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李雪健演活了一個抗戰老人的風骨——看影視劇《河山》有感

2021-01-09 風過耳浪淘沙

電視連續劇《河山》,本來是圍繞著國民黨某團長衛大河在共產黨人的引領下,經歷了脫胎換骨的思想轉變,最後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展開的故事。

然而本人以為,從純藝術的角度看,該劇所展現的士紳鄉民的抗戰,特別是老戲骨李雪健扮演的衛大河父親這個老鄉紳的角色,構成了劇中最精彩的部分。

作品中士紳鄉民這部分抗戰歷程的展現,不僅謳歌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傳統風骨,也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歷史的真實和文化的厚重。

村頭的牌樓,家族的祠堂,質樸的方言,古老的院落,無不折射出濃鬱厚重的傳統文化元素和家族氣息,以及這一切迸發出的強烈民族意識和抵抗外辱的力量。

特別是老戲骨李雪健老師,將一個鄉紳型抗戰老人堅韌不拔的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在全劇的篇幅雖然不多,反而格外令人印象深刻,感懷不已。

尊重歷史的鄉紳抗戰和家族抗戰

由於歷史原因,以往凡涉及農村、鄉民抗戰的題材,我們的影視作品,都習慣性的把那些鄉紳地主歸於漢奸賣國一類,給民眾的印象是「沒一個好東西」。如電影《地道戰》、《平原遊擊隊》中給鬼子通風報信的老地主,電影《苦菜花》中的地主少爺、漢奸王柬芝等。長期以來幾乎成了某些影視作品固定的模式和套路。

然而這的確不能全面反映歷史的真實情況。當年我黨主張的抗日統一戰線,當然也包括了那些愛國抗戰的鄉紳、地主。

這其中就有毛澤東在著名的《為人民服務》中提到的,提出「精兵簡政」的李鼎銘先生。此外,毛主席在《關於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問題》一文中也說道:「晉綏邊區的劉少白、陝甘寧邊區的李鼎銘等人,在抗日戰爭和抗日戰爭以後的困難時期內,曾經給我們相當大的幫助」。

由此可見,在艱苦的抗日衛國戰爭中,農村士紳階層的一部分,也同樣聚集在我黨抗日統一戰線的旗幟之下,積極參與了抗日對敵鬥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同樣在這場民族解放戰爭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因此,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創作,還原歷史的本真,應該是一個影視作品負責任的態度。

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迸發出的強烈民族意識和抵禦外辱的力量

自盤古開天,三皇定國,五帝開疆,凡國遇大事,男必在祀與戎泯軀祭國,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國之土,喪國之疆,士披肝瀝膽,將寄身刀鋒,帥槊血滿袖,王利刃輝光,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後貴賤,必同心竭力,傾黃河之水,決東海之波,徵胡虜之地,剿倭奴之穴,討欺吾之寇,伐蠻夷之戮,遂滄海橫流,兒立身無愧,任屍覆邊野,唯精魂可依。

劇中的這篇檄文,來自衛大河父親動員兒子英勇殺敵的書信,飽含著民族大義,承載著堅韌的民族風骨,弘揚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不知已被多少有心人士悉心收藏,讓多少觀眾熱淚盈眶。

在關中平原這塊厚重的土地上,在本劇主人公衛大河的家鄉大柳鎮,人們遵循著傳承千年的封建禮法和鄉俗民約,生活封閉而保守。門楣上永遠高掛著「耕讀傳家」的門匾,愛好和平的人們過著平和而循規蹈矩的生活。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樣的人群可以被任意宰割。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形成的厚重文化積澱,造就的極為強烈的民族自尊,已經深入骨髓;華夏文明的風骨早已融入民族性格,流淌在血液當中。在外辱面前,這裡絲毫不缺豪邁的家國情懷和頑強的抵抗意志。

這種豪邁的家國情懷和頑強的抵抗意志,在衛家這個大柳鎮第一大戶身上,在衛父這個衛氏家族族長身上,以及在大柳鎮其他鄉民鄉紳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深明大義的老人和不屈不撓的鄉紳鄉民

