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除了最高端大氣的商場,還有一條條淡定地躺在喧囂都市中的老街,流動的時光凝固下來,暖暖的,照出一群漂浮跳動的塵埃。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刻都沒有為誰而停止過。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老的回憶,似乎就這樣被塵封了起來了...
燈紅酒綠、推杯換盞之間,我們好像漸漸忽略了「老」的存在。就像廣州那一條條老街,靜靜地待在那裡,像一位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你有多久沒去看看他們了?
-- NO.1 --
最有故事的——南華西街
點擊播放 GIF 0.0M
這裡據說是廣州海珠區的起源,所以就有了「先有南華西街,再有海珠區」的傳言;時光荏苒,它早已從曾經的發源地變成如今的歷史文化保護區,承載著一代代人的記憶。
去到最大的感受是:生活氣息濃厚舒適。這裡一牆一瓦無不透著歲月的痕跡,小店基本都是街坊們自己開的,既是謀生的地方,也是家...
新城區崛起,舊城區老去。但毋庸置疑,這裡的生活味真實而鮮活,「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說的大概就是這裡了。
點擊播放 GIF 0.0M
走進南華西街,仿佛就像闖進專屬於他們的小世界。明明處在同一片天空,為什麼生活的感覺如此不同...
-- NO.2 --
最浪漫的——新河浦路
新河浦在東山口,古街洋樓,幽深庭院花莖藤牆,這裡的洋樓,基本上由晚清民國時期由教會、華僑以及政府高官等興建,在這裡,你會有種錯亂時空的感覺。
新河浦一帶的五大名園(明、逵、春、簡、隅),從前是英雄基地,現在讓美人競折腰。這裡的建築小洋房,讓你怎麼拍怎麼美,光線非常好,愛拍照的絕對不能錯過。
幾乎整個片區都是這些充滿歷史味道和小資氣息的街道,別墅,隨便一個轉彎一個路口都能有新的發現。
小巷裡光影斑駁,那種安靜自然的小資味道並沒有現代矯情的堆砌感。而是帶著幾代人的故事與鄉愁的底蘊,把獨一無二的韻味藏進老廣州的脈搏裡,生長出帶著年輪光環的幽雅氣質。
-- NO.3 --
最異國風情的——沿江路
如果說上海著名的是外灘,那廣州就是沿江路了。一條著名的見證廣州歷史變遷的街,連著愛群大廈,長堤和沙面,也是廣州最異國風情的地方。
從沙面一路走下來,粵海關,郵政博物館,愛群大廈…和北京路延伸在一起。
一邊是老建築,一邊是珠江,珠江夜景超級棒!江風輕拂,這裡的美是低調的、愜意的。
晚上坐上船,體驗一把珠江夜遊,再往前走,還有繁華的酒吧街,這裡是老廣州人夜生活的起點。
-- NO.4 --
最小資的——惠吉西
在廣州民國時期的惠吉西,是那時候最具「小資」風情的一條街,吸引了當時文人雅士的青睞。
民國前後又有不少文人雅士遷入這一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時這裡又被稱之為「小資街」,樓房被稱之為「紅樓」。
惠吉西不算大,短短幾百米,一會就逛完。但花窗攏趟,時光無法帶走紅樓的優雅。路旁的建築也被高大的樹掩映著,往客走在百年巷子裡格外悠然。
時間若回放80年,也許還能在這紅磚綠瓦歐陸風情的小樓裡找到知音。只可惜我們遲到了80年,錯過了這一棟棟老房子裡的溫情故事。
-- NO.5 --
最古老的——北京路
都說廣州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千年商都,很重要的見證者就是這條千年古道北京路。到現在北京路依然是廣州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2002年,北京路整飾千年古道工程,如今我們看到腳下的古道,便是那時整飾的。
在遊客看來,北京路在廣州的地位,就像南京的夫子廟;成都的春熙路;北京的前門大街...這裡濃縮著廣州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氣息...
