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茶,喝起來會令人誤有「煙味」?
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屬於小種紅茶的一種,它是最古老、最傳統、最經典的紅茶,被稱之為「紅茶鼻祖」。正山小種分:煙種和無煙種。「煙正山小種」是茶葉在製作的過程中,用松針或松柴燻制過的,「無煙正山小種」則是沒有經過燻制。
這也是煙正山小種會出現「煙味」的原因,茶葉在加工的過程中,三次使用馬尾松燻制茶葉,使其沾染上那股濃烈的「松煙香」。待與沸水接觸的片刻,便慢慢將這股子獨特的松香,釋放在茶湯當中,別具一股獨有的風味。
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以巖骨之厚重、花香之柔軟的品質特徵為名,是中國傳統名茶:烏龍茶。武夷巖茶中也常能喝到一股子「煙味」,這股煙香與紅茶不同,它香得更為成熟、溫暖,像焦糖香。但對於剛接觸巖茶的朋友來說,一開始就喝高火的巖茶,可能會有點難以接受!
武夷巖茶中為什麼會出現「煙味」呢?
其原因和正小種一樣,都是因為制茶的工藝。武夷巖茶,是半發酵茶類,在加工過程中還多了一道特殊的製作工藝——焙火。這道工藝是形成武夷巖茶特有茶香和韻味的關鍵工藝。
以高溫穩定茶葉的香氣、滋味,去除菁臭味及減輕澀味,促進茶葉中酶的鈍化,茶多酚轉化,促使茶湯滋味更為芳香甘潤。火候的高低對於巖茶外觀、衝泡出的茶湯顏色的影響呈正相關:焙火愈重,明度愈低,焙火愈輕,明度愈高。經過高溫焙火後的巖茶,茶葉中的蛋白,會淬鍊出濃鬱的焦糖香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煙味」。
白茶中出現"煙味"是正常的嗎?
白茶中出現「煙味」並不是一件好事。通常,白茶本身是不會出現煙味的,除非是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會出現:第一種,是白茶在加工的過程中,出現了紕漏(如在乾燥環節對溫度把握不當);第二種,白茶在後期沒有儲存好,受到了空氣中的雜氣(煙味)的侵襲。
白茶的乾燥環節引起的「煙味」。
福鼎白茶加工工藝天然至簡,總的來說分為:萎凋,乾燥兩個環節。在白茶乾燥過程中,若是烘乾時的火候不到位,成茶就容易產生「煙味」。如烘乾時,溫度過高,茶葉外幹內溼,故而需要增加烘乾時間,待到茶葉內部也達到幹度標準時。部分茶葉的外部已經產生煙焦味了。
但,也有不少通過炭焙工藝製作而成的白茶,剛製作完成時會有「火味」,這是正常的白茶氣味。茶友們,可不要將白茶的焦味和火味混淆了。
白茶中的火味
烘乾是福鼎白茶製作的最後一道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道工序,它直接關係到成品茶白的好壞。剛壓制的茶餅或者炭焙過後的白茶幹茶,在短期內有火味是正常現象。
在過去,福鼎白茶主要是做出口生意的,制茶師傅會計算好茶葉到達銷售所在地的路途時間以及銷售所需花費的時間,來決定烘乾時溫度的處理程度。
白茶,脫水時講究平穩、均勻、和緩,尤其是品級高的白茶。在烘乾的過程中,稍不注意便有可能產生火味,有些火味較重的茶,儲存個一兩年,火氣都不散,喝起來舌根、口腔上顎皆會發乾,口感較差一些。
這個火味,與「煙味」有著天壤之別,茶友們別錯認了!
白茶中的焦味
除了白茶在製作過程中由於溫度過高,會產生焦煙味以外,在做舊、作假的白茶中也會產生不正常的「煙味」。做舊、做假白茶,常以高溫渥堆、高溫烤乾的方式,使得茶葉加速轉化,茶葉外觀,茶湯色澤都會加深,好似老白茶的效果。在渥堆、烤乾的過程中,就容易讓茶葉出現焦味。這類茶,不建議購買,除了滋味不佳以外,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無論哪種茶,對於香氣的要求肯定以純正為前提。另外除了煙味,在後期儲存不當的情況下,白茶還有可能會出現:酸味、黴味、油煙味等等。因此,對於白茶而言,良好的儲存環境,是一款好白茶的保護底線。並且對於福鼎白茶而言,無論是工藝不到位還是儲存問題產生的「煙味」,都是品質不過關的表現!
想要了解更多茶文化知識,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茶藝小壺仙】每天介紹最專業的茶葉知識,分享傳統的飲茶文化!
#福鼎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