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世界的俄羅斯套娃,居然起源於日本?

2021-01-20 牟鵬

來到莫斯科一定要去的金環城市——謝爾蓋耶夫小鎮旅遊,來到這個小鎮還有個地方一定過去看一眼,那就是俄羅斯套娃的工廠——奧菲斯套娃工廠。

說到俄羅斯套娃咱們中國人一定不會陌生,直到今天還依稀記得我第一次見這種俄羅斯玩具時的驚詫,精美的娃娃怎麼會眨眼間變換出和她一樣精美只是個頭有所不同的那麼多五顏六色的娃娃?


紅色紅得特別絢爛,金色金得極為耀眼,藍色又藍得十分深邃,每一種顏色的娃娃都十分打眼,捕捉你視線的能力真不是一般玩具所具備的。


這麼說吧,在一屋子的玩具中,俄羅斯套娃一定是你第一眼就能看到的玩具,她通身的豔麗顏色放出的是晶瑩的光,讓娃娃本身通透感極強,質感不是一般玩具可比的。



俄羅斯傳統工藝製作的套娃


不過現在的俄羅斯人有很多抱怨,抱怨的對象主要是中國,有很多質次價廉的俄羅斯套娃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突然進入俄羅斯甚至是世界市場,一下讓這個俄羅斯的傳統玩具的身價開始大跌。


也許是經濟學中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質次價廉的俄羅斯套娃開始把整個市場侵犯,價格最低的只有幾十元人民幣,如此的價格想保住質量的確是有點天方夜譚,以我個人這幾次去俄羅斯的經歷,想買一個比較精緻的套娃沒有幾千塊人民幣根本不現實。


怎麼說呢?各盡其用吧,質量差的就是給孩子玩的,愛怎麼毀就怎麼毀,反正套娃爛了也不會心疼。但要是送禮或家居擺設,套娃的精緻程度絕對是首選要素了,好的套娃在客廳的展示櫃裡一放,那晶瑩剔透的瓶身,那鮮豔奪目的色彩,絕不是一般的套娃能擁有的。



製作工藝精良的套娃


知道現在世界上誰是套娃生產大國嗎?沒錯,就是咱們中國。想一下還真不奇怪,世界各地的知名景點都有賣這個景點的相關紀念品,甭管是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還是布魯塞爾的小於連,抑或是非洲大草原上的烏木雕像和柬埔寨吳哥窟的冰箱貼,基本上都是中國製造的。


弄得我現在甭管去哪兒都草木皆兵地認為國貨無處不在,能不買就不買,偏激到了南極洲英國的布朗科考站裡賣紀念品的我都懷疑是中國產品。俄羅斯套娃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套娃是俄羅斯的民族工藝品,但其產地卻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哈爾濱一面坡。


「套娃之鄉」已成為一面坡新的標籤。一面坡鎮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全鎮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在套娃生產產業鏈上,年產量達1700多萬套,目前全世界包括俄羅斯在內銷售的套娃幾乎全部產自這座小鎮。可千萬別以為咱們中國生產的套娃都是低質價廉的,很多頂級的套娃一面坡這個小鎮照樣能生產,甚至質量絕不次於俄羅斯的套娃。


正在製作套娃的老技工


說回奧菲斯套娃工廠,就在謝爾蓋耶夫小鎮旁邊,我來的這天是眼前一片白雪皚皚景色的冬季,極為清淨的大地配上比較冷的天氣給你一種很蕭瑟的感覺。


進到工廠後的感覺好像比今天這個寒冬天還要冷清。這個套娃廠始建於60多年前的1947年,工廠目前是莫斯科周邊地區為數不多的生產這種俄羅斯傳統手工藝品的工廠之一,50餘人的工廠每兩天可製成100套套娃,產品遠銷日本、加拿大等國。


可我來的這天因為是周日,還在堅守崗位的就剩下一個工人,在這兒值班的目的就是接待遊客,給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表演傳統俄羅斯套娃的生產工藝。展示廳裡樣式各異的套娃中,最大的有1米多高,最小的高度不足1釐米。


