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迴檢察組》不想沾光《人民的名義》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時隔三年,由《人民的名義》原班人馬拍攝的《巡迴檢察組》於12月13日登陸湖南衛視和優酷。近日,該劇總製片人李學政接受媒體採訪,首次透露創作幕後,並強調《巡迴檢察組》不是《人民的名義》「姊妹篇」,不想沾《人民的名義》的「光」,「一個作品一個特色,我們不想做成系列劇,在商業上創造更大的利潤。我們只是想踏踏實實地拍攝一部反映現實的作品,以感恩這個時代。」

播前

改名是不想與《人民的名義》對比

《巡迴檢察組》由《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執導並擔任總監製,于和偉、韓雪、馮雷、馬元、韓童生、成泰燊、宋春麗、王海燕領銜主演,講述「身經百戰」經驗老到的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在省政法委書記張友成的指揮下前往橙州重啟調查「930殺人案」,聯手駐監檢察室主任羅欣然抽絲剝繭剖析案情證據,多方合力最終挖出幕後潛藏勢力,成功維護法律威嚴的故事。

《人民的名義》曾經在2017年成了爆款劇,它的「原班人馬」這幾個字,在劇迷心中頗有分量,《巡迴檢察組》也因此被觀眾自然地聯想為「《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對此,李學政表示,兩部作品,除了「原班人馬」和現實題材之外,並無關聯,「我曾經在一個論壇上說,《人民的名義》這部劇的輝煌,在十年內不會有作品能夠超越,包括我們自己。所以,我們沒有打算做續集、姊妹篇。觀眾這麼形容,是對我們的期待。兩部劇雖都是現實主義題材,但《人民的名義》是講反腐倡廉;《巡迴檢察組》是依法治國巡迴檢察,掃黑除惡。」

對於開播前劇名《人民的正義》改為《巡迴檢察組》,李學政表示,改名就是為了讓觀眾不要將兩部劇掛在一起對比,「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嶄新的故事,雖然主創團隊沒有大變,但我們的故事變了,我們不想把兩部作品掛在一起。名字改成《巡迴檢察組》,一是這個名字更加符合我們的故事;二是一個作品一個特色,我們不想做成系列劇,在商業上創造更大的利潤。我們只想創作一個好的作品,一個別具特色的作品。」

陣容

團隊信譽吸引來100多名演員

《巡迴檢察組》堪稱戲骨聯盟,匯聚了100多名優秀的演員。李學政介紹說,召集這麼強的演員陣容並沒有太費勁,「我們這個團隊還是比較有信譽的,特別是導演李路,他的威信很高。我們確定項目之後,大量的演員朋友就積極爭取角色,甚至出現了一個角色,好幾個演員來爭的局面。」

《巡迴檢察組》中,于和偉身挑大梁,也是目前觀眾好評度最高的演員之一。李學政透露說,「于和偉老師是李路導演第一個看中的演員,他甚至說了『非于和偉老師不導』」。

有觀眾遺憾,既然是《人民的名義》「原班人馬」,為何扮演高玉良書記的張志堅沒有出演《巡迴檢察組》?李學政解釋稱,這確實是個遺憾,「大家知道演員這個工作非常複雜,大家各有各的合同、各有各的計劃,湊齊原班人馬是非常難的」。

作為老搭檔,李學政盛讚李路導演綜合能力非常強,「李路的最大特點是責任心非常強,可以說從策劃到拍攝,再到後期到審查,他始終都在我們核心團隊裡面兢兢業業地工作。在拍攝的過程中,他每天只休息四個小時。」

說到這部政法題材電視劇,李學政表示,其駕馭難點在於專業知識。據悉,《巡迴檢察組》開啟之初,總出品人、高檢影視中心主任範子文就邀請了包括檢察院的、監獄的專業人員作為顧問。李學政透露:「拍攝過程中,也請了魯中監獄的副監獄長陪伴在劇組。因為戲裡大量的是監獄裡邊的戲,很多專業的東西我們也不懂,沒有這些專家的顧問指導,難以完成這麼厚重的一個政法題材的劇。」

