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火爆背後:獵奇的流量難以維持

2020-12-12 中國網

「吃播」已成為直播間裡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美食主播在屏幕面前大快朵頤地品嘗美食,這種視覺衝擊刺激著屏幕另一邊消費者的味蕾,激發出消費欲望,使他們不自覺地跟著主播的推薦下單購物。當下,這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習以為常的一種消費形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吃播」為了吸引流量,而作出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吃人們所不敢吃、不能吃、吃不到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由此給身體造成的嚴重傷害及副作用不必多言。專家表示,這樣的「吃播」行為應該加強規範,還原「吃播」文化本來面目。

流量下的表演

暴飲暴食的危害人盡皆知,但在「吃播」領域,卻是收割流量的一大利器。原因很簡單,如果不能吃出點新花樣,粉絲為什麼要圍觀打賞?

最近,B站(嗶哩嗶哩)一個吃播UP主(指在視頻網站、論壇、ftp站點上傳視頻音頻文件的人)翻車了,他把未經剪輯的吃播視頻在帳號上傳,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該UP主面對著滿桌的美食,原本吃得津津有味,但吃了沒幾口,便被畫面外的助手打斷了。隨後便是一系列場外指導,例如油條可以蘸著餛飩的湯吃,吃煎餅果子時要向鏡頭展示橫截面,包子要蘸著紅油吃……吃到後面,他開始假吃,吃一口便偷偷地吐出來。美食對他來說,不是享受,反而是痛苦。看到視頻原片之後,粉絲直呼:吃不下可以不吃,大家從來都沒有強求過你吃完,但邊吃邊吐這種操作實在接受不了。

除了依靠「大胃王」的稱號吸引粉絲,很多主播還會通過生吃蟲子和海鮮來吸引流量。專家表示,這些東西消費者決不能模仿食用,因為它們無法溯源,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比如「吃播」們經常嘗試的海鮮食品,如果加熱不完全就會存在很多安全問題。比如有的海鮮食品當中會存在副溶血性弧菌,這是一種耐熱菌,如果在加工的時候沒有完全加熱,這種細菌就會隨食物進入人體,造成腹瀉、嘔吐等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假吃外,催吐也是這些「吃播」大胃王常用的「技能」之一。他們在鏡頭前暴飲暴食,但在鏡頭後就會吐掉胃裡所有半消化的食糜。有人說,「吃播」播主是拿生命在做視頻。

舶來品「吃播」

據了解,2013年,韓國興起一種「吃飯直播」的網絡真人秀,播主向網友直播吃飯的過程,以此獲得打賞。這種真人秀被稱為「mukbang」,是韓語中「吃飯」與「直播」二詞的組合。

「吃播」雖誕生於韓國,但讓其廣為人知的還是日本播主木下佑香,據說,她的胃在吃完一百多個壽司之後,可以增大為原來的66倍,幾乎填滿整個腹腔。從2014年5月發出第一支視頻至今,木下佑香已經在YouTube(視頻網站)上吸引了500萬訂閱者。

在我國,重慶女孩密子君用16分20秒吃完十桶火雞面,因此一炮而紅。截至目前,密子君的微博已經有1600多萬粉絲。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做「吃播」,吃什麼?怎麼吃?也是一門技術活。

不難發現,「吃播」播主經常吃一些超大份食物,例如木下佑香吃的32寸大披薩,密子君吃的8斤白米飯、40個鮮花餅、30斤小龍蝦……

吃東西吃得如此辛苦,耗盡心機,但依然有人前赴後繼地湧入這個行業,可見報酬實在豐厚。據了解,密子君平均一期視頻播放量在500萬左右,達到1000多萬播放量的內容則可以稱作爆款。如此巨大的播放量,無論是視頻的廣告收入,還是直播時的粉絲打賞,利潤相當豐厚。