這些椴木製的手工藝品有著絢麗的色彩、可愛的造型、極具俄羅斯民族特色的圖案以及精美的做工。一些套娃半成品擺放在工作檯上。今天我能參觀的就是製作套娃素胎的過程,描繪和後期工藝應該只能在產品線工人都齊全的時候才能看到吧。


工廠裡的老式伏爾加轎車


看著眼前這些樣式各異的套娃,突然想起了它的歷史。最權威的說法是在一千年前,一個小男孩在放羊的時候與他年幼的妹妹走失了。小男孩非常想念妹妹,就按照她的模樣用木頭刻了一個娃娃,每天帶在身上。


過了幾年,他想妹妹應該長大了一些,於是又刻了一個木頭娃娃。就這樣,過了十幾年,小男孩長成了英俊小夥,身邊一直帶著自己刻的木頭娃娃,他把這些娃娃一個套一個,想念妹妹時就一個一個打開看,這就形成了後來的套娃。


由於它有這樣一個悽美的傳說,時至今日,在俄羅斯很多地方仍保留著男孩贈送女孩套娃的傳統。當然也有別的說法,在舊時俄羅斯農村,Matryona和Matriosha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婦女的名字。學者們指出,這兩個名字中含有拉丁詞根「mater」,意思就是母親。


聽到這個名字,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大戶農民家庭裡的母親,通常是一個健壯能幹、略有些肥胖生了許多孩子的俄羅斯婦女形象。而胖嘟嘟的木娃娃肚子裡又藏著這麼多小娃娃,於是套娃就自然而然成了雕刻精緻、色彩鮮亮的木娃娃們的名字了。



最為奇葩的說法讓我有點匪夷所思,說俄羅斯套娃是在18世紀初從日本傳入俄羅斯的,俄羅斯套娃的前身是日本本州島的以一個叫弗庫魯馬(Фукурума)的佛教聖者為形象的日本玩偶娃娃,這種玩偶娃娃一個套一個的連套了好幾個。


日本人認為本州島上第一個做出這種玩偶的是一個俄羅斯僧人。後來傳回後經過俄羅斯人的不斷琢磨和完善,才有了今天形態各異、製作精美的套娃,而且成了特有的俄羅斯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


這個傳說有點離奇,在日本第一個做出套娃的俄羅斯僧人?然後傳給俄羅斯?那個俄羅斯僧人哪來的手藝?不是從俄羅斯老家帶到日本的?總覺著這個傳說有點像韓國編的,怎麼聽著那麼自相矛盾呢?




如果您喜歡本文,如果您支持原創拒絕抄襲,請幫忙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本公眾號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和圖片都是原創,希望大家能給予鼓勵和支持。