劇情開始不久,衛大河帶著一絲愧疚回到了家中。他阻擊中央軍的義舉,對形成有利的抗日局面貢獻了一份力量,然而卻被國民黨頑固派所排擠,被剝奪軍職,被迫返鄉。

了解事情原委的衛父,沒有任何的責怪,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對兒子的理解和支持:「娃,這個事情,你做的對,對著呢。」樸素的語言卻分量千鈞,讓衛大河熱淚盈眶。

隨著抗戰局勢的發展,面對即將歸隊又捨不得丟下家中父母的衛大河,老人一夜未眠,他把兒子招到身邊,用「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告誡兒子,以及「去了就不能給大柳鎮、給咱們衛家丟人,絕不能讓鬼子踏入關中一步!」動員了兒子,也說服了自己。

無論抗日形勢多麼嚴峻,家境多麼艱難,大柳鎮的鄉紳鄉民都沒有停止支援前線的步伐。家族的祠堂成為士紳們議事的場所,安排烈士的撫恤和照料家屬,配合動員徵兵,事情一件一件的安排下去。

在鄉紳們的配合下,人們一次次的捐錢捐物,一批批的送子弟當兵上前線。

持續的戰爭,多次的捐助,掏空了人們的家產,使得大柳鎮「大戶變成了小戶,小戶變成了佃戶」。作為大柳鎮第一大戶,衛家也同樣捐空了。衛父的大壽已經拿不出白面,族人和鄉民們只好用僅有的一點白面湊出幾個饅頭,表達對老人家的敬意。

但最大的犧牲還不是財物,而是家家戶戶的人員傷亡。傷亡首先從鄉紳大戶開始,因為徵兵動員活動他們必須走在別人的前面,為他人作出表率。

劇中一個細節是這樣描述的。衛家的管家老劉,一開始用低報年齡來逃避自家子弟當兵。然而通過戰爭的洗禮,特別是看到「大戶人家的後生都快死完了」,各家祠堂的牌位已經擺的滿滿時,他的老臉已經感覺無處可放,決定再一次給本家族子弟謊報年齡。但這一次,卻是把年齡偏小的改大,年齡偏大的改小,動員本族非適齡男子踴躍當兵,上陣殺敵。

適齡青年已經送走的差不多了,十六歲以下,四十多歲以上男性,開始走向前線。寡婦、寡母們要求上前線洗衣做飯,照顧傷員。

為他們送行的衛父,用質樸的語言,說出了大柳鎮民眾的堅韌和頑強:「你們告訴我兒子,年輕人打光了,我帶著老的上,老的打光了,讓我孫子帶著娃娃們接著上……」樸素的語言,盡顯關中民眾堅忍不屈的抗戰精神。

當衛父站在村頭高大的牌樓下,目送參軍的隊伍遠去的時候,他是否意識到,這個中華大地上打不垮嚇不倒的民族,終歸有一天會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呢?

老藝術家接地氣的表演風格,演活了一個錚錚鐵骨、鄉土氣息濃鬱的抗戰老人

接地氣的表演,來自於生活與閱歷的積累,來自於對人物的深入理解,更是藝術品位的體現。本劇中,老戲骨李雪健對人物的精準詮釋,無疑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藝術享受。

全劇中,李雪健渾身是戲卻又不著痕跡,將一個抗日老鄉神的形象演繹的格外逼真感人。一舉一動都是那個關中平原上原汁原味的鄉紳氣派,舉手投足都透露出著傳統的理法和威嚴。

沒有動人的口號,沒有一本正經的說教,「衛父」所有的臺詞全是樸素的鄉紳語言。這不免讓人想到,與衛父相比,劇中主人公衛大河的臺詞缺陷。

如衛大河在貴人卯擊斃日寇杵村久藏時,發表的那段慷慨陳詞,感覺明顯脫離了人物局限。那是編導的語言、教科書的語言,而不是在基層戰場上摸爬滾打過來的軍人的語言,與人物的原生態並不完全契合。