業內人士表示,通常與網紅公司籤約會讓「吃播」播主在選擇客戶時具有一定資源優勢。但即使是個人單打獨鬥,只要粉絲夠多,收入也同樣可觀。

要長久不能靠獵奇

有人說,吃播能夠大火,完全符合現代人的心理。一個人在大城市工作,沒有熟悉的親戚朋友,每天下班之後回到住所,面對冷冰冰的房間,孤獨感被無限放大。因而,用「雲吃飯」來「陪你吃」就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但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身材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吃東西也變得節制起來。

但往往是那些越不健康的食物越好吃越誘人,當人們在卡路裡和美食的天平間搖擺不定時,「吃播」橫空出世,讓人透過屏幕就可以體會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幸福和快感。

「吃播」的市場巨大,自然也催生出了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在「大胃王」你來我往的比拼中,有人開始打歪主意尋求刺激了。在月入幾十萬元的誘惑下,「吃播」播主從使勁多吃到自虐式地吃、再到後面獵奇式地吃,頻頻挑戰三觀下限,引起人們觀感不適,失去了「吃播」的本來面目。

「吃播」想要長久,絕不能靠獵奇和辣眼睛的行為,而是應該回歸初衷,帶給觀眾關於美食的享受。業內人士表示,不管「吃播」的內容是有趣還是沉悶,是墨守成規還是創意十足,如果內容核心還是表現主播有多能吃,顯然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專家建議,應該把飲食文化與美食消費結合在一起,這才是吃播應該走的路:一是結合飲食文化,不要淪為低俗文化,二是建立正常的商業模式,商業邏輯要能夠帶動產業鏈的參與和調動積極性。假如畸形的「吃播」再這樣發展下去,不僅播主自己身體會吃不消,還會遭到流量反噬。