計劃

把「檢察官」做成系列IP

《巡迴檢察組》首度聚焦巡迴檢察制度,用生動的故事讓高深厚重的政法系統整頓、巡迴檢察改革等「貼地飛行」,更加貼近普羅大眾。李學政坦承,選擇拍攝這樣的題材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作為文藝工作者,他們有責任書寫時代故事。

李學政透露,他們有計劃把「檢察官」做成系列IP,「下一部還想做與檢察官有關的劇集,檢察院的另外一個職能是行政檢查,我們想繼續做這個題材,推動我們的社會進步快一點。」

回應

正常的批評完全可以接受

東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會上,省檢察院檢察二部主任何樹國突然遭遇本地「九三零殺人案」死刑罪犯家屬發難。為了查明真相,省政法委書記張友成委派檢察官馮森作為省巡迴檢察組組長深入調查此案……

比起國內一些電視劇作品,《巡迴檢察組》的開頭不可謂不緊湊,也可以堪稱引人入勝,但是該劇剛一開播,即收到了較低的評分。

李學政介紹說,《巡迴檢察組》於12月13日晚播出,剛播出十分鐘,他們就發現豆瓣下面開始打起了一星、二星,「大家可以捫心自問地想一想,一部劇才剛剛播出十分鐘就一星二星,這明顯是有人在故意打低分。此外,接連好幾天,在下午的3點到4點,或者晚上7點到8點,一星二星會集中出現,明顯的是有人在組織惡意打分。這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多是同行之間、作品的對手平臺搞的惡性競爭。」