-- NO.6 --
最時尚的——十三行
說起十三行,一定會覺得熟悉,清朝、民國時期,這裡是大商賈的匯集之地。這裡也是當時中國著名的通商口岸。
可是終究沒有擋過歷史變遷帶來的沒落,十三行的歷史如煙般淡出人們的視野,沉寂在荔灣區十三行路一帶的老街區中。
現在的十三行,還是廣州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之一,各種新款舊款爆款的衣服,很多都能在這裡淘到便宜好貨。時尚時尚最時尚。
如今,十三行路大部分建築依然保持著歐式風格,多為三層樓結構,底層作貨倉,二三層作漂亮公寓。符合廣州人務實的基調。
-- NO.7 --
最具胸懷的——清平路
廣東人喜歡喝湯,相信沒有人會反駁。在每位廣東媽媽手中也都有自己獨家的靚湯秘方,除了秘方,煲一鍋好湯,還要去「秘密基地」——清平路逛逛。
這裡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市場,就沒有在這裡找不到的湯料,每天來到這裡學識問藥的洋少年無數,他們把這裡當作學習東方文化的民間基地。
清平路中藥材市場,保持著百年來廣州人經商的習慣,又因地處老城區,無論是人文風氣還是外在模樣,都最大程度還原著民國時期的模樣。
全廣州唯一允許合法經營醫藥材的市場,地處中醫院、沙面之間,外人把這裡當作聖地,對廣州師奶來說,卻是能給一家人帶來健康的日常去處。
-- NO.8 --
最有情調的——上下九
有人說,廣州的懷舊在西關,西關的記憶在上下九。我說,上下九的歷史太久,戀愛中的現代男女需只爭朝夕。
夜深人群散去,它風採依舊,步行街的騎樓建築連綿千米,在保留西關傳統建築風格的基礎上,融入南歐建築特色和中國北方滿洲式裝飾。
在上下九,除了未曾見過的夜色,也有你最不能錯過的美食,10塊錢也能吃的你滿嘴流油,就在上下九的小巷子裡!
-- NO.9 --
最有氣質的——應元路
應元路修建於1952年,得名於「應元宮」和「應元書院」。清朝初年,「平南王」尚可喜麾軍南下廣東,兒子尚之信就在越秀山麓興建了「應元宮」。
在應元路走一遭,心中油然而生兩個字:驕傲。西段,是雄偉的中山紀念堂、見證南粵足球興衰的越秀山體育館,百年名校廣州市二中...
應元路的東段,則是「三大園林酒家」之一的北園酒家、開了十幾年的沙灣甜品...古巷清幽,是百年的滄海桑田。
加之於應元路的一切,如此醒目,而這條街,內斂到了骨子裡。身懷絕技,卻從不得意忘形,應元路所透露出來的智慧,更值得老廣州驕傲。
-- NO.10 --
最民俗的——荔枝灣湧
歷史上的荔枝灣舊址,北至冼馬湧,和象崗西面的芝蘭湖相通,西至西場注入珠江,「廣四十裡,袤五十裡」,是廣州市歷史袤久的風景名勝,素有「小秦淮」之稱。
荔枝灣湧的西關風情,天下僅有。一河兩岸的景觀,既保留了舊時建築的風格,又增添了鮮豔的花草來襯託。
荔枝灣湧是廣州舊城的縮影,時代在變,但它的美永遠不變。
-- NO.11 --
最美味的——西華路
在滿是故事的騎樓下,排列著一間間經過歲月洗禮的小店它們傳承著屬於老廣的味道......
廣州是美食之都,而廣州的美食精華也凝聚在街邊小店,凝聚在西華路,一條不過1600米的道路,走過它不僅看盡廣州2000年滄桑。還能吃遍一條街的廣式美食。
褪色的招牌是歲月在這家店留下的痕跡,店鋪雖老舊,環境卻保持乾淨整潔,一碟鴛鴦腸也不過8元,物價可以說低得不像在廣州,步入這間店好似穿越回10年前。
-- NO.12 --
最好吃的——同福路
點擊播放 GIF 0.0M
如果說寶華路是「河北」的老字號一條街,那麼同福路無疑就是「河南」的老字號一條街。一條街分同福東、同福中、同福西三段,我們能從早吃到晚!
開業起碼20年的贊記龍鳳餅店;連開三間鋪面的35年歷史的芬芳甜品;一開十幾年的擁有30款出品安樂燉品;快20年,還賣3塊的品味碗仔翅;陪街坊走了60多年的森記小食店...
點擊播放 GIF 0.0M
這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吃貨街, 每次路過都吃得忘乎所以,就算從早吃到晚都毫無壓力。
-- NO.13 --
最有錢的——長堤大馬路
廣州長堤,從修築開始就與商業、金融有直接關係。百餘年前,張之洞為「防洪」、「興商務」而興建廣州長堤,將西關的繁富引向長堤。
88年前,孫中山先生在沿江中路193號親手創辦中央銀行時,長堤受自清代一口通商以來的帶動,「坊港縱橫,貨物如熾」,成為各國商貿業和洋行搶灘中國的灘頭陣地。廣州長堤自此受稱「中國金融第一街」美譽。
100多年後的今天,經歷繁華、沒落與復興之路,廣州民間金融街的重新建成,推動百年長堤發展金融再出發。
很慶幸這一大片古舊卻又獨具魅力的騎樓群保存完好,仿佛將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時代特徵凝固進鋼筋水泥裡,一個世紀後,依然氣派、威嚴...