責任編輯:陳思

相關焦點

  • 探索「吃播」火爆背後:獵奇的流量難以維持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吃播」為了吸引流量,而作出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吃人們所不敢吃、不能吃、吃不到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由此給身體造成的嚴重傷害及副作用不必多言。專家表示,這樣的「吃播」行為應該加強規範,還原「吃播」文化本來面目。流量下的表演暴飲暴食的危害人盡皆知,但在「吃播」領域,卻是收割流量的一大利器。
  • 看過即吃過?看吃播多為「心理代償」,專家:獵奇受寵會導致更多效仿
    ■質疑獵奇背後全都是「買賣」同是吃播愛好者,「黑不幽」卻對此種觀點嗤之以鼻,在他看來,能讓吃播如此蓬勃發展的動力,還是其「帶貨」的本質。「最近半年,吃播帶貨的特別多,今天吃這家的米粉,明天去那裡探店。要是大家看完都飽了,那些帶貨的吃播博主怎麼接廣告?」
  • 寵物吃播逐漸興起 獵奇視頻吸引流量 大胃王涼涼後寵物被迫「營業」?
    舔舔酸奶、吃吃餅乾的寵物日常視頻突然變了味兒,多個短視頻平臺湧現出獵奇性十足的寵物吃播。  萌寵吃播興起,大量投餵生食引爭議  澳洲羊排、火雞脖、牛脾、澳洲牛氣管、帶毛袋鼠耳……在吃播視頻裡,一條狗面前的盤子裡堆著一些並不常見的食物,而且都是生食,三下五除二,狗狗就把一大盤食物吃了個精光。
  • 「大胃王」式獵奇性質的吃播秀浪費糧食,該治!
    一次性吃掉15份涼皮、20個漢堡包、7斤牛排……隨著短視頻、直播等行業興起,「吃播」近來在網絡上越來越火。做美食、品美食、分享美食本是豐富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一些「吃播」博主為賺取流量,暴飲暴食,不僅讓美食變成了「胡吃海塞」,也與健康飲食、節約糧食等理念背道而馳。不少專家表示,這種「大胃王」式獵奇性質的吃播秀,無疑是一種浪費食物、誤導消費的行為。
  • 封殺大胃王背後:假吃、催吐與獵奇
    「那段時間很痛苦,吃的東西都是我以前從來不會碰的,但不吃又會低血糖,後來發現了大胃王吃播,正好滿足了我的生理和精神需求。」  一邊吃減肥餐,一邊看大胃王吃播漸漸成了王倩的生活常態。王倩坦言,不止是減肥需求,獵奇心理、治癒孤獨甚至是睡前催眠,都是許多人喜愛看吃播的原因。  王倩記得,當時最喜歡的吃播主播是密子君,每天反反覆覆刷她的視頻幾個小時。
  • 吃播被叫停冤不冤?圈內人:獵奇吃播才該被整,我們強調陪伴價值
    就在8天前,吃播被央視點名浪費糧食,部分大胃王的視頻被下架或隱藏。由主播和MCN構成的吃播也迎來行業震蕩。過去幾天,抖音、快手、鬥魚等幾大視頻平臺接連表態,將對平臺上涉及浪費糧食、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將嚴懲不貸。當前,在抖音、快手上搜索「大胃王」「吃播」等關鍵詞,會出現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提示。
  • 「大胃王」式獵奇性質的吃播秀,無疑是一種浪費食物、誤導消費的行為
    一次性吃掉15份涼皮、20個漢堡包、7斤牛排……隨著短視頻、直播等行業興起,「吃播」近來在網絡上越來越火。做美食、品美食、分享美食本是豐富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一些「吃播」博主為賺取流量,暴飲暴食,不僅讓美食變成了「胡吃海塞」,也與健康飲食、節約糧食等理念背道而馳。
  • 快手「吃播」話題下126.5萬個視頻:難看的「吃播」亂象該整治了
    如此「吃相」難看的網絡「吃播」該整治了!  這些「吃播」變味了  在一則網上發布的「吃播」視頻中,一位身材瘦小的女生狼吞虎咽吃下10碗涼皮、10碟手擀麵外加10盤炒麵,引來不少網友圍觀和驚嘆。  「吃播」現象最早起源於日韓。
  • 廣東:餐廳不得設「低消」 叫停「吃播」獵奇視頻
    昨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制止餐飲浪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要求餐飲經營者明示餐飲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額,叫停「吃播」獵奇視頻,學校優選供餐者以滿足師生個性化就餐需求。
  • 聚焦「舌尖上的浪費」:央視批大胃王吃播浪費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中國之聲持續關注了在網絡直播、短視頻平臺上的一些「吃播」的主播存在以挑戰超出常人的食量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的行為。「大胃王吃播秀」假吃、催吐、剪輯,不僅存在浪費嚴重的問題,主播暴飲暴食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健康隱患,吃播圈亂象叢生,一直以來「大胃王吃播秀」都存在巨大爭議。「大胃王吃播秀」背後隱含著哪些問題?