而衛父的臺詞和表演,讓我們明顯感受到編導及李雪健對人物形象的深入挖掘,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接地氣的表演風格和臺詞語言,帶著滿滿的年代感,令人感佩不已。

最令人難忘的一段戲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老藝術家的表演功力,讓我們無不熱淚盈眶:

永濟城三天三夜的血戰,傳來了衛大河的「死訊」,堅強的衛父沒有在鄉黨面前流一滴眼淚,他只能埋葬了兒子的衣冠冢,破例的給埋葬在墳地的所有後生英烈們行叩拜大禮,目送著由大柳鎮非適齡人員組成的參差不齊的參軍隊伍消失在天際。

送走了親人,風燭殘年的老父親穿行在金色的谷穗中躑躅而行。關中大地上,沉甸甸的谷穗在風中搖曳, 金黃色的莊稼一直延綿到天邊。起伏的谷浪映襯著老人澎湃的心潮,他的脊背是那麼蒼老彎曲,他的脊梁又是那麼蒼勁挺拔。

一個失去兒子的老人孤寂的背影,一個充滿風骨的抗戰老紳士堅韌的背影,讓人熱淚盈眶。

感謝李雪健老師的深情演繹,讓我們感受到一個民族的堅強不屈,一個民族應有的驕傲。

相關焦點

  • 王新軍《河山》大結局,服裝瑕疵擋不住李雪健演技,2驚喜1意外
    經過一個月的播出之後,認真看劇的小夥伴都知道,《河山》姜雅真的服裝瑕疵沒錯,但是這部劇大體上合格,可以稱得上年度抗戰大劇!至此,王新軍自導自演的《河山》有2個驚喜1個意外!1:王新軍《河山》並未陷入神劇泥坑,神劇之王回頭是岸,這是觀眾之喜很多沒有看過王新軍以往作品的朋友一定很意外,這《河山》拍的不錯啊,為什麼大家都在嘲諷王新軍。
  • 國內老戲骨中,當得起德藝雙馨的非李雪健莫屬
    對一個演員的評價,往往不只在於大銀幕(電視屏幕)上的表現,也不能把娛樂綜藝節目中的靈光一閃當回事,更不應該以流量的多寡、粉絲的抱團程度,當成是最有利的評價。由此看來,我心目中德藝雙馨的最佳演員,非李雪健老師莫屬。
  • 老戲骨李雪健演「宋江」,拿43萬片酬不敢回家,有人太入戲砸電視等...
    在影視圈當中,有著很多演技精湛的老戲骨,他們憑藉自己演技的實力,刻畫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例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老戲骨李雪健,想必很少有人沒有看過他的作品。李雪健老師出道30多年,刻畫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但是也正是因為演技太精湛的原因,李雪健老師也是遇到過一些麻煩。
  • 魯迅由誰來演合適?李雪健形似,濮存昕神似,他沒演過卻形神兼備
    魯迅由誰來演合適?李雪健形似,濮存昕神似,他沒演過卻形神兼備眾所周知,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儘管魯迅生活的時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魯迅的思想他的作品還是能夠深深地影響我們。鑑於魯迅對中國文化的獨特影響,在歷史上的地位,所以就有不少老戲骨演員來飾演魯迅。其中與李雪健普培訓。最為出名筆者在這裡要說的是李雪健相似濮存昕神似最為出名。筆者在這裡要說的是李雪健做到了形似,濮存昕做到了神似,真正做到形神兼備的卻是一個沒有演過魯迅的人。
  • 《抗日奇俠》主演王新軍首執導筒:《河山》不再「手撕鬼子」
    王新軍沒有逃避問題,他歷時5年打磨出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河山》,希望重新定義「抗戰劇」,改變觀眾的偏見。作為一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精品抗戰題材劇,正在北京衛視熱播的《河山》以史為據,通過一群極具代表性的小人物在大時代下守護大好河山的故事,彰顯抗戰英雄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王新軍表示:「希望《河山》能成為一部對得起觀眾、對得起歷史先烈的抗戰題材劇。」