願與大家一起走遍七大洲四大洋領略世界美好,再次感謝大家。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套娃」的來歷
    最普通的 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成為這種娃娃的通稱。  套娃由來也有另一說:在舊時俄羅斯農村,Matryona和Matriosha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婦女的名字。學者們指出,這兩個名字中含有拉丁詞根「mater」,意思就是母親。聽到這個名字,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大戶農民家庭裡的母親,通常是一個健壯能幹、略有些肥胖生了許多孩子的俄羅斯婦女形象。
  • 俄羅斯套娃可愛的瑪特羅什卡小姑娘
    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特產,是由白樺木做成的空心玩具,最早起源於14世紀。19世紀製作方法得以完善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套娃樣式。通俗點說套娃就是一種工藝品,孩子們的玩具,旅遊紀念品。它的製作十分考究,在初春時節把樹砍倒然後剝去樹皮,只剩少數幾環樹皮防止開裂,然後暴露在空氣中通風。
  • 禁止套娃!俄羅斯套娃背後的恐怖傳說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故事和俄羅斯套娃有關,俄羅斯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工藝品,常常由多個同樣圖案但是大小不一樣的空心木製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不過關於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套娃,卻流傳著一個恐怖的傳說。一起來看看吧。
  • 今天了解一下俄羅斯套娃的來歷,以後還有更多的套娃知識,爆贊
    第一節 俄羅斯套娃的來歷 大家好我是老明,從今天開始我將教大家俄羅斯套娃的製作過程,有喜歡木製品或套娃的,請關注我,我將一步一步的為大家講解
  • 牽掛與詛咒 俄羅斯套娃的故事
    雖然俄羅斯被稱為戰鬥民族,俄羅斯人也不怎麼愛笑,但尹旎棠的善意我們感受到了,逃過追捕,我們心存感激。謝爾吉耶夫小鎮是莫斯科附近著名的金環古城之一。俄羅斯主要的信仰是東正教,而東正教最神聖的聖三一修道院就位於此古城裡。聖三一修道院建於西元1337年,並於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可能宗教勝地,教堂的建築、雕塑、十字架、壁畫等,造就了不少能工巧匠、藝術家。
  • 套娃:現在俄羅斯的象徵,深究歷史起源,卻與俄羅斯無關
    一談及俄羅斯的象徵,任何一個外國人都會提到套娃。人們會將這些木質的彩繪玩具當做紀念品帶回家裡,而每一個俄羅斯人從小就對套娃再熟悉不過了。 但很少有人會思考套娃的深層含義,以及為什麼傳統套娃一定是有七個娃娃。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眾所周知的玩具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一個或許讓人震驚,但必須要提到的事實是:也許套娃在俄羅斯非常有名,被稱為是俄羅斯的東西,但套娃的歷史和俄羅斯一點關係都沒有。
  • 「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民間木製玩具 但最大的套娃,卻在?
    雖然我們都知道,「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民間木製玩具。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卻在中國。這個套娃地處內蒙的滿洲裡套娃廣場,主體建築高30米,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體套娃內部為俄式餐廳和演藝大廳。
  • 你是不是在俄羅斯買到了義烏的套娃?!
    通過昨天的【外國人為什麼喜歡俄羅斯,最喜歡的部分又是什麼呢?】一文,我們了解到俄羅斯套娃是最受外國人喜歡的俄羅斯元素。 大淘寶如此便捷,何必捨近求遠,輕輕一點,好了,快遞哥哥已經把套娃給你送到手了。 只能粗略的看,細看那是不「允許」的~ 我可能買到了假的俄羅斯套娃,連續兩次被醜哭。 看看正版的俄羅斯套娃,這麼的美麗,這麼的可愛。再看看我買到的,感覺再也不會愛了!
  • 幾千塊的高價俄羅斯套娃,竟然產自東北小鎮
    在俄羅斯的傳說裡,每個套娃裡面都住著一個精靈,只要打開套娃,向最小那個娃娃許願,再將套娃重新裝好,精靈為了獲得自由,就會實現許願人的願望。也正因此,套娃一直是表示祝福的禮物。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套娃其實並非俄羅斯「土產」,是日本本州島最先以佛教聖人為形象所製作,18世紀初期才來到俄羅斯。
  • 虞莉婭的音樂之旅 | 在俄羅斯,我把自己穿成了套娃
    去俄羅斯的外國人一般都會買一套帶回家,而對於俄羅斯人來說,小時候都會擁有套娃。娃娃可做擺設品,可用來裝首飾、雜物、糖果等等,也可作為禮品盒。這個美麗可愛、妙趣橫生的娃娃,不管是作為手信帶給親朋好友還是擺放家中,都讓人歡樂無比。其實,俄羅斯套娃,看似一個古老民間傳說的形象,但實際上,套娃誕生不過一百多年。