  • 催吐、假吃、浪費糧食 大胃王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然而,隨著做吃播的主播越來越多,當初的「吃播」似乎也有些「變味」了……吃播,其實就是播主通過大胃王直播來吸引人們觀看,從而變現成口袋裡的錢。日本大胃王木下的吃播吃播最在興起於日韓,國內是從一位叫木下的日本大胃王而興起的,當時的人只是覺得獵奇,難以想像主播瘦小的身材卻能吃下那麼多食物,伴隨著短視頻平臺的火熱,越來越多人加入吃播的行業。
  • 告別「為流量拼食量」的病態模式 吃播們要如何端穩飯碗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告別「為流量拼食量」的病態模式,吃播們要如何端穩飯碗▲某吃播發布的野外烤駱駝等動物視頻,後被網友質疑浪費食物,將所有視頻刪除或隱藏。手機截圖吊車烤駱駝、挖磚窯烤500斤犛牛、車輪炸雞,「食材整袋、整盆鋪撒……」「一年間,為製作吃播,用掉153頭牛,289隻羊,688隻雞,花費350多萬元。」
  • 吃播讓狗當大胃王,狗:我不是人,但你是真的狗
    但今年以來,萌寵吃播變味了,多個短視頻平臺上突然出現了一批獵奇的寵物吃播。巧合的是,這個時間正是在央視發聲批評「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前後,甚至有些吃播帳號的主角從人變成了寵物。同一平臺上,兩個寵物吃播帳號的食量和種類對比翻看這位主播的主頁發現,這是一個今年10月剛開的新帳號,更新內容清一色全是狗狗吃播,幾乎維持日更。
  • 真假大胃王轉型記:有多少吃播是硬撐+造假?
    「每天直播都覺得太痛苦了」「吃得少就沒人看」「大家都好奇你到底能吃多少」……受流量驅使,大胃王們造假嚴重:假吃、催吐、剪輯、重拍成公開秘密。同時吃播的套路化和模式化也引發部分粉絲反感,轉型成為必然。越來越多的視頻主開始動起了「無實物」吃播的念頭。
  • 「吃播」的嘴騙人的鬼?假吃、催吐、暗剪輯背後 是一盤怎樣的生意?
    摘要 【「吃播」的嘴騙人的鬼?假吃、催吐、暗剪輯背後 是一盤怎樣的生意?】業內人士提供數據顯示,去年在美食類視頻中,吃播所佔比例大概在40%至50%。「頭部」吃播的年收入能達到百萬級別,每個播主背後都是上千萬的粉絲量。
  • 「吃播」,別光想愛,還要警惕害
    「吃播」中的「流派」國內「吃播」行業的起步從直播平臺崛起開始,在短視頻平臺出現後達到「井噴」。明星、網絡紅人以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吃播」行列,「吃播」的形式和內容變得十分豐富,發展出了許多「流派」。
  • 一夜之間,大胃王吃播全涼了……
    但是,在這個流量為王的年代,逐漸變味,吃播的主播們,為了火,為了紅,要麼瘋狂的吃很多,要麼就是獵奇的吃很奇奇怪怪的東西,譁眾取寵,為了紅,無所不用其極。1變質的吃播生態,先吃再吐,造假作秀!平臺呼籲廣大用戶珍惜糧食,當用戶搜索「吃播」「大胃王」等關鍵詞時,將提示用戶「拒絕浪費,合理飲食」。8月13日,微博官方發布消息稱:近日將對以量大多吃、食量驚人為噱頭,以假吃催吐為手段吸引流量的視頻和直播進行限制,會根據具體情況對相關的內容採取刪除、停止直播、禁言和關閉帳號等處置措施。
  • 又見吃播翻車!被批 「造假、不健康」卻熱度不減,看吃播究竟是在看...
    吃播由於各種獵奇的吃法獲得了足夠的眼球,但 「造假」、「騙局」、「不健康」等批評聲也不絕於耳。但在一片罵聲中,吃播卻熱度不減。文 | 趙垠垠 編輯 | 星煮吃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從 2014 年韓國一吃播博主在YouTube上意外走紅開始,「吃播」熱潮迅速蔓延到了中國,在國內各大社交媒體生根發芽。
  • 抖音第一吃播吃哭陳赫,大胃王我只服浪老師!
    「1分鐘6杯奶茶快速下肚、16斤船面全吃完、1158根串串毫無壓力......」這些讓人驚掉下巴的記錄背後,是一位來自重慶的吃播達人——大胃王浪胃仙。02 你真的了解吃播嗎?| 吃播是怎麼火起來的?吃播之所以能流行起來,除了源自對美食本身的關注外,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人們對人類飲食極限的獵奇心理。
  • 大胃王吃播的背後——假吃和催吐
    應運而生的,還有「吃播」這一直播方式,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吃播主要分為兩種,一種走「大胃王」路線,即以超大分量的食物與誇張的吃法吸引眼球,賺取流量;另一種走「精緻」路線,即以使用少於或等於正常人的食物量,但用精緻的吃法或菜式來引人關注。後一種「精緻」吃播,不僅能激起人們的食慾,還有助於傳播中華優秀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