  • 《河山》今晚山東衛視開播!王新軍首次執導細節控上身,秦海璐實力...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0日訊 今晚19點30分,由王新軍執導,秦海璐監製,王新軍、秦海璐、韓立、王文綺領銜主演,李雪健、張嘉譯實力加盟的大型衛國戰爭電視劇《河山》將於山東衛視花漾劇場正式開播。超強演員陣容 超精良製作 講述家國之「事」《河山》講述了抗戰期間,衛大河(王新軍飾)懷抱民族大義,在地下工作者姜雅真(秦海璐飾)等人的影響下,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與八路軍團長高曉山(韓立飾)、父親衛錫鉻(李雪健飾)等軍民齊心奮戰,共同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英雄讚歌。
  • 李雪健濮存昕2人,演魯迅「似」魯迅,香港演員高雄沒演卻呼聲高
    一、演過魯迅的兩個戲骨這是一個不世出的奇才,也是這個天底下最能給後人以啟迪的故人了。因其尊崇的地位,所以在如今演戲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在挑選飾演魯迅先生一角時,又常讓人感到戲骨凋零。難覓形神兼備的演員。演過魯迅先生的不少,但值得回味的莫過於李雪健,濮存昕兩個老戲骨了。一人形似一人神似,也可聊慰大家想念故人之心了。
  • 1998年,演完「宋江」李雪健不敢回老家,有人砸了電視揚言要打他
    老戲骨是香港的一句方言。說的是那些在演藝圈已經打拼許久,演技卓越,德高望重之人。能被這樣稱呼的人,一定是一個受大眾尊重的人。李雪健老師,毫無疑問能夠被稱作老戲骨。他的人品自不用說,年輕一代的演員,見了他都會恭敬的喊一聲「李老師」。他的演技,除了令人拍案叫絕,就剩讓後輩頂禮膜拜。演什麼像什麼,將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
  • 演了半輩子「皇阿瑪」的張鐵林,是否愧對老戲骨的稱呼?
    源於港臺娛樂圈說法的老戲骨,是用來形容那些年齡也演技一樣精湛的老演員,他們大多有作品、有獎項,曾經多次證明過自己的實力,並且一直在尋求從演技方式到人物塑造上的突破,因此,常常受到觀眾的喜愛和業內人士的尊重。
  • 電視劇《河山》觀後感,有國才有家,向抗日英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猜一猜答案請看評論!2020庚子鼠年是個不平凡的鼠年,全國人民歷經了Y情和大洪水的磨難後,終於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的大喜的日子,而今年的中秋佳節和國慶是同一年,是19年一次的「雙喜臨門」。隨著國慶大長假過去了3天,朋友們都在幹什麼呢?反正花哥沒閒著。
  • 演完宋江李雪健一時不敢回山東,出演容嬤嬤李明啟卻照樣受人歡迎
    一個影視劇中的角色被觀眾討厭,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連演員帶角色都被觀眾討厭,還有一種情況是角色被人討厭,但演員並不惹人討厭。李雪健出演宋江引發爭議再說一下老戲骨李雪健。李雪健老師當然是國內絕對的實力派演員,尤其本人又是德高望重。不過李雪健在演藝生涯中還是參與過爭議比較大的作品,那是1998年央視版《水滸傳》。
  • 《渴望》劇組30年後聚首,67歲李雪健近況不佳,消瘦口齒不清