-- NO.14 --
最地道的——高第街
高第街東起北京路,西至起義路,全場約550米,是廣州著名的古老商業街之一。
昔日的繁華,更反襯出如今的蕭條。當年在這裡擁有一個豆腐大小的鋪位,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再努力經營也只剩苦苦支撐。
拆遷、改造、保留...關於高第街的未來,外界的傳聞不斷。短短500米的路上,輕易走完;悠長30多年故事,又難以品完。
這裡見證著廣州商業的雛形-發展-繁榮-蕭條,留下來的除了那段光輝歲月,還有沉澱於此的人文歷史,對於擁有那段記憶的人而言,深刻而難忘。
-- NO.15 --
最書香的——文德路
在北京路一路之隔,還存在著一條廣州歷史悠久的文化街,它就是文德路。
文德路之所以被稱為廣州「文化第一街」,是因為在短短700多米的街上,卻擁有著300多家古玩字畫店。
沿路可見各種國畫、書法、油畫作品,甚至一些字畫店的門前,還可見文人即席揮毫,顯示著這條千年古街的文化底蘊。
-- NO.16 --
最走心的——珠光路
珠光路建馬路於上世紀20年代,「珠光」二字得名於路旁的珠光殿。 舊時,珠光路一帶靠近珠江,居於中心城市之外。如今,珠光殿文昌宮早已被拆除。
明清時候,珠光路成為廣州城內外貿易必經之路,出現集市小街,周圍逐漸熱鬧起來。清末至民國初,林立的騎樓也為珠光路帶來了商貿之風。
珠光路遵循「修舊如舊,新舊共生」的原則,既有創新配色,還有對傳統騎樓韻味的保留!處處體現出屬於廣州人的生活氣息。
-- NO.17 --
最廣州味的——一德路
一德路東接海珠廣場,西連人民南路。清朝是廣州南城牆;民國9年拆建馬路。因路旁有明清時期一德學社得名。每當過年時,這裡還是廣州年味最濃的地方。
一德路有兩大招牌,廣州赫赫有名的商業街,年銷售25億元的玩具精品和海鮮乾果;另一處則是一德路上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聖心大教堂。
一德路的海鹹味,一德路的年味都是廣州街坊不能缺失的兩種味道,還加上一個拍照聖地大教堂,真是老少鹹宜。
-- NO.18 --
最接地氣的——逢源路
真不愧是逢源路,向左是龍津路,向右走是多寶路,都有好吃好玩好去處,真乃逢源路,深得左右逢源四字的奧秘。
與上下九步行街僅一街之隔,但商鋪不花哨見不到川菜西餐日料這些外來菜系,這裡的居民不太需要這些口味,日常就餐都是物美價廉的粥粉面飯。
日月年的牛肉丸粉;國強粥粉面的炒牛河;甚至是街角的蔥油餅...不行小編忍不住了,餓啊~
-- NO.19 --
最有回憶的——恩寧路
提起恩寧路,老廣都不會陌生,北京有胡同,廣州有恩寧路,濃濃的老西關特色,一眼望去都是騎樓,還被譽為「廣州最美老街」。
自從恩寧路列入了舊城改造計劃後,這裡變了,整條街都打上了「老字號」的烙印,一旦進入眼帘,目光將不忍再離去。
這條老街裡,還藏著一個極具創意的秘密基地---永慶坊。它文藝得就像偶像劇裡的街景,有時間一定去逛逛。
-- NO.20 --
最喜慶的——江南大道北
70年代末,江南大道北是廣州的華僑一條街。與西方接觸較多的華僑們,已經開始流行西式的結婚禮儀,一些僑商利用機會,在自家花園、草地建立起婚紗商鋪。
曾經的「幸福街」,是一個讓人開心的地方,每對新人都會在結婚前夕來挑選婚服和裝飾。但是,現在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定製自己的婚紗,或只是租用一兩天,這些婚紗鋪顯得有些跟不上潮流。
其實,在廣州還有很多漸漸被遺忘的「老地方」,時不時意外經過,還能夠再重溫一次,最美的舊時光…
來源:吃喝玩樂IN廣州、廣州吃貨、網絡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