李學政表示,對於作品正常的批評,自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他感嘆現在的年輕觀眾的欣賞水平提高了很多,「現在的觀眾不僅僅會看電視劇,還會評論,有的甚至會拍,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好的評論員。觀眾能力的提高是影視劇創作的一個大挑戰。」也因此,他相信,只要作品內容好,不管是否有流量演員,都會被觀眾認可,而《巡迴檢察組》要做的就是在內容上下功夫。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人民的財產》和《巡迴檢察組》哪個才是《人民的名義》第二部
    有另外一部還沒有上線播出的電視劇叫《人民的財產》,光看名字的話,這部《人民的財產》似乎更像是《人民的名義》的第二部。那這兩部劇到底哪一部才能算得上是《人民的名義》第二部呢?先看這三部劇的製作單位,《人民的名義》和《巡迴檢察官》的出品方都有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和金盾影視中心,只不過《巡迴檢察組》又加了個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廣播電視臺。
  • 韓雪、于和偉的《巡迴檢察組》,砸了《人民的名義》續集的招牌?
    《巡迴檢察組》和《人民的名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製作班底沒變,演員方面也是都以演技派、老戲骨為主,但是,《巡迴檢察組》的確是並沒有開一個好頭。 剛剛開播,就是一個非常棘手的案子,《巡迴檢察組》這部劇的基調,嚴肅又快節奏,劇中戲份多一些的角色,基本也都是娛樂圈知名的演技不錯的老戲骨或者演技派,但是,或許是因為《人民的名義》太出彩,對於《巡迴檢察組》的開局,觀眾還是很挑剔的。
  • 開播評論兩極分化,《人民的名義》和《巡迴檢察組》差別在哪裡?
    《人民的名義》相信大家都看過,早幾年非常火爆的反腐敗題材電視劇。最近他的後續之作《巡迴檢察組》也跟觀眾見面了。但是開播以後,評價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有人覺得非常好看,但也有人覺得比《人民的名義》太遠了。
  • 放下《人民的名義》續集的濾鏡,看案情燒腦的《巡迴檢察組》
    今年播出了挺多律政題材的電視劇,而最近一部在湖南衛視和網絡平臺同步播出的、關於檢察官的故事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是其中頗具特色的一部。臨近年末,各大平臺正在播出的電視劇大多都是關於親情、友情和愛情,但是這部《巡迴檢察組》講述的卻是為了相對少見的檢察官們的故事,因此,更加引人注目。
  • 製片人分享《巡迴檢察組》創作幕後 「檢察官」將做成系列
    原標題:《巡迴檢察組》不想沾光《人民的名義》 近日,該劇總製片人李學政接受媒體採訪,首次透露創作幕後,並強調《巡迴檢察組》不是《人民的名義》「姊妹篇」,不想沾《人民的名義》的「光」,「一個作品一個特色,我們不想做成系列劇,在商業上創造更大的利潤。我們只是想踏踏實實地拍攝一部反映現實的作品,以感恩這個時代。」
  • 《人民的名義》姊妹篇集結回歸!《巡迴檢察組》能否成為今年黑馬
    所以《人民的名義》看完了之後,忍不住想像孔捷團長一樣大喊:在萬眾期盼中,《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巡迴檢察組》(原名《人民的正義》)在2020年12月13日在湖南金鷹衛視上線了!同步播放的還有優酷平臺。《人民的正義》更名《巡迴檢察組》,這個有點值得玩味,從劇名上來說《人民的正義》和《人民的名義》更能聽出來是承接關係,由於之前的火爆,可以直接蹭熱度,但是製片方卻反其道而行之,這個疑點背後是不是藏著其他不為人知的秘密?
  • 《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巡迴檢察組》熱播 投資人張家豪與主創團隊...
    《巡迴檢察組》(原名《人民的正義》)作為《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在零宣傳的情況下於12月13日晚於湖南衛視首播。在熱播電視劇排行榜上,這部僅上線兩天的空降劇一開播就拿下了榜首之位。
  • 《人民的名義》兄弟篇零宣傳開播,並改名為《巡迴檢察組》
    隨後,隨著《人民的名義》一炮而紅,立即開始了第二部的製作,雖然說主演陣容大變樣,但製作團隊還是原班人馬,這也讓劇集的口碑和品質得到了保證,但電視劇名稱卻以《人民的正義》命名,又被稱為《人民的名義》兄弟篇。
  • 達康書記再現身《人民的名義》姐妹篇《巡迴警察組》
    電視劇《巡迴檢察組》近日悄然開播,這部跨年大戲被視作《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巡迴檢察組》的演員陣容和《人民的名義》高度重合,幕後創作團隊也幾乎是原班人馬。雖然同為政法題材的影視作品,但與《人民的名義》的反腐題材不同,《巡迴檢察組》此次聚焦「掃黑除惡」題材,並且在莊重肅穆的「硬核」之中,多加入了一些輕鬆詼諧的成分。
  • 《巡迴檢察組》真敢演,讓人細思極恐,尺度遠超《人民的名義》!
    》開播之後,就被冠以《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的稱號。但很多觀眾並不認可,覺著《巡迴檢察組》沒有《人民的名義》敢演。  《巡迴檢察組》尺度之大,讓人細思極恐  《人民的名義》之所以讓觀眾覺著敢演,是因為劇中涉腐官員已經達到了副國級,趙瑞龍的父親趙立春。
  • 反腐大戲《巡迴檢察組》,老戲骨聯袂演繹「人民的正義」
