前播出熱度來看,該劇的年度壓軸爆款地位是穩了。
雖然《巡迴檢察組》是零宣傳空降開播,但無論是劇情、畫面還是演員的演技都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和圍觀。一上來就是個大事件,930殺人案經長期調查,沒有漏洞,證據確鑿,公檢法都拍板了,但罪犯沈廣軍本人就是拒不認罪,難道有什麼隱情?沈廣軍的母親破釜沉舟,借著送錦旗罵貪官,在檢察院門口「自殺」,看幾大部門如何把「打臉」扭轉。
收視爆款背後的投資故事
眾所周知,該劇備受期待的原因主要是戲骨陣容以及主創團隊。《巡迴檢察組》依然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金盾影視中心出品,李學政任總製片人,李路任總監製並執導。一部好的作品的成功絕非偶然,何況是兩部作品,離不開戲骨們演技爆棚,主創們的精益求精和有溫度的資本助力。被譽為「資本少帥」的著名投資人張家豪於開播前與主創團隊同聚一堂,共話關於這兩部劇背後情感與投資的故事。
左一:總製片李學政;左二:導演李路;右一:投資人張家豪
2016年,《人民的名義》因遭遇資金問題整個劇的製作陷入困境,導演李路談起當年籌備中的心酸經歷時說「因為擔心有風險,這部劇嚇跑了50多家投資方,曾一度因為沒有資方差點就夭折。」無奈之下,總製片李學政想到了多年好友張家豪,希望得到他對該劇的支持。彼時,張家豪人在美國,將此事鄭重交託於他當年的北京公司負責人,並就《人民的名義》投資一事囑託道「《人民的名義》這部劇你們投資決策委員會從商業角度判斷能不能投,若能投就全投;若不能投,就從我個人這邊投2000萬。」
結果因高管的個人問題,期間和李學政的交流出現問題,使其錯過了《人民的名義》全資投資的機會。多年來,張家豪一直秉持「讓投資有情感,讓資本有溫度」的投資理念,《人民的名義》的投資對他來說也是典型的為了感情的投資。在未做任何盡調的前提下,其所謂的保守2000萬投資是出於感情對李學政「人民」事業的支持。後來,二人之間的情誼也通過這件事變得更加厚重了。
直至第二部《巡迴檢察組》的出現,李學政依然毫不猶豫地聯繫了張家豪,而張家豪也當機立斷地決定投資。第一部劇爆紅後,第二部無論是陣容還是投資都已不復當年模樣,自立項之初便受到諸多關注,諸多頭部投資機構更是爭相進入。對第二部劇每個細節力求完美的主創們對資方的選擇也更為挑剔,而張家豪的價值投資無疑正是導演李路和製片李學政所需要的,也正是帶著價值創作的心,他們才創作出了這些打動人心的影視作品。
張家豪對《巡迴檢察組》的投資不止是對製作團隊的信任和認可,更是雙方感情的延續。據悉,雙方就後期影視方面的合作已達成一系列計劃,張家豪旗下文化公司將與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攜手,共同成立影視文化投資基金,由資本賦能、科技助力,打造開拓"影產融"投資發展路徑。 雙方認為中國電影行業已經處於爆發增長的臨界點,影視產業金融服務也將面臨空前發展機會。而該基金的設立,正是「影產融」跨界整合的典型。張家豪被譽為「資本少帥」,著名投資人、企業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現任美中投資促進會主席,英國劍橋市全球商務大使,劍橋大學榮譽博士,美國大都會集團董事長。中國80多個城市的高級經濟顧問,徽商慈善基金會創始人,「美中經貿十大領軍人物」。張家豪早年進入美國資本市場,一直秉持「讓投資有情感,讓資本有溫度」的投資理念,以「少做事、做對事、做大事」為原則,在投資領域獲利數十億美元。目前張家豪旗下公司主要投資領域包括新科技、新能源、大文旅、大健康等。在文化領域,張家豪一直踐行著其一貫奉行的價值投資,不是在意一城一隅的得失,而是長久的,系統的價值投資。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莀暮樟 | 責編:俞舒珺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