    01電視劇《渴望》首播至今30年了,前不久,主創人員們齊聚央視,劉慧芳的扮演者張凱麗來了,宋大成的扮演者李雪健也來了。張凱麗59歲了,但是依然紅光滿面、精神抖擻。相比較之下,67歲的李雪健卻消瘦、憔悴得多。在《渴望》中,宋大成和劉慧芳是一個車間的,從小一起長大,經常幫助劉家,是鄰家大哥一般的角色。
  • 李雪健演完《水滸傳》不敢回山東老家,他說「回去容易挨揍」
    臧金生的魯智深,趙小銳飾演的李逵等等,他們把108位梁山好漢演活了,演出了好漢們灑脫,放蕩不羈的性格。新版的《水滸傳》也不錯,但是和老版的還有一些差距,具體差距有哪些呢?大家可以看出李雪健老師深厚的毛筆字功底,現在的演員誰能做到這種程度。喝酒,還要寫好字,更要演好劇中的角色,李雪健老師做到了。
  • 敬業的李雪健,患癌後堅持拍戲,妻子陪伴40年讓他重生
    【作者:小小柒】提及娛樂圈的老戲骨,李雪健絕對榜上有名。李雪健出道40年,共斬獲33次影帝,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獎項「大滿貫」的影帝。他一生奉行「戲比天大」,就連身患癌症也從未耽誤過拍戲,對演戲,他始終保持敬畏之心。
  • 66歲李雪健近照曝光,臉部凹陷瘦骨嶙峋,妻子年輕時也是演員
    李雪健在娛樂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戲骨,可以說將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獻給了表演事業,留下無數優秀作品,值得觀眾好好回味。即使早已過了退休的年紀李雪健依然在舞臺上發光發熱,讓人無比敬佩。
  • 最受觀眾喜愛的十大老戲骨,男演員佔九個,第一當之無愧
    現在的觀眾,看電影電視劇電視劇的時候,很多都是衝著主角的顏值和人氣去的,但是也有很多是衝著老戲骨去的,畢竟很多老戲骨精湛的演技幾乎可以撐起半部劇,不留痕跡的表演讓人看得大呼過癮。下面我們來看看國內最受觀眾喜愛的十大老戲骨,其中男演員佔九個,第一當之無愧。
  • 《河山》:值得一看的抗日劇,四萬萬男兒報國志,中華兒女赤子心
    在這些完全不尊重歷史事實的影視劇裡,日軍完全像是紙糊的一樣,誇張點說一部電視劇能殺死大半個侵華日軍。這些歪曲事實的影視作品們不但表現出中國人的英勇,而且這種對歷史的不尊重是對抗日戰爭陣亡的四百多萬中國軍魂的侮辱。這是中國影視圈的悲哀,更是中國的悲哀。
  • 《封神三部曲》陳坤演元始天尊,造型一言難盡,黃渤李雪健大飆戲
    影視劇已經被翻拍無數次。經歷了向佐版最爛《封神傳奇》後烏爾善導演的《封神三部曲》才是影迷最期待的,因為導演經歷了太多年,為了電影堪稱是精益求精,就是不知道最後呈現的效果如何,都在擔心萬一看完後被吐槽成《上海堡壘》一樣的偽大片那就麻煩了。剛剛曝光短短30秒的《封神三部曲》預告中露臉的11個經典角色,分別都是誰演的?可能看完兩三遍也未必能認全,來看下面的整理認認臉。
  • 黃渤:我最佩服用骨血演戲的李雪健
    對於某些人來說,只是實現名利的途徑,而對於真正的老戲骨來說,演戲就是濃到骨血裡的熱愛。黃渤,是公認的實力派影帝,迄今為止,他所累積的票房已經過百億,如今他的人氣和圈內地位都很高。但即使是他這樣人氣和地位雙高的影帝,也曾稱自己比不上李雪健。
  • 大滿貫影帝李雪健,疫情捐款,之前還有小演員炮轟
    我們大多數看到的是演員,只是職業,真正的藝術家並不多,不光是演技,還得有德,新中國這麼多年能數得著的藝術家真不多,李雪健老師是最能服眾的一位。在訪談中遭遇年輕演員惡意炮轟.怒懟,老人也只是平靜地講述經歷,主持人和觀眾看不下去仗義執言,噓聲一片羞臊這個年輕演員。我想說的面對這樣一個德藝雙馨,讓人尊敬的老藝術家,你一個三流演員也能下得去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