  • 趣知識:最俄羅斯的紀念品,關於套娃的6個小秘密
    Малютин)在日本玩具「七福神玩偶」的啟發下,提出了創作可拆分木偶的建議,並設計出第一個套娃 – 由工匠斯維多什金刻制,馬柳京親自彩繪,共有8個木偶,最外邊是身穿繡花襯衫、薩拉凡裙子,繫著圍裙,戴著花頭巾,手抓黑公雞的圓臉鄉村姑娘形象,往裡依次是小夥子和姑娘,最後一個是嬰兒。
  • 俄羅斯套娃—最具民族代表性的工藝品
    傳統圖案是身穿俄羅斯民族服飾的姑娘畫像,隨著手工藝的發展,套娃圖案逐漸豐富起來,童話角色、政治人物、個人肖像也成為了創作的素材。「套娃」的由來其一:相傳俄羅斯民族有兩家表親相鄰,表兄妹童年相伴長大,後來表兄遠走它鄉,由於思念家鄉的表妹,每年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數年後,他回到了家鄉,將娃娃送給了表妹,後人模仿傳稱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 《俄羅斯套娃》鎮三山-協助拍攝
    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俄羅斯特產的木製玩具,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最多可達十多個,通常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顏色有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等。俄羅斯套娃【第1幅圖】此作品由德州攝影愛好者張先生在著名的蕪湖地區拍攝
  • 五合一|不是遊戲機,靈感來自俄羅斯套娃的家具
    俄羅斯套娃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一個小小的空間,居然藏著那麼多的人偶,想想就很興奮——當然,這只是普通人見到俄羅斯套娃的表現。而設計師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這款名為The Cube 5 in 1 transforming ottoman seat的家具和俄羅斯套娃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在有限的空間,通過創意,達到了無限的可能。通過套套嵌套的方式,五張凳子,最終以一張的方式呈現在使用者面前:這不僅為用戶節省了空間,而且良好的收納的方式,使得房間更加地整潔——與空間的大小無關,但卻可以影響到房間使用者的心情。
  • 在國內就可以看到美的俄羅斯套娃,充滿著三國風情,快來看看
    大家好,我是小小,很多人去一趟俄羅斯都會會去買上一個最具俄羅斯特色的俄羅斯套娃,但是在我國內蒙就可以體驗一個最具特色的俄羅斯風情的遊樂園,這裡充滿了三國風情,像一個童話世界一樣,快來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俄羅斯套娃裡有個大秘密,你只有買了才知道
    >今天說說俄羅斯的套娃。 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手工藝製品,是俄羅斯最具民族特色的產品之一。無論是去俄羅斯旅行的遊客還是俄羅斯本地人,都對這個美麗可愛、妙趣橫生的木製玩具(娃娃)充滿了喜愛,他們或把它作為手信帶給親朋好友、或擺放家中樂享其妙。
  • 線上專題兒童展:俄羅斯套娃繪畫藝術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木製的雕塑藝術品,小巧可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俄羅斯套娃。俄羅斯套娃一般由多個空心的木娃娃組合而成,由大到小組成一組,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廖什卡「,這已經成為這種娃娃的統稱了。
  • 7.23俄羅斯大馬戲+噴泉實景演藝+西餐演藝+套娃火鍋城同時啟動
    上半年錯過的快樂,套娃加倍帶回開心體驗套娃2020的所有項目今年套娃景區重新打造八大功能區俄羅斯大馬戲、套娃世界、套娃體驗館、俄羅斯民俗體驗館、套娃劇場俄蒙演藝劇場、歡樂地帶、極限樂園演出地點:俄羅斯大馬戲劇場演出時間:每天16:00 19:30兩場套娃世界主體套娃曾榮獲「世界最大套娃和最大規模異形建築吉尼斯紀錄」俄羅斯風情劇場
  • 俄羅斯文化介紹:套娃傳承百年的藝術品(視頻)
    詞彙點撥: souvenirs 紀念品 matryoshka 俄羅斯套娃 be familar with  熟悉 estate 財產,遺產,莊園, handicraft 手工藝品 puppet 木偶 lathe 車床 is based on
  • 俄羅斯旅行買套娃做伴手禮,哪種樣式的才最正宗的,可別鬧笑話了
    俄羅斯套娃基本上是俄羅斯最鼎鼎大名的紀念品了吧?而且老少皆宜男女不限,去俄羅斯如果不帶幾個可愛的套娃回來送人,感覺就像沒有去過俄羅斯一樣,就算為了自己也要買一個!簡直是俄羅斯必買紀念品之一呢。其實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一個個木質的空心娃娃,一個套一個組建而成的小玩具,最多的時候一個套娃當中可以套10多個小娃娃。在最早的時候,俄羅斯套娃也叫做"瑪特羅什卡",就是一個穿著俄羅斯傳統農村婦女服飾的小娃娃,據說最開始是由畫家馬留丁所見到的一個組七福神娃娃而產生的靈感。