    今年電視劇是不是都流行零宣發播出,這一次輪到《巡迴檢察組》《巡迴檢察組》原名《人民的正義》,是當年現象級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姐妹篇。2017年同樣在湖南衛視播出的《人民的名義》,收視率一度破8,可以說掀起一股萬人空巷的收視狂潮。那年除了電影《戰狼2》,再也沒有哪部影視作品能與《人民的名義》相提並論。
  • 《人民的正義》改名《巡迴檢察組》空降開播,三點理由成年度爆款
    12/13日《人民的正義》改名而成的《巡迴檢查組》突然就開播了,就在剛才優酷已經官宣了,身懷凜然正氣,破懸案探人心。做光明捍衛者,振聾發聵執法不阿。12月13日起每晚22:00鎖定優酷,VIP會員搶先看~#電視劇巡迴檢察組# 首度聚焦巡迴檢察題材,詮釋人民檢察官熱血擔當!
  • 《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巡迴檢查組》空降熱播劇榜首 主創團隊與...
    《巡迴檢察組》(原名《人民的正義》)作為《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在零宣傳的情況下於12月13日晚於湖南衛視首播。在熱播電視劇排行榜上,這部僅上線兩天的空降劇一開播就拿下了榜首之位。
  • 「堅決不搞豆瓣水軍營銷」,被低估的《巡迴檢察組》底氣何在?
    圍繞《巡迴檢察組》前期所出現的一系列市場質疑和熱議話題,我們與李學政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與讀者分享。豆瓣開分6.4!李學政:「我們堅決不搞「虛假化」」《巡迴檢察組》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金盾影視中心聯合出品,頭頂「前作」《人民的名義》的光環,讓這部劇前期飽受市場熱議的同時,口碑輿論也走向了兩極分化。「我們立項的時候,確實是想借用《人民》這個IP,為我們助力一下。
  • 《巡迴檢察組》「李達康」升官了,這次他的演技更有「味道」
    作者|宋曉峰 審核|宋佳提要:《人民的正義》如期播出,不過它改名了,改成了《巡迴檢察組》,在這檔電視劇中,依然能夠看到《人民的名義》中的很多熟悉面孔,仍然還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演技,震撼的劇情。《人民的名義》是一部觀看人數多、收視率非常高的電視劇,頗受好評,雖然說沒有什麼特別大牌的演員,一群老戲骨撐起了一部讓人舉拍手較好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是《人民的名義》的續集,很多觀眾對它的期待還是非常高。12月14日晚。《巡迴檢察組》最新的劇集播出,讓人期待的是,「李達康」書記登場了。
  • 去掉濾鏡的《巡迴檢察組》實時收視破4 一路飄紅
    而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觀眾已經沉浸在《巡迴檢察組》的跌宕劇情中,而不會再與《人民的名義》做比較,甚至有網友評價說:「去掉《人民的名義》濾鏡,你才能看懂《巡迴檢察組》。」  《巡迴檢察組》由《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執導並擔任總監製,餘飛編劇,于和偉、韓雪、馮雷、馬元、韓童生、成泰燊、宋春麗、王海燕領銜主演,講述「身經百戰」經驗老到的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于和偉飾),在省政法委書記張友成(韓童生飾)的指揮下前往橙州重啟調查「930殺人案」,聯手駐監檢察室主任羅欣然(韓雪飾)抽絲剝繭剖析案情證據,多方合力最終挖出幕後潛藏勢力,成功維護法律的神聖和威嚴的故事。
  • 缺少周梅森的《巡迴檢察組》口碑一般,劇情硬傷多,編劇首當其衝
    湖南衛視《巡迴檢察組》播出至今並沒有期待中的精彩,相反編劇餘飛的中庸讓這部《人民的名義》姊妹篇愈發的尷尬。 說了這麼多,其實《巡迴檢察組》和《人民的名義》的差距就在編劇身上。 《人民的名義》編劇是周梅森,這部劇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還是周梅森的劇本底子打得太好了。
  • 巡迴檢查組開播,《人民的名義》原班人馬出演,但主角人選太失敗
    2017年,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火了,除了題材喜人,它的確也是一部好劇,劇情邏輯嚴謹又燒腦,正義與邪惡對決,抽絲剝繭般一步步呈現出真相,我看了幾遍才徹底看懂。在12月13日晚,《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巡迴檢察組》驚喜播出,小編迫不及待去看,希望這是又一部好劇。《巡迴檢查組》沿用《人民的名義》原導演製作班底,光看前兩集還看不出好壞,不過可以看到的是這部劇裡有許多《人民的名義》裡的演員。
  • 《巡迴檢察組》男一號馮森,為何偏偏選中了于和偉出演?
    1、《巡迴檢查組》原名是《人民的正義》是《人民的名義》姊妹篇,《人民的名義》男主角是陸毅,上一部作品中的許多演員,都在新劇中有客串角色。    《人民的名義》是一部大製作的「正劇」,可以說演員有機會來參演這部作品,絕對是職業生涯的榮譽。陸毅既然表現很好,為何新劇重新培養起了于和偉,而沒有繼續找陸毅合作呢?
  • 《巡迴檢察組》名場面來了,觀眾都冤枉他了!
    《巡迴檢察組》名場面來了。 這個名場面發生在《巡迴檢察組》第16集,陳明忠私下約了熊紹峰,在遍布礁石的海邊,陳明忠脫了衣服,質問熊紹峰究竟有沒有收一千萬,演技炸裂,金句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